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闪电的宽度:阜阳市5年来反腐倡廉工作综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7:18:54
来源:阜阳日报  供稿:阜阳先锋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1-09-05 09:24:58 点击次数:118
五年来,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省纪委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紧紧依靠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第三次党代会部署的反腐倡廉工作任务,为我市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优化政治生态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强化监督检查,服务科学发展
反腐倡廉工作只有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互动共进。五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保障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作为首要任务,加强监督检查,中央有关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管理、安全生产、房地产市场调控等重大决策部署得到较好落实。狠抓保廉工程建设,实行层级监督责任制和特派监督员制度,加强对中央在阜投资的8.54亿元、718个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有力促进了中央关于扩内需、促增长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行工程建设“六不准”廉洁承诺制度,全市共排查500万元以上工程建设项目1030个,整改突出问题244个。开展阜城出让土地清理工作,追缴拖欠国有土地出让金近8亿元。加强对“6611”工程实施、“三大行动”、民生工程建设、手足口病防治、抗洪救灾等重点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了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实施。
加强对企业改制、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方面的执法监察,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纠风专项治理力度,严肃查处教育违规收费案件147件,查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案件36件,查处公路(水路)“三乱”案件46件。深入推进政风行风建设,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开通“政风行风热线”,解决咨询和投诉问题近万件(次)。制定优化发展环境“十不准”制度,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建立80个市级环境监测点,加强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实施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大暗访力度,受理和办理企业、群众投诉举报603件(次),效能告诫135人,查处了一批不作为、乱作为案件。
强化宣传教育,严格自律他律
五年来,各级党委和纪委围绕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落实,不断强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加强廉洁自律工作,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坚持一年一个主题,开展“学习《廉政准则》、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等主题教育活动,重点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宗旨观、权力观、政绩观教育。开展评选表彰勤政廉政优秀党员干部活动,建立并充分发挥市级警示教育基地作用,突出抓好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廉政勤政教育。
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六进”工程,创建省级廉政教育基地1个,省级和市级廉政文化示范点52个。实行拟任县处级职务政治理论水平和廉政法规任职资格考试制度,942名科级干部参加了考试。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新建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实行了公款出国(境)经费财政先行审核、重大节假日公车封存停驶、经费支出预警等制度,“三公”经费支出得到压减。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述职述廉和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建立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预警机制,实行了党政“一把手”“四不直接分管”制度。
强化源头防治,构建惩防体系
五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13944件(次),立案3440件,给予党政纪处分4102人,其中县处级干部55人,乡(科)级干部631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189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000余万元。通过查处大案要案,严肃了党的纪律,纯洁了党的队伍,显示了我们党严惩腐败的坚强决心,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反腐败的信心。全面实行案件“下查一级”,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建立健全信访分析、研判和处置机制,有效解决了基层违纪违法问题较为突出、信访量较大等问题,全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数量自2008年以来每年下降10%以上。
五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部署,着力在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上下功夫,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制定并认真实施《阜阳市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细则》,扎实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围绕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等重点领域和部位,清理制度9563项、完善2942项、创新1421项,切实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等制度,积极推进市、县两级统一集中招投标中心建设,政府采购节约资金2.23亿元,工程建设招投标节约资金13亿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全部实行了招拍挂。加强对行政审批权的规范和监督,进一步精减和调整了行政审批项目。认真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健全干部提任前廉政审核工作机制。强化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加强部门预算管理,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清理“小金库”190个,涉及金额4787万元。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加强基层党务公开工作联系点建设,积极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和公共事业单位办事公开进一步深化。
强化基层工作,夯实勤廉基础
各级党委和纪委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按照“县委是关键,乡镇是基础”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经常化教育和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六要六不要”行为规范,加强对基层干部“走读”等问题的治理,开展“访百户民情、做一件实事”等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对农村低保、新农合、殡葬改革、计划生育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干部中存在的优亲厚友、与民争利等突出问题,查处了一批挪用、贪污和私分惠农资金案件。着力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全市村(居)、社区普遍实行了委托代理服务、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选举产生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阳光村务”信息管理系统,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轨道,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促进了农村发展。认真贯彻《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开展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情况自查自纠活动,350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了廉洁从业承诺。院校和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
强化齐抓共管,形成整体合力
五年来,各级党委和纪委坚持完善制度和执行制度并重、监督检查和责任奖惩并重、组织处理与纪律处分并重,促进了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落实。各级各部门健全并认真落实定期听取汇报制度、领导带队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多次公开向社会作出廉政承诺,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各级纪委加强组织协调,协助党委对反腐倡廉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加强对领导干部和责任单位、尤其是“第一责任人”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执行,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