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采暖炉价格海尔:津报网 京剧神童小陶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08:03:10
京剧神童小陶阳(图)

何成 摄
扈其震
陶阳9周岁,江西南昌人。之所以在他姓名前挂个“小”,是因为他长得很袖珍,和同龄孩子站在一起,足足矮了多半头。他的标志性的头型,是光头顶上的一小撮桃状的毛发。看一眼他,就会让人生出喜爱。
陶阳生在农民家庭,同在一起生活的姥爷酷爱湖南花鼓戏,常在家里播放光盘,于是他从小就受到了艺术的熏陶。两岁多时,大人们下地,把他锁在家里,因他太小,家长们为了他的安全,便把光盘锁起,电闸关掉。不料他打着滚儿的大闹,昏天黑地地向大人们争回自己独自观看光盘的权力。后来父亲带他到大连打工,5岁时大连有家艺术学校招生娃娃京剧培训班,父亲给他报了名。因是农民工,学校还免了他的学费。正规的教学、严格的训练,使得小陶阳神奇而又快速地跨进了京剧殿堂。学习没几个月,大连电视台就给他拍了20分钟的电视片,还中英文对照,立刻引起了社会轰动。他的入门之快,悟性之高,嗓音之美,一般的孩子难以比肩。2004年,6岁多的陶阳荣获了第八届辽宁省少儿戏曲小梅花业余组表演奖,两个月后获第五届全国少儿艺术电视大赛幼儿组金奖。2005年获得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擂台赛最佳人气奖,第九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业余组金奖。2007年,他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新春戏曲晚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我从他父亲那儿看到了从“新闻联播”节目中下载的照片,陶阳就站在胡锦涛总书记的跟前。短短几年,小陶阳红遍全国。
采访他不足1小时,但已使我产生了这样深刻的印象:这孩子是上天特意为京剧艺术而把他托送到人间的,媒体称他为“神童”毫无夸张炒作的成分。我注意到,他的脑后,沿着耳根,已现出一圈深深的痕沟。这是长期勒头留下的印迹。然后他从戏箱翻出一顶黄色的罗帽,戴在头上,边对着镜子美滋滋地自我欣赏,边给我以专家的口气解释:“这叫罗帽,有黑的、红的、棕色的好多种,在戏里是江湖好汉、英雄豪杰们戴的,像秦琼、黄天霸都戴罗帽。罗帽和盔头还不一样,有龙珠的才叫盔头……”仅这几句术语行话,让我这个对京剧外行的人暗暗吃惊。小陶阳仿佛随意地说说,毫无卖弄之意,然后又从戏箱拿出髯口,有黄的、红的、黑的好几种,他戴上一个,自我陶醉一番,然后又换上另一个,模仿着戏里老生的捋胡子、做身段的优美动作,乐悠悠地沉浸在艺术世界里。
我明白了,这娃娃虽小小的年纪,却早已把京剧水乳难分地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京剧已给他带来无限的快乐,京剧使他的童年生活变得无限丰富和美好。
忽然,他跳到桌上,一个很高的跟头,翻滚到床上,是后背挨的床,很重的一声响。接着,一个鱼挺,站起身,又跳到桌面,再来第二次、第三次……摔得是那样欢畅,舒服。我强按住他休息会儿,问他:“你摔僵尸挺棒的,第一次是什么感觉?”他答:“第一次我往后摔,磕到脑袋了,险些把脑浆摔坏喽,心怦怦地要跳出来,可难受了!后来找着感觉了,学会了技巧,要挺直脑袋,后肩被先挨地,就像我这样……”说着,他在床上给我做了个示范,动作是那样洒脱、帅气。“现在我发明了一个技巧,就是这样,吊毛变僵尸,别人都不会。”他说着,小猫般灵活地表演动作,透露出孩子的直率和稚气。他精力旺盛,似乎很难安静地呆上一会儿。
他床上有本新书,是《三国志》。陶阳很郑重地给我解释:“我不爱看三国演义,那里面有很多编的东西。我要看三国志,这才是真实的历史。我最喜欢看历史书了,还有古代故事小说。”我又一次暗暗震惊,这哪里是个9岁孩子的思维和话语,简直不就是个小人精吗?我问:“你昨晚比赛发挥得怎样?如果得不上‘全国十小名票’称号,你心里难受吗?”他答:“昨天发挥得还行,可也不是最好水平。如果评不上,我下次努力呗。别人得了我高兴,反正我不生气。”这孩子,不仅眉眼俊秀,外表着人喜欢,内涵还很丰富,太可爱了!
我想起他参赛时的精彩演唱。《文昭关》伍子胥的经典杨派老生唱段。上场时仅“爹爹娘娘啊”的念白,就引来全场的叫好声。他的嗓音宽亮,捋髯口的动作潇洒,每唱几句便有掌声和喝彩声。特别是当他唱到“鸡鸣犬吠五更天”时,一个“天”字穿云破雾,直冲霄汉,余音绕梁,韵味十足,让满场的戏迷们过足了戏瘾。单从嗓音来听,陶阳的唱腔几乎不带儿童们难免的“孩儿音”,显得如此成熟、老辣,这是十分难得的。评委们最终把他评为一等奖的第一名,荣获“中国京剧十小名票”称号,真正是众望所归,公平公正。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