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理香的好朋友:江浙效益水产养殖技术教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2:01:43

江浙效益水产养殖技术教程

时间:2009-11-15 14:28:13  来源:南孟孟子学院  作者:育才

  诸暨市育才职校创办于1994年,为诸暨专业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2008年开办“南孟孟子学院”,主要开展“儒学教育”和“农业创业”培训。2008\2009年度,对全市20个乡镇都进行了农业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国学教育”在双休日常年开班,结业学员达二千一百人次……感谢社会各界对我院的信任和支持!


第一讲 水产养殖技术基础篇

水产养殖概况:
  水产养殖是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的统称。淡水养殖是利用池塘、山塘水库、江河、湖泊等水体开展养殖鱼类、虾类等水产品的总称。
(一)淡水养殖方式:
  1、池塘养殖:是一种精养高产的养殖方式即放养的鱼类品种多、密度相对比山塘水库等大些、多以人工投喂为主。
  2、山塘水库、河涌养殖:是一种粗放粗养的方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小型山塘水库、河涌也开始实行精养人工投饵的生产方式。
  3、网箱养鱼,是利用山塘水库、江河、湖泊的水体用网片、竹、木板等制成几个立方或几十个立方的水体,实行高密度养鱼模式。
  4、高密度流水养殖:是一种利用一定高程流水落差池水开展高密度精养鱼类的方式。
(二)淡水养殖的种类概况:
  淡水养殖种类有:鱼类、虾类、爬行类、两栖类、水生植物等。
  1、 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
  (1)热带鱼类有:罗非鱼类、淡水白鲳、鲮鱼、麦鲮、野鲮、太阳鱼、淡水沙鱼、巴西鲷、埃及塘虱鱼等。
  (2)温水性鱼类:草鱼、鳙鱼、鲢鱼、青鱼、鲤鱼、丰鲤、杂交鲤、锦鲤、鲫鱼、东北鲫、湘云鲫、异育银鲫、彭泽鲫、团头鲂、广东鲂、鲂鱼(三角鲂)、塘虱鱼、斑点叉尾鮰、云斑鮰、魽鱼、倒剌鲃、光倒剌鲃,加洲鲈、翘嘴红鮊、鳗鱼(日本鳗)、桂花鱼等。
  (3)冷水性鱼类:鲟鱼、史氏鲟、俄罗斯鲟、杂交鲟、虹鲟等。
  2、虾类的养殖品种有:青虾、罗氏沼虾、淡水龙虾。
  养殖技术基本知识:本文主要概述池塘养鱼、水库网箱养鱼。
一、 基础设施条件:
(一)鱼塘的建设及整治:
1、新建池塘标准
 池塘面积以5-10亩,水深2-3米(成鱼)。
 有没受污染良好水质的水源。
 要设有完整的排灌系统,防逃设施。
 有光照时间长,阳光充足。
 塘基要牢固,顶宽在2米左右,才能达到保水能力。
 电源,交通方便。
2、旧池塘整治,实行“五改”
 为便于养殖生产管理,改变生态环境,将小塘改成3亩以上的大塘。
 将浅水塘改成为2-3米的深水塘,增大鱼类的活动水体。
 将漏水塘改成肥水塘,减少生产成本,提高池塘的利用率。
 有条件的应将死水塘改变成活水塘,便于提高水体交换的频率。
 实行人工投肥改变池塘的水质条件,提高水体的肥力,提供优质水体,促进鱼类的生长,增加水体的产出。
 清除旧塘淤泥留10公分,增加水体扩大鱼类的活动场所。
(二)水库网箱的设置
  1、网箱放置处应选择交通方便、避北风、向阳、水深4米以上。
  2、网箱规格可在4×6×3.5、4×4×3、3×3×3中选一种或自行另选其他规格。网箱的格式有四方型 、长方型 、圆型。
  3、网箱用料:多用胶丝网片制成,也有用铁丝网、木板、竹子(片)和旧船体等。
  4、用园木或角铁等制作网箱架、大油桶作浮体,用大石、铁锚、绳索固定。
二、 养殖品种的选择:
  水产养殖的品种选择是整个养殖生产的关键,品种的好坏是渔业生产效益的体现,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导向和自身生产条件,资金状况而确定养殖品种。在当前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时代中,有条件的养殖户对养殖品种的选择,应以人传统,我优质;人优质,我特种;人无我有,人有我多;力求抢占市场销路。一般的养殖品种是以养殖条件中的水质肥瘦、水温、溶氧、饲料来源等而确定养殖品种:如池塘养殖的鱼类除翘嘴红鮊均可养殖。而水库网箱养殖鱼类品种,应选择能适应集约高密度生长和经济价值高的品种,才不至于浪费人力、财力、物力,产出较高的经济效益,提供较多的优质鱼产品。如三角鲂、倒剌鲃、光倒剌鲃、翘嘴红鮊、鳗鱼、桂花鱼等。
     在池塘养殖品种的选择时,应选择品种之间不相互制约的品种,才能有利于利用水体层次的生产力,避免影响各品种的生长和经济效益的收入,网箱养鱼不存在品种间相互制约的问题,因其均实行单一品种养殖法。
三、 鱼种放养:
(一)放种前应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1、池塘消毒
 生石灰清塘:A、干水清塘法,用生石灰50-75公斤/亩全塘消毒,消毒后7天灌蓄水至养鱼所需的水深度;B、带水清塘法:水深1米用生石灰125-150公斤/亩。先将生石灰放在溶器溶解成石灰水,进行全塘泼洒(含塘四周塘基壁),消毒后7天可进行鱼苗试水,试水点设在尾池边。
 茶麸、漂白粉清塘:每1米深池水用茶麸35公斤,漂白粉15公斤,应在清塘的前1-2天将茶麸捣成碎块,用溶器或小水池加水浸泡。施用时用漂白粉和茶麸水渣混合成消毒液进行全池泼洒,试水操作与生石灰的做法相同。
 渔具消毒:采用太阳光进行渔具用品的消毒工作:即将用具放置太阳光下爆晒2-4小时。
2、网箱消毒:
网箱消毒与渔具消毒方法相同,消毒后把网箱用密封效果好的大尼龙袋装封待用或在鱼种投放前的5-6天进行太阳光消毒,消毒后立即挂吊到网箱架上,等待投放鱼种。
3、选择鱼种标准:
购进鱼种的标准,应选择规格一致,背部肌肉厚(即肥满度好)、体色泽明,鳞片完整无损,游水活泼成群,溯水性能强,体表无伤无病和无寄生虫寄生。
(二)品种混养及合理密养
    我国的池塘养鱼历来都是实行多品种合理混养,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天然饵料及人工饲料,发挥各种鱼类的食性相互关系、相互促进的作用。适当增加放种密度,是提高池塘产量的主要措施。此外,混养还有以一个品种为主,混养其他多个品种的方法:如罗非鱼类、太阳鱼、淡水沙鱼、鲫鱼等为单养品种占总放养的80%,混养的多种鱼类占20%。
上述池塘放养各种鱼类和数量表是按标准池塘条件设计的,具体放养密度可依据如下几个方面作出决定:
   1、有良好水源的池塘,放养密度可适当增加反之则作相应的减少。
   2、凡池塘混养多种鱼类,应视池塘是否标准和自身经济情况而定。
   3、若饲料、肥料来源充足,有丰富养鱼管理经验,养殖品种可多几个,放养数量也可大些,如养鱼设备条件好,亦配有增氧设备可增加密度。
   4、也可根据历年本地塘的放养量、产量、生长情况、起水规格等确定。
  (三)轮捕轮放
  在实行混养和合理密养鱼类的基础上实行轮捕轮放的养殖技术,即对鲩鱼、鳙鱼、鲢鱼、罗非鱼进行捕大留小,按所起捕数量投放相同数的鱼种,致使池塘中的鱼类品种与数量保持年初的投放量达到合理利用水本的生产力。
  (四)网箱养鱼的放养密度:
   网箱养鱼是一种集约型的养殖方式,鱼种的放养密度相对比任何水体的养殖密度高。
  (五)鱼种放养时间
   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掌握好鱼种放养时间是渔业生产的重要一环,它关系到年终养殖生产的收成,应切实抓紧鱼种投放时间,可从下面几点掌握好投放鱼种时间:
    1、凡池塘条件达到标准,水源足的池塘在年底鱼产品全部上市后,做好清塘消毒工作,争取在进入下一年前,完成温水性鱼种的投放任务,让鱼种对水体有一个适应期,在来年水温升高时使鱼类及早开食延长鱼类的生长期。
    2、热带鱼类均是喂寒鱼类,投放该类鱼种时应掌握水温条件一般要在18℃以上(即四月底以后)才能开始做投放鱼种的工作。
    3、若有条件养殖冷水性鱼类的要掌握在水温25℃以下(即九月底以后)时投放。水温在25℃-30℃时停食,30℃以上进入死亡状态直至死亡。
    4、轮捕轮放的投放鱼种时间,要视成鱼起捕时间而定。
    5、对水源不足,容易造成干旱的池塘,不应以时间来确定投放时间,应以池塘的蓄水量而定。
    6、水库网箱养鱼的投放鱼种时间与池塘的投放时间不同,一般都设有鱼苗种专用箱进行鱼种的育粗工作。待成鱼上市后可将下一批种鱼分开,移到其他空箱开始养殖成鱼工作,实行网箱轮换使用。
    四、 饲养管理:
在池塘养殖生产的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投饲、施肥与水质变化的关系,应具体做到投饲、施肥“匀、好、足”。“匀”是指全年都有饲料投喂,避免饥一餐、饱一餐的现象发生;好是指投喂的饲料质量要合标准,无变质;“足”是指饲料、肥料要满足在各个不同时期鱼类生长需要量。才能保证池塘水质的“肥、活、嫩、爽”。水质“肥”说明可被鱼类利用的浮游生物丰富,水色呈绿油色、茶褐色,透明度在30cm上下;“活”水色是指池水在一天当中的变化。在晴天时,清晨水质较清,随着太阳光的照射而变浓;“嫩、爽”是指水质肥而不老,不呈乌黑色,没受污染,无异臭味。
    (一)投饲料、施肥主要技术
1、投饲料、施肥是池塘养鱼管理中一环,它涉及到水温、水色、天气及鱼类动态等因素,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不能忽视它。因此必须掌握“四看”、“四定”。以免造成浪费,污染水质,增加生产成本。
(1)、“四看”
  “看水温”:鱼类在春、冬二季水温低时,其摄食量少,不必投过多的饲料和肥料,在夏、秋两季的气温、水温较高,鱼类撮食量大、生长快,投饲量要随水温升高而逐渐增加。
 “看水色”当水色清淡要及时施肥;若发现水质过浓时要暂停施肥,也可加入新水。
 “看天色”:天气晴稳可视食量多投,阴雨天少投,天气闷热、气压低、阵雨后应停止投饲,以免造成泛塘死鱼。
 “看鱼的动态”:清晨巡塘观察鱼的活动情况,看是否出现有鱼类浮头现象及其浮头程度,确定当天投饲量。
(2)“四定”
 “定质”:必须投喂新鲜、清洁、鲜嫩容易被鱼类吸收消化的青饲料及营养丰富的精料,拒用变质的饲料。
 “定量”:每天的饲料投放量应做到均匀,不能时多时少,增加投料时也应逐步增加,以免造成鱼类时饥时饱的现象,引起鱼病的发生,如容易引发肠炎病。鱼类吃得过饱过多,容易饱死。如罗非鱼、鲤鱼有出现过。
 “定时”:投料一般每日投饲二次,即上午和下午各一次,上午在9-10时,下午在4-5时,鱼苗鱼种期可在午夜11-12时投喂一次。
 “定位”:定位点应设置在较少受影响的池塘或进水口处,设立食台(尤其是要投青饲料的池)可减少饲料的浪费,也可便于清除残剩饲料,进行食场、鱼体消毒、鱼病的防治工作。
    (二)网箱养殖投饲技术
     由于网箱养鱼的生产面小,鱼类种苗密度大,饲料的损失程度相对比池塘等大得多,因此在整个养殖生产过程中,除切实掌握好“四看、四定”的技术外,网箱养鱼的投喂次数时间应相对增加,即:种苗期3—4次,鱼格期2-3、成鱼2次。在每次投喂时是采取少洒多次的轮看投饲法,避免造成饲料的浪费。
    (三)解决养鱼饲料、肥料的途径:
     1、大力推广发展鱼猪、鱼禽、鱼草等配套养殖生产的模式,力求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价值。
     2、大力推广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形成精养模式,加快鱼类生长速度,提高生产效益。配合饲料有如下好处:
 减少散失,提高利用率。
 防止饲料过失而污染水质,影响鱼类生长。
 参有防病治病的药物。
 营养成份全面,有利加速鱼类的生长。
(四)配备增氧设施
  在实施渔业生产的过程中,应配备好动力机械的设备。如低压交流电路,增氧机、抽水机等,尤其是标准池塘和实行标准养殖措施的农户或企业,是要必备这些生产工具,因达标的池塘鱼口多,水肥,而容易引起鱼类浮头直至泛塘死鱼。发现问题及时增氧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增氧机的开机时间一般多在下半夜至早上7点钟前,如遇气压低也必须及时开机增氧。总之凡见有鱼类浮头、虾类靠池边时都要开机,直至其现象消失为止。
(五)日常管理
  在整个养殖生产过程中,应做到“四勤”。
  1、勤巡塘:加强早、中、晚巡塘,目的是早上观察鱼、虾有无浮头,靠边及生长、活动是否正常,塘基有无漏水、崩基、水位、水质有无变化。网箱养鱼生产中有无网破走鱼。观察鱼类的吃食情况,有无残饵、鱼病,以便决定对饲料的增减,及时做好鱼病防治工作。
  2、勤清洁:日常工作中应勤捞残饵、病鱼、死鱼及清除塘四周杂草等,保持清新水质,以免鱼病的再度发生。
  3、勤捕捉:鸟类、蛇类是鱼类的天敌,尤其是鱼苗期间,应勤捕捉或抠赶,以免造成生产损失。
  4、勤做档案:要认真做好日常的塘头档案的记录,如鱼苗鱼种投放量、日期、天气变化、水质、投饲料、肥料、鱼类的生长、吃食等情况的记录。以便积累生产经验,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讲 水产常见病防治篇


