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豪的隐婚妻全文:古董投资-文物天地-快速便捷地查看岭南文物-广东文化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06:18:31
古董投资 浏览量:596广东文化网 时间: 2009-08-24来源: 广东文化网

古董,即古代遗存之珍品,前人因视它们的主要价值乃在于玩味欣赏,因此也称之为古玩。

  古董之所以珍贵,主要在于其自身的价值,其中包括品质的精妙,做工的优良,后世无法仿造等特点。古董在作为可欣赏、玩味的高雅艺术品的同时,还具备文物价值,是考古学家研究古代历史、人文艺术的重要依据。

  然而,在商业买卖场上,古董吸引人之处,不仅仅在于它们的欣赏与研究价值,而主要在于其稀有性。所谓“物以稀为贵”,因而古董的制作年代越久远,留存于世的数量越稀少,其价值也就越高,这正是人们纷纷购买、投资古董以求保值的原因所在。

  以往收藏古董,本是有闲阶级的消遣,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人才有此闲情雅致,寻常老百姓却是难得问津的,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董市场日益活跃起来。买者,或为收藏,或为保值,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卖而买,即古董投资,正是由于这一支声势浩大的投资队伍,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古董收藏热潮。

  ●古董投资的策略和途径

  随着古董投资热潮的掀起,古董市场上更是热闹非凡。人们挖空心思想发财,应运而生的自然是古董市场上琳琅满目、鱼目混珠、真假难辨的各式古董。

  这就给古董投资者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和障碍。要知道人们一旦上当受骗,买到假货,就造成了一笔经济损失,而投资越大,损失则越大。于是,古董投资者们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以防上当。

  在古董投资过程中,具备这种心理准备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最根本的武器还是人们应具备一定的鉴赏水平和技能。

  古董也是属于艺术品之列,而艺术品投资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投资者不仅得有钱,而且需要有头脑、有文化,拥有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只有做到这一点,艺术品投资才有可能顺利开展。否则,连艺术品的真伪都难辨,艺术品价值高下也不太懂的人,又谈何从中获取高额利润呢?

  因此,在涉足古董市场之前,您最好先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鉴赏古董的知识和技能。任何一件古董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如果超时间、超空间地再造一件与其完全相同的物品,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能是模仿复制。因而,只要掌握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任何一件伪品和复制品都是有可能鉴别的。

  关于如何进行古董的真伪鉴别,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便泛泛而谈。

  学习并掌握古董的鉴定知识,大致有以下途径:

  1 多跑跑书店、图书馆,阅读有关方面的文献资料的记载。这样对于您掌握和了解各个时期、各类古董的造型、色彩、质地、做工筹备方面的特征能有所帮助。

  2 多逛逛博物馆,古董市场。尤其应多看博物馆里陈列的考古发掘出来的古董。如果说文献资料是认识古董的文字资料的话,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则是认识古董的实物资料,有助于加深您的感性认识。

  3 应多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这对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有可能的话,尤其应多向前辈文物鉴定家请教,他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鉴别经验。这些鉴别经验,对于古董鉴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4 勤学牢记是提高自己鉴别技能的重要因素。否则,即使有丰富的资料,高明的前辈、老师指点也无济于事。
  
  掌握了对古董的鉴定知识之后,您就有如法宝在身,可以在古董市场上大显身手。如果您进而懂得了古董投资的诀窍和原则,就如虎添翼了。

  古董投资的小诀窍,需要您在投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慢慢总结出来。例如,有空暇的时候,您可以多去古董市场转一转,多听、多看、多问、多比较。这样既有助于您了解到市场行情,还可以帮助您积累丰富的经验;有些精明的投资者,花更多的时间去逛一些不起眼的小收藏品商店,或是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者,则专程访察穷乡僻壤,在那儿很可能发现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稀世珍宝,他们以低价收购这些古董,然后加以宣传,遇到识货者,则可以极高的价格卖出去,从中大发一笔;同时,买古董切忌一见钟情、头脑发热,这样往往容易买到伪品。因为由于你太喜爱这件古董,往往就忽略了对其真伪的考察,而且容易导致您花高价钱买下名不副实的古董,因为您一旦喜形于色,对方就能断定您对它爱不释手,而往往把价格抬得很高:再就是买古董也不能抱着贪小便宜的心理,希望能够花小钱买到好东西。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但往往您就买回了一大堆不值钱的破铜烂铁,岂不是得不偿失?诸如此类的投资小窍门,还需要您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归纳。

  有关古董投资专家建议,投资古董最好掌握以下几项原则:

  1 以兴趣、爱好为前提。
  2 以不买赝品为原则。
  3 以近现代精品为主要投资对象。
  4 多看,多听,少买。
  5 要有花一定代价购买上乘古董的心理准备。
  6 购买古董的资金最好不是来自借贷。
  7 初涉古董市场者,应先从小件的真品着手。
  8 ●古瓷投资
  
  在1990 年10 月香港太古佳士得的拍卖会上,一只明初宣德青花凤凰瓶,以330 万港币卖出;明初宣德青花石榴瓶,以220 万港币卖出;明初永乐青花花卉纹碟,以287 万港币被人买走;清朝雍正年间珊瑚红地珐琅彩花卉纹碗,以155 万港币卖出;清朝雍正年间黑地绿釉花瓶,以154 万港币卖出⋯⋯这样的价格是惊人的,而事实上,中国瓷器的国际市场行情只会愈走愈高,从而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

  (一)古瓷的分类

  瓷器借鉴了陶器的诸般特征,可以说是由陶器演化而来的。人类在原始社会便能制陶,直至汉时发明了釉料,人们将陶器表面怖以釉,从此中国便有了瓷器,但汉朝的瓷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瓷,只是涂有釉的陶器罢了,及至唐朝,真正高火度的瓷器才研制成功。从此,瓷业发达,著名的瓷器相继问世,名人雅士的争相收藏,更加促使了名瓷的生产。

  中国的瓷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青花瓷中国的青花瓷素来在国际市场上倍受收藏者们的青睐。1990 年3 月,清乾隆年间的一只青花反口天球瓶,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以高达183 万台币的价格成交,而这种价格对于青花瓷的拍卖行情来说,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可见青花瓷的魅力有多大!

