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03: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 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1:35:25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
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卷
11.10.25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吉祥(jí)       棱角(líng)    狡黠(xiá)         长吁短叹(xū)
B.劲敌(jìng)     答理(dā)      转弯抹角(mò)      悄无声息(qiǎo)
C.喟叹(kuì)      愤慨(kǎi)     盥洗(guàn)        呱呱坠地(guā)
D.镌刻(juān)     恪守(kè)      迄今为止(qì)      煽风点火(sh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源远流长         合盘托出        没精打采            唉声叹气
B.针砭时弊         记忆犹新        奋发图强            关怀倍至
C.束之高阁         艰苦卓绝        一切就绪            仗义执言
D.墨守成规         烦躁不安        以逸代劳            赋予使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卫生筷其实并不卫生,多为黑作坊经过简单浸泡漂白后即投放市场的产品,近日长沙市警方和工商、卫生等部门上下其手,一举摧毁了多个制脏窝点。
B.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本国利益,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中国并没有采取类似的以邻为壑的做法,而是多次组团出国采购。
C.今年,随着国庆旅游黄金周的临近,我国著名旅游城市杭州市将迎来旅游的高峰,有关人士说,杭州市各旅游景点严阵以待,已经充分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D.只要各级领导带头苦干,群众自然就会不甘人后,如此上行下效,整个社会的风气必然会好转。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教育部关于同意筹建南科大的通知》要求南方科技大学的办学章程要明确基本的办学制度和办学指导思想、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定位和发展思路,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B、中国推进城乡一体化近10年来,城市规模扩大了60%,城市人口仅扩大了20%。这是一种“土地的城市化”,而非“人口的城市化”,扩张的城市面积却不能够容纳更多的就业人口。
C.如何避免农民工不要“老无所依”,不要在城市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后“悄然离去”,是所有有良知、对公平正义心怀向往的人无法漠视的问题。
D.针对西南丰水地区今年为何出现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这一问题,水利部负责人分析指出,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是主要原因。
5.填写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曾宪梓先生对中国内地的捐资额超过四亿人民币。有人这样问他:“有钱快乐,还是没钱快乐?”曾宪梓先生这样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成为钱财的奴隶,要做钱财的主人。”
①我不算有钱      ②穷人有穷人的快乐,有钱人有有钱人的苦恼
③有钱不一定快乐  ④看你怎么用 ⑤但是我把钱用在有益的事业上
恰当的语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
A.①⑤③②④       B. ②③④①⑤      C. ③④②①⑤         D. ②③①④⑤
6.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的新闻。(限20字以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天涯论坛有网友发帖:真正的医生在哪里?我很怀念中国中医的年代。这则帖引发网友们对中医和西医的热议。请你跟帖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鲜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扁平时代的写作
韩少功
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几年前推出《世界是平的》一书,认为因特网的廉价推广,促成了技术、资本、信息三个“民主化”同时到来,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格局。他是一个敏锐的观察家,但谈得不够多和不够深的是文化,其中包括文学。“民主化”的文学是否可能?如果说“民主化”意味着一个有核心、有级差、有组织的塔状结构,让位于一个无核心、无级差、无组织的面状结构,那么这一前景是否值得万众欢呼?或者是否仅仅值得欢呼?K^S*5U.C#
这当然是更为复杂的一个问题。
一个“扁平”的世界里众声喧沸。从原则上说,由编辑、审查、批准一类关卡所组成的文化权力体系几近瓦解,每一个IP地址自由发声,都可能成为强大的文化媒体。不过问题的另一面,是胡说比深思容易,粗品比精品多产,优秀者至少没有数量上的优势。文化产量中庸质与恶质的占比大大攀升,低端文化产能不仅无法淘汰,还可能日益滚大和坐大。一些优秀作品即使生产出来,也可能在过量的文化淹没中,在受众们暴饮暴食式的阅读之后,在食欲不振的这些快餐者们那里,出现影响力的严重折扣。一旦肠胃已经吃坏了,再多的良药也都无济于事
一个“扁平”的世界里多数为王。在一般的情况下,有些潮流可以修复民众良知,是真理的脱颖而出;有些潮流泯灭民众良知,是泡沫和垃圾的霸道横行。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多数人的理解力构成潮流的边界,那么大众型和通俗化的真理尚有机会,而冷门的、偏僻的、艰险的、高难的——又常常是重要的文化探索,则可能缺氧。一种品质趋下的文化诱导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几乎难以避免。
一个“扁平”的世界还有易破难立的特点。特别是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敬畏感随着上帝一同消失。叛逆比服从更流行,权利比责任更动心,无论左右翼都造反成癖,在获得解构主义一番学术装备后更是见立必破,打倒一切。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一旦失去文化的约束和引导机制,一个扁平的世界就是没有方向的世界,是无深度和无高度的世界。即使有成打的托翁和莎翁再世,他们通常也形同刺猬而不是狮子,是暗燃而不是火炬。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的统计报告显示,高达47%左右的公众已经不信任或不太信任网络。时值二十一世纪,人类有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自由选择权,但为什么从这时起人类倒变得如此犹疑不定、六神无主、手足无措、茫然无计,竟找不到自己真正信赖和需要的东西?如果人类长期处于这样一种文化消费中的自我分裂和自我对抗,那么这种所好即所疑、所乐即所耻、所爱即所憎的左右两难,是不是一种文化狂欢之下的精神死机状态?