鱼病防治
  鱼病防治是保证获得稳产高产的重要工作方法。为防止鱼病的发生,控制鱼病的发展,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切实加强管理,及早进行药物预防工作。
  (一)发病原因:
1、池塘久不清整,无消毒、塘边杂草丛生,塘泥腐植质过多,水质变坏,病原体大量繁殖;
2、水温,PH值突然变化,水中缺氧;
3、鱼体没有消毒带病下塘,鱼体质弱,抗病能力差,鱼类密度大,混养品种不合理。
4、饲养管理不当,饲料投喂不足,人为机械损伤,天敌攻击至伤。
5、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及寄生虫的侵袭。
  (二)鱼病预防方法:
  在养殖鱼类生产过程中,除切实做好池塘整治、药物清塘、鱼体消毒及加强管理工作外,要认真做好药物预防,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工作,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预防。
  1、食场消毒:
1.每10-15天,用250克漂白粉溶解于水后泼洒食台;在食台挂三袋漂白粉,每袋150克,每天更换一次,连续挂3-4天。此法适用于网箱养鱼生产。
2.在食台挂三袋硫酸铜、硫酸亚铁混合药物,每袋用为100克﹕40克,每天换一次,连续挂3天,此法适用于网箱养鱼生产。
  2、池水消毒
1.用漂白粉1克/m3,溶解水后全池泼洒,10天一次,即从四月中旬开始实施。
2.用生石灰(15-20公斤/1米/亩)溶水后全池泼洒,用药时间4月初开始,10天一次。
3、青饲料、有机肥料消毒
1.将青饲料放到每百公斤水体含0.1-1克漂白粉中浸泡5-10分钟后投喂鱼类。
2.使用有机肥料前,每500公斤有机肥料加150克-250克漂白粉搅拌发酵1-2天后,全池泼洒。
4、投喂药饵防治肠炎病,用磺胺胍10克、大蒜粉250克/百公斤鱼体(第一天),第二至第六天药物减半,拌精饲料投喂。
5、实施鱼类人工注射免疫疫苗,用量参照疫苗瓶的附加说明的用量。
6、中草药浸水预防,分别用大茶药、苦栋树叶、桉树叶、松树毛、黄烟树250-350市斤, 捆成数把,投到池水中沤浸,待其腐烂后,再继续投放沤水,达到防病作用。
  (三)池塘鱼类浮头应急措施
  池塘鱼类浮头现象多出现在午夜至清晨七点前,也常出现在天气闷热、气压低、阵雨后。因此,清晨和上述情况应切实做好巡塘工作,如确实出现鱼类浮头、虾及小杂鱼死亡,遇碰击声不下沉,这是严重的浮头现象,离泛塘死鱼的时间不长。这时应立即做好下面几点工作:
  1、有增氧设备的应立即开机增氧,并边加新水边排水。
  2、没有增氧设备的养殖户,应采取加新水、排旧水,投放增氧剂(片、粉)或人力扬水增氧。
  3、立即泼洒黄泥水加人尿的混合液。比例为:黄泥50公斤、人尿20—25公斤加水溶解全塘泼洒。
  4、用100—200公斤的大蕉树切碎全塘泼洒,也可起到作用。
  常见的鱼病有传染性鱼病(如出血肠炎、烂鳃病、赤皮病等),寄生性鱼病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一)成鱼养殖常见鱼病的防治
  1.传染性鱼病
  常见传染性鱼病有病毒引起出血症,病菌引起的老三病(肠炎、赤皮、烂鳃病)。
  其预防措施为:池塘每隔10-15天用漂白粉1ppm浓度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0.7ppm浓度全池泼洒1一2次,同时内服抗菌鱼用药饵一个疗程(连用三天)。网箱和流水养鱼的预防方法为药物挂篓或定期泼洒,每隔10-15天挂药袋(篓〕一个疗程。可挂硫酸铜、硫酸亚铁(5:2)250克袋,或漂白粉250克袋,每个网箱(25㎡)挂3-5个袋(篓),连挂三天,或每隔10-15天。泼洒生石灰乳液(每25㎡用生石灰5-10公斤〕。
  出血病治疗:外用硫酸铜0.7ppm浓度全池泼洒,连用两天,每天一次,内服三黄药饵,三黄药饵为大黄50%,黄柏30%,黄苓20%,按每50公斤用药250克的用量拌饵投喂, 连用三天。
  2.寄生性鱼病
  常见鱼病有锚头鳋、指环虫、中华鳋、和鱼鲺病。其防治措施常用90%的晶体敌百虫0.5ppm浓度全池泼洒。
  (二)鱼种培育常见鱼病的防治
  常见的有老三病、白头白嘴病。尾柄病等。
  1.白头白嘴病的治疗:
  每亩水平均水深二米用生石灰15-20公斤,和水调匀全池泼洒:或将百分之二到四浓度的五倍子捣烂,用热水浸泡,连渣带汁全池泼洒。
  2.尾柄病也即烂尾病的治疗
  每立方米水体用0.2克呋喃唑酮(痢特灵〕全池遍洒或用强氯精适量全池泼洒。
  3.寄生性鱼病
  寄生性鱼病除锚头鳋、指环虫、中华鳋、和鱼鲺病外(其治疗方法同成鱼养殖),还有原生动物寄生引起的车轮虫,斜管虫病和小瓜虫病筹。车轮虫、笔斜管虫病的洽疗:用0.7ppm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比例为5:2)全池泼洒。
  4.小瓜虫病的治疗:用福尔马林全池泼洒,病情严重的两天后再放药一次。
  (三)泛池:是池塘水中的溶解氧不足,引起死鱼的一种现象。一般多发生在5-9月间。每当天气闷热、气压降低、风由北转南、暴雨过后等情况下,一般池塘水面出现泡沫,甚至有一股腥臭味;小鱼虾子聚集于池边等。
  防治方法:
  1. 注意巡塘,发现泛池迹象,立即注入新水,或开动增氧机增氧,减少或暂停投喂饲料。
  2.用黄泥水、明矾水、石膏粉等泼洒,对解除泛塘也有一定的效果。
  (四) 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 外用药的泼洒一定要准确测量水体,以免药量过少达不到效果或过多而造成中毒。
  2.药物溶解要充分溶解。尤其是漂白粉,强氯精。硫酸铜等应充分溶解后方能泼洒人池,最好用纱布过滤,以免残渣使鱼误食而导致鱼中毒。
  3.溶解药物的温度应适当,如强氯精、硫酸铜应用温水溶解。但水温不得超过60℃,以免降低药效。
  4.不同作用的药物不得混和使用。尤其是晶体敌百虫不能与碱性药物(如生石灰)同时使用,否则敌百虫遇碱水分解成毒性很强的敌敌畏。
  5 .盛装或溶解药物的容器最好不用金属容器,如漂白粉、强氯精、晶体敌百虫、硫酸铜、高锰酸钾等药物,如用金属容器溶解易腐蚀容器或与容器起化学反应降低或增大药效。
  6.药物泼洒的时间最好选择在一天中水温较稳定的时期。如下午4-5时。
  7.药物应现配现用,如漂白粉、强氯精等含氯类药物如配水后停留时间过长易失效,生石灰的泼洒最好配成石灰乳.如时间过长沉淀后也易失效。
  8.网箱和流水养鱼在施药时,用药量应适当,不能过量,以防引起鱼瞬间中毒

