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喜羊羊大电影:失去的复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9:18:41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主办的“21世纪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与经济分析”国际
研讨会上,John J Hamre,CSIS(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席兼执行总裁对中国老龄
化问题表示了深切的忧虑,“到2040年,中国老年人总数将达到4亿多人,超过法国、
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英国目前人口的总和。” 
  Hamre此行中国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介绍CSIS历时一年时间完成的研究报告《银发中
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以下简称《银发中国》),这个报告引起了中
国政府官员和参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该报告指出,随着中国出生率的下降和寿命的延长,届时老年人活8,90岁也许不
是难题。到2015年,中国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5%;到2030年,这一比例升至24%;到
2040年,将有近1亿多的中国人口超过80岁。而中国今天的劳动力人口数量到2040年可
能会失去约30%多。 
  《银发中国》不无担忧地指出,中国绝大多数人依靠子女来赡养晚年,但是由于当
前的独生子女政策,可以想像,随着老年人更长寿,独生子女们成人后可能要赡养他们
的父母以及他们父母的父母,人口学家称之为“4-2-1”问题。 
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与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今天联合公布最新完成的一份题为《银
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正在迎来前
所未有的老龄人口巨潮,老龄人口的激增甚至可能危及经济发展,给公共预算和大家庭
带来无法承受的压力。 

《银发中国》指出“中国的老龄化浪潮令人瞠目”。据预测,到2040年,中国老年人总
数将达到4亿多人,超过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英国目前人口的总和。中国如何
应对这一挑战,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中国是否能够成为繁荣和稳定的发达国家。 

