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国家总税率:『名胜古迹』重庆大足石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0:58:16
重庆大足石刻

  

  与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齐名的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大足县是重庆市所辖郊县,始建于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丰大足”而得名,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大足县历史悠久,人文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县境内石刻造像星罗棋布,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2002年12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足是石刻之乡,全县有40多处石刻,造像达5万多个。其中规模最大的有宝顶山和北山两处,是我国晚唐以后石窟艺术的代表作。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早期的“庙宇殿堂”式结构,完全是摩崖造像,如大佛湾造像全都裸露在外,与山崖连成一片,非常直观,突破宗教的约束,造像更具人性化。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凸浮雕、阴雕五种形式,主要以高浮雕为主。不仅有不计其数的各阶层人物形象,以及众多的社会生活场面,而且还配有大量的文字记载,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北山,古名龙岗山,距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公里,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以大佛湾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长达500多米。沿崖造像,从南到北形状若新月,龛窟如蜂房,造像5000余尊。除部分碑刻、塔幢和浅小龛窟残毁外,大部分均保存完好。

  宝顶山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东北15公里处,海拔527.83米。宝顶山摩崖造像始凿于南宋年间,四周2.5千米内山岩上遍刻佛像,包括以圣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小佛湾造像。以大足大佛湾为主体,小佛湾次之,分布在东、南、北三面。巨型雕刻360余幅,以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二圣像、千手观音像等最为著名。

  

  
宝顶山六道轮回

  川东古刹圣寿寺依山构筑,雄伟壮观。南宋时建,后遭元、明兵燹,明、清两度重修。现存]山门、天王殿、帝释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灯殿和维摩殿七殿宇,为清代重建。

  

   川东古刹圣寿寺

  

  千手千眼观世音塑像

  大佛湾位于圣寿寺左下一个形似“U”字形的山湾。崖面长约500米,高约8~25米。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依次刻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图、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千手观音、佛传故事、释迦涅磐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经变相、毗卢洞、父母恩重经变相、雷音图、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六耗图、地狱变相、柳本尊行化图、十大明王、牧牛图、圆觉洞、柳本尊正觉像等。全部造像图文并茂,无一龛重复。

  

   释迦涅磐圣迹图

  

  释迦涅磐圣迹图

  

  第三十二相

  

  父母恩重经变相

  小佛湾位于圣寿寺右侧,坐南面北。主要建筑为一座石砌的坛台,高2.31、东西宽16.50、进深7.90米。坛台上用条石砌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萨像。主要有祖师法身经目节塔、七佛龛壁、报恩经变洞、殿堂月轮佛龛及十恶罪报图、毗卢庵洞、华严三圣洞、灌顶井龛等。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

  另外,还有南山石刻、石篆山摩崖造像、石门山石窟等。

  大足石刻的交通 从重庆过来的朋友,可在菜园坝或陈家坪长途汽车站乘坐重庆开往大足县的高速公路直达大巴(每20分钟一班),一个半小时左右到大足,车费40元左右(考虑节假日车费上浮因素)。从成都过来的朋友,可以在荷花池长途汽车站乘直达大足的大巴车,价格在80-100元左右(考虑节假日车费上浮因素)。到达大足后,可以选择步行或叫出租车去北山石刻,当地出租车起步价为3元。县城车站有往返宝顶山石刻的中巴车,车费为3元/人。

  

     大足景点导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