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十大感言:对比式说服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1:10:40

有人好奇地问一位乐善好施的农夫,为什么他如此慷慨乐捐。

 

农夫回答说:「这很容易解释。你瞧,我用铲子不断地往上帝的仓库里铲,而上帝也不断地往我的仓库里回铲,只是…………………………………………………………祂的铲子比我的还大。」

 

 

客户的购买行动,来自于购买冲动;购买冲动,来自于购买欲望;而购买欲望则来自于潜意识。

 

纯建立购买「需要」,潜意识上反容易引发客户的批评因子。

 

因此,当「想要」的欲望透过一些比较与比喻的方式被适当的诱发,让他脑海中浮现一些具体分明的对比时,更容易触动他采取立即行动。

 

正如美国推销大王惠勒的一句名言:「不要卖牛排,要卖铁板烧。」

 

如果要想勾起顾客吃牛排的欲望,将牛排放在客人面前,固然有效。但最令人无法抗拒是煎牛排的「滋滋」声,客人会想起牛排正躺在黑色的铁板上,浑身冒油,香味四溢的情景,不由得己咽下口水。(你正咽着口水吧!)

 

 

一:对比原则

 

一昧抱持促销的态度,只会让客户产生反感。

要用不着痕迹,利用心理战术,使客户心甘情愿掏腰包。

 

在美国,有一位11岁的女孩要买自行车,父母让她自己利用假期和放学时间去卖饼干,一年竟卖出4万包。

 

她每次对客户都先自我介绍说:「我是为自力买自行车而卖彩票。」

 

当大家觉得30令吉的彩票太贵时,同时又在她坚持说服下觉得同情、歉意时,她就拿出只卖2令吉的10包饼干,结果一下子就卖掉了。

 

也就是说,你可以应用对比原则来说服客户。

 

举例:「你说的很不错,要一下子拿出这一笔钱不容易。但是你想想看,我们的产品最少耐用10年以上。就算是5年,每个月只需要10令吉,每天也只要30仙而已。」

 

对比原理最适合用在与数字有关方面。

 

比如将费用化整为零、分期付款,使客户感觉它其实不贵,无形中消除作决定的障碍,当提出产品的优点时,自然水到渠成。

 

 

二:具体比较

 

潜能大师傅思崔西说过:

「成功销售所遇到的拒绝,

往往会比失败的销售所遇到的多出两倍。」

 

当客户提出反对问题时,你是选择正经八百地回答,还是打退堂鼓,找机会下台呢?

 

有时候,客户其实对你的产品有兴趣,但不知道这个决定对不对、好不好。因此提出各种问题,或自己站在反方说出各种不想买的借口,等你去给他信心,说服购买。

 

这时候,你应该保持态度自若,更要发挥同理心提出问题,先对客户的情况有所了解后,再将客户的反对问题化成具体的对比与比较,客户很快就会恍然大悟:

 

客户:「有没有风险?」

 

业务:「您觉得结婚有没有风险?」

 

客户:「有啊。」

 

业务:「既然有,那么请教一下,您结婚后会不会问:老公,我嫁给你之后,现在净值多少呢?」

 

客户听后一边笑、一边摇头。

 

业务:「这就对了,结婚的风险可说是百分之百呢!您都敢结婚了,更何况是投资呢?」

 

 

采用比较法的时候,务必采用生活化、合逻辑、容易了解,甚至使客户感同身受的例子,才让客户不感到压力与排斥,而不自觉地投入情况,伺机告知价格,并表示正有优惠活动,激起购买欲望。

 

 

三:以柔制刚

 

推销大王路雷特曼说过:

「成功的推销,从拒绝开始。」

 

当被拒绝时,必须配合现况,说出最适合的话,将拒绝的理由转变成赞美、认同及对方容易听进去的话语。

 

譬如:「那当然,小姐这么柔滑的肌肤,没必要用这种化妆品……(赞美认同后,跟着说)但在猛烈太阳之下,任何柔滑皮肤都会……」,逼她进入不得不说「是」的境地,交易肯定成功。

 

这种采绕道方式进入正题,是降低戒心的好方法。

 

你甚至可以立即提出一些客户比较容易接受的条件,譬如「只花你五分钟时间……」,先解除其警戒心理,再趁机游说客户,并将要求慢慢扩大,令对方不知不觉地顺从自己,最后便可推销成功。

 

「欢迎看看喔!不买也没关系。」边说边拿出商品展示。

 

当顾客试穿及试用时补上几句得体的称赞:「这颜色衬得你的气色多好呀!」

 

若是顺利成交,别忘了再加一句:「你真有眼光,识货!」

 

 

层层诱导,不让对方感受压力,轻轻地、一层层诱入推销导向,促使完成购买行动。

 

顶尖的销售训练大师汤姆·霍普金斯强调:「我们所见到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客户,关键在于该如何争取。」你能不能熟练地运用「潜意识说服法」的技巧,轻易达成目标?如果没有把握,鼓励参加新路「潜意识说服法」或「人际沟通管理」课程,并从现在开始揣摩,累积经验、精益求精训练自己。

 

 

程光辉  刊登于《创业家》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