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赶集网招聘: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9:06:06
      

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

教师理念六个关键

华蓥市教研室  赵新华

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的关键,不在于形式上的改变,如座位的调整、黑板的增加、学生的展示等,而在于把握其理论实质,然后结合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学情等实情灵活运用,创生出自己的、原生态的、个性化的技术策略与操作框架。教师对在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相关问题域进行持续关注、研究,就能形成自己的成果。这样,既改进实践、提高质量,又形成成果、提升自身。

有老师提出:能不能提供一个模式,便于操作,就如建筑工人按照工程师预先设计好的图纸施工一样。笔者的观点是:这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的工作情景和对象具有复杂性、可变性、偶然性,因此教师的工作具有创造性。尤其是在当今“只有变化才是不变化,只有不确定才是确定”的以“变化”为基本特征的时代,教师不可能用一个模式“打天下”,以不变应万变,必须在把握“自学互帮导学法”的理论实质的前提下,随机应变,及时生成。

把握“自学互帮导学法”的理论实质,重点要吃透“动机、目标、自学、互帮、评价、导学”等六个关键。

一、动机——“学不学”也是教师的目标和责任

我们从“牛吃草”的故事说起。

【案例】 一个游人旅行到乡间,他看到一个老公公正把草料挑到屋檐上。他好奇地问:“老公公,你为什么不直接把草放在地上,方便牛吃呢?”老公公回答说:“这种草的草质不好,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了。但是,我放在牛勉强可以吃得到的屋檐上,它就会努力地吃,直到把全部的草料吃得精光。”老公公接着又感慨说:“太容易到手的东西不会被珍惜。牛如此,人也如此。与其直接给人好处教人方法,不如创造良好的激励环境,让他内在的前进欲望得以释放。”

这个故事给我们教育什么启示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动机,是一切行为的前提和条件。有专家认为,学生具备学习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点燃学生对于人生成功的梦想和积极学习的动机。

【案例】 一次,教育家陶行知应邀到某大学演讲。他一走进教室,就把一只大公鸡往讲台上一放,抓起一把米让它吃。可是,公鸡惊惶不肯吃。陶行知见它不吃,就强按鸡头“请”它吃,公鸡拼命挣扎,死也不肯吃。之后,陶先生松开手,后退数步,公鸡稍稍平静,徘徊一阵后,慢慢靠近米粒,继而悠悠地啄起食来。

陶先生以生动的事例启迪我们,教育者凭着主观想象去强迫孩子做某件事,实在是行不通的。素质教育、教学改革要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其充分发展个性。

“自学互帮导学法”的改革利刃,首先指向于“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什么呢?笔者认为,教育在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厌学、不学”的问题,年级越高、厌学情绪越严重。小学生第一天上学,一定是对学校生活,对知识的学习,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充满着极大的兴趣和巨大的欲望的,为什么会越来越厌学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课堂教学的问题”应该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许多老师看来,“讲不讲,讲完没有,讲对没有”是我的任务和责任;“学不学”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家长的事情,最多是班主任的事情,与我无关。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学不学”也应该是教师的任务和责任,是课堂导学的目标和要求。

在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中,学科知识只是其中的很少一部分,更多的是学科知识之外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以及大量的内隐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与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关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知识、意识和能力。怎样调动呢?教师在课堂设计与实施导学时,要将学科知识进行三个方面的加工处理:一是从“宽度”方面加工,将学科知识进行教育学化、心理学化、生活化、经验化、情境化、活动化、儿童化处理,使书本的知识变成学生的知识、学生的思维;二是从“深度”方面加工,将学科知识进行科学化、学术化、概念化、规范化、逻辑化处理,使学生形成学科思维、思考和文化;三是从“温度”方面加工,将学科知识进行人文化、人性化、情感化、态度化、品格化处理,使学科知识与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联系和统一起来。

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过去的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主要采取“听”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厌倦学习,失去学习动机。“自学互帮导学法”的课堂,要求、调动学生以学习主人的身份参与课堂。只有参与了,有了活动,有了交流,才有感情,才有热情,也才有动力。在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的课堂导学设计时,教师不仅指向于“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更要指向于“学不学”的问题,甚至要把“学不学”看得更加重要。

那什么是动机?动机就是需要。没有需要,就没有动机。对于教育来说,就是: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引导、转化学生的不合理需要;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本身的高层次的需要。