也许需要重新启动,重新确定一个方向。
一个重建精神价值的方向。
这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重建一种非权力化和非利益化的文化核心、级差以及组织,即文明教化的正常体系。是的,在这里我愿意重新使用“教化”这样一个词,在人类几百年来钟情于“自由”一词以后,在有效教化与宽幅自由互为条件的奇诡历史之中。
(摘自《新华文摘》2010年第6期,有删节)
8.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格局随着因特网的廉价推广以及技术、资本、信息三个“民主化”的同时到来而发生着深刻改变。
B.每一个IP地址自由发声,都可能成为强大的文化媒体,因此,由编辑、审查、批准一类关卡所组成的文化权力体系几近瓦解,优秀作品被低端文化淹没。
C.如果多数人的理解力构成潮流的边界,大众型和通俗化的真理可能被接受,冷门偏僻、艰险高难但又十分重要的文化探索则容易被冷落。
D.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少了几分敬畏,多了几分叛逆,无论左右翼都造反成癖,以至发展到见立必破,打倒一切。
9.下列对“扁平时代的写作”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学“民主化”可能意味着一个无核心、无级差、无组织的面状结构被一个有核心、有级差、有组织的塔状结构取代。
B.粗品比精品多产,优秀作品在数量上没有优势,并且影响力下降。
C.容易失去文化的约束和引导机制,缺乏方向、深度和高度。
D.拥有文化自由选择权,但缺乏文明教化的正常体系。
10.根据文意,分点概述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一局台球
[法国]都德
(1)两天过去了,战场的局势没有丝毫改变,两天的艰苦战斗已使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兵精疲力尽了,更何况又是背着行军包站在倾盆大雨中过夜呢。现在,他们在公路旁的水洼里和渗透了雨水的烂泥里,已经又熬过三个小时了。
(2) 战士们的衣服已经湿透了,他们又困又乏,挤在一起相互取暖和支撑着。到处可以看见有人靠在别人的背包上站立而眠。在那些被困倦征服了的人们的面孔上,饥饿和困乏留下了最深的印迹。站在雨烂泥中,没有火取暖,没有食物充饥,头顶是阴沉的天空,四面是敌人的重围……
(3)在这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仍然严阵以待:机关枪在隐蔽的地方死死盯着地平线,炮口对着前方的丛林,进攻的一切准备就绪了,为什么不出击呢?此时此刻,他们还在等什么?原来,他们在等待司令部的命令,可是命令却迟迟不下。
(4)司令部就设在前线附近的路易十三的那座漂亮的古堡中。被雨水冲刷过的红砖从半山腰的灌木丛中闪露出来。那是名副其实的王室宫廷,院中人造池塘的水面像镜子一样粼光闪烁,一群白天鹅在水面上嬉戏。在一座巨大的宝塔形的鸟舍下面,孔雀和金色的野鸡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舒展着翅膀,时而对着天空发出几声尖厉的鸣叫。房子主人早已撤离了这里,但这里无论从哪儿也看不出一丝一毫战争带来的荒芜和毁坏。翠绿的草坪上的花连最小的一朵都没有受到摧残,在阳光下绽放着难以言状的迷人笑脸;灌木矮墙修剪得整整齐齐,林阴小路宁静幽雅……完全是一派和平景象。然而你根本不会相信,这里却与战场只有咫尺之遥。
