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梦的读后感:长输管道的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7:20:07

长输管道的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探讨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成油气长输管道4.3X104 km,其中天然气干线管道24X104 km。已形成纵横东西、贯通南北、连接海外的管道网。到2020年油气长输管道干线将达8X104km,其中天然气管道干线将达到5X104 km
目前管道建设趋向于长距离、大口径、大输量、高压力、高钢质。施工质量与水平逐年提高,保证了管道运行的安全。
一、长输管道钢管的现状与发展
(一)管线钢的强度等级

20
世纪60年代,我国长输管道主要使用Q23516锰钢带卷制的螺旋埋弧焊管用于输送原油与天然气。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大规模地建设高压长输管道,我国开始使用X52-X65强度等级的现代高压输送管线钢系列。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开始研制并使用X70-X80强度等级的现代高压输送管线钢系列。管线钢强度等级的提高,可以减少用钢的数量,提高管道承压的强度,为长距离、大口径、高压力长输管道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管线钢的钢种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并生产了铁素体一珠光体管线钢。到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时,我国进入了大规模修建输气管道时代,这些高压输气管道在输送压力、输送量、管道用钢、管道安全等技术指标方面,必须与当代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在大规模建设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时,我国凭借国内科研与生产的力量,自行研制了针状铁素体管线钢。这种钢是现代化高压输气管道的专用管线钢种。目前,多用于X70-X80的强度等级。西气东输管道就是采用X70级的针状铁素体管线钢。在西气东输管道支干线上也在进行X80级的针状铁素体管线钢进行工业化的使用。目前,国内已开始试验X100-X120钢级的管线钢。
()钢管的现状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始,我国的输送油气的钢管主要是螺旋埋弧焊钢管,到目前为止,螺旋埋弧焊钢管仍在广泛使用。近年来,高频电阻焊钢管与直缝埋弧焊钢管得到了应用。我国的长输管道工业的发展,对钢管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管道向高压和大口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采用高强度等级的钢管对工程投资方而言,将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近年来出现了管道采用高强度钢材等级的趋势。
()几种常见的钢管比较
    螺旋埋弧焊管曾是我国管道建设主要用的钢管,在我国的管道工业发展中曾得以大量使用。其优点和缺点比较明显,从国际管道工业发展上看,螺旋焊管有淘汰的趋势。

ERW
钢管发展虽然没有螺旋埋弧焊管的时间悠久,但也有数十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制造工艺不断完善,应用范围得到迅速扩展。在合适的直径范围内,ERW钢管不仅可以用于陆上管道,在海底管道中,甚至在北极的管道工程中也被采用。

    直缝埋弧焊管的主要成型方法为UOE成型法(U成型、O成型、E扩径)JCOE成型法(J钢板压成J型、再依次压成C型和O型、后进行扩径),我国均有引进。UOE焊管投资较大,而JCOE焊管投资与产量较小,质量没有区别。在焊管市场上,仍然被认为质量最好、可靠性最高的钢管。我国的长输管道在重要的地区如河流穿越段、大落差地段、经过地震区和活动断层地带的管道,难于抢修与维修的地段,越来越多地采用此种钢管。
二、管道的防腐结构的现状与发展
    长输管道建设伊始,管道防腐就受到了高度重视。20世纪初,管道就采用以石油沥青为主的防腐材料。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采用的聚乙烯结构防腐层与环氧粉末、煤焦油瓷漆等的数量基本差不多,世纪之交时,三层PE结构与环氧粉末占据了主导地位。预计在今后一个阶段内,PE三层结构将被更加广泛地使用。目前,国内长输管道建设的防腐结构,以三层PE结构为主,部分采用环氧粉末防腐结构。
    管道外PE三层结构与环氧粉末防腐层
    我国的PE三层结构防腐层与环氧粉末防腐层是9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的,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所谓PE三层结构是指钢管的外部通过表面清理与除锈后进行加热,经环氧粉末喷涂、胶粘剂/PE缠绕后形成的防腐层,称之为PE三层结构防腐层;环氧粉末防腐层是指钢管的外部通过表面清理与除锈后进行加热,经环氧粉末喷涂后形成的防腐层,称之为环氧粉末防腐层。目前,国内的防腐厂大部都在钢管厂设立,钢管制造完成后,即进人防腐厂进行防腐作业。

    管道内减阻涂层