中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总共有1.4亿左右,到了2020年将增加到2.4亿人,到2050年则
增加到4.4亿人左右(其时总人口不到15亿,老年人口增加3倍,劳动人口又明显减少,
人均养老的负担增加了5、6倍!)。目前国家只承担城市人口的退休工资,只有几千万
人口的养老问题(并且以庞大的劳动人口为后盾),今后劳动人口数量明显减少,而此时
4.4亿老年人都得靠国家承担养老,国胡以相恤?总理怎么当?劳动人口得交80%以上的
税?现在进行计划生育减轻现在政府和年轻父母的压力,其实是将这些压力转移到未来
政府和子孙。是寅吃卯粮、寅吃辰粮,是严重“透支” ,是以断子绝孙为代价的! 中
国人口目前是低生育率、低惯性增长和老龄化加速的时代。我们必须走出人口数量的陷
阱。 即使不实行计划生育,人口老化都是不可避免,计划生育更是加速了老年化进程
。因此,当我们看到总和生育率均在1.5之下,那我们不应当再把它看成是成绩,而是
一种担忧,一种问题。中国只用了近1/4个世纪就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花费1个世纪甚至
更长时间才完成的人口转变,这不是荣誉而是中国的悲哀! 
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10000美元左右,而我国
目前尚不足1000美元。因此我国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中国只用了近1/4个世纪
就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花费1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才完成的人口转变。发达国家老年化
是逐渐形成的,社会压力也是逐渐出现,现在正通过引进移民以及延迟退休年龄部分解
决(不能完全解决)。中国老年化是短时形成的,今后几十年突然加重的老年化,要是没
有足够的劳动人口,国家怎么解决?现在中国的出生率已经比法国还要低了,60,70年
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们进入他们的晚年后,人口萎缩的压力就会近在眼前了。还有人喜
欢突出中国有1.5亿人闲赋,问题是这是中国经济规模还不够大的缘故,而不是人口绝
对值的问题,如果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过不过剩是看绝对值,那么拿中国的人口和加拿大的比比,中国人都
干什么去呢?这涉及的是一个合适的比例,而不是绝对数量大不大。人口多了经济规模
也增加,就业人口也增加。何况这1.5亿闲赋的人也是会老的,这个庞大的群体老了以
后会带给社会保险体系怎样的压力?有的人看现在中国劳动力多,安排不了工作。劳动
力素质差,很多农民。什么车站人山人海的。但是不管你怎么觉得现在人口劳动力差,
劳动力安排不了,不等于可以废掉将来的劳动力 
中国现在严厉的生育政策将使将来问题比现在的日本更严重,,日本人现在的想法实际
上是拖一天算一天了,他们既不愿意大量的外国人涌入日本改变日本社会和文化,又不
想庞大的老龄人口造成社会疲惫不堪,只能想出许许多多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来拖延问题
的最终恶化。但是日本人自己也明白,究竟是让日本国消亡还是让日本文化消亡,最终
必须作出取舍。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德国,战后引进的230万土耳其人已经让德国社会
伤透了脑筋,但是不引进又怎么办呢?二战后风光一时的德日两国现在都已成了垂垂老
矣的国家,你还能从他们身上看到70,80年代挑战美国统治欧洲的气势吗?日本人丢掉
了松下丰田的传奇企业崛起时所依赖的创业精神,德国人则连引以骄傲的工业制造都连
失阵地。很快我们就会看到韩国人重蹈日德的复辄了,韩国的出生率太低了,现在后悔
也来不及了,只能看着自己迟暮下去。其实也不光这些当代国家,人类历史上所有得意
一时的国家,他们的人口规模达到极限的时候也就是国势开始衰败的时候,比如波斯,
比如罗马,比如阿拔斯阿拉伯帝国,比如英国。决策部门现在仍然鼓励生一胎在宣传上
维持非一胎生育的原罪感,对满足二胎生育条件的宣传遮遮掩掩,很不爽快。计划生育
所进行的大量负面宣传将长期影响中国民众的生育愿望。出生率下降到一定的程度再放
宽人口控制,人口又增加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神话而已。人类历史几千年都没有做到
。新加坡、日本和欧洲国家千方百计鼓励多生育,成效甚微。并且这些国家还有能力给
孕产妇提供比较好的条件,提供较好的照顾小孩的条件。等中国将来出现问题的时候,
国家连给老年人口提供基本保障都困难重重,还有能力在物质上鼓励生育?现在一个独
生子抚养两个长辈,再养一个孩子都比较吃力,再到下一代,一个独生子养2+4个长辈
,生之者少,食之者众,社会生活成本大增,会更容易养多个孩子?八十年代以后的严
格的计划生育事实上是对民族的阉割! 
在人们印象中, 中国媒体对於日本人口老龄化现在还多是抱着一种幸灾乐祸隔岸观火
的态度,尤其是日本人的紧控移民。殊不知中国自己的民族扩张也已经达到极限了。现
在中国的人口中间年龄是31.5,也就是说中国有一半的人口年纪大於31.5岁,日本的这
个数字是42岁,美国是35.8岁,印度是24.1岁。看上去似乎还很理想是吗?那么再看联
合国公布的2050年预测,如果中国保持现在严厉的生育政策不变,那么届时中国的人口
年龄中线将是50岁,也就是说到时中国一半的人口将老于50岁,比现在的日本更严重,
而美国的同一数据到时还不到39岁,或者也有更好比较的实例,现在的加拿大人口中间
年龄是36岁,50年后的中国要比现在整天嚷嚷着本土人口出生率太低人口增长依赖移民
的加拿大还要老八岁之多。那么中国到时的13.9亿人口够不够用,中国需不需要移民呢
?这个问题有人会说中国的人口那么多密度那么高怎么还会需要从外国移民呢?但是一
个经济体需不需要移民,需要多少新增劳动力这不是由他的绝对规模来决定的,因为中
国的人口多,服务业的规模也相应的很大,你说英国服务业那点从业人员拿来服务于中
国够用吗?新增劳动力没了那些等待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怎么办?这其实和现在日本韩
国和台湾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日本的人口密度已经很高了,50年代日本人口超过8000
万的时候当时说的是希望人口有一天会自然减少,这样能多腾出一些生存空间来。现在
日本的人口马上要开始减少了,这却成了日本人最大的噩梦,从海外移民的压力一天比
一天大,不然的话迟早有一天社会各机能也会退化。顺便说一句,中国到2050年,都将
有一半人口老于50岁,这样的社会是不会有活力和创造性可言的。 

3,、人力资源将是今后最宝贵的资源 
今后商品中单纯的与自然环境直接相关的产品的比例将不断下降,而人力资源产品比例
将不断增加(比如电脑硬件可能会是免费的,公司靠软件赚钱;药品中原料成本将很低
,成本高的是智力成本)。人力资源将成为最主要资源。出生率下降以及人口平均年龄
提高将加重各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负担并导致生产力下降。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今后争夺
移民将比现在争夺能源更为激烈。现在中国不合理的教育体制,使得教育成本非常高,
大量农村青年无力完成高中学业。工业化不是作坊,所需要的最低素质也是高中教育。
因此中国需要的是降 
低教育成本,提高高等教育,尤其是普及职业高中教育,而不是控制生育率。教育将使
大量的人口变为宝贵的人力资源,否则将成为国家的负担。教育的失误将使手中的宝贝
变成垃圾! 
在资本主义弊端还刚开始出现时,马克思写出了《资本论》;在人口危机刚开始时,马
尔萨斯写了《人口论》。两种理论时间相差不了多少,在理论的创始国都没有市场,但
都被一、两百年后的中国采纳了。不知是因为我们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还是是对我们智
慧的嘲笑?中国已经吃了一个200年前的老马(马克思)的亏了,还需要再吃另一个200多
年前的老马(马尔萨斯悲观人口理论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依据)的亏吗? 