(5)餐厅的窗户正对着古堡的大门,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一张杯盘狼藉的餐桌。弄皱的桌布上面堆放着一些开着的酒瓶和几只黯然无光的玻璃杯,告诉看到这一切的人宴会刚刚结束。客人虽已散去,但从旁边的房间里,还不时传来高声谈话和阵阵大笑声,时而还有台球碌碌的滚动声和碰杯声。元帅在悠闲地打一局台球——这便是部队待命的原因。元帅一打上台球,天塌下来他都不管,现在不可能有任何事情阻止他打完这局台球。
(6)元帅是一名伟大的军人,惟一的一点不足就是他把打台球视为与生命一样重要。他穿着一身整齐的军服,胸前佩戴着各种勋章,那严肃而认真的样子就像亲临战场一样。美酒佳肴催得他赌兴冲天,他两眼冒火,面颊涨红。他的副官们众星捧月似的围着他献殷勤,钦佩地赞叹元帅打的每一个球,记下每一次得分更是他们争先恐后献殷勤的好机会。
(7)与元帅对阵的是参谋部中的一个年轻中尉,黑黑的头发,小小的个子,戴着一副轻巧精致的花边手套。他是一个卓越的台球手,他可以击败世界上所有的元帅。可是他很了解自己上司的脾气,他正在使出全部精力和技艺打好这一局台球,他的智慧告诉他即使不赢,也不能输得太痛快。
(8)精彩的台球比赛还在紧张而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着,满台的球滚动着、碰撞着,打过去弹回来,越打越有趣。突然,①外面天空掠过一道闪光,传来了大炮声。隆隆的炮声震得窗户摇晃,这着实让人吃了一惊,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安地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只有元帅没什么反应,就仿佛他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看到似的。他正专心地考虑如何打好下一杆球。他要拿出他的绝招奠定胜利的基础。
(9)②外面又是一道闪光,炮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密集了。副官们不由地走到窗口观望:普鲁士开始进攻了吧?
(10)“别管它。”元帅熟练地用白垩粉擦着球棒说,“上尉,该你打了。”
(11)参谋部里的人都把敬佩的目光投给了元帅。他们的元帅在战斗的时刻尚能保持如此沉着冷静,全神贯注地打台球。③枪炮声更加密集了,与山谷的回响完美地交融在一起。一团镶着黑边的红色烟云在草坪那边腾空而起,后花园起火了。受惊的孔雀和野鸡在鸟舍中失声尖叫着,火药味使马厩里的阿拉伯马惶恐不安,乱踢乱跳。司令部开始有点骚动了。告急接踵而至,传令兵们骑马飞奔而来,他们要找元帅汇报紧急军情,却到处找不到元帅。元帅仍然无动于衷。一局台球一旦开始,没什么——世界上没什么能阻止他打完这局球赛。
(12)“该你了,上尉……”
(13)此时,上尉有些惊慌,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在同元帅打台球。他连打了两个好球,险些赢了元帅。元帅急了,显得有些愤怒和惊慌。正在这时,一个满身是泥的副官骑着一匹全速飞跑的战马跃入院中,推开卫兵,一跃跳到石阶上,喊道:“元帅!元帅!”元帅面带愠色,涨红了脸,出现在窗口时,仍然手握球棒,神情自若。
(14)“谁呀?什么事?卫兵哪去了?”