激发学生学习需要的策略主要有:其一,引起学生对学习结果的需要。如考试成绩,奖励,考上好大学等。适时对学生进行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教育,引导、帮助学生使自己现在的行为具有未来的意义。其二,引起学生对学习形式的需要。教师可以加强与改善课堂导学的设计,以课堂的形式去吸引与调动参与课堂,如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然后逐步实现“满足需要的手段变成新的需要”的目标,进而使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其三,引起学生对知识本身的需要。如,巧妙地进行导课设计,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期待(如下面的【案例】)。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是最高层次的学习动机,一些科学家几十年如一日的在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其根本动力是对科学本身的浓厚兴趣。这样,把激发学生长远学习动机与短期学习动机,外在学习动机与内在学习动机巧妙地结合起来。

【案例】 某教师上“中位数”一课,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中位数的动机,进行了这样的设计。一个学生某次考数学得了78分,全班的平均分是77分。于是,他回去跟妈妈说这次数学成绩处于班上的中上水平。问题:这个同学说的话是否属实?叫同学们讨论。结果绝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属实。当教师把全班同学的分数(1个100分、4个90分、22个80分、1个78分、1个77分、1个10分、1个2分)公布后,大家大吃一惊,都错了。在同学们吃惊之时,教师启发学生总结出“原来平均数不可靠”的观点。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学习“中位数”的知识。这样来引起学生对学习“中位数”知识的强烈期待。

【按例】《求代数式的值》课堂片段

师:“同学们,你想知道你将来能长多高吗?”

生:“想!”异口同声地。

师:“那么请看身高预测公式:

男孩成人时的身高:(x+y)÷2×1.08

女孩成人时的身高:(0.923x+y)÷2

其中x表示父亲的身高,y表示母亲的身高。

(学生都怀着极大的兴趣,以极快的速度计算着,很快,每个学生的预测身高都出来了,他们兴奋地互相通报着,带着惊奇的表情,有个男生脱口而出:“哇!我能长到一米八四!”。  老师不失时机地讲出:“每位同学求出的这个数值,就叫做这个代数式的值,刚才大家用自己的父母身高代替x、y计算的过程就是求代数式的值。”学生恍然大悟,而且印象深刻。)

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的课堂,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还有这样一些因素:维持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的课堂评价;同学间的互帮互助,有“动机”的成分;杜郎口的每人一块黑板,主要是“动机”的作用;目标的确定和学法的选择,也有动机的成分;达标检测,有动机的成分;教师的情感,有动机的成分等等。

另外,从教师主观上讲,树立“学生都是能学好的,能学会的”的观念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重要。洋思中学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思考。《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也是洋思中学的校歌。一直以来,我们都为转化后进生而感到头疼,当我们终于束手无策时,洋思中学的老师们,用他们的教学实践证明着他们的教育理念。洋思中学80%以上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差生,有的还是“双差生”,这些差生在此得到转变。多年来,洋思中学一直保持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优秀率100%,其中优秀率居江苏泰州市之首,而且80%以上的学生考入重点高中。一个专门转化差生的学校,创造了 “一个朴素的教育奇迹”,这应该给我们很多启示。   

“自学互帮导学法”的动机,主要指向于课堂上。当然,动机的激发,功夫还要用在课外。我市这次的改革,也是一个综合改革,包括“德育为先,课堂为主,评价跟进”三项改革。这三项改革,都涉及到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目标——决定“学什么”学生也要介入

“自学互帮导学法”的目标,不同于“目标教学法”的目标。“目标教学法”的目标,是教师出示目标,学生完成目标,教师是决策者,学生是执行者。“自学互帮导学法”的目标,是“师生协商与确定目标”,就是在确定“学什么”的问题上,学生要介入。

学生介入目标的确定,其意义在于:

1、“我选择,我负责”。自己说的要做的,一般来说,比别人安排的,做的积极性会高些。农村搞土地承包制,为什么能够大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粮食的产量,原因之一是:种什么,农民自己说了算。因此,目标确定要学生介入,符合学生自身的求知需求,其意义有“激发动机的作用”。

