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方特坐地铁怎么去:无极老母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9:48:27
极老母简介

无极老母亦称“无极瑶池老母”“老祖母”、“无生母”,神号“无极瑶池大圣西王金母大天尊”,“至尊至圣始母元君无极祖母圣天尊”。
无极老母居于瑶池仙境,位于无极天,即十三天之外。其疆域之广阔,及奇景之妙奥,实非笔墨所能形容者也。就是天界高真,如无传宣,亦不能随便进入。
玉殿琼楼,一百二十层,高耸云霄。左有瑶池,右有翠水,金光闪闪,瑞霭腾腾,风光异于凡尘,气候特殊于天上,八节风和,四时春意,到处仙花烂漫,沿路灵芝献瑞,仙禽灵兽,悠乐其间,奇树异草,遍地皆是,万道豪光灿耀,千寻瑞气呈祥,卿云叆叇,仙风飘习,真是:「此景祇应天上有,人间何处得能看。」  
靠玉殿琼楼之后,一望无际之仙果蟠桃园,四周面积,一亿八千万里,遍植仙果「蟠桃树」,三千年开花一次,三千年结实一次。人能食到蟠桃一颗,可长生不老,如能得食四颗蟠桃,可白日飞升。
    无生老母在河南、陕西、山西、山东以及河北大部分信仰十分广泛,人们习惯称无生老母为“老母”、“老娘”、“老无生”。
无生老母于明清时代在民间广为流传。她既是造物主,又是救世主:她是人类的祖先,创造了宇宙与人类,同时又拯救沉沦于苦海中的后代,曾派燃灯古佛、释迦文佛、弥勒佛下凡去度化原人,自己也曾亲自下凡救度众生。
明清宗教几乎都以无生老母作为最高神祗,“无生老母,真空家乡”成为民间宗教的“八字真言”。许多教派也都以无生老母为自己的最高神.明清两代的几百种民间秘密宗教,绝大多数都直接或间接地奉无生老母为最高神。
相传农历七月初七是无生老母的诞辰,届时各大庙里香火鼎盛,异常热闹。民间传说老母的道场是灵山,在华北、中原及汉中有很多地方都有灵山,老母的殿堂一般叫“安阳宫”、“老母洞”,里面大多数都供奉着十三个老母,俗话说的“十二老母朝无生”就是这样的。 无生老母的塑像一般都是慈祥庄严、面带微笑,满头白发,身披霞帔,两手持八卦,活像一个老奶奶,或许这就是中原百姓心目中乐善好施大好人的化身,她在百姓的心中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灵,而是一位心肠极软、普度众生的老母亲,因此,她在华北一带的信仰是难以动摇的。她专管红尘之事,度尽受苦之人。  河南济源市,有座王屋山,王屋山其中的一座山叫做灵山(1700),相传这是无生老母的真正祖庭所在。上此山,只能靠两条腿,不能通车。当地人说,这样才能算是朝圣,山西、河南等多地虔诚者不远万里前来朝拜,据说有求必应。
另外有交龙灵山传为无生老母之道场
在距麦积山5公里处的麦积乡贾河村,有一山峦环立,地貌奇特,叠峰含翠,溪清花繁的地方,人称“灵山”,山之左右有二水交流,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山上建有交龙寺,相传是人类先祖老母化生太极,演化万物的地方。传说中的无极老母,是伏麦、女蜗、神农、轩辕等人类初祖的先祖。
传说虽带有理想色彩,但却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交龙寺历史的悠久。据《麦积山石窟志》、《法苑珠林》等记载:“秦州麦积崖佛殿下,舍利山神藏之,此寺周穆王所建,名日‘灵安寺’。”由此可见,灵安寺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后灵安寺又几经易名,先于西汉成帝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更名日清静寺,后又于晋惠帝时改名为交龙寺。交龙寺为儒、释、道三教合一。初时,殿宇众多,金碧辉煌,十分鼎盛。后来殿宇大多被毁,在其遗址里发现了大量的从新石器到明清的珍贵文物,如石斧、陶罐、佛灯、香炉、兽头、大瓦、雕砖等,中完整的地下水管设施尤为罕见,是研究我国建筑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如今,交龙寺依山就势建有老母官、三皇殿、三教堂、老君殿、大佛殿、大成殿、文昌殿、观音殿、镇江王殿等殿宇。整个建筑均按先天后天演化排列。老母官,又名八卦亭,是交龙寺的主要殿宇,老母塑像盘坐卦台正中,慈目远眺,四隅东公。西母、伏羲、女朗等塑像,仰望老母,将人间的亲情和真情塑造得惟妙惟肖,观之令人心动神思,教益颇深。三皇殿示人文始祖立根治世之初;三教堂示三教圣人创立三教文化,以不同角度教化世人;老君殿示道教清静无为、道法自然之虚无境界;大佛殿示“横三世”、“竖三世”佛法;镇江王殿砂镇江王舍身为民的光辉业绩。从老母官到无极台,途经六罗汉山峰,示应先天演化从六而出之象。无极台空旷高远,登之有九重虚空之感。
值得一提的是,交龙寺所处的灵山,是一座天然的能量辐射场。据有关人士探测,这里的MO凡能量高达19,是正常地方的6倍多,有许多体弱多病之人,只要到交龙寺,便感到身轻气爽,心旷神恰,又加上交龙寺奉行不收门票、不收饭费、不收宿费、不收诊费的“四不”原则,所以,每逢节假日,天水市民都喜到交龙寺,一则可游览观光,寻根问祖,二则可采接灵气,达到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健身养生的目的。就连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新疆、西藏、山西。 陕西、广州、港澳台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老挝、缅甸等地的游客也慕名前来,使交龙寺的名声远播海内外。
上一篇>>  佛的一生    下一篇>>  乾隆大藏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