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落地灯:你虽死去:纪念渐被遗忘的大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7:35:32

文人36将
民族的脊梁
书斋的人间情怀
大师的硬骨头
大师之死
应该记住的大学

季羡林任继愈二老同一天离去,整个人文界都像是经历了一场地震。在缅怀大师离去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文化焦虑,感叹“一个学术时代的结束”。公众对“国学”和“大师”的讨论再度升温。而那些曾经的大师呢,却在人们的讨论中身影已经渐渐暗淡。藉此,我们翻开历史之书卷,不仅是重温那些大师学者之风采,也是对这个大师贫乏的年代的鞭策。就像有人说的那样:一个国家可以没有大师,但不能没有大师的标准,那只会使民族永远失去产生大师的可能。

核心提示  这是一组大陆学人群像,其实还有更多的逝者可以毫不逊色地跟他们站在一起。而曾经从西南联大等分流去台湾的那组人并没有进入本次的考察中。比较两组人的不同命运或许是更有意思的课题。这不是什么英雄谱。然而,当人们读他们的人生档案时,可能会慢下脚步,细细体味着当下大陆人文学术的种种。或许,套用一句话:谁记得一切,谁就感到沉重。以下的哪个更符合你心目中的大师标准呢,请投票。

汤用彤
0票

余嘉锡
0票

马一浮
0票

周作人
0票

翦伯赞
0票

陈寅恪
0票

吴宓
0票

蒙文通
0票

张伯驹
0票

赵元任
0票

胡风
0票

沈从文
0票

顾颉刚
0票

郭沫若
0票

老舍
0票

夏承焘
0票

任中敏
0票

陈垣
0票

顾准
0票

罗尔纲
0票

罗念生
0票

冯友兰
0票

范文澜
0票

金克木
0票

梁漱溟
0票

吴世昌
0票

钱仲联
0票

钱钟书
0票

俞平伯
0票

徐梵澄
0票

张政烺
0票

启功
0票

巴金
0票

贾植芳
0票

费孝通
0票

王元化
0票

核心提示   大师,不仅是自己专长上给世人带来深远的影响。而且,他们也是精神上的标杆。他们屹立在那里,激励后人。巴金,陈寅恪,却在自己的年岁的终点处,仍有着非同寻常的创造力。

大师的魅力在于不断反省

大师的魅力在于学无止境

大师的魅力在于无媚骨

大师的魅力在于一针见血
巴金:二十世纪的中国良心
晚年的巴金在《随想录》一书中,以罕见的勇气“说真话”,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一座丰碑。他对过去的反思,他追求真理的精神也赢得了文化界的尊敬。巴金的痛苦就是巴金的魅力,他唤醒了因为各种缘故陷入同样感情困境的中国知识青年枯寂的心灵,遂而成为青年的偶像。 【查看详情】
钱锺书:难以望其项背的文化昆仑
他说,我一辈子干的,就是要使小说、诗歌、戏剧与哲学、历史、社会学成为一家。钱先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小说家观点解读古今中外的文史著作。他以一种文化批判精神看待中国与世界,以一种现代意识统领文学创作以一种高尚的形象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人格上的榜样。作为知识分子,他被迫接受思想改造,受过不少罪。但是,智者是不可征服的。他曾说:“大名气和大影响都是90%的误会和曲解搀和成的东西。”【查看详情】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是陈寅恪为沉湖而死的王国维撰写的纪念碑文,也是自己一生为人为学的生动写照。“考自古世局之转移,往往起于前人一时学术趋向之细微。迨至后来,遂若惊雷破柱,怒涛振海之不可御遏。”“但开风气不为师”的名言,不仅是龚自珍的自白,也是陈寅恪的志趣和自道,他没有在任何场合自命为大师,更未在任何时候端过大师的架子。——【查看详情】
冯友兰: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捍卫者
1942年6月,陈立夫以教育部长的身份三度训令联大务必遵守教育部核定的应设课程,统一全国院校教材,统一考试等新规定。联大教务会议以致函联大常委会的方式,驳斥教育部的三度训令。此函由冯友兰先生执笔。【查看详情】
熊十力:“中国文化亡了!”
他常常穿着一件褪了色的友布长衫,扣子全无,腰间胡乱地扎一根麻绳,独自一人到街上去或公园里,跌跌撞撞,双泪长流,口中念念有词“中国文化亡了!”“中国文化亡了!”然而,街市熙攘,人皆自危,没有人来理会他,也没有人对他口中所念有丝毫的惊异。【查看详情】
精神语录

