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斩将视频:北京蔡家洼村企共建推进就地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8:00:35
北京蔡家洼村企共建推进就地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北京鑫记伟业集团村企共建新型城镇化发展调研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城镇化发展是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城市化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城市化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的重要途经。如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广大农村选择适合国情与地方实际情况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是当前需要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北京市密云县巨各庄镇蔡家洼村依靠北京鑫记伟业集团的带动,按照“发展生产、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以“保障农民利益、壮大集体经济、促进企业发展”为前题,把产业发展、农民就业、城镇化发展协调并举,创造了“农业产业化、就业本土化、城市一体化、环境现代化、生活和谐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一、蔡家洼村企共建就地城镇化带来的巨大变化

蔡家洼村位于密云县城东,潮河东岸边,东南两面依山,西傍潮河,北临101国道,距京承高速路密云第二个出口500米,距密云县城五公里。依山傍水,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幽雅,交通便利。村域面积12000多亩,其中农田2500亩,山坡地3400亩,村庄建设占地2200亩,山场约4000多亩,土地资源丰富。现有住户800户,2600口人。

蔡家洼村原来的主要产业是林果种植和农产品加工业,村民只能靠“天”吃饭,遇到灾荒之年没有收成和产业,村民只能外出打工,或是做点小本买卖,或是在建筑队干点零活,收入增长十分有限。蔡家洼村自2005年4月被北京市定为旧村改造试点村以后,遵照北京市远郊区旧村改造试点指导意见精神,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村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符合密云县和巨各庄镇的总体规划为前提,对蔡家洼村的旧村改造成“新农村”进行详细的论证,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规划。运用“村企共建”模式,在短短的六年时间里,实现了村民全部搬迁至配套设施齐全,环境舒适,格调高尚的居民楼中,农民土地流转归村集体后,不仅有补偿款,而且还作为股份参股,农民自身由村集体安排上班每月领取工资;在北京鑫记伟业集团的带动下,以第一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形成三产联动,按照规划进行发展,企业年收入数十亿元,创利税数亿元,解决当地就业近万人;村集体资产得以增长,用以发展村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资源配置,不重复,不浪费,达到节约高效。2003年村经济总收入2500万元,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到2009年村经济总收入15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

北京鑫记伟业集团与蔡家洼村创造的“村企共建”城镇化发展模式促进了农村城市化,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蔡家洼村企共建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具体做法及效果

蔡家洼村企共建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六点:

1、政策支持、规划先行,制定科学发展路线

2005年,根据《北京市远郊区旧村改造试点指导意见》,蔡家洼村凭借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被选定为北京市13个旧村改造试点之一。被定为旧村改造试点后,蔡家洼村聘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院编制蔡家洼村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书,规划编制好后直接上报首都规划委员会,并很快得到首肯与批复。为了缓解蔡家洼村发展面临的资金短缺困难,密云县政府还专门针对蔡家洼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台相应优惠政策。政策规定将密云县所得蔡家洼村税收分成部分全部返还给村,用于支持村里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该笔资金支持已经达到1000万元。北京市发改委、环保局等部门也针对蔡家洼村试点的具体情况,特事特办,相应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

2、村企共建、优势互补,实现资源有效整合

2004年,台资企业---北京鑫记伟业集团进入蔡家洼村后,按照“蔡家洼农业产业化、就业本土化、城市一体化、环境现代化、生活和谐化”的发展思路,围绕产业发展、农民就业、城镇化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加速蔡家洼村的城镇化发展。未来5年,将有近百亿元的资金陆续投入到这片2万亩的土地上,这些资金将主要由鑫记伟业集团投资或融资。鑫记伟业集团选择的项目不是简单追求短期利润,而是本着“村企共建、以人为本、合作共赢、科学发展”的可持续经营理念,积极探索“蔡家洼村农业现代化、工业观光化、旅游个性化、生态体验化”的现代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蔡家洼村企共建就地城镇化发展能够取得成功,在于它不仅发挥了村党委的领导优势、带头作用,也充分发挥了企业在资本、市场运营方面的经营优势,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

3、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盘活发展空间,促进村民稳定增收

针对农村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的实际情况,蔡家洼村以流转合同的形式把承包地从村民手中有偿流转到村集体,再由村集体统一出租给鑫记伟业集团经营,达到了有效整合土地资源、盘活发展空间的效果。流转后的土地承包权仍归村民所有,并且每年村民还可以获得三部分收入:一是鑫记伟业给予的每年每亩地1000元租金;二是村民动迁后全部可以到鑫记伟业或村集体企业上班,每月领取至少保底600元的工资;三是土地股份分红收入。土地流转统一归村集体管理后,村集体一方面积极通过土地参股企业的方式获得企业经营的股权收益,另一方面还积极为村里企业提供供水、供暖、供气、道路维护、绿化、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物业管理服务,收取物业管理费用。除去各项日常维护成本,村集体剩余收益的80%都通过土地股份分红的形式返还给了村民,从而给蔡家洼村民提供了获得长期稳定收入的保障。

农民保有土地承包权,村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企业具有土地使用权,这是蔡家洼村就地城镇化能够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

4、村民参与、科学设计,集中建设动迁房,为产业发展预留空间

为了成功实现村民动迁,北京鑫记伟业集团在蔡家洼村党委的积极配合下,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动迁房的户型设计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既新颖实用、功能完备、贴近自然,又充分考虑了区域地形特点和当地村民居住习惯,强调适居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按照“节能、节水、节地、节材” 环保节能型住宅的建设要求,动迁房的建设中大量使用了节能保温材料,并全部安装了绿色门窗和太阳能热水器。居住区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完全按照城市居住区建设标准建造,配套了物业管理、副食日用品商店、社区卫生服务站、幼儿园、储蓄所、电信等附属服务设施,统一供水、供电、供暖、供气、污水集中处理。搬迁上楼采取宅院置换的方式,人均楼房面积60平方米,在平均标准范围内不用村民出一分钱。