(15)“可是,元帅……”
(16)“好了,好了,等一会儿,真捣乱,让他在外面等我的命令!”窗子砰地关上了。
(17)是啊!那些可怜的士兵在泥水中坚守他们的阵地,正在等待他的命令,风雨卷着枪弹袭击着他们。然而,山上的台球室里却仍在激烈地打台球,也像战斗一样。元帅又占了上风,小个子上尉也在竭尽全力与之周旋。
(18)—— 十七分,十八分,十九分,没时间记分了。战斗的声音越来越近,元帅还差一分就赢了。
(19)花园中的棚架已经坍塌,一颗炮弹在池塘中爆炸了,如镜的水面一片通红。一只惊恐万状的天鹅在血色的漩涡中打转,拼命地乱游。
(20)这时元帅打完了最后一棒球。
(21)接下来是一片沉寂。只有雨声和山脚下传来的模糊的辘辘音,以及在那泥泞的路上像奔跑的羊群一样隐约可闻的脚步声。                            (有删改)
1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此时,上尉有些惊慌,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在同元帅打台球。
惊慌:
(2)元帅急了,显得有些愤怒和惊慌。
惊慌:
12.指出小说开头第一第二段对战争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3分)
13.文中虽对围着看台球比赛的副官们着墨不多,但给人印象深刻,请简析其作用。(4分)
14.简析小说标题的作用。(4分)
15.有人认为这篇小说虽是19世纪的作品,但它已穿越时空,以其丰富的内涵,启人深思。“一局台球”这个故事带你哪些思考?结合作品与现实谈谈你的见解。(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纵囚论
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转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选自《欧阳文忠集》)
【注】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周武。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意其必来以冀免                  冀:希望
B.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            约:约束
C.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           移:转变
D.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      本:根据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意其必免而复来
其孰能讥之乎
B.宁以义死
至通州,几以不纳死
C.然此必无之事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D.而刑戮施于小人
蟹六跪而二螯
18.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太宗即位后的第六年,他审查了三百多名死刑囚犯,放他们回家,并约定他们如期回来执行死刑,结果那些囚犯全部如约而归。
B.文章透过现象看本质,推测太宗与死囚的心理活动,一反前人的赞许,一针见血地道破纵囚与自归的动机各是邀取名声与侥幸求生。
C.文章在每段议论时都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论点,并大量运用对比技巧以形成强劲的说服力。
D.对那些释放了又回来的死囚,作者认为应当“杀之无赦”。然后再放一批死囚,如果他们又回来了,这说明皇上的恩德真正深入人心了,但作者坚信这些死囚是不可能再回来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的部分断句。(3分)
又 安 知 夫 被 纵 而 去 也 不 意 其 自 归 而 必 获 免 所 以 复 来 乎 夫 意其 必 来 而纵 之 是 上 贼 下 之 情 也 意 其 必 免 而 复 来 是 下 贼 上 之 心也。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21,22题。(7分)
宿许天植①见山楼②
严遂成(清)
绿树疏灯落烬迟,梦醒如中薄寒时。
风通花气全归枕,月转楼阴倒入池。
如此夜深犹有笛,可因春尽竟无诗?
开门便赴寻山约,酒熟茶香短簿祠③。
注释:
①许天植:作者友人,生平不详。②见山楼:楼的名称。
③短簿祠:又称东山庙,在苏州虎丘东山浜。
21.诗句“风通花气全归枕,月转楼阴倒入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22.结合全诗,分析本诗作者的情感变化。(4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三则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12.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2.19)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2.11)
23.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2分)