巴金
“我的上帝只有一个,就是人类。为了他,我准备献出我的一切。”“1927年春天我住在巴黎拉丁区一家小小公寓的五层楼上,一间充满煤气和洋葱味的小屋子里,我寂寞,我痛苦,在阳光难照到的房间里,我想念祖国,想念亲人。”【详细】
钱锺书
“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上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志。”【详细】
陈寅恪
“自昔大师巨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规则也。”【详细】
熊十力
1946年6月7日,熊十氏致函徐复观说:“知识之败,慕浮名而不务潜修也;品节之败,慕虚荣而不甘枯淡也。举世趋此,而其族有不奴者乎?”“平等者,非谓无尊卑上下也。然则平等之义安在耶?曰:以法治言之,在法律上一切平等。国家不得以非法侵犯其人民之思想,言论等自由,而况其他乎? ”【详细】

核心提示  也许,有类人躲在书斋为人所不知;也许我们也不知道他们的皇皇巨著;我们更不清楚,他们如同西西弗斯一样在自己的思考道路上推着石头上山,而每次又从山顶滑下来。可当他们之中有人说:我对生命的看法很豁达,我不怕死,只希望再多给我些时间完成《伊里亚特》,人们又会想起什么呢?

学术生活中的良苦寄托

学术生活里的皇皇巨著

书斋里的低调人生
费孝通:学术虔诚者
93岁高龄时,他还去了甘肃定西考察。他的脑子里其实一直没有离开学术。他除了开会、看书,就是下去调查研究,回到家里,也是进了书房就看书,一看就是四五个钟头。父亲有这样一个本领,看书或写文章的时候,不管身边有什么人走动、说话甚至吵闹,他都会旁若无人,不受影响。【查看详情】
罗念生:为学术献身
1988年秋,长年的辛劳,罗念生的身体出现了异常,医生怀疑他的前列腺有癌变,他本人并不知道,但他已感到自己的时日不多,更是从早到晚奋力工作,与生命争夺时间,他着手从古希腊原文以中国的诗体翻译荷马史诗的《伊里亚特》。他很早就想译此史诗,但总恐功力不够而未敢动笔。,他感到再不动笔就会没有时日和机会了。自此他每日抢译史诗,直到去世前,他已将《伊里亚特》译完一半以上。 【查看详情】
吕叔湘:维护汉语的纯洁
吕叔湘的文字功力是第一流的。他翻译的民俗学著作,不仅在学问知识上对人有帮助,译文本身也是很好的汉语教材。。他的一生,都在和不健康的语句作斗争,努力维护着汉语的纯洁。八十年代中期,吕叔湘发现《人民文学》上的错误实在太多,忿忿不平地写信去一一订正。【查看详情】
学者:如何既保持人间情怀,又发挥专业特长
选择“述学”的知识者,如何既保持其人间情怀,又发挥其专业特长。想法说来很简单,首先是为学术而学术,其次是保持人间情怀——前者是学者风范,后者是学人(从事学术研究的公民)本色。两者并行不悖,又不能互相混淆。【查看详情】
品学录

社会学家:费孝通
“失去知识分子等于失去民心。”“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详细】
翻译家:罗念生
“一个人活着若不工作,就毫无意义了。我对生命的看法很豁达,我不怕死,只希望再多给我些时间完成《伊里亚特》。”【详细】
语言学家:吕叔湘
教学教学,教别人学。【详细】
现代唐僧:徐梵澄
"印度是个大国,中国也是个大国。印度可以不懂中国。可是,中国不能不懂印度。"【详细】