  关于青花瓷的起源与发展,据考古出上报告可上溯至唐朝,当时的青花瓷已具备了典型的青花瓷特色:釉下彩绘钻蓝的运用,高温烧制的瓷胎及透明釉的使用。

  青花瓷发展到宋代,则无论在数量上及胎、釉和青花色泽的质量上都远远不如唐朝。

  然而,到元代,青花瓷的制作有了飞速的发展。元代青花瓷大量外销,并为适应各地区不同的生活习惯而制作各种不同类型的青花瓷。外销到土耳其、伊朗等中东地区的青花瓷以大器为主,各式圆口、葵口大盘,口径一般在40—50 公分左右,有的达50 多公分。另外大碗、大罐、玉壶春瓶、梅瓶、扁壶等也常见于中东地区。

  在东南亚、菲律宾、印尼一带,外销的元青花瓷则以水注、水滴、小罐、小碗等小件器较常见,纹饰也以简笔草草的花纹为主,与中东地区繁琐复杂的花纹大不相同。

  元代青花瓷最具有特色的纹饰应推元末时期盛行的元代戏曲故事人物题材,无论是用笔、构图皆自然流畅,画面讲究情节性、戏剧性。另外还有文人鸟意式的花、草、松、竹、梅以及鸟、兽、虫、鱼等题材,均形象生动,情趣高雅。其中也不乏富于变化、层次丰富的装饰图案。

  这一类纹饰华美繁复的元青花瓷在市场中价格高昂。以八角形的玉壶春瓶为例,1990 年3 月佳士得在香港拍卖的成交价为110 万港币;稍后,5 月份索思比类似的八角玉壶春瓶卖价也达132 万港币。总之,元代青花瓷以其特殊的绘画风格及题材,代表了元代工艺艺术的最高成就,在整个中国瓷器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明代永乐和宣德年间是青花瓷的黄金时代,自永、宜以后,青花瓷的制作便成为瓷器的主流。

  永、宜的青花瓷较元代在器形上有所革新,如大型天球瓶、单面扁壶、抱月瓶、花浇、尖底莲子碗等都是元代没有的新造型。

  永、宣之后,青花瓷的发展又见衰退,直到成化才见复兴。成化时期以斗彩闻名于世,然而,成化青花瓷同样为瓷器珍品,成化青花瓷传世数量不多,量少而质精,因而在市场上身价惊人。

  在清代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器制作中,官窑以发展单色釉为主,青花器则多为小型饰品及日常生活品一类,纹饰规矩、严肃,图案多为龙凤、缠枝莲、云鹤、花卉、山水等题材。而康熙民窑青花瓷却呈现出活泼多样的风貌,不仅器型丰富,而且图案纹饰更具特色,大多采用满构图的设计,大量采用民间故事题材,与官窑瓷器严谨作风大异其趣。

  雍正时期官窑青花器制作基本上沿袭康熙时期的风格,但更趋向精致秀雅,并出现了大型陈设器,如盘口弓耳瓶、如意耳瓶、贯耳瓶等。

  乾隆时期工艺的共同特色是图案、花纹繁复精细,青花瓷器也不例外。乾隆时期的青花瓷器是清初三代中纹饰最工整、繁复的。乾隆之后,青花瓷的制作日趋没落,再也没有出现如明永、宣、成化及清三代的精品了。

  2.斗彩斗彩是由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绘结合而成的,从花纹图案看,所有的花纹
  都经过青花打轮廓线,再经由釉上彩绘各种颜色填入轮廓线内。

  一般人往往容易将斗彩和五彩混淆,其实要分别两者并不难,从花纹图案来看:所有的花纹皆经过青花打轮廓线,再经由釉上彩绘各种色料填入轮廓线内便是斗彩。而五彩,青花只当作青色使用,不打轮廓线,也就是色彩的外围没有青花轮廓线。

  所有的斗彩器当中,明代成化斗彩器最为人们珍重,在明代就已经有成窑一对酒杯值百金的说法。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烧造斗彩必须入窑两次,这就增加了烧制成本,而且破损率又高,所以一般只有官窑才会不计成本地制造。从景德镇明代珠山官窑遗址出上的破片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时官窑对瓷器要求很严格,稍有不对,颜色烧失或器形不正,便被一律打掉。

  清代斗彩则以雍正、乾隆两代最出色,而且喜欢仿成化,但又独具特色。明代成化斗彩,青花色料在早期是用进口色料,色泽浓深有黑斑;晚期用产于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的平等青,这类青花发色淡雅,透明度佳,很适合制造优雅细致的小瓷器。而雍、乾两代的青料是产于浙江的浙料,青花呈色层次分明,浓淡色调变化丰富。清代乾隆年间更利用粉彩的技巧施于斗彩瓷器上,使颜色更为丰富多采,成为清代斗彩的另一特色。