2、目标的确定,让学生介入,可以使“本节课的目标”更加符合学情,更加具有针对性。《纲要》和《课标》是课程专家在研究了“为什么”后确定的,《教材》是课程与教学专家在研究了“是什么”的基础上编写的,是落实“为什么”的载体。我们教师应该在《纲要》、《课标》、《教材》的“为什么、是什么”的基础上,研究“做什么”和“怎么做”。从“是什么”到“做什么”就是“从内容到目标”。“内容”和“ 目标”有联系,但也有很大的区别。“内容”是客观的、静态的、共性的,“目标”是主观的、动态的、个性的。从“内容”到“目标”,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具体体现,需要教师智慧的加工。所谓“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什么”就是指的目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由“内容”到“目标”的时候,“学情”是最重要的参考要素之一。这样,使目标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

当然,让学生介入“目标”的确定,绝不是不再重视教师的备课和目标设计。让学生介入目标的确定,不能让学生“牵着教师的鼻子走”。学生毕竟只能看到“点”,看不到“面”,更看不到“线”。当学生提出大的目标偏离了方向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应该较好的、巧妙地发挥出来。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与“学法指导与选择”结合起来,逐步使学生养成“自定学习目标、自选学习方法”以及“自评学习效果”的意识和习惯,并逐步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三、自学——课堂导学的策略与目标

动机,是指向于“为什么学”的问题;目标,是指向于“学什么”的问题;自学和互帮,是指向于“怎么学”的问题。

自学,既是课堂导学的目标,也是课堂导学的策略。就是,通过学生的自学的方式与策略,来训练与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与能力,就如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一样。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与能力,是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最重要的目标。

关于“自学互帮导学法”的自学,我们要把握四个问题:一是“动机是自学的前提”;二是“为什么应该自学”;三是“为什么可以自学”;四是“什么知识可以自学,什么知识不适合自学”。

怎样理解这些问题,需要了解建构主义的理论。为了理解建构主义的理论,我们从德国的一个童话故事《鱼牛图》说起。

【案例】 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急待地向他询问外面的情况。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牛吧,”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乳房”。鱼听后,在脑海里就勾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牛”的形象。

这个故事对“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的启迪,主要有三点:

第一、学习是学生的自主建构。如果鱼没有了解外面世界的意愿,而是青蛙一相情愿的给他讲,那鱼的脑海里是不能形成“鱼牛图”的。可见,动机是行为的前提。因此,“自学互帮导学法”将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前提和条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第二、学习是学生的自我建构。无论青蛙如何仔细地观察、详细的描述,都不能代替鱼对“奶牛”形象的建构,鱼的“奶牛”形象只能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而亲自获得。可见,学习终究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的讲解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的。因此,学生的学习要以自学为前提、基础和目标。这说明了自学的必要性、重要性。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能力是练会的,不是讲会的。

但是,当前课堂“注入式、满堂灌”的问题比较突出:教师包办,变教学为讲学,向着目标走直线(以为这是捷径,实则不然,激发动机、引导思维才是捷径),把知识嚼烂直接喂给学生;学生依赖,变上课为听课,仅靠听觉、记忆、模仿来获取知识。班级授课制的弊端一一显现。

毛泽东主席一直反对“满堂灌、抱着走,使学生立于被动、消磨个性”,主张“要自学,靠自己学”。他说:“反对注入式教学法,连资产阶级教育家在五四时期就早已提出来了,我们为什么不发对?”

其实,无论国外或是国内影响较大的教学改革,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淡化教师教授的职能,而强化学生自学的行为。在国外,美国的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创立的发现法,主张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不好的教师是只向学生转述真理,而优秀教师则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主张教师真正的本领主要不应在于会传授知识,而在于会组织学生的认知活动。在国内,上海育才中学老校长段力佩提出“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八字教学法;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提出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即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辽宁特级教师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创造的自学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上海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创立的“三主四式”导读法。这些改革的共同特点都是强调学生自学,教师引导。  

第三、学习是学生的经验建构。新知识的形成一般包括三种情况:一是“新知识加上旧知识”,如故事中的鱼形成的“鱼牛图”就是“牛”的新知识加上“鱼”的旧知识而形成的;二是“旧知识加上旧知识”,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就是“通分的方法”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的重组;三是全新知识。我们把前面两种知识称为“后续知识”,把第三种知识称为“零起点知识”。后续知识可以自学,零起点知识不适合自学。教师在拿到“内容”设计“目标”时,首先就要判断这个知识属于什么知识,然后再进行导学设计。

