青岛钢丝绳: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典型题型、技巧点拨(记叙文) - zg5888906的日志 - 网易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20 11:34:37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典型题型、技巧点拨

记叙文:

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

 主旨的考试方式:

1、直接考查的方式:这种考查方式最普遍。例如2000年的第27题,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试题一:简要分析《访兰》这篇文章,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访兰》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是这样的: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世,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以上这段文字就揭示了文章的中心,稍加整理即可。

试题二:河北省2003年第26题:文章通过亚当斯和西澳的竞聘经历,揭示了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答案是:在竞争中应靠真才实学(像西奥那样),不能像亚当斯那样投机取巧。这就是直接考查方式。

理解衬托、对比、烘托、比较的作用。

试题一:2001年中考语文21题: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淡的牵牛”有何作用?

分析:本文的主体是谁?是蒲公英,那“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淡的牵牛”自然就是陪体,他们的作用就是:衬托,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的淡雅。

试题二、(《萝卜花》一文)

一旁的男人,气色也好,没有一点颓废的样子。

问: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从侧面烘托了女人的坚强,表现了女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能够理解作者安排材料的意图。

理解段落或某部分不能删去,为什么?

例如:这一段能不能删去,为什么?答:这一段的内容与约翰后来的消失,从善构成对比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示例:选文中叙写冬英这一人物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内容和形式的赏析,从情节角度)(河北省2008《小扇轻摇的时光》)

示例一:不能删去;正是这一人物使“我”转变了第二天就回城的想法,引发了“我”对人生苦短的思考,提醒“我”要珍惜与母亲相守的时光。

示例二:可以删去:删去后不影响情节的完整;冬英的故事令人伤感,冲淡了全文营造的美好温馨的氛围。

中心思想概括与哲理感悟
    示例:
    ①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007年《江南陶公柳》
    ②作者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得出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2009年《昙花终于怒放》
    答题方法:
    1、掌握概括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2、注重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事件叙述与概括
    示例:①文章叙述了“我”童年的“几个片断”?请简要概括。 ——— 2006年《我看到了一条河》
    概括事件的方法:
   (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
    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
    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
    (3)叠加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组合成句就行。

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和几种人物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试题:月色皎洁,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又安详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回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地焦急而耐心,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怦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特点:月色皎洁,宁静安详。

作用: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所,渲染宁静平和的气氛,衬托人物的美丽和充满母爱的性格。

试题:2003年试题《木笛》中写雪的作用是什么?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答案:朱丹和丹麦大师都是在下雪的情况来到纪念碑广场的,所以写雪有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同时,今天又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朱丹也落选了,所以写雪又有衬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几种人物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①外貌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能够发现并理解文中重要的关键性词语。

一些语句或者能标志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感情,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对于这些语句,有时我们要结合语境进行理解。脱离开语言环境,单纯的解释词语,已经被摒弃,代之的则是把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解释,我们称之为“动态解词”。词的含义受语境的制约和影响,同一个词,由于语境不同,意思也不一样。在新的语境中,会产生新意思。

试题一:2007年河北省《江南陶公柳》)

②江南陶公柳,生长在鄂州城区环洋澜湖畔,宛如一条柔媚的绸带缠绕在几千米的长堤上。早春时节,柳芽初萌,星星点点散落在大小树枝上,嫩芽在蒙蒙细雨里舒展,弥漫着别样的柔情;初生的柳叶,色泽嫩黄,渐变渐浓,变成翠绿色;柳叶细长,犹如美人的秀眉;柳条轻拂,表达出绵绵的情意。

22、问:请你从语言方面对文章第②段进行简要赏析。(3)

                                                                             

答: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早春陶公柳的景物特征,抒发了对陶公柳的喜爱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示例、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河北省2008年《小扇轻摇的时光》)

问: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贪婪”、“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吃瓜时的情态以及对家乡瓜果的喜爱;“心满意足”突出了母亲内心的满足和喜悦。

(这是让考生通过品析句子中重点词语的运用,来理解重点词语在表现人物中的重要作用。)

示例:2010年河北省中考《最美的善举》

2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4分)

⑴起初1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

答:                                                                         

⑵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了……”

答:                                                                        

