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笔淋漓写竹枝全诗:家教论坛:如何开启智慧的大门(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2 22:48:10

家教论坛:如何开启智慧的大门(原创)

曾一凡/文

=============

第1页

 

  一、每个人天生就具有无量智慧

  上面这个命题,肯定绝大多数人都不相信。但不管你信与不信,最好先沉住气,待看完下文之后再作出你的判断。

  你若不信,首先我断定你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即把“智慧”与“知识”给混淆了。其实,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是后天所学习的,而智慧则是先天就具有的。知识需要后天的学习;智慧不需要学习,只需要开启。

  在古代典籍中,把人的智慧分为两大部分,即“与生俱来的智慧”与“生后所求的智慧”,前者叫“根本智”,后者叫“后得智”。有一部专门讲开启智慧的历史典籍,名《大般若经》,原文数千卷,我国现存的《大般若经》为六百卷,若每天读一卷,得花将近两年的时间。

  人本来就具有无量的智慧,但为什么表现出来的则有“智力高下”,“聪明与愚笨”的差别呢?

  我们平时所说的“智力”,并不是“智慧”与“能力”的结合,而是指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所谓“聪明与愚笨的差别”,实际上也是指“知识+能力”综合性的差别,知识丰富,能力(包括综合能力)强,我们就认为他聪明,反之,则认为愚笨。从根本上讲,人与人之间的“智慧”是没有差别的。

  这里就产生一个严峻的问题:既然每个人的智慧没有差别,为什么表现出来的“智力”又千差万别呢?

  智慧与知识虽然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两者之间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智慧虽然人人具有,但开启的多少、早迟等都大有区别。开启得早,开启的量大,其对知识的敏感性,记忆性,灵活性、辨识力等自然就强,反之,就弱。现代教育中的偏向是仅仅注重后天“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却忽略了对“根本智”的启迪与开发。

  我们经常在媒体上都能够见到关于“神童”的报道,其实“神童”并不神奇,他与普通学生的主要区别在于“智慧”的启迪和开发的状况。由于“神童”在数量上比较少,因此大家感觉神奇。如果每个婴而在出生后其智慧都得到合理开发,那么,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神童”。因此,我曾经给不少人介绍过我的观点:“每个正常出生的婴儿都是未来的天才”。但信者极少,怀疑者极多,不知你是相信呢还是怀疑?

  下面,在讲如何开启智慧大门之前,先讲:

  二、人的智慧是如何被强行禁锢起来的?

  在此先特别强调,作为母亲最好仔细留意这一部分。

  在过来人中,如果你是一位细心的母亲,你一定会留意到,出生不久的婴儿,对外界一切事物都感到特别新鲜,都有一种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就是他与生俱来的“智慧”。才两三个月的婴儿,当他能够摆动头部的时候,总喜欢到处看。三个月以后的婴儿,当你抱起他到处走动的时候,只要你经常有意将周围的情况介绍给他听,不上十次,凡遇到外出走动,他都表现出“问这问那”的情况,有时还用小手东指西指,脸上还流露出“疑怀”的表情,其实,这就是不同于成人语言的“婴儿语言”。

  面对类似“语言”或“疑问”,90%以上的家长往往是凭着自己的情绪加以对待,情绪好时,还耐起性子给他讲一讲,但面对孩子“没完没了”的“疑问”时,不是不加理睬,便是随意加以呵斥,天大的罪过啊!!!你完全没有考虑到,未来的“天才”、“神童”就是在你这不经意的对待中给扼杀了。如果孩子在满周岁之前,经你如此频繁的“打击”,孩子的“智慧”之门被你所禁锢,以后你再用千百万倍的努力来开发孩子的智力,基本可以肯定:无济于事

  让我们分析一下婴儿为什么要哭?其实,对于婴儿而言,哭声就是他们的一种特殊语言,婴儿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会发出哭声:其一,是感到身体不适,比如饿了、疾病或者遭受创伤及惊吓等不良刺激。这个好理解,不必多言。其二,是求知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发出哭声,这一点则被99%或更多的人所忽略。这就是为什么只有极少数的孩子才能够成为“神童”的重要原因之一(详见后文)。

  现在书籍如海,研究心理学的也不少,但对婴儿心理深入研究的专门著作恐怕就很难找到,(也许是本人的孤陋寡闻吧。)我不是儿童心理学家,在此,我只是借助于我的细心观察和分析。

  我发现:对付婴儿的哭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急忙进食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方式。只要一听到婴儿的哭声,不少母亲第一举措就是赶紧喂奶或者别的食物。

   2、用拍打,摇晃止哭,

  这是母亲在第一招失效后最习惯的方式。有的是轻轻拍打婴儿,或轻轻抖动,或放摇篮里摇动等等。

  3、盲目就医

  母亲在前两招失效后,自然就会想到:孩子还哭,是不是生病了?于是就赶紧找医、找药,或者向别人寻求医疗之方。

  以上三招是母亲惯常采用的方法,但这三种方法都只有一个作用:解决孩子身体上的不适。由于婴儿身体抵御能力差,感到身体不适是常有的事,因此上述三招便屡屡见效。

  上面招术使尽而仍然不见效的事也不少见, 作为母亲就开始着急了,奇奇怪怪的想法便不断出现:是是中邪了,或者遭什么报应了,或者得什么不治之症了等等。

  其实,父母所犯的一个极大且致命的错误往往是先天性智力的忽略或低估,总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有专家证实:胎儿能够明白母亲为什么哭泣;胎儿需要母亲与他对话,临产前期的胎儿及刚出生的婴儿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新生婴儿对未见识的事物有强烈的新鲜感。这些都不是后天经过学习而得到的,是先天性的,这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根本智慧”,当然,其根本智慧还远远不止这些。它比我们所想象的不知要多多少千万倍,多到简直让你无法想象的地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智慧潜能”。在世俗间的“神童”已经很叫我们惊讶,若你要是见识一下佛门中的大成就者,他们的智慧更是让你不可思议,比如有历史记载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本人不识字,而对非常玄妙的《金刚经》则一听明心,还有人,根本就不曾听经闻法,而对佛门所有经典都能够透彻了悟等等。

  我在观察中发现,凡是有人能够经常给婴儿对话,讲故事,讲道理,介绍各种他未曾见识过的新鲜事物,这个婴儿就很少发生“莫名其妙”的哭泣,为什么,就是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能够得到一定的满足。千万别认为他什么都不懂,只是他不会用我们成年人的语言来表达罢了。用心的父母,应该高度关注“婴儿的语言”,哭声、表情、动作等都是他们的特殊语言,需要父母用心观察和体悟。

  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答案:

  对胎儿、婴儿的求知欲的忽略、甚至打击,便是禁锢“智慧”的第一恶行 

  【下面链接:家教论坛:如何开启智慧的大门(第2页)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