正是因为许多新知识的形成并非全是新知识,所以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学习而获取新的知识,不一定都要教师来讲解、传授。这说明了自学的可能性。

另外,关于自学还应该明确一个问题,就是“判断自学行为发生的标准是什么”。现在,部分教师片面地理解自学,认为“自学就是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教师没有事情做”,变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为“学生学,教师耍”,认为“教师说话了,就不是自学了”。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自学”的真实含义,把握判断自学行为发生的标准是什么。判断自学行为发生的标准是“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疑惑与痛苦,享受顿悟与愉悦”,不是看教师讲没有,要重点看就是讲的是什么,教师只要没有把知识直接告诉,就不影响学生的自学。在学生自学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利用班级的集体舆论、学习的氛围去感染、去引导学生自学,还要注意适时地点拨、指导与评价,激励、帮助学生自学。最终使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提高自学的能力。

四、互帮——变一个老师为多个老师

当前,对于“互帮”表面化认识、机械地操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以学生讲代替教师讲,变教师讲学生听为学生讲学生听;二是学生拥到讲台展示;三是调整桌子的摆放。好像不这样就不叫改革了。当然,这些形式并不是不可以,关键要从课堂的实际效果去考察这些动作的有效性。比如,让一个学生代替教师讲课,这个学生一定没有教师讲得好,他最多把他做题的过程说一遍、做一遍,基本没有多少启发与互动,这样这一个学生肯定可以得到锻炼和发展,但是其余学生的收获就要打折扣。

其实,“自学互帮导学法”中的“互帮”的核心要义是“变一个教师为多个教师”,以充分利用优生资源,实现“生生互帮互助”,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情可以做,各负其责、各有收获,以克服班级授课制度下教师一个人讲只能照顾部分学生,使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弊端,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们不能增加课堂的长度,但可以拓展课堂的宽度,以增加课堂的容量。怎样拓展课堂的宽度呢?就是想尽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小组合作、互帮互助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有效手段。这样,也可以有效克服大班额和两级分化的问题。

互帮,可以是:互相帮助、互相检查、互相督促、互相激励、互相约束、互相评价。在实践运用中,要灵活,随机应变。比如,双河小学某老师的课,教师先检查一个学生的作业,然后,“得100分”的当小老师。以这样的方式变一个老师为多个老师。其指向,就不仅是知识的检查,也有动机的成分。

在实施合作互帮改革策略的时候,要注意把握独立自学与合作互帮之间的关系:

其一、独立自学是合作互帮的基础。在合作学习这个问题上,教师当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安排了任务后立即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然后每一个组派一个代表汇报学习成果。这样做有两个问题。一是没有独立自学,拿什么去合作交流;只有有了独立自学,学生有了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才有交流、讨论的基础。不然,一切都是优生的天下。二是小组派一个人汇报,这个的答案是不是就是小组每一个学生的水平。

因此,独立自学是合作互帮的基础,要先独立自学再合作互帮。

学生独立自学后,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解决了问题,有了一个正确的结果。二是没有解决问题,有了一个错误的结果。三是只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没有得到任何结果。学生无论有了一个什么结果,经历了独立自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收获。这样,学生有了前期的独立自学,才有合作交流、讨论的基础,不然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也只有经历了独立自学的过程,才有了先会的和后会的,也才有互帮的必要。

其二、独立自学也是合作互帮的目的。互帮不是目的,互帮是为了解决自学时学生用个体的力量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可以说互帮是为自学服务的。自学才是目的,自学既是互帮的目的,也是一切导学行为的终极目标。因为学习毕竟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况且考试也是要让学生自己亲自参加的。学生只要有了自学的意愿、能力和习惯了,许多问题都可以随之而解决了。

合作互帮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可以分成:一是二人结对帮扶式,按照成绩好坏搭配,在自愿的基础上教师确认固定;二是小组合作式,以4人左右一组为宜,需要定期重组;三是临时自由组合式,“自学”后,学生自由寻找合作伙伴。课堂上,可以把合作分为两个阶段,前阶段为固定的小组合作,完成小组互助任务后,再自由寻找合作伙伴,探究更深或相关问题。这个阶段,教师要走动、巡视,敏锐发现重点组,参与进去,倾听、发言、积累、思考、策划,为下一步做准备。

