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新皮肤5矮子:发展县域经济纵横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0:38:06
发展县域经济纵横谈  编者按:辽宁省财政厅厅长邴志刚同志结合个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如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本报“市县财经”版从今日起,将连续刊发邴志刚同志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观点。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县域经济正处于安邦富民的前沿,由于县域集聚了我国总人口的70%,创造了全国56%的经济总量,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刊发邴志刚同志的观点,以期引起更多学者、官员对县域经济的重视与关注,更希望大家能够踊跃投稿,参与讨论。 

  我们相信,没有中国县域经济的强盛,就没有国家经济的整体强盛;没有县域经济的崛起,就不可能实现“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 

  一、县域是安邦富民的前沿 

  县域在我国行政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区域,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政权稳固的重要基础。我国现有2000多个县、4.6万多个乡镇,县域集聚了全国总人口的70%,创造了全国56%的经济总量。同时,“三农”问题主要在县域,县域成为广阔的民生之地,处于安民富民的前沿。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根植于广阔的县域内,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这个基础地位绝不因为农业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份额的多少而改变,农业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总量增长的重要基础。在我国一些比较发达的省份,县域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量的70%以上,有的接近80%,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县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综观我国国情,农村不实现小康,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并且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就在经济欠发达的县乡。到2005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2365万人,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为3.22:1。可见,如果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势必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县域是国家扩大内需的主“战场”。目前,县域集聚了我国9亿多人口,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农村市场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兴衰。当前,国民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和扩大内需。随着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将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将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扩大内需、拓展国内市场的重点在农村,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村消费水平。若将9亿多农民和广大农村市场启动起来,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无限生机与活力。 

  县乡财政是国家财政的基础。县乡财政是国家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的基础。到2004年,县(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01亿元,占全国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22.2%,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260亿元,占30.4%,县乡财政运行对整个国家财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县乡财政还很困难,存在着“有政少财、财虚政弱”的状况,势必影响市、省乃至国家财政,影响国家公共财政建设的进程。 

  二、用“三化”来化解三农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精辟概括,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学习理解这“20字”指导方针,我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生产发展”,根本目的是“生活宽裕”。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生产发展”是基础和前提,只有生产发展,才能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生活宽裕,才有能力推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所以,只有实现了“发展”这一“硬道理”,达到物质文明相对丰富,农民比较殷实富足,才能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归根结底,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生产发展”这一主题。按照这样的思路,就必须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予以大力推进。事实上,只有实现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才能较好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而化解“人多地少”的资源约束,这样农民增收才有可能,从而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现阶段,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快推进“三化”,即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以“三化”来化解“三农”问题,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的,来推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鉴于上述认识,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中,主要精力应放在谋求县域经济发展上,而不能脱离实际地建别墅、盖新房,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更不能搞新形势下的“大跃进”。要十分注意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在具体工作的指导上要力求做到“五要五不”:即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承包代替。 

  三、准确把握“三大宏观条件” 

  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发展县域经济将受这些新的时代特征约束。 

  一是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剧。进入新世纪,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参与多边贸易机制的同时,积极参与到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区域主义的兴起成为世界经济秩序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十一五”期间将首次把区域规划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中国经济空间格局在经历了27年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发展之后,市场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将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国开始从行政区经济真正迈向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新的区域经济关系是在区域相互开放、市场一体、产业相联、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开放系统,而不再是“画地为牢”、相互封闭、各自为战的行政区经济。 

  二是政府“服务型功能”强化。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这是对政府转型做出的重大决策和具体部署。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职能模式。“服务”两字折射了中国政府改革的基本走向——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这意味着改革开放初期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政府替代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结束。 

  三是经济“生态型特征”凸显。从实践看,人类经济长期处于“旧式现代性”阶段,即社会与自然不协调,经济与社会不和谐,自然和社会付出双重代价的阶段。上世纪与本世纪之交,全球经济社会生活景观呈现出重大转折的种种迹象——人类对自然的倒行逆施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绿色惩罚”,表明“旧式现代性”已经进入明显的危机时期。进入新世纪,探索经济的“新型现代性”成为世界潮流。“新型现代性”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经济、自然、社会三者的协调和谐。经济发展必须注重“生态和谐性”。 

  四、走出“三大误区” 