4,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我们偏激的政策来源之一就是人口对自然的影响怎么怎么样,我们没有看到科技的增长
,人类对外界的调整适应,本质上是不断缓解。就环境而言,经济的发展使环境越来越
好,现在日本的环境与几十年前比,中国的环境与7,80年代比好很多。 
游牧社会时期,需要数百里才能养活上万人口;农业社会只要数十里就行;工业社会需
要土地更少。随着种子、肥料等科技的进步,养活人口所需耕地将减少,工业化将吸收
70-80%的农村人口,农村人口的减少必然导致环境的好转,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围湖、
开荒造田,现在开始退耕还湖、退耕还林了。2020年以后人与自然的矛盾将不是加重而
是缓解。经济学兼人口学家朱利安.西蒙在他撰写的《人类的状况》一书中认为,到
2020年,人类的生存条件在所有物质领域都将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是他们还会继续抱怨
,说一切都一天不如一天。类不能离开资源而生存,人类的命运与资源的状况息息相关
。因此,人口与资源的关系自然也就成为一个能激动所有人、并且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
。在长达数百年的争论中,国际学术界逐渐形成了壁垒分明的两大派别--悲观派和乐观
派。 
  美国生态学家福格特1948年出版的《生存之路》,被认为是悲观派的早期代表作。
著名的美国生态学家额尔利奇与1968年出版的《人口炸弹》和1970年出版的《人口、资
源、环境》是悲观派的代表性著作。他在书中认为人口增长造成了资源危机、能源危机
和环境污染,人类已经面临着资源耗竭的生存威胁,所以人口增长其实是比原子弹还要
危险百倍的"人口炸弹"。《人口炸弹》在短短几年内多次印刷,英文版发行量高达200
万册。 
  虽然悲观派的著作多次荣登畅销书的榜首,虽然他们在世界各地拥有成千上万的支
持者,但是,以经济学家为主体的乐观派,却对额尔利奇和梅多斯的观点哧之以鼻,认
为他们是危言耸听。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西蒙追溯了1万年来的人类历史,得
出结论:当物质变得稀少时?22000年前希腊由青铜时代过渡到铁器时代,起因于制青铜
用的锡的短缺,希腊人因此而发现了铁。同样,16世纪英国木材的贫乏导致了煤的时代
的到来。1850年左右鲸油的短少促成了1859年世界上第一口油井的?br> ?伞T?981年
出版的《最终的资源》一书中,西蒙阐述了他的观点:人类的聪明才智将会无限地拓展
地球的负荷能力,人口增长并非坏事,而是一种实惠,它最终会导致更干净的环境和更
健康的人类。明天的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因为将有更多的人奉献出更多的创意。人口
与经济双零增长"的"全球性均衡"相反,西蒙等主张"工业化"、"再工业化"的模式,这
样经济、污染、资源、人口等问题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些观点发表以后,收到许多
愤怒的人们的来信。一位额尔利奇的追随者算了?万(1980年数据)的速度递增,大大
超过了地球的"承受能力"--它所能提供的食物、淡水和矿产的量。随着资源日趋枯竭,
"日用品变得昂贵"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西蒙对此攻讦的反应是在报纸上公开下了一份战表:请悲观派人士任选几种自然资
源--粮食、石油、煤、木材或金属,任选未来的某一时间,如果资源随着人口增长而日
趋减少,那么价格必将上升。西蒙提出:他打赌这些资源的价格会稳幅下降。在记者们
的怂恿下,额尔利奇接受了西蒙的挑战。他于1980年以1000美元为赌金,以5种金属--
铬、铜、镍、锡和钨的价格打赌。如果10年后这些金属的综合价,扣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计算出来的超过1000美元,则超出部分由西蒙付给他;如果价格跌落,则由他赔付差
额部分。西蒙和额尔利奇签了一份协议。以后,两人这场赌博的结果于1990年秋揭晓。
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外,西蒙居然嬴了。由额尔利奇的小组选出的5种金属的综合价,
剔除自1980年以来的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结果下降了。额尔利奇只好将一纸有关金属价
格的计算结果,连同一张576.07美元的支票寄给了西蒙。 
  在两位著名大学教授之间的这场赌博,虽然近似滑稽,但它带给人们的思考却是严
肃的、深刻的。在学术界,西蒙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辩论中似乎正趋于得到支持。尽管许
多科学家不赞成他的完全乐观的观点,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过去历史存在的趋势今后会继
续下去,但大家也开始不敢苟同额尔利奇关于人口增长是最大的罪恶的偏颇说法。 

