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的职位名称:外企的英语面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0:19:38

外企的英语面试

[日期: 2009-07-24 ] 来源:    作者:    录入:lxd   阅读:52 次 [字体:大 中 小]

外企英文面试基本分为三轮:

  第一轮为人力资源部的人员出面,就你的简历提出一些问题,可能需要你的自我介绍,以及对教育或者工作背景的描述。这一阶段主要考察语言的基本应用能力。

  第二轮则是部门主管经理作为面试官,这一轮的侧重点应放在所应聘职位的特点上,会着重谈论你的业务能力。应对它,你需要准备自己的业务强项以及以往的业务经验陈述。

  第三轮就来到部门总裁的面前,这一轮一般会谈论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问题。还可能考察到被试者的的知识面,对于社会宏观问题的把握等。谈话内容相对灵活。

  英孚教育通过多年的商务英语教学课程,以及与外企的合作交流,得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在这里出几个点子,让你能够见招拆招,了解并且战胜英文面试。

 

  第一招,关注语言交流性,而非生硬地套用格式。

  大家学英语的时间大多超过10年,从小学开始咿咿呀呀背单词,到大学考英语四六级。大多时间都在应付考试,真正能够应用口语的机会其实少之又少。当然,应对面试之前,大家已经准备了很多套路。比如自我介绍之类的,都背诵得烂熟于胸。还要揣测考官可能提出的种种问题,先写出来再背下来。这样下来,到了面试关头,个人表现不免生硬。有时候我们会不断回想,到底纸头上哪些句子我还没有说到呢?当然,这不可能逃过考官精明的眼睛。

  这种现象就是明显的目的偏差。这是面试,而不是写作课堂。考官只是想了解你的基本情况,而不是听你背书。互换角度,如果你的考官的话,看着面前的人根本不关注和自己的交流,那么你对他还有什么好感可言呢?

  特别是商务口语对话过程中,语言的交流性特点就更加凸现出来。所以在先期准备的时候,不妨抓取一些重要的相关知识点,而不是写好完整的应试文章。

 

   第二招,语言口语化,表意明确清晰。

  有些同学英文太好了,甚至能用莎士比亚戏剧般华丽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又是英文使用中的另一个误区。我知道一个学语言的朋友,他异常的刻苦努力以及对语言的痴迷,已经到达了某种境界,他甚至用西班牙古文和西班牙人展开交流,这让老外非常“窘”。

  反观我们自身,大多数同学没有痴迷至此,但是同时也并没有很好地了解书面语和口语的分别使用场合。英文面试即使再正式,也是一种对话交流,我们必须要把握住口语交流的随意性特点,用词尽量口语化。

  口语的特点在于结构的不完整性和与说话场合的紧密依存性。口语中多使用"and","but"之类的连接词,多使用单一的动词结构,很少用复杂的并列句或从句。

  第三招,注意时态的变化

  汉语的表达中没有时态这种东西,所以我们在说英语的时候常常忽略这一点。为什么在这里我要特别指出这条呢?

  在面试过程中,往往涉及被试者的个人经历,教育背景,工作经验,未来规划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在说明的时候,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时态,否则面试官很可能弄不清你所说的东西是过去,现在或是未来发生的。

  另外,面试时得体的仪表也会为你加分。外企相对喜欢那种“aggressive”性格的人,多一点自信和霸气,也一定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