本题考查综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可采用由表及里的方法。(1)题加点的“讪讪”原意是“不好意思的样子”。(2)题“尴尬”原意是“处境窘困,不易处理”。这里不能只解释字面意思或本来意义,要结合上下文有关情节和词语本身作具体解释,大意对即可。

【答案】:(1)女人因接受别人的施舍而感到不好意思。(2)“络腮胡子”助人的秘密被发现后表情很不自然。

22.选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2分)

 

●标题的作用

1.作为文章的线索。

如课文《七根火柴》就是就是以七根火柴作为行文线索的; 如课文《背影》就是以父亲的背影作为文章线索的。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课文《最后一课》,文题就概括了故事的中心事件:小弗郎士的最后一堂课;
3.点明文章的主旨。

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其文题就是中心思想:赞美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4.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写作手法及作用

    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写作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想象、联想、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设置悬念、象征、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常用具体如下:
   (1) 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2)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 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3) 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4)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示例:2010年河北省中考《最美的善举》

23.选文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和对比的写法,请就其中的一种写法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3分)

答:                                                                                 

本题考查了文章的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1、对比;2、欲扬先抑;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要求考生要理解这些表现手法,并能结合文章进行分析,注意要组织好答题语言。本题属选择作答。

【答案】:示例一:选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络腮胡子”的粗俗,后写他的善举。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示例二:选文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如“络腮胡子”的粗俗与他的细心善良对比。(“我”的施舍与“络腮胡子”的善举对比;“络腮胡子”的大大咧咧与1号床母子的安安静静对比。等等)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

 

段落作用

(一)文章开头有何特点和作用呢?

1、引出下文所要记叙的内容。  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二)文章中间部分有何特点和作用呢?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渲染,烘托气氛。为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三)文章末尾有何特点和作用呢?

1、总结上文。  2、呼应上文。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3、点明主旨。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4、含蓄地表达主旨。往往是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试题1⑨我爱昙花。(2009年河北省《昙花终于怒放》)

22.选文第⑨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4)

答:进一步抒发了喜爱昙花的感情;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试题2:结尾段:我欣慰地走到窗边拥抱我的小天使,草地上一丛丛兰花安静地盛开着,又香,又暖。

问:说说划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写景来表现人物的心情,以兰花的安静盛开表现作者的喜悦和愉快之情,也暗含“我”对女儿的赞赏。

人称变化的作用。

第一人称:真实亲切。  第二人称:直接对话,便于抒发情感。   第三人称:叙述别人的故事,易于心理刻画。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答: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①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真挚深沉的感情,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②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意义,以深化主题,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③说明是为了简要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使所叙之人、事、物更清楚。其中抒情和议论有时是融为一体的,无法截然分开的。

试题:(2009年河北省《昙花终于怒放》)

⑧罢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

链接材料:

    昙花,常绿灌木,主枝圆筒状,分枝扁平呈叶状,绿色,没有叶片,花大,白色,在分枝边缘上,多在夜间开放,开花的时间极短。供观赏。原产于墨西哥。

21.选文第⑧段和链接材料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2分)                                         

21.第⑧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链接材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

评价、鉴赏人物、文章主旨(谈谈自己对人物、主题的认识) 
  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答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 性格 思想 个性)。  一般地说,答案由三部分组成:

A、前半部分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可以这样表述:①文章通过……的叙述;②本文由……(某件事)写起,运用了……。

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内容中蕴含着的思想意义, 可以这样表述:表现了/揭示了/批判了/赞美了/劝诫……(某种思想道理)。有时题目就可成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须的内容。 

C、陈述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在整体感知文本基础上,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联系具体材料展开回答。  

33.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

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

A、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

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B、结合文中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              

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

   ● 修辞手法作用

(1)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节奏鲜明,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试题:2009年河北省《昙花终于怒放》)

④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 20.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

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昙花含苞待放的情态,将昙花人格化,更加生动形象。

示例:2010年河北省中考《最美的善举》

20.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3分)

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答:                                                                 

本题是一道句子赏析题。需要正确判断句子在修辞、描写或语言等方面的特点,进而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首先可采用抓关键词法进行词语赏析;然后再用情境法进行修辞方法赏析,要分析出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修辞方法赏析思路为:修辞方法+作用+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用“啃”和“啧啧”写出了“络腮胡子”吃相的不雅,用词准确而生动;“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画线句子传神地表达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