  近年来,拍卖市场上很少见到成化斗彩器,大概收藏者都意识到其价值的可贵,不到非常时期不会轻易抛出。不过,清三代斗彩器的价格也是高居不下,为国际古董收藏家们争相收藏。

  3.珐琅彩

  珐琅是属于低熔点的玻璃,烧成温度约为650—800℃,基本上是透明、带有光泽的,加入各种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着色后而成色彩各异的彩釉。因珐琅釉熔点低,所以金属氧化物呈色非常稳定、鲜艳,有利于表现细致、层次分明的画面。

  珐琅彩瓷的造型以小件物品为主,碗、盘一类最多,也有小型瓶、罐及盒子等。从现今传世器的数量稀少和烧制精美来判断,这些珐琅彩瓷多为陈设欣赏用,而非日常实用器皿。

  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多以蕃莲、牡丹、婴罂、四季花等花卉为题材,款识有红款、蓝款、黄款,款文一律是“康熙御制”楷款,其中黄款少且多用于宜兴胎的珐琅彩瓷。

  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瓷,以写生花卉为主要题材,并增加了兽鸟草虫的描绘,同时还出现了楼阁山水画题材,并且诗画并茂。其款识都很统一规整,都是仿宋体写法。

  乾隆时期珐琅彩瓷除承袭雍正时诗、书、画统一的绘画风格外,更具备了富丽堂皇的风貌。款识都很工整,但形式、写法较雍正时期复杂。

  珐琅彩瓷自康熙时由西方传人,到雍正、乾隆为鼎盛时期,其后因粉彩兴盛而被取代,兼之乾隆以后的皇室对瓷器的饶造不再重视,虽然光绪时期慈禧太后烧造一批“大雅斋”瓷,为清末彩瓷增添了一分光彩,但终究不如清三代绚烂耀眼。

  4.粉彩

  中国制瓷发展到清代,各色品种兼具。清代官窑承袭明代单色釉瓷并加以发展,变化出更多样的釉色。彩瓷方面,除有西洋传入的珐琅彩、中国传统的头彩、五彩等外,清代还发展出粉彩,它以其独特魅力和华丽风格,在中国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传世品而言,康熙时期以五彩为主流,当时珐琅彩仍属研试阶段,粉彩才刚刚萌芽。到雍正时期,珐琅彩深受皇室宫廷喜爱,粉彩也得到蓬勃发展。

  清代官窑粉彩器,款识多为青花常款。乾隆时期,粉彩红款器数量颇大,是较为特殊的一类,红款字体大部分都不工整,字形不一,但是形制完整,纹饰华美,多为陈设器的瓶、罐一类。一般情况下,雍正粉彩器的款识为双圈青花六字楷款;乾隆、道光为六字篆款;嘉庆、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则为青花六字楷款。

  (二)明、清青花瓷的区别

  明、清两代都烧制出了不少青花瓷精品,它们都具有一般青花瓷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区别:

  1.釉明代青花瓷的釉质丰润,微微泛青色。仔细看,釉里泛有气泡,呈现乳
  融湿透的感觉,往往色调柔和。清代的釉质清亮,较白,釉质薄而均匀,光芒毕露,毫无融混的感觉。

  2.器足
  明代青花瓷的底足处理是以切削为主,比较平,一般只有官窑器才进行打磨,呈圆形。而清代的器足几乎都打磨圆熟。

  3.瓶、罐坯体的内部纹路
  明代器物的内壁有不定方向的竹片工具刮削的痕迹。清代器物的内壁有随制坯机旋转而留下的细线,而且清晰可见。

  4.瓶、罐器物腰部的粘接痕迹
  明代对于青花瓷腰部的粘接痕迹,一般不做任何处理,任其存在。而清代则会将其打磨平整。

  5.青花纹饰
  明代的青花纹饰生动、自然,颜色沉于釉下,产生一种深厚感。清代的青花纹饰则拘谨、呆板,颜色浮于釉中。

  6.款识外围圈线明代的款识外围圈线的特征是,两道圈线相隔距离较远。圈线的起点和终点常常不在同一点上,总是超出起点而出现一小段重复。

  清代的内外两道圈线的距离则较近,起点和终点重合得天衣无缝,看不到重复的接头。

  7.器口
  明代器物的口沿较厚,口沿的下部略见凝釉的隆起现象。而清代的口沿较薄,见不到积釉现象。

  8.造型
  明代青花瓷的造型普遍给人一种厚重古朴的印象。而清代的青花瓷造型一般给人一种轻巧俊秀的感觉。

  (三)古瓷的仿制和作伪

  古瓷的仿制大约起于明代正德年间,以后渐渐兴起,尤以清代为盛。然而,清代仿明代,无论怎样,还算是古仿古,特别值得古董投资者们提高警惕的是今天的仿品。

  清代有“康仿成化雍仿宣”的说法,而今天是无所不仿。上至宋、元影青瓷,下至民国的各种瓷器都有仿品和作伪现象。投资时应特别注意。

  最常见的作伪方法就是假底,即将底有款识的名瓷碎片装于新器上,然后在底足外抹上铁锈,并将铁锈烤干,烫上一层川白腊,则所接之痕不易显露。但这种作伪方法只限于瓶罐类,碗盘等瓷器就无法在底上做文章。其中,以康雍乾三朝及明朝有款识的瓷器作伪的居多。