5,从国防上看计划生育的后果 
从军事上来说: 
据征兵部门的报道,从1993年起,独生子女应征入伍的人员比例以百分之十的 
比例增长,在2002年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从年龄上推算,一直到2016年,独生子 
女士兵或军官将成为大陆军队中的主要人口。由于36岁到45岁是大陆的动员人 
口,因此,在2025年左右,大陆的动员人口中将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群体。 
  独生子女士兵占到部队兵员的大部分,将是人类军事史上前所未有的。在大陆古代
,西汉武帝时期,曾经有过征召长子、入赘、罪犯等为士兵的命令,独子一般是免征兵
役的。 
  在西方,拯救大兵瑞恩中,瑞恩因为是老三,而前两个哥都战死,所以照美国法律
可以不服兵役,而他却正在前线,因此美国国防部要把他找到,平安地送回后方,成为
影片的起因。 
  独生子女士兵对国防建设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独生子女战斗意志问题,二是
一旦发生战争,由于士兵是独生子女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就是说独生子女士兵伤亡对
于社会所带来的相关的问题,社会如何来加以承受。 
他们都是独生子,作为父母会怎样想呢?地球很太平吗?万一不幸地发生了战,又万一
不幸地有战士牺牲了,那这些失去了独生子的家庭会是什么样呢?到时候还会有父母积
极送儿参军吗?那种失去独苗苗的阴影只是影响那8.8份之一吗?国防还是“固若金汤
”吗?在战争阴云下,不少家庭因为害怕失去支柱而想办法让儿子逃避兵役,或是通知
部队中的儿子想办法出逃。独生子女也不愿家族绝后,更不愿父母孤苦凄零。一时间军
队中狸漫着避战、厌战的气氛,导致战备不足,战斗力低下。与敌人对面也是保命为先
,这样的战力,如何能与对手交锋?? 

6,一抬化对中印竞争的影响 
偏激的一胎化政策要断送中国的发展后劲。 
再过十多年,就要进入严重的老龄化阶段,国家很难高速增长了。这个时候印度却还是
个年轻的国家。我们人口红利时间不够长了,这十多年我们真能成为发达国家么,可是
短视的政府还在加速这个时候的到来。他们总以为人数降下来了,大家就富起来了,哪
知道哪怕你人口再少,只要年龄结构不科学,仍然要穷下去,还要失去发展后劲。 

7,评价计划的手 
自然规律能自己调节适应的,行政手段不要粗暴干涉,而且是未经科学论证的干涉.否
则迟早会受到惩罚,干涉越狠,惩罚越很 
出生率一旦下降很难反弹,他国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点可惜为证者没考虑到这点,现在
很多人已经不想生两胎如果不能挽救出一个科学自然规律的生育率,我们的民族的衰微
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经常在想,中国都有哪些问题?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思考的结果是每当去
想解决一个问题的的方法的时候,总会带来其他的新问题,或者使已有的问题更加严重
。最终,无奈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问题在于什么都是问题!转而想,为什么中国的问题
在于什么都是问题,或者,准确地说,为什么中国的问题总是方方面面都存在解决不了
的问题呢? 
难道中国从来就没有人想解决中国的问题吗? 
显然不是,百年以来,有志之士显然是不少的,尽管采用的是手段、造成的结果如何,
毕竟显然是有的,为什么总是劳而无功甚至是让中国的问题更多呢?注意到一种现象,
就是,在中国,哪个方面只要当权者不管,哪个方面就蓬勃发展,其他的就总是步履维
艰。 
这至少证明了一点,中国人绝不是低能的。 
另外,是否还暗示了一种可能呢?正是因为管得太多所造成了中国的问题越来越多以至
于现在什么都是问题呢?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在中国如此大的一个国家,凭一个、
几个人的脑袋怎么可能管得来如些众多繁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呢?由些带来一种思路,当
局不要再老是要怎么怎么加强管理了,让人民自已理自已的事吧,不要再把自已当成是
无所不能的上帝吧。就是当权者只要管住犯罪、军事、外交等方面,其他的放开不要管
,让人民自已作主,让人民自主发展自已的事业经济,自已决定生活方式。这样,就算
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是否可以让中国人在很多方面特别是在经济生活方面可以有蓬勃
的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