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成极速前进:如何让自己变得乐观? 巧顾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20:12:53

乐观和悲观就像一根弹簧,总是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会往往不知道该怎么让自己变得乐观?就像手里有半杯水,你是哀叹“只剩半杯”还是庆幸“还有半杯”?最新的心理研究发现,乐观和悲观的最大区别不只是对同一个事实的相反解读,而是基于这种解读,乐观者开始行动,悲观者踌躇不前。好在,乐观是可以学习的。乐观在于你对待事情的态度。

如果你对未来怀有一个美好的期望,那感觉一定很好,但你的期望是属于下面的哪一种?

幻想:想象中最美妙的东西,就像五彩的肥皂泡,在空气中飘呀飘的多么眩目美丽,可是一碰到实在的东西就“啪”的一声破掉了。好比经过节日的大吃大喝之后,你站在体重计上说:哎呀,这称一定是坏掉了。

盲目乐观:不管情况多么严重,仍感觉形势一片大好,永远看不到黑夜。好比看着体重计偏斜的指针,你耸耸肩说:才长了几斤,马上就会恢复的。然后打开冰箱去拿冰淇淋。

真正的乐观:一个具体的目标,将期望付诸于努力,一步一步地实现目标。好比看到体重计的数字增加之后,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短期减肥计划并切实执行。

显而易见,最后一种期望成为现实的几率最大。只有美好的期望是不够的,喜欢空想的人很多,做白日梦没有任何风险,一旦将愿望付诸于行动,压力就随之而来。而承受压力是实现目标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传统上对乐观定义是指具有积极的态度及对未来抱有希望。但最近,心理学的新观点则认为,态度并不是起决定作用的,比态度更为重要的是行为。这里的“行为”,包含了采取行动、灵活和坚持这三个关键因素,是它们直接促进了健康状况的改善和提高。

心理学家认为,乐观主义者最重要的素质就是以行动代替情绪,他们懂得也坚信,越快采取科学正确的行动,就越有可能获得最好的结果。

多赛是一个喜爱户外活动的美国医生,一次野营时,他被两匹马先后抛到地上,肋骨骨折,浑身疼痛地躺在距离宿营地几十公里以外的荒郊野地。面对着一阵阵袭来的剧烈疼痛以及妻子和同伴们惊慌的表情,多赛做的第一件事是晃动自己的脚趾和脖子,还好它们都能动,这说明脊椎并没有摔断。他努力撑起身体,居然站了起来。

然后他估计了一下目前的形势,有两个选择:等待救援,或是徒步返回宿营地。在怀俄明州的山区等待救援可能需要好几天的时间,那意味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多赛选择了后者,尽管那看起来是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确定方向之后,多赛在同伴的搀扶下一步步向宿营地的方向走去。天很快黑下来,他们打开手电继续步行。每隔15分钟多赛就不得不停下缓几口气,以免被剧痛夺去意识。后来多赛回忆说:“我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双脚的移动上,它们每动一次,距离目标就又近了一步。”

经过十个小时的步行,他们于凌晨4点到达宿营地,从那里开车将他送到最近的城市中的医院,得到初步的检查和处理之后,多赛被飞机送到了蒙大拿州一家以诊治脊椎损伤著名的医院进行治疗和康复。

难道多赛心里就没有丝毫恐惧和惊慌?然而在当时情况下,发泄情绪没任何用处,只能散布恐慌。相反,坚定而迅速地采取行动,才是让自己获得救助的关键——这也与他医生的职业知识和习惯有密切关系。

凡是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人,看待事物会比较客观,行动能力也强。对待自己的身体,他们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的方式,通过锻炼、科学的饮食和参加有意义的活动保持身体的健康水平。在一项以患有慢性疾病如关节炎、糖尿病的人为对象的研究中,医学家发现,尽管参加研究的250人中有85%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职业,以及运动、旅游这样的爱好,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保持着稳定的身体状态,完全不需要他人照顾。

这些人给自己找到了新的有意义的活动,例如学习音乐、上网、与朋友聚会,并从中获得乐趣。也许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的第一反应是沮丧甚至哭泣,这没有关系,只要你随后找到可以改善困境的方法并付诸于行动,你就向着乐观主义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无论是应对健康问题还是生活中的困难,我们的努力并不是总能马上奏效,当预期的进展迟迟不出现,怀疑就会滋生出来,而且越来越浓,它会裹住你的双脚,使你踌躇不前。

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总也看不到尽头的荆棘中跋涉时,似乎放弃是最容易做出的选择,但这样做,不只意味着无法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胜景,更重要的是,你的自信心会遭到严重打击,重新开始会变得异常困难,以至于逐渐滑向悲观的深渊。