自2006年启动动迁房建设,现在村民已基本搬迁上楼。原来占地2200亩的散落式民房被全部拆除,节省出了1800亩村庄建设用地,从而为蔡家洼发展第二、三产业预留了足够空间。

5、通过产业生态化和多样化,带动本地农民就业,实现蔡家洼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北京鑫记伟业集团先后在蔡家洼村投资15亿元规划建设了以生态农业、精细农业为主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观光工业园区和以旅游、休闲、会议、培训为一体的绿色旅游商务区。

现代农业园区占地5000亩,投资5亿元,园区以栽植大樱桃为主,同时通过发展设施大棚,辅以多品种热带水果、蔬菜和花卉,形成“一年四季有花、一年四季有果”,吸引游客一年四季观光采摘,形成规模化的特色观光采摘园。目前园区内已建有北京地区最大的樱桃采摘基地、热带果树观赏基地和玫瑰主题公园等项目。园区完全建成后,每年可接待游客5万人次,年创收入1亿元,利税可达1000万元,安置劳动力就业600人。观光工业园区占地400亩,总投资10亿元,总建筑面积21.5万平米,以最大满足休闲观光者对企业产品生产全过程观摩为出发点,集工业生产、现场观摩、餐饮品尝、产品采购和休闲娱乐为一体。观光工业园区全部建成后,可安置劳动力就业2000人,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2亿元。绿色旅游商务区占地约1300亩,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0亿元,建设中高档宾馆、会议中心、医疗中心、文化创意馆、休闲养生公寓等,集度假、旅游、休闲、会议、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商务旅游区。全部建成后,可安置劳动力就业8000人,年接待旅游人次200万人,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税收2亿元。

截止2010年,三大园区已直接拉动农民就业2000多人,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近千元。不仅实现了蔡家洼本地村民充分就业,而且还吸引周边村子的村民到蔡家洼就业,真正使村民成了“上班族”。

以一产促进二三产发展,以二三产带动一产,形成一二三产业多元联动发展,这是蔡家洼成功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条重要经验。

6、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齐抓并举,促进农民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转变,实现蔡家洼村的全面城镇化

城镇化不仅仅是农民户籍性质的改变,还应包括农民的居住城镇化、就业城镇化,进而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城镇化,最终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换,实现全面城镇化。蔡家洼的农民收入提高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也愈加丰富。村企合作共同修建了文化广场、数字影厅、成人学校和图书室等。蔡家洼村的“五音大鼓”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李茂生等五位老艺人组成的民间说唱组合是北京硕果仅存的“五音大鼓”传人。在村老年活动中心,经常能见到五位老人沉浸在“五音大鼓”的旋律中。

北京鑫记伟业集团通过企业自身人性化的管理文化,积极引导村民熟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适应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村民们开始花俏了,以前是一年只穿一件大衣,又破又脏,现在,农民也开始注重形象、追赶时髦、打扮自己。按照老习俗,蔡家洼村的老人都是土葬,分散在各个山坡上。开了采摘园后,鑫记伟业集团在村里选了一个“风水宝地”,兴建了墓园,将坟地集中起来,迁一座坟还补偿800元钱。目前,蔡家洼90%的坟地已经迁到了新墓园。以往清明的时候,村集体各个山头都要派人,就怕村民祭拜引起山火,企业建了新墓园,村集体再也不用担心祭拜起火了。

在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双重影响下,蔡家洼村民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成功实现了由农民向市民的完全转变

三、蔡家洼村企共建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北京蔡家洼村企共建就地城镇化发展经验体现一是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集中建设村民搬迁住宅楼,让农民从陈旧的民房搬迁进宽敞舒适的楼房,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二是发展产业支撑,重点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就业,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使农民有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经济收入;三是改善各项基础设施,充分利用新能源、新技术、统一市政管理、资源配置、能源节约;四是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促进村域经济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蔡家洼模式”的突出特点一是对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在农民没有丢失土地的前提下,把农民统一起来,完全把农民转变成工人;二是此模式是生产、生态和生活“三生”的模式,既解决了生产问题,又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这种模式使蔡家洼村在短短6年的时间里人均收入翻了两番半,而且它不像房地产开发模式似的,以短期高利润为结果导向,而是一种以产业和土地结合起来的模式,它的意义更加恢宏。真正实现了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发展、村庄变城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蔡家洼村企共建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给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带来了诸多启示和借鉴。首先,北京鑫记伟业集团在蔡家洼村城镇化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主导作用。北京鑫记伟业集团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在台湾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发展经验,来大陆投资是本着做事业的爱国情怀而不是简简单单做企业的战略意图。一切以维护和保障农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及落脚点,因地制宜、三产联动、就业本地化、就地城镇化,成为蔡家洼经验的一大亮点。

其次,在实现农民本地化就业、保障农民收益的同时,蔡家洼村并没有以各种形式剥夺农民的土地,而是把土地以参股的形式交于村集体,既使得土地高效利用,又提高了农民参与本村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

通过村企共建,在蔡家洼村,不仅企业找到了产业发展的组织载体,而且使农村分散的生产要素找到了合适的集中平台,进而实现规模化、组织化生产,提高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程度,并以此带动农村的综合发展。蔡家洼的“村企共建”使蔡家洼的村民成功实现了就地城镇化,体现了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包容性增长原则,从而为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