  辨别瓷器的新旧一般看其火光是否太盛,火光盛者为新制。因此,作伪者一般都会除去瓷器的火光。火光即釉面浮光,新瓷明亮异常,年代久远的则温润如玉。最简易的作伪方法就是先用浆花轻轻擦磨,在所磨之处存有细痕,再用牛皮胶砣沾油磨,使它平而润,与旧瓷看上去没有什么差别。

  瓷质佳而款文年代较近的,作伪者往往将底釉和款全部磨去,改装烧釉,并换上年代远的款识,如将道、嘉以后的款识改换成康、乾的款识。但这种作伪方法很难,不是擅长音很难做到。

  旧石器在不显眼的地方偶有瑕疵,则将裂纹处刷净,将原釉磨去少许,然后上釉吹烧,如果正好是花纹处破裂,则补救起来更容易。

  宋以前的瓷器,因收藏失当,或埋藏年久,经常有磨伤或落釉的现象,作伪者常用彩画瞒人,一般人不仔细看,定为所骗。有的作伪者在绘上彩画之后,再敷一层漆,只要此器不遇热水就很难暴露其真相。

  名贵瓷器缺损,如炉少耳足,瓶损口裂,就以旧补旧,加上釉药,用火烧成,便与旧器很难区分。如果用吹釉法来弥补,则修补处更是无迹可寻。

  瓷器的式样千变万化,如瓶的种类就不可枚举,作伪者经常利用这一特点作伪。如高瓶长颈的,假如颈以上有破损,则将颈以上的部分全磨去,而改为短颈瓶,其口则以吹釉烧之,烧成之后和旧器没什么区别。假如吹釉不便,仍可磨成毛边状,让人以为原本是有盖的。最低劣的作伪方法,是用粘瓷药粘,如瓶罐缺耳,人物像缺手等最为常见,如不用力撮拿,也不易发现。

  (四)古瓷的鉴定方法

  瓷器的新旧真伪本不难辨识,但世人多受蒙蔽,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仔细考察。

  上面我们谈到了几种最常见的古瓷的仿制和作伪的方法,对其作伪方法有了大致了解,那么分辨其真伪也就迎刃而解了。以下介绍几种鉴别瓷器真伪的方法:

  1.看底作伪者以换旧底为最多。这是因为鉴别者多数都注意款识的真伪,以为款识真的,别的就不用考察了,因此改换旧底是作伪的最妙方案。

  其中作伪精细的,从外面很难察看出来,只有在器内加以开碱水冲刷,去除其徐抹的尘埃,那么接口处的痕迹则立即显露出来。加之,新旧器的釉色、式样、火光等,终有所不同,极难掩尽。

  2.看釉面火光极亮的瓷是新瓷,也不能认为凡无火光者就是旧瓷,因为作伪者常除去新瓷上的火光以模仿旧瓷。

  此时,应辨别釉面上的痕迹。因为旧器经过数百上千年的流传,其表面上必会或多或少留下痕迹,显著的地方肉眼就可看见,稍暗的地方,迎光也可看到。用显微镜观察则更一目了然。新器肯定毫无痕迹,即使有,也是人为痕迹必不自然,只要用心细看,还是能区分清楚的。

  作伪者还常将年代近的瓷器底釉和款字全部磨去,以充年代久远的沙底名瓷,或改成年久的款识,另装烧釉。因此,鉴别时必须注意底釉颜色是否与别处一致,款字走势是否与该器相符。

  3.看按缝

  作伪者碰到旧瓷偶有微裂、磨伤或落釉,常将其破损部分上釉吹烧,再绘制花纹,使人不易觉察。因此鉴别对遇剁不自然的花纹,或颜色不一致的花纹,便可断定是伪品。

  有足耳或其他易碰落部分的瓷器,鉴别时也应详察其接连处,因为此部分易落,多有补上,再用火烧成。若是用吹釉之法补上,其痕迹则不易发现,只可以釉的新旧,火光的强弱来辨别。

  4.看式样

  瓷器的式样必须合乎情理,式样不伦不类,则多为损毁后的改作之物。鉴别时对于口边应十分注意,假如是没见过的式样,那么口边颜色与其他部分不一致的多为改作之物。

  5.看彩绘

  白色瓷器绘有彩画,务必详察其色彩与质地是否为同一光泽。若质地温润而彩画光泽极强,多为真坯假彩的伪制品。因此,对素地彩绘的瓷器应特别注意。

  6.听声音

  改补之器如能从表面上发觉其伪迹,当然甚妙。否则从声音上也可试出其真假。完整无疵的瓷器声音清脆悠长,改补之器的声音则沙哑暗短。精于此道的行家,只要闭目细听,对其真伪就有了大致的把握。

  ●古砚投资

  砚何时创用,其年代不可考。最古文字,是用刀刻,应该不用砚。以后进为漆画,应该也无砚,到周初,才开始有用石墨磨汁作书的。石墨需要研,而研石墨的,无论是何器物,应该可以称作砚了。

  当时所用的砚,大多是用瓦制成的,也被称作瓦砚。瓦砚是以瓦质为砚,但并不是以房屋上的瓦权作砚,而是经过精心特制出来的。其质地坚硬,声音清脆,绝无砂眼、石粒掺在其中,比澄浆金砖还要细腻。在唐以前,人们写字作画全用此砚。