第三讲 夏季养鱼高产措施

  夏季是鱼类养殖的关键时期,为了保证养殖稳产高产,大家应注意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加强饲养
 夏季水温在20-28摄氏度,特别是25-28摄氏度之间时,鱼类生长最旺,饲料效率最高,应抓紧机会强度投喂,以保证实现高产。一般精饲料每天投喂3次,青饲料每天投喂1-2次。投饵数量可根据具体情况而灵活掌握。
  精饲料以投下后半小时内吃完为度;青饲料以当天吃完为适度。当天气晴朗,水中溶氧量高,鱼群摄食量大,应适当多投;反之,天气闷热,水中溶氧量低,鱼群摄食不振,而且残饵易腐败变质,败坏水质,应少投或不投。水质清爽,鱼池摄食旺盛,应多投,水质不好,应少投或不投。
  以草鱼、鲤鱼、罗非鱼等吃食鱼类为主的池塘,一般1日投喂2次,即上午10点、下午3点各一次。高温季节可改为上午9点,下午4点投喂。饲草投在池面架设的饲草筐内;颗粒配合饲料,应用敲击水桶等方法形成条件反射,在一定范围水面投喂;饼粕、麸皮等精料泡透后投在水下饵料台上,每次投喂量以2-4小时吃完为度。
二、调节水质
  夏季水温高,水质变化快,同时,夏季投饲量大,鱼排泄物多,水质易污染,因而应加强水质的调节,防止泛塘。一是要定期加注新水。一般7-10天加水或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0-15厘米。并要保持水位在1.5-2米以上。平时注意观察,根据水质情况及时采取加水、换水措施进行适当调节,保证池水利于鱼类生长。二是增氧机增氧。精养池在夏季应安装增氧机,在晴天的中午2-3时开增氧机调节水质,有浮头危险时,开增氧机增氧。另外还可采用其他辅助方法来调节水质,比如定期搅动池底,促使物质循环代谢;及时清除污物、残饵防污染,适时杀灭水蚤及其他药物调节法等。四是加强池塘防护。夏季雨水较多,应做好防止鱼类逃跑的工作,如及时加固堤埂,修复池坝,注意进排水拦鱼设施的维修、加固,防止破损逃鱼。
三、积极防病
对鱼病要掌握以防为主的原则。鱼塘消毒一般每月每亩用生石灰15公斤,化浆搅匀全池泼洒。初夏是草鱼肠炎病易发时期,可定期投喂药饵,每50公斤鱼用痢特灵0.7-1克,连续6天,或每5公斤饲料中加捣烂的大蒜0.25公斤或0.2公斤食盐投喂。

