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领土面积最小:《腰缠万贯的讨米人和朱德的对联》[讨论][推荐] - 战史风云 - 华声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1:50:26
腰缠万贯的讨米人和朱德的对联》

  在瑞金,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当年的传奇故事,深深打动着每一个寻访者的心灵。

  1935年初,刘启耀在宁都领导游击战争时被敌人打散,与组织失去了联系,就在遂川县一带隐蔽。他衣衫褴褛、乞讨度日,谁也不知道他腰间竟然藏着一大包作为党的活动经费的金银。直到1937年初,刘启耀联络了一批隐蔽在各地的苏区干部,开会成立中共江西临时省委,被推为临时省委书记的他,才将珍藏了3年之久的金银如数拿了出来。

  面对饥寒生死考验,腰缠万贯的刘启耀,为何宁愿乞讨为生,也不动用公家一文钱?从刘启耀当年与妻子的故事中,大家读懂了个中答案。

  革命时期,红土地上的革命领导者虽然掌握着党和政府各方面的权力,但从中央政府主席到乡村工作人员,除少量技术人员外,大家都没有薪饷,只有少量的粮食尾子。为了克服困难、节约经费,刘启耀带头从家中背米去上班,连伙食费也不要公家发。后来,刘启耀没有时间回家背米,妻子就从兴国龙中老家挑米送到宁都。见到刘启耀说:“老公,老公,饭要我供。”刘启耀听后笑而作答:“革命成功,吃穿不穷。”

  乞讨度日也不动公款,战争年代,像刘启耀这样的不知道有多少。许多参加培训的同志深有感触地说,正是这种自觉的、秋毫无犯的精神,为共产党人赢得了声誉。今天讲廉政,要多宣传高中级干部廉政的事儿。高中级干部在别的方面要低调,但在清廉勤政方面,要高调,让每一个高中级干部敢于讲、能够讲出自己清正廉洁的事儿——这是为党添光彩。

  乞讨度日也不动公款,蕴含着崇高的理想追求。在龙江书院红军炊事班的门柱上,依然保留着据说是朱德题写的一副对联:
  “白军里将校尉饮食不同,红军中官兵伕薪饷一样”。
  经济民主直接导致政治民主。有个叫曹福海的白军士兵,被红军俘虏后领了几块银元的路费放回去了。然而在后来一次战斗中,曹福海竟拉了十几个白军士兵拖枪投奔了红军,从此英勇杀敌,在大余战斗中壮烈牺牲。同样一个兵,昨天当白军不勇敢,为什么今天当红军很勇敢?
  毛主席说:“红军的民主主义像一个红色的熔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

  从腰缠万贯的讨米人,到朱德题写的对联,大家有了新的感悟:从战争年代到今天改革开放,无数事实说明,哪里的领导人搞特权不民主,哪里的领导就没有威信。一个廉洁,一个民主,这两个东西,是我们党凝聚人心,赢得人民真诚拥护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