24.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四)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只选三题)(6分)
(1)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清风徐来_____________,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土死,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子曰:______________,文胜质则史,_____________ ,然后君子。(《论语》)
四、作文,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最辉煌的时刻
美国的乔治·谢灵是一位出色的盲人钢琴家,曾经为三位总统演奏过,并多次获得艺术大奖。一次,乔治·谢灵独自出行,在一个路口停了下来。他想要穿过马路,可这条路车流如潮,他不敢再往前走,只好等待着,看有没有人给他带路。这时,他感到有人在他的肩上拍了一下。
“打扰一下。”一个男人的声音说。乔治很高兴,可没想到来人接着说,“我是个盲人,您能领着我过马路吗?我有急事。”
乔治想要拒绝,可听着来人急切的声音,他只好硬着头皮,拉着这位和他同样的盲人的伙伴,战战兢兢地穿过了这条繁忙的马路。
后来,有人向乔治·谢灵问起他那次过马路时的感受,乔治兴奋地答道:“那是我一生中感觉最辉煌的时刻,我当然要带着他穿过那条马路。”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有辉煌的时刻,读了上述文字后,你对此有何感触和思考,请以“辉煌的时刻”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不能脱离材料含义,字数不少于800字。
2011年第一学期十校联考高三语文期中考参考答案
命题学校:永嘉县上塘中学    命题人:金海萍  审题人:朱金峰
1、解析:A.棱角(léng)C.呱呱坠地(gū)D.煽风点火(shān)
答案:B。
2、解析:A.和盘托出。B。关怀备至。D。以逸待劳。
答案C
3、解析:B.以邻为壑:比喻把困难或灾祸转嫁给别人。A.上下其手 :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贬义。C.严阵以待:指以充分好、整齐严正的阵势,等待着敌人。D.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含贬义,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当。
答案:B
4、解析:A、成份缺少。“探索”缺“的途径”。 B、搭配不当。“城市人口”不能“扩大”,改为“增加”。 C.否定失当,句中“避免”与“不要”连用,表意相反。
答案:D
5.答案:B
6.参考答案:上海地铁追尾事故原因查明,12人受处理。
名称(上海地铁追尾事故):1分;内容(原因查明,12人受处理)。(2分)
7.参考答案:(示例1)我一直在想,当西医离开了仪器他们还能干嘛呢?感冒让人去验血,头疼让人做CT,胃痛让人照胃镜……科技的发达是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可是你们不觉得现在的医生过分依赖于仪器,却忘了自己本身就是医生吗?
(示例2)你们知不知道过去女人生孩子就是过鬼门关,而现在孕妇死亡率下降了多少?你们知不知道过去得了结核等于得了绝症,而现在大部分结核患者都能治愈?你们知不知道过去中国人平均寿命是多少,而现在八九十岁老年人越来越多?我不否认中医有其优势,有其特点,但现阶段大部分疾病还是西医更有效。
评卷要求: 观点鲜明(2分);修辞恰当(2分);语言得体、流畅(2分)
8.B(3分)(出自第③段,此项判断属于“强加因果”,“每一个IP地址自由发声,都可能成为强大的文化媒体”不是“由编辑、审查、批准一类关卡所组成的文化权力体系几近瓦解,优秀作品被低端文化淹没”的原因)
9、A(3分)(表述是非颠倒。原文的表述是“一个有核心、有级差、有组织的塔状结构,让位于一个无核心、无级差、无组织的面状结构”)
10、(3分)①扁平时代的写作缺乏文化的约束和引导机制,无方向、无深度,无高度。或答为“扁平时代的写作众声喧沸、多数为王、易破难立。”②扁平时代的写作需要启动、确定一个重建精神价值的方向,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重建文明教化的正常体系。“重建文明教化的正常体系”答成“重建一种非权力化和非利益化的文化核心、级差以及组织”也可。(每点一分,分点阐述1分)
11.答案:(1)军情紧急,战争的形势让上尉害怕慌张。表现了上尉对战事的担忧(2分)
(2)上尉连续打了两个好球,元帅险些输给了上尉,这让元帅害怕慌张。表现了元帅不顾战争的胜负,一心只想赢下这局台球比赛的荒唐与昏庸(2分)
12.答案:(1)交代小说“一局台球”发生的环境和背景(2)渲染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3)呈现士兵的作战恶劣环境和艰苦条件,与司令部所在地古堡漂亮、幽雅、宁静、和平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与司令部中花天酒地、高谈阔论、悠闲自在地打台球形成强烈对比,反衬法军司令部腐化堕落,昏庸无能,引人思考,发人深省。
评分标准:写对一点得1分,写对其中的两点得3分。
13.答案:(1)在战斗激烈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们盲目跟从,阿谀奉承,是非不分,对元帅不顾战事、只顾满足自己爱好的行为起着推波助澜作用(2)自私麻木、无责任感、无爱国之心,置国家利益于不。