第四讲 水产养殖新品种简介

一、瓦氏黄颡鱼
  瓦氏黄颡鱼,又称江黄颡,是黄颡鱼属中生长最快的种类,一龄体重80-150克,二龄体重400-600克,该鱼食性广,适应能力强,肉质细嫩,无肌间味,味道鲜美,经济价格高,是极具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
二、湘云鲫
  湘云鲫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筠教授为首的科学家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来的三倍体鱼类新品种,被国家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内优良淡水品种,它具有不繁育、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耐低氧、抗病力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特点,与目前我市养殖的银鲫相比,表现出一系列优良生产性能。
三、太阳鱼
  太阳鱼,原产于美国南部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是北美洲重要水产养殖品种,该鱼具有食性广、病害少、肉质好、价格高,目前该鱼系为高档稀有水产品。
四、长吻鱼危
  长吻鱼危系底栖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格高,每公斤售价达50元以上,是极具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长吻鱼危适应能力强,病害少,适合池塘专养、混养。
五、太湖白鱼、太湖花骨
  太湖白鱼、太湖花骨,系太湖“三白”中的“二白”,是名贵的淡水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格高,深爱消费者的青睐,该二种鱼具有食性杂、生长快、易饲养等特点,适宜池塘专养、混养、蚌塘搭养,是目前淡水鱼品种中经济效益较好的养殖品种。

第五讲  简易的鱼类繁殖设施

  正规的鱼苗种生产单位,都具备了一套完整的鱼类人工繁殖设施,配备有蓄水池、产卵池、孵化缸或孵化环道等。这些设施,一般为水泥、砖结构,投资大,且设施固定。一般水产养殖户难以办到,而且许多水产养殖场所,是由良田改造面成,不好轻易在良田上建设固定设施。目前,大多数养殖户利用池塘产卵、孵化方式来进行人工繁殖,但该方法由于池塘面积大,存在工作量大、操作复杂、不能收集鱼苗等缺点。现介绍一种简易的鱼类繁殖设施,该设施最适宜于产粘性卵的鱼类人工繁殖,投资小,操作灵活方便,经济实用。
  一、场地选择  产卵池选择在一口池塘的旁边,有50厘米左右的水位落差,池塘作为鱼类人工繁殖的供水池。
  二、产卵池建设  在选择好的场地上,采用半挖半垫方式修筑一口小水池。小水池呈长方形,水深1米左右,面积5-20平方米(养殖户可根据生产规模自定)。用尼龙薄膜覆盖全池。薄膜覆盖的目的是防止鱼类产卵时把池水搅混,提高受精率以及方便收集鱼苗。进出水管可用PVC管铺设。养殖户还可以根据生产要求,在小水池下方开挖集苗池。这样,产卵池就建成了。
  三、鱼类繁殖方法    将注射好催产剂的亲鱼放入产卵池,架设鱼巢,开启进出水管阀门,即可进行鱼类的人工繁殖。产卵完毕,亲鱼另行处理。鱼卵孵化,可转入鱼苗培育池进行池塘孵化;也可以在产卵池内孵化,但要求在出水管前包捆一块筛绢。
该设施,最适宜于翘嘴红鲌、花鱼骨、鲤鱼、银鲫、鳊鱼等产粘性卵的鱼类人工繁殖,广大养殖户不妨试一试。

