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许淑妃: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习惯 培养学生自己留作业的习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07:12:04
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

  需要不需要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看法就不一致了。

  有的领导,有的学生家长,也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天经地义,不容代替。在一些地区,这种观念,年深日久,根深蒂固,个别教师刚刚引导学生自批或互批几篇作文,立即受到指责批评,全盘否定。

  应该承认,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 之一。千百年来,许许多多高水平的老师,认真负责,不辞辛劳,斟酌权衡,仔细批改,引导许许多多优秀的学生写出了上亿篇好文章,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也有许许多多的人无缘得遇良师,无钱能进学校,他们便刻苦自学、多读勤写,自思自悟、自批自改,却也能够无师自通,写出大量的好文章,好作品,有许多甚至是世界名著。

  我觉得两者都不应以自己的成功为论据,来否定对方存在的价值,那势必使自己的思维进入狭隘的片面的误区,互相指责,一团混战,共同堕入偏见的狭谷而离真理的高峰越来越远。双方都应在自己的成功与对方的成功中得出这样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方法可以各异,殊途能够同归。通俗一点儿说,就是一件事儿有一百种不同的做法。

  这些年来,我用的便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方法,边指引学生写作文,边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教两班语文课,每班作文都收上来,往前面一摆,我常觉得,它们像两座大山,于是我们便每天挖山不止。愚公移山,尚且感动了上帝,派了两个神仙把两座山搬走了。可我们面前这两座山搬去又搬回,非到退休那一天方能有尽头。最遗憾的是,越是中下等学生越是对老师不辞辛劳的移山行为无动于衷。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接到刚发下来的作文本,往书包里随便一塞了事,这次作文批语上,明明写着过渡不自然,他下篇作文照旧过渡不自然。

  为了提高学生的批改能力,我从1979年3月起,发动我的上帝——学生们一起来搬这两座山。

  开头有人议论纷纷,说我偷懒的有之,说学生水平低批不好的有之,说作文水平会下降的有之。但我心里有数,因为学生在批改过程中积极性很高,批改得比我还认真、还仔细。批改后,学生们对同学写的批语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以前关注我写的批语的程度,有的还为一条批语是否准确展开热烈的争论。既然这样,学生成绩一定能提高。

  果然,半年以后我们班的作文成绩在全县就遥遥领先了。领导、家长所关心的无非是成绩,学生成绩高了,又学得积极主动,你采用的方法,尽管他们不理解,也就不再干涉了。

  自那时到现在,我已经有16年零6个月的时间没批改过一篇学生作文了。我心里清楚,这种一篇不批的方法绝不是最好的方法。倘若我批1/咸或1/10,学生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得更快。但我为了证明教师不批,学生作文水平一样能提高,就一直坚持不批一本。

  学生能学会批改吗?回答是肯定的。后进学生也能学会吗?也能。

  怎样批改作文?我从易到难,列出十条要求,第一次批改只提一条要求,大家觉得很简单,会做了,第二次,再提第二条要求。这样10几篇文章批下来,每位学生就都能围绕一篇作文,从10个方面写出批语了。
以下10个方面,每个方面给5分,一篇作文满分为50分。

  1.格式是否正确

  刚入学,我喜欢使学生感到写作文,批作文都不难。随随便便地写,老师只要求同学们作文的格式正确,批改作文时只写一条关于格式的批语。批作文的时候要抽签,谁都有可能抽到全班任何一个人的。抽到人家的作文本,打开作文一看,格式没锗,便拿出红笔,写上批语:1.格式正确。批文用减分法,此项倘不减分,此文则为满分,然后签上批改人的尊姓大名。

  2.卷面是否整洁

  显然这一条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的。后进学生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注意卷面了。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刚教书时,我也留作业,检查作业,批改作业。

  1979年3月,有一天我和学生讨论怎样教语文更适合学生的实际,一位学生问我:“老师,不写您留的作业行吗?”“为什么不写?”“您留的这些题我都会做了,再写不就是体力劳动了吗?由于忙着做这些体力劳动,自己真正不会的题却没时间写。”我觉得她说得有道理,便让同学们讨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我那时刚教中学语文一年多点时间,由于没经验,又没受过师 范训练,只好经常和学生商量,经常请学生帮我出主意,想办法。

  商量的结果,大部分同学都赞成她的意见。我们班16年来的规矩都是:只要是大部分同学赞成的提案,就要坚决执行。从那时起,我们班不再留非做不可的作业。有时我觉得哪些题重要,便告诉学生,建议大家做,谁觉得没必要做也可以不做。

  是不是学生每天无事可做了呢?当然不是。学生们讨论认为,就语文学习而言,每天有适量的练习还是必要的,只是具体练习内容,没有必要非统一,甚至非统死不可。大家认为训练量以每天500字的篇幅为宜,学生们管这叫“定量作业”。所谓定量作业就是字数确定,内容不限。每天每人必须写够500字的篇幅。这500字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选择适合自己提高学习成绩的内容。“课堂笔记”和“课堂练习”也包括在内,也写在一个作业本上。如果在课堂上已做了200字的笔记,则课后再写300字的作业即可。

  这个数字是常量,期初不减少,期末也不增加,这就使学生大脑思维这部汽车,处于匀速运动的状态,便于学生驾驭自我、管理自我。同学们计算以每分钟40字的速度,500字,12.5分钟便可写完,再加之间断、思考的时间,平均也不过17分钟。既然负担不重,星期、假日也该坚持,这才更容易形成良好的耳惯,于是全班同学又做出决定:每天都不中断这一项基本训练。

  每天定量作业的第一行,都要写明日期,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一年365天,便有365个500字练习。
 
    那届学生一般都按自己的学习总体计划去安排每天500字的训练内容。1979年我多次要求学生制订《自我教育计划》、《自学计划》。计划大致分为四类:1.终生德、智、体奋斗目标,努力方向。2.十年达到什么高度,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3.一年做完哪些事,德智体各方面努力追上哪几位同学。4.一天怎样度过,怎样安排作息时间。这样,学生既有长计划,又有短安排,根据长计划的需要,确定短安排的内容。

  我问一位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每天作业写什么?他说:“我最近一个星期,集中力量突破文言文实词,每天的500字,都写自己解释不准确的文言实词。”“文言实词都会了呢?”“那我就把文言虚词归一归类,挑掌握不熟练的,再练习写两、三天。”这位同学原来文言文学得不好,考试丢分很多,由于他将文言文做为重点,这样分类突破,没用一个月的时间,文言文部分的知识点,他就掌握得很准确了,期末考试,进入了优等生行列。

  现在回忆起来,感到我刚开始试行学生自己留作业,是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觉得学生这样提了,那就试试看吧,那时我也看到,人民公社统耕、统种、统收的庄稼,产量都不高,而农民房前屋后那点自留地的蔬菜、粮食长势都喜人。我觉得教学也像种地,统得过多,统得过死了,会伤害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

  随着学生自留作业实验时间的增长,我对这件事的认识也逐步提高。我觉得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那么就应该培养学生自己留作业的能力。如果学生不知道给自己留作业或不知道留哪些作业,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走,老师留什么作业就写什么,老师不留就不写,显然,这样的自学能力还是不完全的。我觉得一位生活于当代民主社会的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责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然也有责任培养学生自己留作业的能力。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