评分标准:每答对一点给2分,共4分,酌情给分。
14.答案:(1)一局台球”是小说中心事件和情节发展的明线(线索也可),以“一局台球”为标题,更能突显出主要人物形象特点。(2)直接表现元帅专注悠闲打一局台球的过程,与激烈紧张的战斗、士兵苦等命令形成对比,更引发读者对战争结局进行思考,有力表达主旨。(3)构思新颖巧妙,不落俗套,意蕴丰富。元帅一局台球的结束,也就是战斗的结束;元帅打赢了一局台球,就是全军覆没之时。以“一局台球”为题,更具有警示意义和讽刺意味,更能表达作者愤懑之情。
评分标准:每答对一点给2分,共4分,酌情给分。
15.答案:示例一:小说将“一局台球”置于一场激烈的战斗中来写,身负国家重责的元帅视国家利益和战士生命于不顾,沉溺于台球,战争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以元帅之举来审视现时的为官者,不难想象.他们肩负国家复兴、百姓福祉的重责,倘若让私欲遮蔽双眼,以一己之好凌驾于国家和百姓之上,那将会给国家和百姓带来多大的灾难。
示例二:元帅视台球为生命,一己之好,本无可厚非。但是,在这样一个非常重大的历史时刻,身负重大历史责任的元帅又怎能沉溺于台球呢?现实中,不是人人都是元帅,更多的是普通人。作为普通人,我们在拥有一己喜好的同时,要分清地点时间、轻重缓急、主要次要,切不可玩物丧志,否则,不仅误己,还要误人,甚至误国。因此,在人生的路程上,我们要多一份理性,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智慧。
评分标准:一是能联系文中的事件人物(2分),二是联系现实(2分),语言表达1分。除了提供的上述参考答案意外,从上尉和元帅手下的副官们角色入手,或者从批判政府任职官员的盲目性(制度)入手也可以。
16.(3分)B约:约定时间。   17.(3分)A A项第一句中的“其”为代词,他们,指囚犯;第二句中的“其”作反问语气词。 B、两个“以”均为“因为”,介词。C、两个“然”均为“然而”。D、两个“而”均表示并列关系。
18.(3分)C文章每段议论时并没有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而是欲擒故纵,顿挫有致。
19. (3分)又 安 知 夫 被 纵 而 去 也 /不 意 其 自 归 而 必 获 免/ 所 以 复 来 乎/ 夫 意其 必 来 而 纵 之 /是 上 贼 下 之 情 也 /意 其 必 免 而 复 来/ 是 下 贼 上 之 心也。
20.(1)这是用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希望最坏的小人一定做到。(3分)(评分标准:“是以”1分,“期”1分,句子通顺1分)
(2)我只见上上下下的人相互猜忌来造成这种声誉,哪里有什么布施恩德和懂得信义呢?(4分)(评分标准:“贼”1分,“乌有。。。哉”句式1分,句子通顺1分)
21.答案:①拟人。春风、花气、月转楼阴,本是春的气息,夜的景色,诗人感受的客体,但是春风、花气、月却呈现出人的主动之态和情感,微风与花气相通,将阵阵花香送进楼中,全归诗人枕上,似乎特意来与孤客作伴;本是楼影随明月移动,倒映于碧池,但似乎是明月有意转动楼影倒映池中,来为山水增色,为梦中惊醒之人消除寂寞,描写自然生动,富有情趣,切时切景。②衬托。春风、花气和月转楼阴构成的动态画面衬托春夜的静美(写出赏析过程也可)。③铺垫。春风将花气送至诗人客房,明月随时间推移转动楼影,暗示良辰的悄悄流逝,为下文惜春、赏春的情感做了铺垫。
评分标准:表现手法1分,分析过程2分。写对任何一点表现手法均给分,分析过程酌情给分。
22.①在友人“见山楼”夜宿,春寒逼人,催醒了梦中人,只见窗外树影婆娑,搂头疏灯闪烁,室内微火已见余烬,作者内心感到阵阵寒意和孤独(答出“孤独”或寒意即得1分);
②春的气息,春的花香,春夜笛声,引发了作者对春天的依恋之情、惜春之意(答出“依恋之情”或“惜春之意”即得1分);
③春是挽留不住的,于是诗人为春尽而歌,写诗送春(意思对即可,1分);
④为了追上行将逝去的春光,诗人离开见山楼,赶赴友人的游山之约,共同探春、赏春,表现出惬意愉悦之情(答出“探春”或“赏春”即得1分)。
评分标准:写出一点得一分,共4分。
23.(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其中两点给2分)
24.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政以德”;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 (答对一点给1分,共3分)。
25.(1)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   (2)水波不兴   歌窈窕之章(3)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4)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质胜文则野    文质彬彬  [参考译文]
对君子讲信义,对小人施刑罚。刑罚定成死罪,是罪恶到了顶点,这又是小人中最厉害的了。宁可为了信义而死,不愿苟且偷生,把死看得像回家一般,这又是君子中特别难以办到的。
当唐太宗贞观六年的时候,选取犯死罪的囚犯三百多人,释放了让他们回家,并约定时间叫他们自动回来接受死刑。这是用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希望最坏的小人一定做到。那些囚犯到了期限,终于自己回来,竟没有一个失约的,这是君子难于做到的事,小人却轻而易举地做到了。这难道是近于人情的么?
