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eal ios:让见义勇为无后顾之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7:37:50
“小悦悦事件”引发的道德建设讨论在持续,当社会各界仍在商讨如何弘扬见义勇为行为之际,广东吴川一名市民因见义勇为的行为,令自己陷入各种困局,再次引发民众关注相关政策缺失的弊端。

  网上评论指出,吴川这一事件折射出相关法规的不完善,广东需要进行制度性的反思,令见义勇为者没有后顾之忧。

  据《羊城晚报》报道,今年5月,广东吴川市民凌华坤路遇劫犯,在情急之下,凌不顾自己车上还坐着儿子与怀有身孕的妻子,立即驾车追赶。当两名疑犯开着摩托车欲绕过凌的车辆时,两车撞个正着,一人被撞至重伤,后抢救无效死亡,另一人则迅速爬起逃跑。

  在被撞击之后,凌华坤的车子失控,随后撞倒路边的一辆车,并伤及一名60多岁的老人,当时坐在车内的凌的妻儿也分别受伤。

  凌华坤的行为被认定为见义勇为之举。事后,广东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湛江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分别给予其现金奖励,凌华坤共获得了1万3000元(人民币,下同,约2600新元)的奖金,吴川市公安局后来也发动干警为他捐款,募得约2万元款项。

  尽管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但凌的见义勇为之举也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烦恼,甚至想“不如去跳楼算了”。

  首先是凌华坤的经济状况面临困境。事件之后,他的妻儿送院治疗,维修车辆又花费不菲,此外,车子失控撞伤的老人家属要求凌赔偿医疗费与后期营养费,被撞倒车辆的车主也多次向凌华坤索赔,他不仅把奖金和捐款全部赔上,自己还倒贴了4万元。   报道也指出,凌华坤面临的更糟糕状况,是已身亡劫匪的家属可能会控告他蓄意杀人,他或被追究刑事责任。目前,他正试图就此与死者家属协商签订“谅解书”,按照交通事故处理这一案件,支付一笔赔偿金给死者家属。
近日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引发舆论不断反思造成今日“想救不敢救”的心理因由,吴川市民凌华坤的遭遇,再次引发民众对“救人成本与代价”的探讨。

  新浪网上,一名网民评论说,凌的遭遇再次显示出政策层面上的缺失,政府应该有针对性地出台保护见义勇为者的政策,“不要令好人受伤”。

广州学者:

社会须有保障机制

  追赶劫匪的凌华坤已获吴川市政府颁发的见义勇为证书,不过,凌华坤向当地各级政府提交了解决各种衍生困难的申请,一直没有获得明确答复。

  广州公共知识分子李公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在“小悦悦事件”之后,凌华坤的这一事例再次发出警示,针对民众的见义勇为行为,社会必须提供稳定的保障机制,而当局必须正视这一问题。

  李公明指出,当地政府在凌华坤事件上明显失职,“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让见义勇为者感到焦虑”,对于保护见义勇为行为,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这一政策层面,当局应该做进一步反思,健全相关的社会救助机制,更好地鼓励与保护见义勇为。

  他表示,不少民众并非冷漠,而是害怕惹上麻烦,针对见义勇为之举,社会需要见证人举报和询问的制度。他也指出,必须让民众更清楚地知道,面对突发事件时,哪些举动适宜及不适宜,以提升民众对突发事件的理性思考能力。而在这一层面上,相关宣传也明显缺位。

  在“小悦悦事件”之后,一些反思言论也主张立法奖励见义勇为,广东官方正在就此“问计于民”。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秘书长刘继生昨日在受访时指出,在市级层面,广州将完善见义勇为的保障机制,出台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护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