  走出“政府经济圈”的误区。县域经济的规律性是“区域化”,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许多地方发展县域经济囿于一个县域行政边界之内的设计、运作,形成“政府经济圈”现象。突出表现在:县域工业结构雷同,发展路子互相照搬,在政策优惠上互相拼杀,在资源整合上互相掣肘,在产业区域分工上不协调等。县域经济是一个区域性、开放性兼备的经济体系。发展县域经济要跳出“县域行政边界”,将县域经济与区域经济融汇,从区域发展空间入手来谋划自身的发展战略。(1)立足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后发优势、产业基础等,找准县域在区域内的定位、在全国的定位;(2)主动融入区域经济,主动参与区域内的产业分工、产业协作,在区域范围内获取、组织和配置资源。 

  走出“干部经济”的误区。县域经济最突出特点是“民主性”,县域经济是“民主经济”,这是一个重要规律,不容违背。但是,我们一些同志在指导县域经济发展时,忘记了这一规律,在许多地方呈现出政府超强干预模式、干部经济模式、政绩经济模式、指标经济模式,发展思路受领导干部个人影响大,往往是新官新思路,新年新口号。县域经济要大发展,需要领导干部进行“自我革命”,自觉放弃权力,管市场不管企业、管服务不管事务、管规划不管计划。把握县域经济的“民主性”,放手发展民营经济,让所有人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形成“老百姓经济”(千家万户的自我积累、千家万户的自觉投入、千家万户的走向市场、千家万户的研究管理、千家万户的创造财富、千家万户的承担风险)。老百姓经济是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政府发挥的应是“经济促进性作用”,主要体现在:(1)制定“秩序规则”,维持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2)制定“过程规则”,在市场失灵或竞争失灵时采取与市场一致的过程政策,目的在于最低限度地介入经济过程,在于为市场竞争打通道路,并以此为限。 

  走出“全能经济”的误区。县域经济具有“特色性”。县域经济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体系,但不能搞成“大而全”式的“经济大拼盘”。县域经济也不可能“全面开花”。各县域的历史人文、产业基础、自然禀赋不同,决定了县域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要研究比较优势,跳出“全面发展”的圈子,在产业发展战略选择上,坚持特色型原则,“扬长避短”,“扬长”就是要有所为,重点利用特有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利用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避短”就是要有所不为,有所放弃,不搞“鸡零狗碎式”经济。在特色的基础上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经济”。 

  五、探索县域经济“五化之路” 

  “十一五”期间,要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正确把握“两个趋向”,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用新的思维和举措推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应突出以下几点: 

  以比较优势为着力点,推进县域经济“特色化之路”。要从各地实际出发,着力建设县域特色经济区,解决县域经济发展千头一面,产业结构雷同、产品结构趋同,特色经济不明显、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等问题。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打造特色产业体系,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要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中突出特色,在发展中创造特色,在扬长避短中培育特色,在资源整合中打造特色,在科技进步中提升特色。 

  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推进农业“现代化之路”。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改变就农业论农业的观念,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业发展环境。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要结合县域实际,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培育名牌产品,增强竞争力。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建立新型营销体系。 

  以发展二产业为重点,推进县域“工业化之路”。实现工业化是县域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工业兴则县兴,工业强则县强。这对于绝大多数的县来说是一条带有规律性的基本经验。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一定意义上就是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转变过程。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有城镇化,没有工业化、城镇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推进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着力发展县域工业园区,改变过去乡镇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状况。基础稍差一点的县(市),要把特色优势产品加工、资源开发作为二产业发展的重点。传统农业比重大的县(市),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县(市),要把为城市企业配套、劳动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县域工业发展的重点,切实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化水平。 

  以产业聚集为重点,推进县域“城镇化之路”。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也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由之路。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必须改变不顾现实与可能,人为“造城”的传统习惯,把城镇建设理解成修马路、盖楼房、安路灯等,应当遵循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借力而为,顺势搞城镇建设。县域范围城镇建设,要以县域及其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提高生产要素集聚程度,增强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功能。要以产业支撑城镇建设,坚持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向县城及其工业园区集中,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和集聚,为工业化提供载体,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 

  以对外开放为重点,推进县域经济“外向化之路”。县域经济不是县内经济,更不是封闭经济,而是开放型经济。要进一步把眼界放宽一点,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内和国际统一的大市场,拓展发展空间。要牢固树立县域以外都是外,无外不兴、无外不活、无外不强的观念,实行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对外开放。要实施项目牵动战略,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要以闲置工业用地吸引资金,以资源吸引技术,以存量吸引增量,以市场吸引项目,以不断开放促自身发展,把外面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吸引进来,以大开放促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