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京翰海:跟随产业资本抄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7:37:27

随着股市的下跌,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出手增持公司股份。Wind统计显示,5月份产业资本约投入14.77亿元增持,6月约增持14.20亿元,7月约增持20.55亿元。(见《中国证券报》2011年8月15日,基金周刊3版)

前段时间,媒体也报道了中国太保[20.39 1.95% 股吧 研报]高管再次出手增持公司股票的消息,十分看好中国保险股长期投资价值的股民老成都,也在20元附近跟进增持了中国太保股票。尽管经历“7.23”动车事故、8月美债危机,A股暴跌,但截至8月19日,中国太保股价仍较为坚挺,收盘于19.8元,股价表现明显比另两只保险股好,也明显强于大盘。

8月9日,申能股份[4.52 1.80% 股吧 研报]股价最低跌至4.15元,已经跌破2011年净资产,老成都习惯性地少量补仓。11日,申能股份公告其大股东10日出手增持的消息,股民老成都随即又在4.38元重仓跟进。之后申能股份股价表现十分优异,继10日上涨3.75%后,11日再度暴涨4.97%,收于4.64元。尽管后来大盘再度大跌,但申能股份回落幅度十分有限,截至8月19日收盘,其股价仍有近4.5元。

本轮抄底之后,老成都的股票市值(不是仓位)已经超越了历史最高峰时期。

有市场人士称,上市公司股票被重要股东及公司高管增持,往往说明该公司股票价格已经被低估,因为,重要股东及公司高管最熟悉公司的基本面,而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在乎股价的短期波动,“增持”说明他们十分看好未来公司的长远发展。

对此,老成都也表示赞同。不过,老成都还认为,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及高管往往对本公司有特殊而深厚的感情,所以也存在主观高估公司实际价值的可能,因此,其“增持”只能作为投资者买入的参考指标之一,而最终选择买入的标准,仍然是估值。所以本轮下跌,老成都还选择了股价曾经跌至4.38元,虽未见产业资本增持信号,但其2011年PB跌破1倍的交通银行[4.68 1.74% 股吧 研报]。

老成都跟随产业资本抄底,也是经过细心筛选的,除了不了解的上市公司股票不会随意跟进外,对一些似乎增强市场信心的增持行为也不十分看好。

而老成都大幅跟随申能股份大股东抄底,除了长期持有该股票、对公司基本面十分熟悉外,认为估值已经被严重低估的还有一个简单的理由:去年10月申能股份公开增发,就受到众多机构投资者的青睐,申购中签率仅为0.5%,而今年8月10日申能股份大股东增持价4.3元,复权后比去年10月的公开增发价又低了两成多,大股东乘机抄底也是其增持的原因之一,所以,公告一出,立刻引来更多机构资金入场抢筹,致使申能股份股价迅速被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