    我国的内减阻涂层技术是20世纪末期开始进行大规模研制的,主要是用于管道在输送气体的过程中,达到降低磨阻、增加管输量,降低管道运行综合成本的目的。其主要工艺是在清理干净的管道内表面,通过钢管的旋转,将环氧涂料通过高压无气的喷枪喷涂在钢管的内表面,使钢管内表面形成高质量、连续光滑的有效涂层。管道内涂敷作业线主要由预热系统、内除锈系统、内喷涂系统、涂层固化系统组成。
    随着长输管道技术进步与发展,管道防腐技术也在进步与发展,新的防腐工艺及新材料也在不断被研究出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长输管道的防腐技术,将随着长输管道的发展,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管道施工装备及施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目前,我国长输管道施工主要装备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从线路测量、管道组装与焊接、管沟开挖、管道下沟、盾构、顶管、定向钻穿越等均具备了专业化的施工机具。可以满足管道施工的全部需要。
    现将主要施工装备及施工技术介绍如下。
    管道焊接
    管道焊接作为管道施工的重要一环,其现场焊接的高效率和安全可靠性在每条管道的建设中都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国内20世纪50年代第一条长输管道建设开始,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国内管道现场焊接施工大致经历了手工电弧焊上向焊、手工电弧焊下向焊、半自动焊和自动焊等四个发展过程。
    手工电弧焊下向焊是90年代初国内长输管道普遍采用的一种焊接工艺方法,突出优点是大电流、高焊速、根焊速度可达20-50cmmin,焊接效率高。目前,手工电弧焊下向焊主要用于焊接位置较为困难的地段和焊接设备难以进入的地段。
    半自动焊是电焊工手持半自动焊枪施焊,由送丝机构连续送丝的一种焊接方式。由于在焊接中送丝连续,节省了更换焊条的时间等辅助工作时间,熔敷速度高,同时减少了焊接接头,减少了焊接收弧、引弧产生的焊接缺陷,提高了焊接合格率,是长输管道主要的焊接方式。
    自动焊是借助于机械和电气的方法使整个焊接过程实现自动化,人工主要从事监控作业。国内从西气东输工程开始,进行了自动焊的大面积应用。在新疆、戈壁无人区等适宜于开展自动焊的地区,创造了机组日焊接150道口的不菲业绩。
    未来的管道建设,为获得施工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将优先考虑熔化极气体保护自动焊工艺,进一步研制管道新一代的自动焊设备,以适应长输管道建设的发展速度。国外尚在使用闪光焊接设备,计算机技术应用在闪光焊接过程控制和参数控制之中。可编程控制器在闪光焊中也得到了应用,最新发展的是具有自适应控制系统的闪光焊机,这种自适应控制系统通过监测焊接过程中各种焊接参数如电压、电流、压力、能量以及夹具送进速度等,与给定值进行比较,由计算机去修改焊接过程中的技术参数,大大提高了闪光焊的质量。与此同时,一些闪光焊接技术参数检测与记录装置也被研制出来,为闪光焊接质量监测和分析提供了手段。我国闪光焊接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
    非开挖穿越施工技术
    在埋地管道的施工中,遇到穿越河流、公路、铁路与障碍物时,常规的开挖方法存在许多问题,“非开挖”敷设地下管道是当今国际管道工程推行了一种先进施工方法,在国内得到了广泛使用。
    我国近年来在长输管道的建设中大量采用盾构穿越技术,已有多条大型河流进行了盾构穿越。目前采用的盾构法穿越施工采用的主要设备是泥水加压平衡盾构机。
    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使用顶管穿越技术进行短距离的管道穿越。传统意义上的顶管施工以人工挖掘、千斤顶顶进为主。后来发展到用螺旋钻挖掘和输送顶管内的土,继而由盾构法派生出的土压平衡法、泥水平衡法等大型顶管穿越技术,穿越距离可达到lkm以上。由液压来控制顶管前的切土帽以保证顶管的方向性,同时采用了中继顶进、激光测距、机头导向纠偏等手段用于顶进施工作业,解决了顶管的长距离和方向性的问题。
    我国1985年首次从美国引进定向钻用于长输管道黄河穿越施工。近20年来,非开挖管道定向穿越在我国发展迅速。技术上日臻成熟,定向钻在非开挖管道穿越技术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定向钻用于敷设管道项目取得巨大成果。在我国,有20022月以一次穿越总长为2308m、直径273m的穿越钱塘江的记录,列于创世界最长穿越记录,载人吉尼斯世界记录,著名的西气东输工程共使用定向钻穿越河流36条,其中最长的穿越是在吴凇江的穿越,一次穿越长度为1150m、直径为1016mm
    管道定向穿越施工技术是一项由多学科、多技术、不同设备集成运用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造成巨大的损失。
由于定向穿越施工应用十分广泛,使得定向钻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国际上已具有多种硬岩施工方法,如泥浆马达、顶部冲击、双管钻进,能进行软、硬岩层的施工。普遍采用PLC控制、电液比例控制技术、负荷传感系统,有专门的施工规划软件。
特殊地段管道敷设施工技术
我国的管道施工技术随着管道工业的快速发展,施工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的长输管道适用的行业、企业标准规范与施工作业规程。