乐观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如果我们确信采取的方法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下去。

我在康复医院工作时认识个小姑娘,大概有16、7岁,不慎从四楼阳台上摔下来导致腰椎骨折,下肢瘫痪。她已住院两个多月,康复治疗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她有一天找我,让我帮她补落下的英语课。然而她学习并不认真,倒是跟我聊天的时候更多些。有次我随口说了一句,“你这么学可考不上大学啊”。她脸色暗下来,小声说:“我还能考大学吗?”我无语。她叹了口气,又说:“其实我不是真想学英语,我想找个人聊点别的,这样才能坚持下去,天天跟大夫和病友说治疗的事会疯掉的。”

5个月后我离开康复医院,小姑娘仍在继续她的康复治疗,这时她已经在练习借助双拐走路。后来跟康复医院的大夫聊天,问起她的情况,大夫说她现在可以拄着双拐走很长一段路,而且她又找了一个专业英语老师,这回真的下功夫了。再后来,我得知她通过残联考取了挪威一家专为残疾人开办的学校,已经赴欧洲开始为期一年的培训。

乐观的人总相信事情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本性推动他们继续努力。但如怀疑和苦闷已产生,以理智的态度对事情做个通盘考虑会有所帮助,心理学家建议,将能够采取的方法和可能产生的结果一一列在纸上,你会发现坚持下去往往是最好选择。

现实世界充满变数。脚踏实地的乐观主义者对变化总是敏感的,他们会及时调整策略,校正方向,继续朝目标迈进。有时甚至目标也是可改变的,在不同的境况之中,我们经常发现自己的需求也在变化。

乐观的人会在采取行动和重新评估实际情况之间不断转换。他们发现并确定新问题,综合评估各个因素,找到隐藏其中的真正利益,制定富有弹性的计划,然后行动,直至遇到下一个新的问题。意想不到的事随时都在发生,要应对变化,让生活达到新的更好的平衡,灵活是必需的。

如果乐观的重点是行动而非期待的话,即使上天没有慷慨地赐予我们乐观的天性也没有关系,现代意义上的新乐观主义是可以培养的。这里有若干实在的建议,试试看,它们能否让你的天空亮丽起来。

感恩:所有快乐的人都是懂得感恩的人。我们通常会认为,一个人抱怨多,是因为他不快乐,但很多时候是因果倒置的:一个人不快乐,是因为他抱怨太多。

总有些东西值得我们心怀感激:阳光、小动物、花朵的颜色、健康的身体、朋友的陪伴……其实,生活在一个没有饥饿和寒冷、居住稳定、可以得到保障的环境里,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即使贵为皇帝,也不曾见过自来水、供暖设备和电力系统,出生在历史的这个阶段,值得我们心存感激。

另一方面,也永远有一些事情可以供我们抱怨:欣赏美丽花朵的同时你可以抱怨浇水的麻烦,身体健康的同时你可以抱怨自己的体重和容貌,旅游的时候可以抱怨天气太冷,太热,太干,太湿,太晒……就看你愿意做何选择。

愉快的社交圈子:快乐有传染性。结交两、三个遇事乐观的朋友,他们会将阴郁从你身上逐渐赶走。

阅读乐观者传记:他们如何从困难中看到希望?又怎样创造奇迹?探寻著名的乐观主义者的生活轨迹,你会明白蕴藏在体内的力量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功。

慷慨些:给予亲人和朋友需要的帮助。做几天义工。为贫困的人捐款。慷慨大度会打开你的心扉,让你跳出自我,以更宽广的视角看待世界。心中只有自己的人最容易陷入悲观,而慷慨是一副解毒剂。慷慨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乐观的大门。当你变得更加慷慨的时候,你也就邀请到了她的姐妹:同情和爱。

放个假:甩脱日常的生活轨迹,给自己放天假,远离所有坏消息和烦恼,做一件一直想做可又没有时间做的事,如踏踏实实看一部经典老片或是煲锅浓香的肉汤。

沉浸于自然:大自然是人类灵魂的母亲,力量的源泉,清新的自然之风令心灵歌唱。下一次你被烦恼缠住,感到精疲力竭或是即将面临重大挑战的时候,不妨逃到荒野中去,让自然之母给你勇气和信心。

精神支柱:无数关于信仰的研究都显示,无论何种信仰都能够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即使是无神论者,也并不妨碍我们有一个精神寄托或者说心灵的港湾,例如摄影、瑜伽、园艺等等任何你能够全心投入去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