  唐宋时期所用的砚,种类最多,除特制的瓦砚外,还有以秦汉砖瓦制砚的,而且,石砚也开始使用。

  (一)砚的种类

  砚的种类,主要分为瓦砚、石砚两大类。瓦砚则因为其制作不同,又可分为澄泥和古名砖瓦两种。石砚则因为其产地不同,而有端砚、歙砚、乌金砚、灵岩石砚、开花石砚、沅州石砚、洮石砚、紫金石砚、绿石砚、金星石砚等十余种,以下详细地进行介绍:

  1.瓦砚

   (1)澄泥砚。也就是澄结细泥烧炼所成的砚。以山西绛县所制者最为著名。江苏的宝山澄泥砚也较有名。

   澄泥砚的颜色,以鳝鱼黄者为最佳,绿头青者次之,玫瑰紫色者又次之。其黄上见斑者,称作砂,斑点大的称作豆瓣砂,斑点小的称作绿豆砂,如果有二砂,则尤其好落墨。后人虽有仿制作伪者,但是佳泥难得,火度低微,火高粗糙损笔,且颜色庞杂,浮浅干枯,稍一比较,则真假立辨。

  2 秦汉砖瓦砚。秦汉时的著名建筑,所有砖瓦都是经过澄泥特制的。其成分完全与澄泥砚相同,并掺有些许金属在内,质地很密,体重而声音清越,用它作砚,则质量更佳。在当时即很珍贵,每件都刻有年代、瓦名和制造者的姓名。至唐、宋时期,这些砖瓦由地下挖出,人们见其质地精纯、做工佳妙,便用以制砚。因此,秦汉砖瓦砚,砖瓦的制作在于秦汉,而用它制砚则是从唐宋开始的。
  
  由于此砚在当时烧造大费经营,所有火度极高,又因加有金属,所以质地坚实,声音清脆,后世仿者都是单人独造,很难达到那种火度,用心考核,真假也很容易区分。

  2.石砚

  石砚的种类很多,无法一一枚举,现选其著名品种简述:
  
  (1)端砚。端砚产于广东高要县的端溪,所以叫“端砚”。端石的质地其美无比,既适于作砚,又可以清玩。而且产量丰富,历采不穷。

  端石品质上乘者,有青花、鱼脑冻、蕉叶白、天青、冰绞、火捺斑、马尾纹、胭脂晕、鸲鹆眼等,都是石之精英。其中,尤以子石为上。总之,石性贵润,色泽贵青紫。

  由于端石产于穷渊深谷,所以玉肌腻理,入手温润,看上去自有一种生气,鲜洁亮丽。隆冬季节,其他砚中的墨水常常会结冰,而端砚中的墨水则依然如故。

   (2)歙砚。歙砚出产于安徽婺源的歙溪,唐开元年间,猎人叶氏逐曾至长城,看到叠石莹洁可爱,因此带回家,制造成砚,其温润超过端砚。

   歙石有金星、银星、罗纹、刷丝、眉子等名目。金星石最贵重,石上充满了金黄色的小碎细点,其中又以斑点鲜明如泥金的为最佳。金星若散布如花瓣落满的,稍次。银星石,面上多有粟米大的白点,金银星石都是淡青黑色,有星的地方都不能磨墨,因此制砚时,一般将有星的一面朝外,称作金银星墙壁。罗纹石,纹路象细罗纹,质润如玉。以上这些佳石,到南唐时几乎就已采尽,到宋朝,就没有这些佳石的踪影了。

  2 乌金砚。燕畿之梅山产石如乌金,也有金星,制砚甚佳,所以很是贵重,但佳者甚少,所以不是很为世人所知。

  3 灵岩石砚。江苏苏州灵石村产佳石,最佳的有淡青、鳝鱼黄两种。现在这种石已经取竭。但附近的居民仍有用其他石头制砚来蒙蔽世人的。不过伪品一般粗糙且不发墨,以此可以分辨真伪。

  4 绿石砚。产于甘肃临桃的桃河石,绿色如蓝,温润如玉,发墨不亚于端溪下的岩石,但是由于产于大河的深水处,不容易采得。
  
  (6)金星石砚。广东琼州万州的悬崖出产金星石,可作砚。其色泽如漆,细润如玉,用水使石潮湿,则金星立即显露出来,干后金星立隐,此石很发墨,久用不退乏,很象端、歙砚,极为珍贵。

  (二)古砚的作伪

  砚石,以歙砚、端砚为最。其余种类都不是很值钱,因此无人作伪。而歙砚在宋时就已绝迹,因而现在砚石的作伪,主要指端砚。类似于端石,并常常被用来伪作端砚的石有以下几种:

  1.洁石
  产于九溪、溪,表面深青、里面深紫并带红色。有极细润的石,但是用来磨墨,则水寒而不松快,愈用愈光,最后顽硬如镜面。

  2.沅州石
  沅州墨石,颜色深黑,质地粗糙,有的有些小眼、黯然不分明。人们不了解的,还以为是黑端。实际上,与黑端相去甚远。

  3.端溪附近的伪石
  端溪附近有个黄冈村,居民很多,自宋以来就依石为生。常取端溪附近的石,冒充端石。由于他们世代刻石为业,所以作伪之术超过常人。他们作伪,以石眼居多。即移他石的佳眼,或染制佳眼,嵌到石上,用蜡封住。如果不是挖出来验,即使精于鉴别的人,也常常被骗。除造假眼外,还有通过刻面作伪,或照名砚的式样仿作,或刻名人的诗词,或落名人的款识等等,所谓作伪,无非如此,只要您仔细考察,就不会为其所骗。

