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和徐达谁厉害:走进“回忆”,学会感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2 23:32:02

走进“回忆”,学会感受

——一节高中作文起始课(节选)

李哲峰

课文回放,品味感受。

回放初中课文中描写感受的经典细节,师生共同品评: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问题一:该段文字中分别从哪些角度写郑屠的感受?效果如何?

明确:味觉感受——满嘴豆瓣酱味;视觉感受——两眼冒彩;听觉感受——耳朵嗡嗡叫。形成立体效果,比直接写疼痛更痛。

问题二:感觉是通过五官来体现的,除了刚才提到的听觉、味觉、视觉外,大家说说还有哪些?

明确:嗅觉、触觉。写文章仅靠视觉是不够的,要把眼、耳、口、鼻、舌的窗户统统打开,让五种感官一齐向外开放,让它们从生活中摄取各种形象汇集于大脑,再经过加工,在我们的笔下构成一幅形、声、色、味、触等俱全的立体画面。

下面请同学们再品味一段改编后的文字,对比与我们原先学过的《社戏》原文有什么不同,哪个效果好?为什么?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A)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B)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鲁迅《社戏》)

明确:(A)(B)两处分别省略了部分内容:

(A)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

(B)处: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这些句子不能删,它们分别从嗅觉、触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出发,既写出水乡充满神话世界般的浪漫色彩,又写出作者渴望社戏的急迫心情以及后来陶醉于社戏的痴迷感受。

回味过初中时的一些经典课文之后,大家想想,我们究竟怎样才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呢?下面就让我们从中外大家那里去寻找答案吧!

片段一: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郁达夫《故都的秋》)

读这段文字的感受如何?作者是从哪些感觉写出这种效果的?为什么郁达夫能将感觉写得如此真切?你从中得到的启示又是什么?

明确:该段文字写得轻柔细腻、诗情画意。主要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综合感官来写。

结论一:郁达夫有着敏锐精微的感受力,这使得文章达到了一种可以意会但不能言传的微妙境界。——细心观察,写出精微的感受。

片段二:太阳升到斜岸的上空来了。太阳的光芒照得葛利高里的没戴帽子的头上的密密的白发闪着银光,从苍白色的,因为一动不动而显得很可怕的脸上滑过。他好像是从一场恶梦中醒了过来,抬起脑袋,看见自己头顶上是一片黑色的天空和一轮耀眼的黑太阳。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大家一定都见过黑色的天空,但又有谁见过“黑色的太阳”呢?为什么这么伟大的作家会在股市结束时让天空出现“一轮耀眼的黑太阳”?

明确:太阳显然不会是黑色的,天空同样也不是黑色的。作者这里的描写违背了“真实”的原则。 但是这种描写能够深入地再现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他从战场上归来,等待他的是家破人亡,一切希望都幻灭了,生存的所有意义都不存在了,主人公感到内心无比伤痛与悲凉。此时,太阳和天空,一切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黑色的”也就不足怪了。这里虽然少了一些“真实”,但却实现了显示内心感受的“真切”,真实的现实被异化了、扭曲了。因此说,这种描写也是合情合理的。

结论二:由此看来感受有个人化、主观化的特点,有着我们自己的鲜明烙印,是你一个人的感受,受情感支配,要用心体会。——用心体味,写出独特的感受。

 

                                     ——(选自《语文教学通讯》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