核心提示  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似乎,书生从来都只是弱弱的代表。可当我们看到有那么些人,在特别的年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时,不仅他们深邃的目光让人折服,而且,我们也觉得他们的骨头也似乎非常硬。有傲骨,无傲气就是说的这样的人。

五四最后的儿子走了

最后的儒家走了

黑夜中的思想者也走了
王元化:为学不作媚时语
1955年,为政一帆风顺的王元化,不期然遭遇了“胡风反革命集团分子”的牵连。长时间隔离审查,写不完的交代,受不尽的侮辱。他没有王国维从清华园走到颐和园鱼藻轩的自由,他选择的方式只能以头撞墙。1959年“结案”时,文化界的官员夏衍和周扬都惜其厄运。在他的问题即将“结案”时,周扬提出,只要王元化承认胡风是个反革命分子,即可作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但他坚持认为这个结论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不予接受。结果被定为胡风分子,开除党籍,行政降六级。【查看详情】
贾植芳:把人字写端正
贾植芳曾这样总结自己:从一个监狱到另一个监狱。历经战火、牢狱和各种精神磨难,却不改其刚强乐观,一生坚持知识良知和社会批判精神,努力“把人字写端正”。是为贾氏“风骨”。 【查看详情】
梁漱溟:“犯上作乱”的思想者
梁漱溟犯上了桀骜不驯的牛脾气,死活不肯认错,在9月18日的大会上,再一次朗声质问毛泽东:“我还想考验一下领导党,想看看毛主席有无雅量……因为党常常告诉我们,要自我批评,我倒要看看党的自我批评是真是假!”【查看详情】
顾准:黑夜里的持灯人
顾准遭到革命的遗弃以后,在这个世界上,再也得不到人类的庇护,包括母亲。在同来的道路上,妻子早已自杀。于无助中,他只好伸手乞求儿女们的宽恕,直到死神降临;可悲的是,革命的新一代并没有最后跨出站定的门槛。顾准因困难而思想。当知识分子尚未形成独立的社会力量的时候,任何先觉者的对抗话语,都是大夜中的梦呓。 【查看详情】
品人录

王元化语录
佼佼者易折。1955年一场反胡风运动,将先生卷进漩涡。两年多的隔离审查,到处是冷漠的眼光和严厉的呵斥。他后来回忆说:“我的内心发生了大震荡,过去长期养成的被我信奉为美好以至神圣的东西,转瞬之间被轰毁了。”【详细】
贾植芳语录
“对于我们这些在五四文化精神哺育下成长起来的知识青年来说,第一位的事便是革命活动和积极介入救亡和争取争取民主的爱国运动,这几乎是当时大部分中国青年的共识。”【详细】
梁漱溟语录
“人类不是渺小,是悲惨,悲惨在受制于他自己(制与受制是一)。渺小是最错误的见解。”“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那是不可想象的,乃是不会有的事!”【详细】

核心提示   而一些人在灾难的年代,突然走出周遭,清醒地看着世界时,他们身上的棱角也过于突出了。而最后的命运是,他们过早的离开了人世,这也是上天对这个不公的世界的惩罚。所幸的是,更多的人看到他们身上的高贵。

大师之死

诗人之死

专家之死
老舍之死:1966年的太平湖之谜
“老舍先生当时似乎预感生命将要到尽头,他当时说了三个人的名字,都是他的朋友,1966年之前,在回家的路上就跳进了什刹海。”事隔多年,当年老舍的好友马松亭夫妇,向舒乙透露了一个细节,“1966年8月中旬,我在什刹海旁边乘凉时,看到老舍远远走来,双方都默默无语,老舍在小马扎上坐了一小会,就起身走了。并说,‘马大哥,咱俩再也看不见’。”【查看详情】
翦伯赞夫妇是如何死的
12月18日,翦伯赞拿出笔来,要在纸上写字,但挤了好几下,钢笔里面一点墨水都没有了。翦伯赞叹一口气,对旁边的人说:“笔都不出水了,我也该完了。”当天晚上,翦伯赞夫妇向人世告别。10点多钟的时候,翦伯赞特地拿出一些钱和粮票,请工人在明天早上为他买几根油条。12点多,翦伯赞夫妇从床上起来,郑重地穿上新衣新袜。【查看详情】
胡风:为什么死也不肯承认他的理论是错误的?
从1940年到1948年,他一贯反对毛泽东的文化思想和文艺路线。胡风当然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但他没有叫屈,在信里首先表示决不歪曲真理,不做杀害真理的刽子手——这使人联想起马克思的话:“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查看详情】
沈从文之死:回到家乡的士兵
沈从文曾说:“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沈从文的后人张小璋回忆沈从文葬礼。沈从文的骨灰一半被撒在沱江中,另一半安葬在一块天然五彩的琉璃石下。伴随他的是日夜流淌着的沱江水和碑石上刻着的沈从文手迹:“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查看详情】
名言录

