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扇门鬼屋玩家感受:摄影的章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0:25:27

        摄影是技术的衍生物,摄影师对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的考虑,是对摄影章法的最基本的把握。当技术进步将摄影师在这一层面的要求“忽略不计”的时候,摄影的章法,更多地体现在了诸如构图、光影以及瞬间效果的捕捉和创造上;于是,好照片的标准,有画面的平衡、色彩的艳丽、光影的独特或者瞬间的难得以及“视觉冲击力”强等等特征,也有图像的唯美、题材的重大和严肃、内涵的深刻以及因为拍摄难度大、危险系数高所体现出来的摄影师的勇气、胆魄之类。

       无数的摄影师可以不能明确地阐述这些观点,但是在他揿下快门和观看照片的时候,心中都有一个“好照片”的标准存在;而许多的名家佳作,也大多从这一角度展开经验式的解读;但真正的好照片的诞生,依然十分艰难,摄影的章法似乎成了一个既简单又复杂、既唾手可得又难以精通其门径的神秘之物。
      不久以前,美国西雅图一对开画廊的年轻夫妇将一架小型数码相机挂在自家一只名叫Cooper的小猫的脖子上,并以每2分钟自拍一张照片的人为设定任由小猫“自主”拍摄。人们发现,那些“不是人拍摄的照片”别有一番情趣,有的比大多数人所拍摄的更具想象力;许多报刊发表了这只猫的摄影作品,猫的主人还准备为它开办影展并将其作品上网出售。其实,在更久以前就有专业摄影师将相机对准闹市中的人流以间隔曝光的方式任由相机“自动”获取影像的尝试,今天的许多摄影师也有将数码相机随意盲拍的体验,人们同样发现,那些至少在形式上挣脱了人的思维定势的影像,具有一种严格按照章法获取的照片所不具备的想象空间,画面主题的不确定感,似乎也为照片增添了脱俗的、超越常规的新颖意义。然而,小猫的“摄影实践”多少还是打击了作为人特别是专业工作者的摄影自信,并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规矩的可靠性,也消解了摄影章法的严肃意义。

 

会拍照的猫猫"Cooper"  

 

                                                                                                           猫猫"Cooper"拍摄的作品
        记得2008年9月在平遥观看汶川的孩子拍摄的那些灾后照片时,我听到不止一个人对那些未经专业训练的少年摄影者的作品发出惊叹:“如果不作说明,没有人会想到这是纯粹的业余者的作品”、“假如有人借此标明是某某外国通讯社或专业图片社的记者,甚至是著名摄影大师的作品,相信也不会有多少人会怀疑”。将之等同于大师杰作显然属于过誉,但是那些照片无论构图还是在光影或者瞬间的猎取上,的确超乎想象又合乎“好照片”的标准。去年底,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两岁女孩埃丽塔?安德鲁胡乱涂鸦的画作,在其母亲未曾说明“画家”更多细节的前提下被推荐给画廊,竟然被艺术界和众多见多识广的评论家赞誉为“颇有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大师提香‘神韵’”的抽象派名作,当画廊计划在今年1月16日为其举办个人画展时,年仅两岁的“画坛新星”才令艺术界目瞪口呆、无地自容。如同汶川孩子的照片一样,未经专业训练也缺乏长期实践的新手在艺术上的杰出表现迫使我们对艺术品、对摄影尤其是好照片的获取章法重新展开思索:摄影到底有没有必须遵循的章法?或者说所谓的奥妙或诀窍?如果有,那它到底是什么?而优秀的、好照片的标准到底应该是哪些? 

 

两岁画家——埃丽塔?安德鲁 

 

埃丽塔和她的“抽象画” 

        章法的确立,意味着禁忌的产生;而禁忌,其实是对于人的先天自由的想象力和丰沛创造力的最大遏制。因此,除了曝光适当之外的那些“好照片”的获取章法,无论从审美还是视觉愉悦的角度看,许多所谓的诀窍都是由于摄影类型、用途和期望达到的目的的区别而对世俗规范和新八股的遵从,它们很实用却依然属于技术层面的章法。而真正好照片的境界,倒恰恰是要减少这些技术层面的陈规约束,返璞归真,回到起点去寻找――向那些曾经令我们目瞪口呆和无地自容者学习。相对于阅历广博的成人和知识深厚的专业人士,新手和年幼者的禁忌更少,而自由与激情的释放更充分。除此还有:功利欲降到最低程度的纯粹的爱――对职业、生活乃至世间的一切;无条件的身心投入;对被摄者和被摄事物以及艺术的规律、阐述事实的真实性原则等道德与理念层面的约定抱持最大程度的尊重。这些“章法”,有时候仅取其一,即已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