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霸天下特工王妃:中国二炮导弹隧道长达5千公里 可抵御核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2:57:00

媒体称中国二炮导弹隧道长达5千公里 可抵御核弹

2011-08-23 09:17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资料图:中国二炮部队地下长城。(CNTV独家配图,转载请注明)

图片来源:央视网

据日本《外交官》杂志网站8月20日报道称,2008年3月,中国中央电视台网络媒体公开了用于存储中国二炮部队核导弹的新建加固隧道。该隧道长5000公里,于1995年开始动工。据称,该隧道深达数百米;这使它可以经受常规导弹或核导弹的打击。解放军报纸曾在2009年12月对这个报道进行了证实。

本应引起巨大震撼的事件却并未被西方媒体注意,而亚洲媒体也基本上没有进行报道。韩国的《朝鲜日报》在进行报道时称之为“地下长城”;华盛顿“詹姆斯敦基金会”的“中国简报”稍后对此进行了报道,但是其报道基本上就是引用了最初的报道。

其实,北京建设加固隧道保护导弹力量没有什么。自冷战初期以来,拥有无法摧毁的二次打击能力一直被各国奉为神一般的标准。从理论上讲,能够经受敌人第一次核打击的军队能够震慑敌人,使之不敢冒险进行打击。如果他知道自己的行动会招致巨大的报复,没有一个清醒的敌人会首先进行核打击。

这种震慑有助于增加中美两国间的战略稳定;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保持最小核威慑能力,部署小规模较为基础的洲际弹道导弹。在文章作者看来,只要还剩一枚导弹可以对敌人本土进行报复,最小核威慑就能够让他们打消对中国采取行动的念头。北京一直在进行核武器的现代化,其弹头数量约为150-400枚。即使现在美俄两国开展新军控,这样的力量仍然是比较一般。

但是,最小核威慑能够比中国陆军过去几十年的部署更为有效。“最小”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此外,中国官员和权威人士一直在就采取“有限核威慑”战略进行激辩,“有限”仍然是个模糊的概念。

据悉,这个隧道工程的规模向外界展示了中国核战略的前景。综合所有已知数据后,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核弹头数量比外界原先的最大估计还要多,其各型弹道导弹数目可能达到3600枚之多。“地下长城”能够很轻松的存储如此多的导弹。至少,它体现了北京的新选择。美俄最新签署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两国的核弹头数量限制在1550枚;但实际上,两国的核弹头数量可能会维持在2000枚左右。

即便如此,如果解放军秘密改变最小威慑战略,开始在河北隧道能存储数百新型核武器。它将会突然改变战略平衡,实现对美俄的均势,或者接近均势。关于这个问题,人们有必要关注并进行考虑。

拓展阅读

二炮部队曾成功实施大型核导弹跨区驻训(图)

这是第二炮兵某基地近两年来军事训练成绩单:先后在全军、二炮组织的军事技术比武中夺得17块奖牌,圆满完成某老型号导弹实弹发射和二炮历史上大型号核导弹旅首次跨区驻训任务,高标准完成全军和二炮战略战役集训任务,所属旅团相继被总部、二炮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某旅发射一营被中央军委授予“军事训练模范营”荣誉称号。

谈起军事训练取得的累累硕果,该基地司令员郭斌、政委牛炳祥深有感触:紧紧围绕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这条主线,始终坚持《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的基础性法规地位不动摇,通过深入扎实开展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执法监察,不断夯实各级依法治训、从严治训、按纲施训的思想根基,实现了军事训练的全面落实和战斗力的全面提升。

二炮第一代女子导弹操作号手 首次实弹发射成功

2010年3月,第二炮兵某基地着手组建第一代女子导弹发射单元。经过层层选拔,35名女军人脱颖而出,她们之中,有4名军官,31名战士,32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从此,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3岁的女兵,开始了挑战自身极限的冲刺:强化意志体能、深研基本理论、苦练实装操作、合力排障除险……经过480多个日月晨昏的洗濯磨淬,顺利通过了导弹操作号手资格认证,创造了第二炮兵战斗部队独立发射能力生成周期最短的纪录。

此次实弹发射,她们从受命出征的那一刻起,历经跨区机动、伪装防护、野战宿营、对抗演练,最终走向海拔3000多米的陌生战场。

二炮司令政委罕见联合撰文 谈战略导弹部队建设

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是推动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途径。邓小平同志强调,“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江泽民同志指出,“像二炮这样的高技术部队,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武器装备复杂,更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胡主席强调要“学好用好管好信息化武器装备,促进人与武器装备、人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检验、提高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成效。”这些重要思想,反映了二炮这支高技术部队内涵式发展的本质特征,推动了二炮现代化建设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全文 >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