老舍名言
“没有民族风格的作品,是没有根的花,它不但在本乡本土活不下去,而且无论在哪里也活不下去。”“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象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字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仍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详细】
翦伯赞名言
“逆风而行”是要冒风险的,有时可能遭到灭顶之灾,但是在真理问题上,不能让步。【详细】
沈从文名言
“我人来到城市五六十年,始终还是个乡下人,不习惯城市生活,苦苦怀念我家乡那条沅水和水边的人们,我感情同他们不可分。虽然也写都市生活,写城市各阶层人,但对我自己的作品,我比较喜爱的还是那些描写我家乡水边人的哀乐故事。”【详细】

核心提示  西南联大常委梅贻琦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们在记住大师的时候,也应该记住这些培养大师的学堂。

北大红楼:新文化运动生发地

清华国学院的辉煌

浙大:曾经的东方剑桥
给京师大学堂应有的地位
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产物。1898年6月11日,清朝光绪皇帝亲临天安门,观看宣诏官宣读他颁布变法的《明定国是诏书》。诏书中用三分之一的篇幅谈及正式创办京师大学堂一事,说:“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德宗皇帝实录》卷418,15页)。这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查看详情】
为什么要纪念清华国学院?
1925年是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改制的一年,除留美预备班外,成立了大学部和国学研究院。1929年国学研究院停办,由各院系分别建立研究所。国学研究院短短三四年,影响很大,直到80年后的今天,学界还要纪念它、研究它,这是为什么?【查看详情】
纪念西南联大:中外教育史上的奇迹
当初的漂泊西南,日后的四海为家,老学生们在“追忆逝水年华”时,将家国情怀、战争记忆、青春想象以及“师道”理想糅合在一起,构建起让后来者惊叹不已的“联大神话”。所有关于西南联大的追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强调,“生活上的艰难”压不住“精神上的愉悦”。当时也许多有抱怨,今日看来,却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查看详情】
浙大与北大的历史情结
被世人公认的我国4所高等学府为: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创办于1895年的天津西学学堂(天津大学的前身)和创办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廖寿丰、林启创办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浙江大学的前身),1898年光绪皇帝令建的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那末,浙江大学及其前身和北京大学及其前身有着何等密切的渊源关系呢?【查看详情】
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南书房行走”——王国维
王国维,生于1877年,卒于1927年,字静安,号观堂。四大导师中,王国维第一个来到清华。【详细】
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详细】
“教授中的教授”——陈寅恪
陈寅恪是一位历史学家,学贯中西。是公认的本世纪最有学问、最有成就的学界大师。【详细】
“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
这“中国语言学之父”,中国近代音乐先驱者之一,28岁被美国康乃尔大学聘为物理讲师。29岁时,他回到清华,担任物理数学和心理学讲师。【详细】

徐志摩曾评价罗曼罗兰、托尔斯泰时说:“单从他们面上的光彩,单从他们曾经生活过的事实里,我们应得感悟到生命最伟大,最生产--甚至最快乐--的时候是在受苦痛的时候。”也许,看着渐行渐远的学者知识者的背影,内心也正是如是之想,他们曾如此精彩地活在这世界上,不管这世界有多少苦痛。纪念他们,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他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