  (三)古砚的鉴别和收藏

  古砚种类虽多,但最贵重者为端、歙砚。歙砚的佳品,目前已很难见到。因此,对于古砚的鉴别和收藏,主要针对端砚。上乘的端砚有青花、鱼脑冻、蕉叶白、天青、冰纹、火捺、马尾纹、胭脂晕、石眼等。

  1.青花
  青花微细如尘,隐隐浮出,或如虮虱脚者,为最上乘。粗点成片的,稍次。

  2.鱼脑冻
  此石有如荡漾着一团生气,如澄潭月漾,故称鱼脑冻。错落疏散的,叫碎冻。洁白疏散的为上品,灰色、褐色的为下品。

  3.蕉叶白蕉叶白,浑成一片,嫩净如柔软的肌肤,如凝脂,温润而光泽,沉而密,一眼看去,深深然,隐隐然,如见其里。
  蕉叶白,象蕉叶初展,含露欲滴的是上品,素而洁的稍次。黄而焦、蓝而灰的为下品。

  4.天青
  荧洁无疵,色泽较青的端石叫天青。天青如秋雨乍晴、蔚蓝无际的为上品;色泽阴暗晦涩的为下品。

  5.冰纹冰纹石,白晕纵横,有痕无迹,细如蛛网,轻若藕丝,即使大西洞也不
  多见。

  1 火捺
  又叫熨斗焦,斜斑处仿佛火烧状。
  
  2 马尾纹
  
  象马尾临风飘扬不定的,是马尾火捺;象五铢钱,四轮有铓,色淡而晕的,是金钱火捺:如火烧漆器,或里黑如铁的,是铁捺。前两种都很珍贵。

  8.胭脂晕
  鱼脑、蕉白之外,有紫色围在周围,鲜艳如明霞的,称作胭脂晕。这是大西洞的绝品,他处没有。

  9.石眼石眼的品类,分为鹦哥眼、鸲鹆眼、了哥眼、雀眼、鸡翁眼、猫眼、绿豆眼等等,绿赤为上,黄赤为下。

  圆晕相重,黄黑相间,黑睛在内,晶莹透亮,谓之活眼;四旁浸渍,不很鲜明,谓之泪眼;形状略具,内外皆白,毫无光彩,谓之死眼。其中,从质地上来说,活眼胜于泪眼,泪眼胜于死眼,死眼胜于无眼。

  上乘的石眼,青、绿、黄三色相重,多的从外面到中心,达八九重,形状都是圆形,好象描画而成。从颜色鲜美,重数多且圆正者为上。越大的越稀有。绝大的石眼有如弹丸,小的如麻石豆。也有布列于砚上的,或如北斗,或如五星、心房形状的,价格都很昂贵。生子墨池之外的石眼称作高眼,生于墨池之内的石眼称作低眼,高眼更为世人所爱,因为它不被墨汁浸掩。

  ●古家具投资

  近几十年以来,欧美古旧家具的售价不断上涨。1988 年,一张1778 年制造的镶紫磁匾写字台,在巴黎古董拍卖会上,以500 万美元售出。时隔不久,在纽约的一次拍卖会上,一张美国式的早期写字桌竟创下了1210 万美元的空前记录。

  如此火爆的世界行情不能不刺激许多中国的古董投资家们,因为中国的古家具市场行情比欧美的还强。80 年代末,古家具在香港走俏。香港的古董街以前很少有卖古家具的,如今则好好坏坏充斥于市,有的店铺里,古家具多得一直从地上探到屋顶,各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美国的旧金山甚至还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收藏既丰富又精致,都是从世界各地搜集起来的珍品。

  海外市场对中国古旧家具的需求,促使了全国上下形成古旧家具收藏热。

  (一),古家具的木质介绍

  目前国内的古家具市场中大多数是明、清家具,这是因为明、清以前的木质家具,年代久远,留传保存不易。而明清之际的家具选材精良,做工考究,从而得以留传,并且成为古家具市场的主要投资对象。

  木质的优劣,是决定家具品质好坏的一个根本条件。古家具收藏者最好应对各种木质的特性作一基本的了解,再结合个人的喜好以及对市场的预测,来选择自己的投资对象。

  明清时期的家具,多半采用硬性木材,例如紫檀、红木、黄花梨、鴂鶒木等,也有用非硬性木材为材料的,包括楠木、桦木、黄杨等。下面对这些常见的木材作一简要介绍:

  1.紫檀

  世界上最贵重的木料,可以说就是紫檀了。紫檀是常绿叶乔木,产于热带。高五、六丈,叶为复叶,花呈蝶形。木材质地坚硬、沉重,密度极高,所以入水而沉。色泽黝黑如漆,几乎看不见纹理,经磨制上漆后,呈紫黑色,并含有黑缎似的光芒,具有皇家的雍容高贵气质,华丽而内敛。

  全世界出产紫檀的热带,只有南洋群岛。中国云南、两广一带也出产紫檀,但产量甚少。明代皇家用木,最初在本国南部采办,后因木料不足,便每年派人赴南洋各地采取佳木。而采伐的木头,也不是为了现用,而是备用。清代所用的紫檀材料,都是明朝采办的。