根据分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经验,二人小组最有效。多人一组的合作,常会由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几个学生的一言堂,学习强者滔滔不绝,学习弱者默默无语,中等学生也难以插嘴。二人小组却不同,一对一,心里安全,交流的机会多,锻炼的机会多,没有“看客”,节约时间,效率提高。

五、评价——维持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

这里的评价是指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是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

教师应学习一些关于课堂评价的理论,积累一些评价技术,综合“语言评价与非语言评价,自主评价与互动评价,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激励评价与指导评价,承上评价与启下评价”等技巧和方法,在课堂上适时运用,努力做到左右逢源、巧妙无痕。

评价的运用,要贯穿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要创造性地,灵活运用。

比如:检查前一天的作业。一般的检查,教师提问,或者学生泛泛而谈,或者抽个别学生回答。这种检查,效益不高,泛泛而谈的,学生可以不参与完全可以过关;抽学生回答的,能抽到的人数有限,学生的压力也不够。按照,“互帮”与“评价”的意义并灵活运用为:学生先独立思考,写在纸上,然后相互检查评价,教师统计。 

课堂评价应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做到智慧地评价。如以下案例。

【案例】 某节课,老师请一个同学起来回答一个问题。这个同学是刚从另一个地方转学来的今天是第一天上课的新同学,他有非常严重的地方口音,并且表达不够流畅,第一天上课回答问题还很慌。所以,该同学的回答引起了全班的讥笑。老师非常仔细、认真地听完后,请这个同学坐下。老师然后对全班说,“刚才某某同学说的什么,有谁知道?(没人吭声,老师接着说)刚才某某同学说的方法,我们大家都不曾知道,我也没有想到。”然后,老师就详细地把某某同学讲的细细地、慢慢地讲了一遍。整个过程,教室里异常安静,可能掉一根针到地上都可以听到。

这就是评价的智慧,这是深入了人的内心世界的深刻的评价、智慧的评价。而不是一般的外在的、形式主义的评价。而一般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呢?掌声。少的3下,多的12下,还要配以一定的节奏。还有就是向着回答者“伸大拇指”,并配以“某某某,你真棒!”。以下是形式主义评价的一个典型案例。

【案例】 上海的一节课,某同学回答正确了问题,全班同学一起把头转向该同学,“微笑一个”。课后问上课的老师怎么想到了这样一个办法,老师说:“掌声、伸大拇指都整烦了,我想创新一下。这样,既可以再进友谊,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真能增进友谊吗?大家是在真诚地微笑吗?我看是皮笑肉不笑!现在的课堂大多是竞争的课堂,老师把这次机会给了他,意味着剥脱了其他人的机会。其他同学都会想:“我笑什么!哭还来不及呢?这个问题,如果让我来答,还比他答得好些。”也许还有一些同学想:“我们班就是有些人爱表现自己,就让他们表现去吧!我以后也不和他们争了。”学生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我们关注了吗?不然,这样下去,我们不就是在培养学生“两面三刀、阳奉阴违”吗?

关于评价,还应该了解模糊评价和中性评价的主要理念。

下面这个童话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模糊评价。

【案例】 有一天,哲学家青蛙遇见了蜈蚣,久久地注视着,心里很纳闷:四条腿走路都那么困难,可蜈蚣居然有上百条腿,它如何行走?这简直是奇迹!蜈蚣是怎么决定先迈哪条腿,然后迈哪条腿,接着再迈哪条腿呢?于是,青蛙拦住了蜈蚣,问道:“我是个哲学家,但是有个问题我解答不了,你有这么多条腿,是怎么走路的?”  蜈蚣说:“我一直就这么走的,可谁想过呢?现在既然你问了。那我得想一想才能回答你。”这一念头第一次进入了蜈蚣的意识。事实了,青蛙是对的——该先迈哪条腿呢?蜈蚣站立了几分钟,动弹不得,蹒跚了几步,终于趴下了。它对青蛙说:“请你再也别问其他蜈蚣这个问题了,我一直都在走路,这根本不成问题,现在你把我害苦了!我动不了了,成百条腿要移动,我该怎么办呢?”

