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三部曲好还是兰芝:顶肘“粗”、抱肘“细”--八极拳技术述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3:40:22
顶肘“粗”、抱肘“细”--八极拳技术述要

作者:王砺吾 


  八极拳擅长见招打招,贴身发力。顶肘和抱肘是霍家八大开中上述特点鲜明的两个散手技法。

  
  所说的顶肘“粗”,抱肘“细”,是口传身授时对身法,主要是腰胯要领的俗称。“粗”就是出,意思是顶肘击人时不但肘要出击,更重要的是腰胯向前搡出(图1)。而“细”就是吸,意思是抱时打摔时腰胯要向回沉吸,十字劲的前提下还要有沉坠劲。(图2)。
  更明确一点讲,顶肘是先吸后搡,抱肘是先操后吸。何时吸、何时搡,与这两个技法的击打摔效果(目的)紧密相关:顶肘是直线向前,欲将敌正面击出,所以要步夺中门(两腿间后位)一往无前(图3);抱肘是欲将敌摔于身后,并且使其旋转倒地,加大杀伤力,因此,必须有吸的动作。顶肘的吸是有备的吸(图4)。而不是出肘前硬加的多余动作;抱肘的吸是在用吃腿搡腰剪击对手的前提下(图5),于对方受制不能脱的刹那,紧接着一个自然连接(吸),瞬间改变力的方向,巧妙地化掉对方的抗力将其摔于身后(只能是身后)。

  这两个技法用于迎击效果最佳,时机拿捏要准,欺身要果断。上述要领突出讲了腰胯的要求。其它方面细节要领本文不再赘述。

  此外,“粗”和“细”还有一个含义,那就是:顶肘技法相对比较简单,而抱肘技法却比较细腻。当然,这里的顶肘是专指前顶肘而言,不包括外面肘等其它肘法变化。


  这里特别应该强调的是,八极拳中的所谓“大招”。“大开”,指的是基本技法和原则要求,是可演化出诸多“小招”的大技术。尽管八大开属散手技术,也不能原封不动死乞白赖地套用。比如顶肘的闯步夺中门,最初练习时往往是震脚再上一大步,同时出肘。练的是平衡。速度、稳定、劲顺、力透。但是在应用时,上步的大小远近要看与对手的距离,看对手是否先向我动,据此随机变化。家师常言:“实在没空儿(隙),前脚一寸也要进,进就比原地强,进不进威力大不一样。”

其实不只是步幅不能死,就是迎击时双手的位置.出肘时的开口拳的完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敌在变。不变的是最起码的要求和最基本的要领。总之是先舒展后紧凑,由有形至无形方为大道。学武与学其它知识一样,蜻蜓点水还远远不够。要安妄心,去浮躁,由浅入深。但遗憾的是,目前,仍有为数不少的习武者,二到十都会了、但却不知一是什么,只知其表,不晓其里。如果就此便自高自大甚至放胆否定古人,岂不造成上辱其师,下误其徒,贻笑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