第六讲 小龙虾养殖技术

  概述:1.1  基本特征:克氏螯虾在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刺蛄科。原产于北美,1918年被引入日本,1929年经日本引入中国,经几十年的扩散,已形成全国性的分布,成为常见的淡水经济虾类。它适应性极广,具有较广的适宜生长温度,在水温为 10-30℃时均可正常生长发育。亦能耐高温严寒,可耐受40℃以上的高温,也可在气温为-14℃以下的情况下安然越冬。克氏螯虾生长迅速,在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饵料供应情况下,经2个多月的养殖,即可达到性成熟,并达到商品虾规格,一般雄虾生长快于雌虾,商品虾规格也较雌虾大。同许多甲壳类动物一样,克氏螯虾的生长也伴随着蜕壳,蜕壳时,一般寻找隐蔽物,如水草丛中或植物叶片下。蜕壳后最大体重增加量可达95%,一般蜕壳11次即可达到性成熟,性成熟个体可以继续蜕皮生长。其寿命不长,约为1年。但在食物缺乏、温度较低和比较干旱的情况下,寿命最多可达2-3年。
  1.2  生活习性:克氏螯虾喜欢生活在水体较浅、水草丰盛的湿地、湖泊和河沟内,繁殖季节喜掘穴。洞穴位于池塘水面以上20cm左右,深度达60cm到1.2m,内有少量积水,以保持湿度,洞口一般以泥帽封住,以减少水分散失。在夏季的夜晚或暴雨过后,它有攀爬上岸的习惯,可越过堤坝,进入其它水体。克氏螯虾对饵料的要求不高,属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水底的有机碎屑为食,也捕食水生动物,如小型甲壳类、水生昆虫等,在养殖池塘中,喜食投喂的小杂鱼和螺蚌肉;天然水域的个体,动物性食物约占20%,植物性食物占80%。当食物供应不足时有自相残杀的习性,主要是捕食刚蜕壳的软壳虾。克氏螯虾对水质要求不高,可在pH为6.5-9.0的水域内生长,最适pH为7.5-8.5,耐低氧和氨氮,当水中溶氧为1.0- 3.0mg/L时,可正常生长,当溶氧降至1.0mg/L以下时活动减弱,低于0.5mg/L时方可造成大量死亡;一般情况下,在氨氮为2.0-5.0mg/L时,对其生长无明显影响,但氨氮过高会使生长受到抑制,甚至造成大量死亡,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夏季,当水中大量有机物腐烂时会偶尔发生。从以上各种情况来看,它比较适合我国的广大地区进行养殖。
    繁殖特点:克氏螯虾常年均可繁殖,其中以5-9月为高峰期。
  2.1  亲虾雌雄鉴别:克氏螯虾雌雄异体,并且具有较显著的第二性征。首先可从腹部游泳肢形状加以区分,雄虾腹部第一游泳肢特化为交合刺,而雌虾第一游泳肢特化为纳精孔;其次,二者螯足具明显差别,雄性螯足粗大,螯足两端外侧有一明亮的红色疣状突起,而雌虾螯足比较小,疣状突起不明显;第三,雄虾螯足较雌虾粗大,个体也大于雌虾。
  2.2  性腺发育:克氏螯虾的卵巢发育持续时间较长,通常在交配以后,视水温不同,卵巢需再发育2-5个月方可成熟。在生产上,可从头胸甲与腹部的连接处进行观察,根据卵巢的颜色判断性腺成熟程度,把卵巢发育分为苍白、黄色、橙色、棕色(茶色)和深棕色(豆沙色)等阶段。其中苍白色是未成熟幼虾的性腺,细小,需数月方可达到成熟;橙色是基本成熟的卵巢,交配后需3个月左右可以排卵;茶色和棕黑色是成熟的卵巢,是选育亲虾的理想类型。精巢较小,在养殖池塘中,一般同卵巢同步成熟。在美国各主要的螯虾生产区域,一般采用逐步排干池水的方法,来刺激螯虾的性腺成熟,促进亲虾交配产卵。
  2.3  交配:克氏螯虾几乎可常年交配,但以每年春季为高峰。交配一般在水中的开阔区域进行,交配水温幅度较大,从15℃到31℃均可进行。在交配时,雄虾通过交合刺将精子注入雌蟹(虾)的纳精囊中,精子在纳精囊中贮存2-8个月,仍可使卵子受精。雌虾在交配以后,便陆续掘穴进洞,当卵成熟以后,在洞穴内完成排卵、受精和幼体发育的过程。
  2.4  产卵和幼体发育:克氏螯虾的繁殖比较特殊,繁殖的大部分过程在洞穴中完成,故在平常的生产中难以见到抱卵虾。卵巢在交配后需2-5个月方最后成熟,并进行排卵受精。受精卵为紫酱色,粘附于腹部游泳肢的刚毛上,抱卵虾经常将腹部贴近洞内积水,以保持卵处于湿润状态。克氏螯虾的怀卵量较小,根据规格不同,怀卵量一般在 100-700粒,平均为300粒。卵的孵化时间约为 14-24天,但低温条件下,孵化期可长达4-5个月。克氏螯虾幼体在发育期间,不需要任何外来营养供给,刚孵出的仔虾需在亲虾腹部停留几个月左右,方脱离母体。若条件不适宜,可在洞穴中不吃不喝数周,当池塘灌水以后,仔虾和亲虾陆续从洞穴中爬出,自然分布在池塘中,有时亲虾会携带幼体进入水体之中,然后释放幼体。克氏螯虾虽然抱卵量较少,但幼体孵化的成活率很高。由于克氏螯虾分散的繁殖习性限制了苗种的规模化生产,给集约性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2.5苗种:虽然作为龙虾个体繁殖量不是很大,但成活率比较高,母体数量多了以后,就保证了苗种的数量。克氏原螯虾繁殖是不同步的,同一池塘的苗种规格是不一致的,但可以繁殖出生产所需要的苗种,可以满足今后养殖的需要。有了批量的苗种,今后的生产发展就有了保障。
养殖技术:
  3.1  池塘清整消毒
  池塘清整。饲养克氏原螯虾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塘要有一定的坡度。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0.4-1.2m。新开挖的池塘和旧塘要视情加以平整塘底、清除淤泥和晒塘,使池底和池壁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尽可能减少池水的渗漏。最好是有部分地方象沼泽地,深浅不一,占池塘总面积的1/3-1/5左右。