有人说:“罪大恶极,的确是小人了。但是等到对他施加恩德,就可以使他变成君子。因为恩德进入人心很深,能很快改变人们的气质,所以出现了象这样的情况。”我说:“唐太宗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求得这种声誉啊。这样看来,哪里知道放囚犯回去,不是预料他们一定再回来以希望赦免,所以才释放他们呢?又哪里知道被释放回来的囚犯,不是预料自动回来一定能够赦免,所以才再回来的呢?料想囚犯一定回来才释放他们,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情意;料想上面一定赦免他们才再回来,这是下面揣摩上面的心思。我只见上面和下面互相揣摩来造成这种声誉,哪里有什么布施恩德和懂得信义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唐太宗向天下布施恩德,到这时已经六年了,还不能使小人不做罪大恶极的事;然而一天的恩德,却能使他们视死如归,保存信义,这又是讲不通的理论啊。”
“既然这样,那么怎样做才好呢?”我说:“释放了回来的,把他们杀掉而不赦免;然后再释放一批,他们又回来了,这样才能知道是布施恩德所造成的。然而这是一定不会有的事啊。至于释放了能够自动回来再加以赦免,只能够偶然试一试罢了;如果屡次这样做,那么杀人犯就都不会死了,这能够作为天下经常的法律么?不能作为经常的法律,难道是圣人的法律么?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                                       (选自《欧阳文忠集》)
附件2
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考试卷细目表(格式)
题号
考查点
参考《指导意见》、《会考标准》、《考纲》
分值
考查要求
A了解 B理解
C应用 D综合
试题难度
I容易
II稍难
III较难
题目来源
(原创或改编)



1
《2011年浙江语文考试考纲》
3
A
I
改编
2
3
A
I
改编
3
3
B
I
改编
4
3
C
II
改编
5
3
C
II
改编
8
3
B
I
改编
9
3
C
II
改编
16
3
C
II
改编
17
3
C
II
原创
18
3
D
III
原创




6
3
D
I
改编
7
6
D
II
改编
10
3
C
II
改编
11
4
C
II
改编
12
3
C
II
原创
13
3
C
II
原创
14
4
D
III
改编
15
6
E
III
改编
19
3
C
II
改编
20
6
D
III
改编
21
7
D
III
原创
22
2
D
III
原创
23
5
D
III
改编
24
6
A
I
改编
25
60
E
III
原创
福州市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英语期末试卷 2005学年第一学期梨洲中学初三英语试卷 商洛市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中教学质量检测文科所有 浦东新区200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高一物理试卷的答案啊?急! 温州市部分中学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答案? 温州市部分中学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答案?要8门的!! 谁可以告诉我金华十校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试题 扬州职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电子商务概论试卷答案!! 一年春季开学的那个学期为什么不作为新学年的第一个学期,使学年度与自然年度一致? 谁有浦东新区200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高一物理试卷的答案啊?急! 谁有华东师大附中200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月考试题(英语)的完整答案吗? 初二第一学期地理 初二第一学期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考试成绩 奖学金是按学期发,还是按学年发?? 浙江海洋学院2005学年第二学期有什么大型活动 200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数学开卷试题 求《2005学年浙江省五校联考》政治试卷答案 一学年是一个学期还是一年的2个学期?????? 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资料 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初一英语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题 答案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七年级第一学期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