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师3贵族雕像:京畿旧墓的那些“通用传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5:11:38

畿辅之地,多有历朝王宫贵胄埋骨吉地,凡存旧墓之所,试与土人(泛指本地人)攀谈,必有传说存世,今录于此,博看官一笑尔。

 

四门出殡

中国古人视死如视生,故而崇尚厚葬,从厚葬习俗产生的那一刻起,盗墓这份职业也随之应运而生。为了保护墓葬的安全,除了在防卫上采取措施选派陵户日夜看守外,通常还利用封建社会百姓的愚昧,创造扑朔迷离的舆论假象迷惑众人,以最终达到守卫墓葬的目标。“四门出殡”,便是其中之一。所谓四门出殡,即墓主出大殡之日,自本家出发,分东西南北四路出城,各路队伍的仪仗如出一辙,让人分不清哪路队伍是真哪路是假,待宝顶修成,再通过百姓传话,将四门出殡的场景渲染一番,并告知来者此乃伪冢,以最终达到伪造舆论混淆视听保护墓葬的需要。京南涿县冯铨墓、大兴青云店年家山子年羹尧墓地、京西海淀李连英墓等处都有四门出殡这个让人难辨真伪的传说流传于世。

 

石人调戏、王八喝水与石兽偷食

旧时,上至皇帝下至王公大臣,都在陵墓营建上大花心思,纵观中国古代陵寝,墓址之上石刻的精美雕工向我们昭示着墓主人昔日的风光无限。但这一切终究难以逃避时光的洗礼,最终被打上岁月的印记,或风化、或残损、或被搬离原址。于是,出于各种目的,人们便给这些石人石兽赋予灵性,然他们“活”起来,以解释它们身上的残损。

无论是拜谒帝陵还是寻访王公大臣旧墓,多树石碑以彰其功德述其行状。稍有品级,便以赑屃负之。古代帝王的神道之上,更是要树立高大的石人石兽,面对风吹雨打形成的残损,或是守陵人为了逃避失察之责,或是民人闲暇之间打趣历史,一个个“通用”传说,便逐渐产生。“你问这石人的帽子上怎么有伤?嗨,都怪他不老实,晚上出来调戏妇女,让村里人给打的。”“你问这王八的脑袋怎么掉了?嗨,我爷爷的爷爷说是当年这王八到村西头儿河沟里喝水,让浇菜地的一锄头给砍掉的”;“你问村东头儿野地里面那个石羊啊?那原本是神路上的,结果晚上出来吃草,让狗给咬死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让位不坐和赐葬金头

“让位不坐”的故事多衍生在皇亲国戚园寝(清代规制,亲王、郡王墓地名曰园寝),内容多是,“此处埋葬的是某位王爷,本来当年是他要当皇帝的,结果让位不当皇帝,于是皇帝下令,给他修了这么一座大坟”。

“赐葬金头”则说的是墓主人或因外出打仗、或因外出为官被人割去头颅,皇帝无奈,以金头顶替的内容,不仅是文官武将,在十三陵悼陵监,甚至有崇祯皇帝乃金头的传说。笔者曾经在北京长辛店、房山、延庆;河北易县等多处王公旧墓听到此类传说,究其原因,大多是为了突出墓主人不凡的身世,进而烘托此处园寝的与众不同。

 

后记:随着建筑生产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京畿旧墓逐渐消失在人们的事业当中,而这一个个曾经“通用”于京郊各处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也随着实物的消失与老人的离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涂此小文,一来,是为了记录自己近五年来行走于京郊旧墓之间所记录的掌故,二来,也希望各位看官能珍视身边那些看似平常的掌故、传说,继承他们,就等于传承了我们生活的那片土地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