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自我治疗:会议(Council)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6:23:37
会议(Council)


  新约里的Synedrion,普通被译作会议,原意为同坐或坐下讨论的意思。指教会的首领与代表们,共同坐下来开会,讨论有关教义或治理上的问题,而在大会上作个决定,并拟定执行的方案。希腊文之Synodia,普通被译作总会(Synod),多数是指着本地或区域性的会议而说的。会议的拉丁文为Consilium,是指着一群被集合的人们,在一起讨论、协商,决定某事项。

  基督教会第一次会议,叫做耶路撒冷会议(记载于使徒行传十五章2~29节),此次会议之代表,包括保罗与巴拿巴,并安提阿教会的代表及耶路撒冷教会的长老们。开会的目的,为讨论有关外邦人信主后加入教会,以及与信主的犹太人相处的问题;特别在道德上的标准与仪式上的实施,成为他们讨论的主因;遵守律法与受割礼的事,是他们讨论的主题(有关会议的决定,请参考使徒行传十五章、罗马书十四章、哥林多前书八章及加拉太书五章)。

  有关基督教的大公会议,第一次召开称为康士坦丁会议,于主后三百二十五年在尼西亚召开,其代表为众教会之主教,至主后七百五十四年共召开了七次。此次会议之议决案,均被西方与东方的教会认定作赋有权威性的定案。此后之会议,就分为西方与东方教会各自召开,但未必为对方所承认。基督教七个大公会议

  以下为七个大公会议的日期与议决案:

  一、尼西亚(Nicaea)大公会议。于主后三百二十五年召开。宣布圣子与圣父为同一体(homoousios)。

  二、康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大公会议。于主后三百八十一年召开。确证尼西亚大公会议的议决案,并结束亚流派的争辩。

  三、以弗所(Ephesus)大公会议。于主后四百三十一年召开。拒绝涅斯多留的立场,而赞同亚历山大派所主张的基督两性的关连。

  四、迦克敦(Chalcedon)大公会议。于主后四百五十一年召开。结束了基督两性关连的讨论,并注明不相混、不改变、不分开及不分离的字样。

  五、康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大公会议。于主后五百五十三年召开。拒绝三位著名的安提阿神学家的看法,而赞同区利罗派对迦克敦大公会议案的看法。

  六、康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大公会议。于主后六百八十至八十一年开会。接受基督的二种意志的解释。

  七、尼西亚(Nicaea)大公会议。于主后七百八十七年召开。宣布对图画与神像的尊敬为合法。

上章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