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动画:古代饪食器: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8:01:02

古代饪食器:甗

中华古玩网 http://www.gucn.com 发布时间:2008-05-20

  饪食器和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造型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商代甗多为圆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商早期花纹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西周除沿袭商代形式外,还出现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开,在下半部也加附耳,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甗。春秋战国时,器身变薄,袋足消失,许多器物不再用花纹装饰。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甗高合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则多为渐高式。商代的甗一般甗部较深,比例上略大于鬲部,多为立耳。西周的甗则甑部与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较多。西周中期开始出现方甗。春秋以后,甗的甑部多为大口斜腹的式样,即甑的底径要大大地小于口径。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却是在一个长方形鬲部上置3个甗,这仅是极个别的特例。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随葬品。

三联铜甗
商 68X103.7X27厘米

  此为商代重器,乃大型祭祀及宴享时所用,因是三甗联成一体,故名。其构思奇巧,前所未见。高呈长方形作禁状,甗为敞口敛腹,三甗内壁及双耳外侧均有"妇好"二字铭。整器纹饰简洁有秩,形制独特,是研究商代青铜器文物类型学的重要史料。


西周早期

  此器造型古朴大方,生动奇伟。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甗;下部是鬲。用以煮水,外壁饰有兽面纹,底有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