在施工中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在山区、黄土塬、戈壁、沙漠、无人区、水网地带形成了独特的施工方法与措施。使我国管道施工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
1.山区、黄土塬施工技术
山区、黄土塬地段,施工设备和管材运行困难,给管道施工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山区陡坡地段管道安装更为困难。因此,有无施工便道,施工作业带的宽窄,是影响山区施工的主要问题。应根据管道走向、山势的特点和湿陷性的土质特点,进行开辟施工便道、施工作业带,以满足钢管运输、施工机具设备的通行要求。在满足运输的条件下,根据地形组织适宜的组焊、安装施工方式,进行管道安装作业,在管道安装完成后组织进行完善的水工保护作业。
2.水网地段施工技术
水网地段的管道敷设类型主要包括水田施工、季节性湿地施工、盐碱性沼泽和常年积水的水塘施工等。由于地下水位高,造成作业带及施工便道的修筑困难,钢管及施工设备的运输不便,管沟开挖成型、管线下沟、回填困难。因此必须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如便道修筑技术、水上运输管材、拉森板桩管沟支护工艺,深井降水施工工艺,挖泥船水下成沟施工工艺,沉管下沟施工工艺等,才能保证高效、高速、高质量地完成工程任务。
四、管道的检测
目前,我国的长输管道环焊缝无损检测技术主要采用了射线管道爬行器技术和管道环焊缝全自动超声波(AUT)技术。这些无损检测技术与国外检测技术保持了同步,特别是管道环焊缝全自动超声波(AUT)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新采用的管道检测技术。
管道爬行器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内无损检测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射线管道爬行器设备具有质量好、速度快、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并且实现全部国产化,已成为压力管道射线拍片不可缺少的检测设备。通常的射线检测都是采用人工X射线机管外曝光方式,但对大口径压力管道很难实现高效率射线照相检测。目前国内长输管道主要是依靠射线管道爬行器来实现射线探伤。
射线管道爬行器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专用设备,生产和研制的国家不多,在这方面国内与世界最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也不是很大。其技术特点是:X射线产生装置,具有高压自动稳压能力,电动机的无触点驱动,自动定位曝光,遥控定时时间调整功能的实现,自动救护。
AUT检测技术
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在国外已大量应用于长输管道的环焊缝检测,目前,国内使用的主要是国外进口的,国内也有相应的产品。
与传统的手工超声波探伤相比较,相控阵的优势是:检测速度快,缺陷定位准确,检测灵敏度高,检测结果直观,可实时显示,是无损检测发展的趋势。是实现全自动焊接过程中焊接参数稳定的控制手段。全自动超声波设备由数据采集单元、电机控制单元、扫查器、相控阵探头、工业计算机等组成。工业计算机为高速PC,使用NT4.0英文版系统,可运行Pipe WIZARD软件。软件已经过优化配置,用户无需作大的改动,它可以自动记录扫查结果。
主要优点是:检测速度快、缺陷定位准、检出灵敏度高、即时出结果、实用检测便捷。主要缺点是:受外界影响大、试块的通用性差、对检测人员要求高。
五、建立“数字管道”体系的管理模式
基于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技术建立数字化长输管道是近年来我国从事长输管道设计、施工、管理的技术人员一直在探索的一项管理活动。所谓“数字管道”是对管道和管道沿线本身属性、相关环境与要素现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建设前期、建设过程、和建设后运营的长输管道对环境的影响和周围环境对管道的作用所产生的后果,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使相关人员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所要了解的有关管道及周围环境的所有信息。其特点是嵌人海量地理数据和管道属性数据,实现集成化、多分辨率、三维和动态地对管道的描述,即“虚拟管道”。通俗地讲,就是用数字的方法将管道本身属性、管道周围环境及其变化及管道沿线环境的时空变化对管道建设和运营的影响、产生的后果装入电脑中,实现网络的流通,并使之最大限度地为管道的前期论证、设计、建设、安全运营、可靠性评价、维护、培训以及管道技术的持续发展服务。目前,“数字管道”已开始在长输管道中开始进行研究与初步的应用。可以想象,数字管道的建立,将为全国建立管网的统一调度中心以及建立管道应急体系、紧急救援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
()“数字管道”体系的建立
管道工程管理及运营管理,仅靠传统的资料管理,已不能满足运行对资料动态的检索、分析、更新的需要,不能实现资料系统的动态应用。特别是在应急预案启动时,对当地的环境不能准确了解情况,可能影响突发事件的准确处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数字管道”的管理模式,是提高管道管理运行水平的需要,是信息化管理的必然趋势。