  虾类活动的场所与鱼类有所不同,虾类活动的场所是能够使其附着的水体底面积和池塘中的水草茎叶,即水体中可供虾附着的面积越大,则可放养虾的数量越多。克氏原螯虾喜欢在洞穴阴暗处栖息,附着物可根据不同地区的条件放置一定的数量,在澳州龙虾的繁殖场我们见到过用瓦片和竹筒放在池塘内,也可取得同样的效果。
  池底50%-70%左右面积种植水草,供克氏原螯虾在蜕壳时躲避敌害的侵袭和栖息用。饲养前期在水草未长出时,可用陆生植物扎成草把放在池塘四周,离池埂1.5m处,每隔3-5m放一束,每亩放20-30束。
  清塘消毒。池塘清塘消毒,可有效杀灭池中的敌害生物如鲶鱼、泥鳅、乌鳢、蛇、鼠等;争食的野杂鱼类如鲤、鲫鱼以及致病菌。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生石灰消毒:生石灰有干法消毒和带水消毒两种。干法消毒法:池塘留水10cm左右,每亩用生石灰100-120kg,全池泼洒,再经3-5天晒塘后,灌入新水。带水消毒,每亩水面以水深1m计算,用生石灰125-150kg溶于水中后,全池均匀泼洒。
  漂白粉消毒:将漂白粉完全溶化后,全池均匀泼洒。用量为每亩15-20kg(含有效氯30%),漂粉精用量减半。
有些地方用茶饼清塘消毒,效果也很好。最好是生石灰,和养青虾、河蟹一样的管理。
  3.2放养前准备:种植水草。“虾多少,看水草”,在水草多的池塘养虾,成活率高。克氏原螯虾食性杂,摄食的水草有苦草、轮叶黑藻、凤眼莲、水浮莲和喜旱莲子草(水花生),以及一些陆生的草类等。在池中种植水草,为虾提供了隐蔽、栖息的理想场所,也是虾蜕壳的良好场所。一般种植水草的面积以不超过池塘总面积的2/3。在放养前也必须放好螺蛳,每亩要求在200-300公斤以上,以后还需要逐步添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养好龙虾。
  进水和施肥。水源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无污染。向池中注入新水时,要用60-80目纱布过滤,防止野杂鱼及鱼卵随水流进入饲养池中。同时施肥培育浮游生物,为虾苗在入池后直接提供天然饵料。往虾池中施肥,最好选用有机肥料,如施发酵过的有机粪肥。施用量为每亩300-500kg,使池水有一定的肥度。在虾苗放养前及放养的初期,池水应控制较浅的水位,水质易变肥;在饲养的中后期,随着水位加深,要逐步增加施肥量。具体要视水色而定,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5-40cm。
  3.3  虾苗放养:放养虾苗要特别注意虾苗的成活率,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放下去看看是活的,第2天会发现大量死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死亡呢?原因有好几方面:1在运输过程中离水时间过长,使龙虾长时间处于脱水状态,放到塘里龙虾大量吸水导致腹胀而死 。2收购的苗种是被捕捞户在水体中下药捕获到的,放入塘中会大量死亡。3由于运输工具不合适,造成龙虾挤压受伤,放人塘中也会造成大量死亡。针对上述原因必须要采取几方面的措施:1是把好苗种进口关,亲自去现场收购,用药捕来的苗种不要,大河道里的苗种质量比较好,带病菌也少。2把好苗种运输消毒关,在运输龙虾的过程中,避免挤压,可用装有0.3%的食盐水喷壶喷洒消毒,避免脱水和杀灭病菌.3就近收购原则, 就近收购可以节省在途中的运输时间,提高放苗的成活率.
  清塘后7-10天,池水药效消失,而此时正是虾苗的适口天然饵料如轮虫、枝角类等浮游生物繁殖的高峰期,此时即可进行放苗。放苗前要进行“试水”,如果试水虾活动正常。无死亡现象,说明池水药性完全消失,即可放苗。
对放养的虾苗虾种质量要求是:
  (1) 规格整齐。稚虾规格在0.8cm以上,虾种规格在3cm左右。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虾种规格要一致,可以一次放足,也可以分批放养。
  (2) 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生命力强。
  克氏原螯虾虾苗放养量视虾苗的规格大小、放苗时间及池塘条件灵活掌握。放养虾苗的时间要依据饲养的方式来决定,具体有以下几种:
  ① 夏季放养模式。以放养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为主,放养时间在7月中下旬,稚虾规格为0.8cm以上。每亩放养3-6万尾。
  ② 秋季放养模式。以放养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或虾种为主,放养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虾苗规格在1.2cm左右时,每亩放养2.5-4.5万尾;虾种规格在2.5-3cm时,每亩放养2-3.5万尾。少部分年底可达上市规格,大部分要到翌年6-7月起捕上市,商品虾只重25g以上。
  ③ 冬春放养模式。一般在12月份或翌年3-4月放养。以放养当年或者上年底的虾种为主,规格为每kg100-200只,每亩放养1.5-3万尾。经过冬、春两季养殖,到6-7月起捕上市,商品虾只重可达30g以上。
  3.4饲料投喂:克氏原螯虾饲料主要是以草类为主,食性与河蟹极为相似,所以种好草是养殖好龙虾的关键,要求占池塘面积50-70%以上水草,我们今年是种了大量的苦草(扁担草),其他的草类也可以,在放养前也必须放好螺蛳,每亩要求在200-300公斤以上,以后还需要逐步是添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养好龙虾。