这个童话给我们什么其实呢?三分教育,七分等待。像用电饭煲煮米饭,究竟饭是怎样熟的,我们并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只要到了时间打开盖子就是香喷喷的米饭。如果在过程中,我们总是揭盖,最后打开时,米饭一定已经夹生了。

这就是模糊评价。模糊的评价,实质上是上升到教育文化意义上的评价,是人性的回归。

关于中性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急于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评价。教师不当裁判,而是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来讨论、研究和判断。如以下案例。

【案例】 这是一个专家设计的一个教学案例。

生:老师,我认为3+2=5;

师:3加2真是等于5吗,还有没有其他意见;

生:老师,我认为3+2=6;

师:还有没有其他意见。

(没有其他意见了。老师就安排得5的同学和得6的同学进辩论,到底是得5还是6,在辩论中自然有了结果)

这个案例虽然简单,但给我们的启发是很深的。有人说,全国著名教师最大的特点是“不会教书”,而一般优秀教师的最大特点就是“太会教书了”。“太会教书”的体现,一是把知识直接转述给学生,二是对学生的回答不急于当裁判。

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称之为“产婆术”,他的母亲是产婆,借此比喻自己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方式进行,又称为“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某种知识的时候,不是把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到所要学的知识。

六、导学——贯穿课堂的始终

自从300年前夸美纽斯首创的班级授课制形成以来,它的优越性和不可隐藏的弊端也一起显现出来了。一方面,它可以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得以最大利用;另一方面,它让教育者面对的是一个特“集体”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有专家认为,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把时间还给学生”,但是,现在的课堂“讲得过多”仍是最突出的问题,教师包办,学生依赖,并习以为常。因此,要导学。

“自学互帮导学法”的“导学”基本要求是:教师不能直接向学生转述知识,而是组织引导学生自学求知。

教师要实现自身的角色转变,变教师问导师。过去叫“课堂教学”,教师教、学生学;许多教师把它理解为“课堂讲学”,教师讲,学生听,把教理解为讲,把学理解为听。“自学互帮导学法”变“课堂教学”为“课堂导学”,教师的职能由“授”转变为“导”,学生的学习由“接受”转变为“自学”。这样,更加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教师的主导的作用,也可以更好地明确教师、学生的角色定位,做到不越位,做好本职事情。

“导”要贯穿于课堂始终。“导”是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的激励、组织、引导、点拨、检测、评价等非知识讲授行为。

在“自学互帮导学法”的课堂上,学生的行为主要是“自学”和“互帮”,教师的行为是“导”;教师的“导”就主要体现在“导自学”和“导互帮”两个方面。在“导自学”方面,教师的“导”的行为主要体现在:一是“导动机”——激发;二是“导目标”——协商;三是导“导学法”——指导。在“导互帮”方面,教师的“导”的行为主要体现在:组织、协调、评价、启发、点拨等。 

现在的“导学”与过去的“教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四个方面:

一是体现在“动机”方面。过去的“教学”是把“学不学”看成与教师、教学无关的事情。现在的“导学”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课堂设计的首要任务,把学生“学不学”也看成是教师的责任和目标。

二是体现在“目标”方面。由教师决策目标、学生执行目标,转变为学生也介入目标的确定。

三是体现在“自学”方面。不是教师直接把知识通过讲授获转述的形式告诉学生,而是由教师引导、帮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发现知识。

四是体现在“互帮”方面。变一个教师为多个教师,有效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制度下课堂教学效益不高的问题,让学生人人有事情做,各得其所、各有发展。

教师课堂导学的时候,应坚持“三个有利于”: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动机;有利于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有利于变一个老师成为多个老师。“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的理论、理想框架是“三阶段、八环节”,但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都要这样做。教师应根据“自学互帮导学法”的理论实质,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灵活地“导”。

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既要转变教师的观念,也要转变学生的观念。杜郎口中学初一新生入学都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项强化训练。教育、帮助、引导学生转变“上课就是听课,认真听、听懂老师讲的课就是好学生”的观念,明确“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听’不是学习的唯一形式,要主动学习,要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发现、总结、积累学习方法,经历知识产生过程,自我评价学习结果,自我调控学习策略和行为”。教师要向学生宣讲“自学互帮导学法”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知晓改革的意义,明白自己的任务,领会教师这样安排的意图,积极、主动去适应、参与改革,成为改革的主任,成为改革的受益者。这样,让师生互动、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在实施“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中,“动机、目标、自学、互帮、评价、导学”是必须深刻认识和充分理解的关键理念,我们目前对这些理念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刻,只有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逐步深化、总结、提高,形成“自学互帮导学法”教学改革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框架,以促进改革的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