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公租房价格多少:狼羊之叹--读狼图腾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2:02:58

我有个规矩,刚问世的热销书,除了指导升学晋级的,杂志或科学新发现类的,一概放着,等余温尚存,大浪过后,淘些金子。待《狼图腾》亦然,近习太极,囫囵吞枣,如何都难寻得气,见它尚未被分类,孤伶冷清,取下一读,虽是文革旧时事,却丝毫不见中国文学的朦胧含糊,语言虽不及华丽,却清新自然,不似林洙之回忆录,满是文革遗民之感。故作此文。

------------题记

狼图腾,顾名思义,书写的是崇尚狼的游牧民族。从自主下放到内蒙的知青陈阵适应生活,追问学习的过程中,草原文化的方方面面。文笔流畅,毫无晦涩造作之感,最独特的,要数狼的部分。全文罕见狼的外形描写,却将狼的智慧,灵巧,野性,合群写得淋漓尽致。当然,若乏千年难遇的养狼经历,一切,又稍嫌暗淡了。两次亲身独自遭遇而怕狼,参与猎狼而迷狼,横心养狼而爱狼,铁心杀狼而懂狼。可惜,黄羊再快也赛不过军用吉普,群狼再勇亦敌不过百步穿杨。正如中华大地再富饶,纵有五千年不绝的历史,也难承文革浩劫。狼去了,草原去了,草原精神却尚未完全流失。虽然,毕竟以异族视角观测,难免有失真之处,而一本《狼图腾》,将久违的目光重新聚集在草原文化上。维持生态平衡是难能可贵的,有时我想:草原精神文明在草原上长期没有重大发展,大概是与狼耗尽精力了。反而观之,正是因为狼的存在,不仅限制了当地动物数量,且控制了人口,解决了资源有限和可持续发展。而不懂牧业的人,贪图鼠兔的美味,先屠天鹅,后绝旱獭,以三光被基准,拔芍药,掏鸭蛋,扎寨居,过畜牧。好,再教汉语,习文化,若说当年被日本奴化教育是耻辱,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的结果,竟与奴化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降下狼旗,把图腾上的神驱逐出境;吉普替马,枪代套索,好一副气派景象!


都说狼是唯一不可驯化的动物,可惜,草原精神,却再难以在下一代扎根成长。这究竟是狼图腾的失败,或是人的悲哀?我不知道。只见黄沙滚滚,如江河滔滔,已是悬河强阻拦,那堪它黄沙漫漫迷人眼,旱涝知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