第七讲 小龙虾增产养殖技术


  在克氏原螯虾的饲养过程中,饲料的投喂,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 按照克氏原螯虾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搞好饵料组合。虾苗虾种阶段,主要摄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因而应通过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培养大量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供虾苗和虾种捕食。同时辅以投喂人工饲料,这时期主要采用粉状饲料,如麦麸、豆饼。5月以后是克氏原螯虾快速生长阶段,应以投喂麦麸、豆饼以及嫩的青绿饲料、南瓜、山芋、瓜皮等为主,辅以动物性饲料。5、6月份是克氏原螯虾亲虾性腺发育的关键阶段,而8、9月则是克氏原螯虾积累营养准备越冬阶段,此时应多投喂动物性饲料,如鱼肉、螺蚬蚌肉、蚯蚓以及屠宰场的动物下脚料等,充分满足克氏原螯虾生长发育对营养的要求。因为没有专用的配方饲料,因此在饲料中必须添加脱壳素,满足龙虾脱壳的需要。
  (2) 按照克氏原螯虾的摄食特点,科学投饵。克氏原螯虾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夜晚出来活动觅食,克氏原螯虾还具有贪食和相互争食的特点,因而在饵料投喂上,每天要早晚投喂2次,投喂量以傍晚为主,投喂量要占到全天投喂量的60-70%。克氏原螯虾的游泳能力较差,活动范围较小,且具有占地的习性,因此饲料的投喂又采取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的方法,投喂均匀,使每只虾都能吃到,避免争食,促进克氏原螯虾均衡生长。
  (3) 按照天气、水质以及克氏原螯虾的活动吃食状况,合理投饲。克氏原螯虾生长的适宜水温为20℃-32℃。在8-10月,水温20-32℃、水质状况良好的条件下,克氏原螯虾的摄食量相当旺盛,通常动物性饲料的日投饵量可按池中克氏原螯虾体重的8%-12%安排,干饲料或配合饲料则为3%-5%。克氏原螯虾的摄食强度又直接受水温、水质等环境因素所制约,因而每天的投饲量还要根据天气、水质以及克氏原螯虾的活动吃食情况,加以合理调整,天气晴朗、水质良好,克氏原螯虾活动吃食旺盛,应多投饲料,而高温、阴雨天气或水质过浓,则应少投饲料;大批克氏原螯虾蜕壳时,应少投,蜕壳后则应多投;克氏原螯虾生长旺季应多投,发病季节或克氏原螯虾活动不太正常时少投。
  3.5 日常管理:克氏原螯虾池塘饲养,要坚持每天早晨或傍晚巡视1-2次,观察池塘水质变化,了解克氏原螯虾吃食活动状况,搞好饲料投喂量的调整;清理养殖环境,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日常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投饲管理、水质水位调节、补施追肥、防病防逃等方面。
  投饲管理严格遵循“四定”的投饲原则。投喂的饲料要适量、适口,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每天投饲时,要检查上次投喂的饲料是否有剩余或池虾是否还在四处觅食,结合近期测量水温,合理增减投饲量;定期在克氏原螯虾的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免疫多糖等,预防疾病发生。我们在今年的养殖中,投喂了大量的动物下脚料,营养是跟上了,但没有注意消毒处理,虽然今年没有发病,但时间长了,这是不可以的,任何品种的养殖,刚开始是没有病害,以后肯定会出现病害的,所以一定要注意预防。动物下脚料最好是煮熟以后投喂。在池塘内水草不充足的情况下,一定要增加陆生草类的投喂,很多种类的草都是可以用的,人工种植一定数量,可以满足龙虾的需求。但夏季要注意捞掉吃不完了草,以免腐烂以后影响水质。
  水质水位调节。克氏原螯虾生长快,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因此,池塘水质要经常保持清新,一般每15-20天需加换水一次,确保水质清爽,池水有足够的溶氧,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cm左右。
调控虾池水质,主要是保持虾池溶氧量在5mg/L以上,PH值7-8.5,透明度35cm左右。每15-20天注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为池塘原水量的1/5-1/8左右;每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次每亩用量3-5kg,在改善池水质的同时,增加池水离子钙的含量,促进克氏原螯虾蜕壳生长。每半月左右全池泼洒光合细菌一次,调节池中的氨氮等含量。池塘水位不要太深,通常水深保持在1m左右,高温季节和克氏原螯虾越冬期水位可深一些,保持池水水位稳定,不能急高忽低。
  在饲养期间,严防池水受到工业污染、农药污染等。当水中溶氧低、水质老化,或遇闷热、连续阴雨等恶劣天气时,应减少投饲量或停止投饲;若发现克氏原螯虾反应迟钝,集中到岸边侧倒,则说明池水缺氧严重。要及时注水或开启增氧机增氧。
  加强蜕壳虾的管理。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是通过蜕壳来实现的。蜕壳是克氏原螯虾生长的重要标志,搞好蜕壳虾的管理十分重要。为了便于加强对蜕壳虾的管理,应通过投饲、换水等措施,促进克氏原螯虾群体集中蜕壳。当大批克氏原螯虾蜕壳时,应减少投饵,减少人为干扰,促进克氏原螯虾顺利蜕壳。大批克氏原螯虾蜕壳后,要及时增加投喂优质饲料,严防因饲料不足而引发克氏原螯虾之间的相互残杀。
  补施追肥。饲养期间,应适时补施追肥。虾苗放养一周后,每亩可施发酵的畜禽粪100-150kg,培育浮游生物供虾苗摄食。在饲养的中后期,要视池水透明度适时补施追肥,使池水水色呈豆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30-40cm;水质不宜过肥,否则容易引起克氏原螯虾缺氧浮头。一般每半个月补施一次追肥,追肥以发酵过的有机粪肥为主,施肥量为每亩15-20kg。夏季特别要注意克氏原螯虾缺氧浮头,早上要注意观察。
防逃防病。饲养克氏原螯虾的池塘,要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水泥砖、水泥板等材料,建好防逃墙,还要考虑防逃墙内有足够的干地面积,最好有3米以上是距离,防止克氏原螯虾打洞逃跑。尤其是在汛期,要做好防汛工作,严防大风大雨冲垮池埂或防逃墙引发逃虾。在日常巡塘时要检查进排水口是否完好,防止逃虾。
克氏原螯虾有打洞的习性,在养殖过程中,一是可以在池埂的坡上铺设一层密眼的塑料网布,既护坡,又防虾打洞。二是在池塘中栽种水生植物,设置一定数量的网片,或设置竹筒、塑料筒等人工洞穴,增加克氏原螯虾的栖息蜕壳隐蔽场所,减少克氏原螯虾打洞的机会。
  在池塘中饲养克氏原螯虾,由于放养密度较大,池水水色较浓,病害也较多,因此要注意加强防病工作,防病防害的主要措施有:
  (1) 在放养虾苗前,池塘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2) 放养虾种时用3%-4%的食盐水浴洗10分钟,进行虾体消毒;
  (3) 加强池水水质管理。定期加注新水,调节池水水质。定期用生石灰全池泼洒,定期全池泼洒漂白粉或消毒王,每次使池水形成每m3水体0.5-0.6g的浓度,进行灭菌、杀藻;定期用生石灰对食场进行消毒;定期泼洒光合细菌,消除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保持池水的酸碱度平衡和溶氧水平,使水体中的物质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解决池水老化等问题。一般在养殖中后期每个月施用1-2次光合细菌,每次用量为使池水成每m3水体5-6g的浓度,每月使用一次底质改良剂,使池水成每m3水体的40-50g的浓度。
  (4) 投喂的饲料要新鲜,不投腐败变质的饲料,在配合饲料中添加光合细菌,定期投喂药饵。
(5) 发现虾池中有鲶鱼、乌鳢等凶猛肉食性鱼类时,要及时清除;在发现蛙、蟾蜍、水蛇、泥鳅、黄鳝、水鼠等敌害生物时,要及时采取措施清除。
  3.6 捕捞:克氏原螯虾生长速度较快,池塘饲料克氏原螯虾,经过1-2个月的饲养,成虾规格达到30g以上时,即可捕捞上市。克氏原螯虾到了商品规格就应该捕捞,做到长年捕捞,有利于小虾的生长,也防止池塘内虾密度太高而造成相互残杀,影响产量和效益。
  8-9月放养的克氏原螯虾虾苗,12月份即可捕捞,冬季放养的克氏原螯虾虾苗,第二年6-7月即可捕捞。
克氏原螯虾捕捞的方法很多,可用虾笼、地笼网、手抄网等工具捕捉,也可钓捕,最后再干池捕捉。
在4月中旬至7月中旬,采用虾笼起捕,效果较好,7月下旬以后,地笼捕虾量急剧减少,克氏原螯虾一般很少钻进虾笼,且多打洞穴居,目前多采用徒手从洞穴中捕捉。
  捕捞多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达不到上市规格的留池继续饲养。
  需要注意的是,克氏原螯虾在捕捞前,防病治病要慎用药物,否则影响克氏原螯虾回捕率和商品虾的质量,影响养殖效益。

第八讲 诸暨水产养殖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