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赁缴纳增值税: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应某杂志之约而作“创作随感”)林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8:25:46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林仑
 
    我于1964年7月出生于陕西省蓝田县,4岁便逝去父亲,我是饮着灞河水、听着母亲讲述的三秦大地上发生的那些许许多多隽永的故事而长大的。
    蓝田是块神奇的土地,早在百万年前,先民们便劳作栖息于此,留下了举世闻名的“蓝田猿人”文化遗迹。蓝田又属古之京畿要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具有“三皇故里”、“秦楚要冲”之称。这里的蓝关古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诗人对此多有题吟,后世称它为“唐诗古道”;隋唐时期,蓝田庙宇多达百座,香火极盛,悟真寺等冠绝一时;唐诗人王维隐居辋川别业,吟咏山水田园,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宋代四吕兄弟倡导理学,订制《乡规民约》,使关中风俗为之一变;近代大儒牛兆濂,芸阁讲学,桃李满天下……秦楚文化的交融、玉山蓝水的灵秀之气浸润了我,使我于有意无意间走上了文学业余创作之路。
     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早早没了父亲,温顺善良、大字不识的母亲便挑起了拉扯我们兄弟姊妹6人长大成人的重任。在母亲的这6个儿女中,三哥和我是性格最倔强、最要强的两个,母亲就以一个没有知识但却有文化的妇道人家的灵性,饱蘸着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血脉所流淌的血液不断地指教着我们。我父亲去世时,三哥已是16岁的大小伙子,那时他也和中国广大农村青年一样,急于想跳出农门,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后来的招工、当兵都没有他的份儿,他便想到了搞文学创作,于是,在三哥的影响下,我也就开始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家柳青说:“文学是愚人的事业,是要吃大苦耐大劳的,太聪明的人干不成这种事!”在物质与精神贫乏的年代,我和许多热血沸腾的年轻人一样,一边用汗水浇灌着贫瘠的黄土地,一边又追求着精神的营养。天质并不算聪颖的我,由于家庭贫困,无钱供济,14岁便辍学在家,在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里遨游起来。面对生活的清贫与无奈,岁月的阴冷与蹉跎,我不得不开始了文学人生的艰难跋涉,阅读了托尔斯泰、雨果、肖洛霍夫、大仲马、茅盾、巴金、老舍、冰心、柳青等人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当我从大量的阅读中,无意识地感到文学肩负的时代赋予它的神圣历史使命时,文学这个灵气十足、活脱可爱的小魔鬼,已经渐渐地使我亢奋与快乐起来,我便觉得世界上再没有第二种财富,比纯真的文学家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更珍贵、高尚的了。
     起初,文学对我来说只是一种爱好。我羡慕作家,却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也要成为作家。阅读中外名著时,当精彩之处不断展现时,心里只是想着,像这样的文字我也能写,于是就开始了尝试。然而,双脚一旦踏进去,生活的大手从16岁便开始不断地涅槃起我来。几十年来,把我这个只读了七年书的初中生,先是从三秦大地抛向大西北新疆,后又从大西北像甩泥丸一样又甩回关中平原。生活对我是种苦难,文学对我是种缘分,几十年来我痴心不改,在艰难中淌过了人生的泥泞,在坎坷中踏平了命运的大道。在生命的体验中,我品尝了苦辣酸甜,也瞭望了物质的废墟与精神的碎片。文学创作灵感的产生对我来说,实在没有什么技巧和经验可言,实在非说不可的话,厚实的功力和肥腴的思想智慧是基础,崎岖而丰富的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美国作家海明威把文学创作比作浮在大海上的冰山,他说:“冰山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在“冰山理论”的感召下,几十年来我乐此不疲,尽管创作出版了《西天行》、《终南山》、《种子的翅膀》等长篇小说,发表了中篇小说《血做的太阳》、《伏凹》及《晕日》、《悠悠青云屋》等短篇小说,并在全国百十种报刊上发表了400多篇文学作品,但我深深地感到,在文学这条道路上,要想跋涉成功,没有艰辛的付出,实在是太难太难。
      难,使我养成了迎难而上的决心和毅力。难,使我真正地体味到生命的壮美与甘甜。
      虽然我已不再年轻,为了文学,我和广大文学青年一样,痛并快乐着;为了文学,我正在不断地对苦乐人生进行深层次的生命感悟,对生身热土不断地进行着精神眷恋。
      文学依然神圣!岁月依然需要文学为它记录与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