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ko情侣手表:吕梁运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0:15:01

吕梁运动

“吕梁运动”(1.90~1.70Ga)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华北克拉通最终稳定固结的造山运动。但是,李江海等(2000)认为,在古元古代末期华北克拉通以伸展-裂解构造为主,表现为拗拉谷系发育、非造山岩浆活动(环斑花岗岩、斜长岩、辉长岩、花岗岩类及伟晶岩脉等)、大规模基性岩墙群侵位以及早期变质基底隆升或退变质构造热事件等。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明,华北克拉通的主体形成于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早期(2.70~2.30Ga),并由此造成华北克拉通的固结稳定。以往由于强调长城系底部不整合面造山幕的构造解释,从而将1.90~1.80Ga事件解释为克拉通的最终固结事件,事实上,华北克拉通并不存在大规模的古元古代末期造山带(1.90~1.70Ga),所谓的“吕梁运动”实质上是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末期经历的伸展构造热事件的综合记录。

    赵国春等(2006)系统地总结了华北克拉通东部、中部和西部基底在变质作用P-T演化方面上的一些重要差别,并结合它们在岩石组成、构造样式、地球化学特征及同位素年龄方面的差异,首次提出华北克拉通基底是由东部陆块、西部陆块和中部带三个主要构造单元所组成,而东、西陆块在早元古宙(~1.85 Ga)沿中部带拼合导致华北克拉通基底的最终形成。

    西部陆块是由其南部的鄂尔多斯陆块和北部的阴山陆块沿华北西部孔兹岩带在早元古代(~1.9Ga)碰撞对接而成。在~1.85Ga,西部陆块与东部陆块沿中部带发生碰撞拼合而形成现今的华北克拉通统一结晶基底。

参考文献:

1、赵国春等. 华北克拉通基底构造单元特征及早元古代拼合. 中国科学(D辑). 2002. 32(7).

2、李江海等. “吕梁运动”新认识.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0.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