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不哭片中插曲音乐:情书 新浪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7:04:50

情书

(2011-11-03 16:10:27) 转载标签:

休闲

分类: 日常随笔

情书,一个多么浪漫的名字,情书的内涵很广,除了真纯的告白,还有那一行行手写的字体,字体不一定漂亮,但那几经挣扎才鼓起勇气落笔而略显颤抖的笔画,也有因不可抑制的内心波涛,只求一吐为快的行文……因爱情而成了有生命的个体!情书绝对有收藏价值,当你垂垂老矣,重新翻阅那些已泛黄的情书,情书的作者或许只是你人生旅途一位过客,你们早已彼此失散在茫茫人海之中,但这又何妨?只要追求过,爱过,不理最后此情有无修成正果,当年那份青春的勇气,至今仍被收信人珍藏着。俗话“白底黑纸”,情书不仅是一番浪漫情怀的表述,更是一份对爱的承诺和承担。难怪在只强调合约而淡化承诺的今天,情人节玫瑰泛滥,肉麻的电邮短信满天飞,更有现成的情人卡代你组织文句写情书,有几个人还会认认真真静下心来写情书?手写情书,尤如而今众多的手工制作,已日渐式微!

百年中国,西风渐入,“五四”前后,情书在文艺青年中广为流行,要说中国百年情书高手,当属《爱眉小札》的作者徐志摩,然笔者私下认为,徐志摩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但他的情书太肉麻,通篇“眉呀眉的”,“灵魂的火焰”之类……

要说中国百年情书,笔者首推林觉民的“与妻诀别书”,这是一篇遗书,更是一份写给妻子的最后的情书。从民国时代直到今天香港内地的语文课本,都选有此文。记忆中我们这代的语文课没有此文。但也节选过一篇伟人的情书,马克思的《致燕妮》,直到我最近细读林觉民这封情书,深觉比马克思的情书要感人多了!这不单是一封写给娇妻的诀别情书;更是一封写给民族的情书。当爱情可以实际到以“房、车、房产证上具名权”着陆成消费品的今天,林觉民的情书令我们觉得有点辜负了他!你不觉得吗?

林觉民长相俊朗家境优渥,看信中行文“……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窗外疏梅月影,……吾与汝并肩携手……何事不语?何事不诉?……”林觉民与妻是自由恋爱,抑或盲婚哑嫁今不得而知,然夫妇恩爱之情,跃然纸上。信中最后两段最感人,一段写自己宁顾相信有鬼魂之说:“吾灵尚依依汝旁也,汝不必以无侣悲……”。另一“……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我,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

这封信写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4月24日)。

整整一百年过去了,当年的翩翩美男子,牺牲时仅24岁的林觉民的躯体早已化为尘土,但他留下的这封情书,还在炯炯焕发着生命的华彩!

林觉民的才华肯定不止于文笔,但命运没有给他机会,生命在24岁时就永远定格了!在自知必死前留下这封遗书的林觉民,对此一定也是耿耿于怀的,然他宁愿为大义,将短促的一生燃成一团早夭的艳华,身后留下这封不朽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