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卫星遥感系统)的一体化技术,空间一致性匹配,系统统一性和协调性,标准空间统计单元的建立,成为实现管道数字化的最主要的技术手段。其中GIS的应用,是构成“数字管道”体系的核心。数字管道是一个庞大的计算机技术系统与软件应用系统的集合,是将众多相对独立的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集成化,整合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为基础、数据共享和相互联系的数字化体系。它与一般的地理信息系统和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相比,具有数字化、共享海量数据库、可视化、良好的兼容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的显著特点。
国家有关部门专题图的数字化和公共地理信息的数字化为建立数字管道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库技术支持。目前国家地理中心已经完成了150000全国地图的数字化建设,部分城市和省份已经建立了本地区的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化体系,国家已建立起可接受全国范围内的多颗卫星的遥感资料,遥感的地面分辨率为5m。图像处理技术的飞跃发展使我们在现代通信及海量数据库的应用中,增加了新的地理、卫星遥感、地图影像数据。管道数字化系统的建立以针对管道整体性专门的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以GPSRS为更新手段的数字化海量数据库为支持。从制图工具取得的准确的每根管子的坐标或在较密间距GPS测量所得到的坐标,皆可以用作地理坐标,可使任何分散的数据源在该坐标基础上统合起来。
在紧急状态下或者发生故障时,作业人员可以同时查询几组数据,加快决策处理。其特点是快捷、直观、易懂,现场的情况较为清楚,为决策处理提供有效支持。
()“数字管道”体系的实现方式
现代高精度遥感技术可以分辨0.8m以上的物体,结合航空红外摄影,可以取得管道沿线周围环境的变迁、植物生长、土壤湿度、水土流失、管道泄漏等数据。高清晰度卫星遥感图像每3天收集1次,具有时相新、更新快的特点,利用遥感资料可以监视管道附近的人为活动对管道运行可能带来的影响。
GISGPS卫星遥感、航空红外摄影、SCADA监控操作系统都在GIS的坐标基础上综合起来,工程建设中的设计、材料、施工数据也可以纳入其中。这样当我们要分析管道不正常的状态时或分析它的整体性风险时,就可以把管道内在的操作因素和所有的外部环境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所以说现代的针对管道专门的GIS系统是建立数字管道体系,强化风险管理的有力工具。
目前在管道建设中,我们已经使用了卫星遥感技术进行选线,采用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建立管道沿线的数字地形模型等。为保证管道能够安全、可靠、平稳、高效地运行,我国新近建成的长输管道中,都采用了以工业计算机为核心的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全线自动监控。SCADA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了广泛应用。这些都为数字管道系统建立了必要的基础。
数字管道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管道属性特征、一般地物特征辨认、地理变化信息、地形数据计算等。
管道属性特征主要包括:管道直径,管材壁厚,管道焊接施工数据,管道内压、温度,防腐层特性,管道位置坐标,地域归属行政区划(省、市、县、乡、村等)
一般地物特征辨认主要包括:居民、商业用楼房及公共建筑,农场建筑和谷仓,公路与铁路,各种工厂,在管道附近的活动或目标。
地理变化信息主要包括:附近新住房或工厂建设,最近滑坡迹象,最近发生的火灾迹象,洪水发生过后,出现的基础设施新的发展,管道附近威胁性活动等。
利用GIS数据可以用来计算地形特征:如高程,坡度,地表覆盖物(森林、耕地、高层住宅区面积、沼泽、水体等),辨认排水道,辨认湿度,地下土壤及地质特征。
管道GISRS系统可以实时提供沿线人口密度、建筑物增长及其他人文环境的变化及增长数据,从而可以分析这种变化对管道安全运行的潜在风险,并根据有关的规范进行有效地防范。
根据RS的资料更新和GIS的资料变化,可以通过专家系统计算断层移动、错位、滑坡迹象、泥石流现象以及其他不良工程地质出现对在建、在役管道的威胁并及早防范。
利用高清晰度遥感图像地形高程数据求积法,并与管道方位信息综合考虑,可以准确评估洪水风险,以及洪水一旦发生对管道整体性的威胁。
六、结束语
长输管道的现状和发展是一个大题目,本文仅就涉及施工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总结,未涉及设计、监理、在役管道运行、检测管理等诸多方面。
长输管道是国家能源安全的一个重要保证,由于牵涉地域广,输送介质压力高,具有高的可燃性,一旦泄漏可能造成巨大的灾难性后果,因此,保证长输管道的建设质量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在长输管道建设中,我们要不断地坚持技术进步,不断地在提高建设质量上下大气力,下大功夫,不断地提高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内部的三检制,强化检测与工程监理的作用。加强政府的监督检验,使我国的管道工业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