  紫檀难长,不足数百年难以成材。因此来源枯竭,这是紫檀之所以贵重的主要原因。且欧美国家的人比我们还要欣赏紫檀,以前他们以为紫檀没有大木材,只可以制成小巧器物。拿破伦墓前,有一五寸长的紫檀棺模型,参观者就无不惊羡。后来西洋人来到北京,见到种种大式紫檀器物,才感叹紫檀的精英都聚集于北京,便多方收买运回收藏。目前欧美的紫檀大式器具,基本上都是由北京运过去的。由于运输困难,他们一般也不是运整件家具,而是仅仅购买雕有花纹的柜门、桌面或箱面等,运回去后,再装上框架,作为陈设之用。

  2.红木红木是最常见的一种硬木,产自云南,叶呈长椭圆形,白色的花,花有五瓣。木质很坚硬,色泽红色。

  其木质之佳,除紫檀外,当以红木为最。但是其产量甚多,得之很容易。因此不很昂贵。价值和铁力木接近。而且是在紫檀绝种、黄花梨、鴂鶒木日益减少后,才被大量使用。

  目前现存的红木器物,以明代的最为昂贵,俗称老红木,因为明代制造家具,一般都选取最精美的红木为材料,有一点瑕疵或质地稍微低劣的木材就弃而不用。
  3.黄花梨
  黄花梨是亚热带出产的木材,产于海南岛,质地也很坚强。这种木材纹理精美,磨光处理后,泛出金黄色光芒,给人以富丽堂皇的感。清中叶以后,这种木材短缺,身份仅次于紫檀。
  4.鴂鶒木
  鴂鶒木肌理细密,紫褐色纹路深浅交错,尤其是纵切部面,有一种禽鸟羽翼光彩闪动的光辉。这种木材也很可贵。
  5.铁力木
  铁力木是硬木中长得最高大的一种,价格相对来说较低廉,材质暗红,髓线细美,适合于大件家具的制作。

  6.楠木

  楠木,为常绿乔木。产于贵州、四川等地的山上。高的达到十多丈,叶子呈长椭圆形,过冬不凋,花呈淡绿色,果实紫黑色。木材坚密、芳香。颜色红的坚硬,白色的略脆。

  在明代,凡是宫殿或重要建筑,栋梁必定是以楠木为材料。但是至于家具、器物,则楠木不是用得很普遍,因为楠木的外观不如硬木华丽。

  7.桦木桦木,产自辽宁,木质不贵,这是因为桦木经常长疤,俗称桦木包。桦木锯为横截面后,花纹奇丽,经常被用来制作桌面、柜面或柜门等。

  但是,很少见专门用桦木作材料制作家具的。

  8.黄杨黄杨,是常绿小灌木,茎高数尺,非常难长高。俗话说:岁长一寸,遇闰则退。这种木材很坚实,经常用于制成木梳、印板一类。也多有制成桌面、柜
  面、木柜或用来镶嵌于其他质料之内。上等黄杨木,色泽如蛋黄,也很美观。

  (二)古家具的历史源流

  中国人生活起居的方式,在从席地而坐发展到垂足而坐的转变过程中,唐代是关键时期。从商、周到汉、魏,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因而所使用的家具也都比较矮。

  唐代后期,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诸如五胡介入以及佛教的传入,带来了西方的高坐具,例如胡床、绳床等。

  自西晋以来,跪坐的礼节观念就逐渐淡薄,箕踞、趺坐或斜坐,从心所欲;南北朝时,垂足坐卧逐渐流行,导致了居住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同时也反映在生活上,如日用器皿的造型发生了变化,由矮而圆的器形转变为高而长的形状。家具的装饰方式也有了多样的变化,有螺钿、平脱、金银绘等。在样式方面,则出现了几、案、挟轼、箱、柜、胡床、屏风以及桌、椅等。不过,真正出现目前我们所使用的这种高脚式桌椅的,则是在宋朝。

  家具由于高度的增加及面积的扩大,使得设计者们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创作领域。唐代时普遍流行的壶门装饰,就成为当时家具的主要特征与时尚。而宋代的家具设计者则开始注意到人体结构问题,这一时期的家具质朴、简洁的形式,为明代家具的成熟打下了基础。

  明清时期是家具发展的颠峰时期。这不仅仅由于它承袭了宋代家具的优点,而且由于城市的繁荣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家具的需求量大增,而且还改变了社会时尚,兴起了讲究家具陈设的风气。

  明代海运发达,自郑和下南洋后,开展了对外贸易,硬木得以大量输入,这种优质、充裕的来源,为家具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工匠因而也能制造出更加精美坚实的家具。同时由于园林建筑的兴起,促发了人们对家具陈设的需求,同时也就促进了家具的制作与发展。

  明代家具多以硬木制造,根据现存的明式古家具的材料来分析,大部分采用紫檀、红木、黄花梨、鸡翅木、楠木、樟木、胡桃木、桦木、柳木等材料。

  明式家具的特点在于,它能够充分展现木材的色泽和纹理,不加上漆的木构架的结构楔接。就其造型来分,可以分为有束腰及无束腰两种。有束腰造型来自于壶门床、壶门案和须弥座的结构造型的演化,而无束腰造型渊源于大梁架建筑结构的体系。

  明代家具之所以取得极高的艺术成就,主要是因为它巧妙地运用了工艺美术的设计原理,注意到了意匠之美、材质之美、结构之美以及比例、线条、尺度的运用之美,因此整个家具的造型洗练、简洁、落落大方;形象浑厚,具有质朴、肃穆的效果;作工考究,线面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比例结构和谐,其庄重典雅,质朴无华的特质,实在是别具一格,耐人寻味。

