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天宝大酒店在哪里:《莫扎特教育风暴》:从音乐开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2:53:20
22日13:49 作者: 施袁喜 出自[中国妇女出版社]
爱因斯坦,这位爱拉小提琴的美国人在他的自传里写道:“我一生的事业得益于童年时期的音乐训练”,出乎意外的是,作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他一度是一个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的“笨孩子”,每次考试都是最后一名。满分5分的成绩,他发挥得再好,也只能勉强拿到2分。校长和老师都一直断言:这孩子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到最后,连他自己都失望了,打算退学。但他的父亲并没有失望。老爱因斯坦开始教他拉小提琴,并一再告诉他:唯一能够治疗生而为人的悲伤的良药,并非其他,而是音乐。果然,爱因斯坦的小提琴拉得棒极了,经常被邀请登台演出。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开始变得自信起来,并最终成为少数站上科学高峰的煊赫人物。
这个“故事”作为最好的教育范本,被收在日本著名教育学家铃木镇一的《莫扎特教育风暴》一书里。他在书中试图告诉家长和孩子们这样一个道理:学过音乐的孩子,是最聪慧、最敏感、最善解人意的孩子。比起那些没有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孩子而言,这样的孩子更有可能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
让我们看看铃木镇一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一生从事学龄前儿童教育的铃木镇一,在他这本呕心之作中表现出对莫扎特特殊成才之路的极大热情。难能可贵的是,他并不只是坐而论道,而以自己的亲历亲为不断实践和验证着这本书的可操作性。
六十年代,日本媒体一度吹嘘“铃木镇一每年都要培养700个小提琴神童”,谁也没有去考究过这个数字究竟是否属实,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很多孩子通过他的培养,从而改变了人生。1898年出生于日本乐器世家的铃木镇一,17岁那年无意中听到了舒伯特小提琴曲《圣母颂》,从而改变了人生的轨迹。22岁时他留学德国,八年后回到日本,与三个兄弟组建了铃木四重奏乐队开始演出,也开始投身于儿童音乐教育实践。1964年,他带领5-10岁的十多名孩子到美国巡回演出,这些孩子以自己的音乐技术震惊了美国,被美国媒体称为”铃木旋风”,他的音乐教育法也开始在美国推广。
这本被命名为《莫扎特教育风暴》的书,实际上是在提供一种换位思考的方法,提倡一种鼓励孩子的态度。只要是孩子的想法都是好的,只是好的程度不同而已。
早就听说过西方家长鼓励孩子为所欲为的故事,但让孩子去和小提琴交朋友,“用音乐去理解世界”,就能够批量生产大量天才,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实际上,我理解的铃木镇一教育法,无外乎是对“风趣”的孜孜以求。也就是说,决不把孩子们不愿意接受的枯燥的、陈腐的、过于理论化的教条硬塞给他们,而让他们逐渐发现小提琴是美丽的,它像一把天使。然后,孩子们自己会去和它交流,由此获得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热情。他们会终其一生地保持这种热情。像孩提时代从一把小提琴身上找到自信的爱因斯坦那样,成为他们所处时代的了不起的人。这才是教育的关键。说到底,教育的核心仍旧是成就人的一生,并使他们摆脱无知和烦恼,向上走去,向着光明勇敢前进。
那么,人类的光明是什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使人类比较早地抵达它?铃木镇一提供了一个视角。因为世界上恐怕只有两种东西是最鲜活的,那就是孩子和音乐。把他们结合在一起,这件事铃木镇一干了,而且干得很好。
1964年,他带着自己教育出来的十多个日本小孩飘洋过海,在美国各大剧院,包括百老汇那样的地方成功地拉响了维瓦尔第和巴赫。美国人震惊了,他们纷纷到铃木镇一那里询问怎样让自己的孩子也能“从优秀到卓越”?除了音乐之外,铃木镇一感到无法作答。也因此,他才想到要系统地写一本书,以期回答那些他一时回答不清楚的问题。因为他意识到,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几乎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莫扎特教育风暴》几乎可以看作是对那些问题的书面答复。这使整本书娓娓道来,不急不缓,像对待孩子一样耐心和质朴。
世界上那么多孩子,他们需要住在音符飘舞的小木屋里,需要被音乐喊醒,需要“用音乐的方式理解世界”。晚年的铃木镇一逐渐总结出一个道理——”没有失败的学生,只有失败的教师或家长”,由此,他的《莫扎特教育风暴》一书始终坚持鼓励孩子,并建议让他们接受必要的音乐教育,“用音乐去理解世界”。
神童是这样教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