  明末清初,西风东渐,中国传统的家具制造不免要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当时,欧洲的商人在中国制造巴洛克式家具,运回欧洲,因此无形中清式家具也受到了巴洛克式家具的影响,由明式家具的简练走向了繁琐的装饰风格,雕花装饰的面积不断扩大。清式家具和明式家具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大体说来,明式家具形式简练,清式家具装饰繁琐;明式家具以造型取胜;清式家具则以雕饰见长。尤其在康熙时期,流行黑漆立彩螺钿家具,后期用云母染色。乾隆时期家具制作盛极一时,运用了多种装饰材料,如镶嵌、珐琅、雕漆、丝绣、玉石等,以提高家具的艺术视觉效果。

  (三)古家具的选购和收藏

  由于古家具市场上真货、假货琳立,优货、劣货充斥于市,对于一个刚接触中国古家具的人来说,也许一到古家具市场,就会眼花缭乱,是非莫辨。以上我们简要介绍了古家具所使用的木材的特性,下面我们再进一步谈谈选购古家具所应具备的基本常识。

  1.古、新家具的区别古家具一般上的是生漆,角落光滑,雕工别致,有创意,云石温润,有抽象意味,线条优雅,充分干燥不怕裂,高坐、素雅。新家具上的是油漆,有锯痕,一般是成批生产,雕工不细,新云石或玫瑰石,线条繁复,易裂易变形,低坐,较舒服、华丽。

  以一套太师椅(二椅一几)为例,若是古董,它的价格在1—5 万元之间,若是民艺仿的要3—5 千元,老的要7—8 千元,新家具若是红木材质的要7—8 千元,酸枝材质(未完全长成的紫檀)的则要上万元。

  2.材质的鉴别

  (1)紫檀。紫檀质地、纹路极其细密、坚硬,其他木料很难冒充,因此鉴别比较容易。

  有一种擅香木,与紫檀完全不同,切不可混为一物。檀香是常绿灌木,产于我国的广东、云南等处,叶子是长卵形,端尖无花瓣,萼裂为四片,果实是核果。木质坚重、清香,有黄、白两种,多用为香料或用来制作扇骨、小匣等器物。

  另外,紫檀也不能与酸枝木混为一谈。虽然酸技术是未完全长成的紫檀(紫檀一般需800 年才能成材),但是酸技木与紫檀家具的价格却相差甚远。所以购买紫檀家具时,您一定要仔细区分。

  紫檀木家具大件很少,一般宽不过八寸,木材质地坚硬、完好、很少雕刻,一般不作镶嵌。酸枝木家具大件较多,大多有雕刻,镶嵌玉、牙、螺、景泰兰等。

  (2)黄花梨。黄花梨亦不可与花梨木相混淆。黄花梨在前面已经述及。花梨木,是硬木中最低劣的品种,木质极坚硬,色泽偏红,丝纹极粗,不太美观,北京一般居民的家具,多数是采用这种木材,此木价值与黄花梨相去甚远。所以,您在选购家具时,可千万别错把花梨木当作黄花梨。

  一般而言,黄花梨木家具,桌、椅、橱较多,以明式家具为主,没有镶嵌和雕镂。

  花梨木家具,多雕刻,多镶嵌,大多是近代的家具。

  (四)古家具的保养

  对于高价购进的古家具,如何在兼顾实用性的同时,又不至于对古家具造成损伤,并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保养,这的确需要有关方面的学问和知识。

  大致说来,古家具的保养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古家具首忌阳光曝晒和湿布抹擦,同时冰凉或过热的东西绝不能直接接触桌面。因此,您在陈设古家具时,一定要注意安排其适当的位置,既不要直接受到阳光的曝晒,又能够通气、通风的位置比较理想。

  湿布是古家具的天敌,因为湿布中的水分和灰砂混合后,会形成颗粒状,一经摩擦家具表面,就容易对其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人们通常又意识不到其危害性,习惯用湿布擦家具。因此这一点尤其值得人们注意。

  那么,古家具上积累了灰尘,该如何清扫呢?您最好用质地细、软的毛刷将灰尘轻轻拂去后,再用棉麻布料的干布缓缓擦拭。若家具沾上了污渍,可以沾取少量水溶性或油性清洁剂擦拭。

  1 木制家具因为材质的原因,过度的阳光照射或潮湿,都会损害其材质,造成木材龟裂的现象,或者是导致木板酥脆易折。因而要保证古家具不遭受过度的阳光照射的条件下,保持其干燥。尤其是在我国的南方一带,气候比较潮湿,这就给古家具收藏者带来了更多的麻烦,但只要您细心地保养,古家具是可以丝毫无损的。

  2 在搬运古家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其抬离地面,轻抬轻放,绝对不要在地面上左右拖拉,以避免对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如脱漆,刮伤,磨损等等。

  3 对古家具要经常上腊保养。应注意上腊要在完全清除灰尘之后才进行,否则将会形成蜡斑,或造成磨损,产生刮痕。蜡的选择也很重要,一般的喷腊、水蜡、亮光蜡都可以,但是切勿使用汽车腊。上腊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点及点的原则,循序渐进,均匀上蜡。
  
  一般来说,平均两周上一次蜡即可,但若真的遭到了刮损、碰撞或磨伤,就得请专家及时修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