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牛百叶:真的出现了新的斯大林热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0:09:37
现在有人大谈当代俄罗斯出现了重评斯大林的高潮。 懂得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自从苏联解体、俄罗斯转轨以后,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方面面都已经多元化,每个人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就斯大林问题而言,为斯大林唱赞歌者有之,否定者有之,沉默者亦有之。问题是,哪一种在当今俄罗斯占主流呢? 从俄罗斯目前真实的情况来看,俄罗斯朝野都没有什么重评斯大林,更没有重评的高潮。 2010年5月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答《消息报》记者问时,说的非常清楚,“非常显而易见的事情——伟大卫国战争是人民赢得的,而并不是斯大林,也不是那些军方高官,无论他们所从事的事情多么重要。” 他说,对于斯大林的作用可以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斯大林的作用非常大,有人认为并非如此。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我们如何从总体上评价斯大林本?“如果说国家如何评价斯大林后来的统治,从新的俄罗斯国家出现以来,这个评价是显而易见的——斯大林针对自己的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尽管他做了很多工作,尽管在他的统治下国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他对于自己的人民所做的一切是无法饶恕的。这是第一。 第二,那些热爱或者憎恨斯大林的人有权保留自己的观点。很多老战士、那一代胜利者对斯大林好,这是不奇怪的。我认为他们有这个权利。每个人都有权保留自己的评价。另一个问题是,各种个人的评价都不应当去影响国家的评价”。 他同时坚决驳斥了关于斯大林主义在俄罗斯正在死灰复燃的看法。梅德韦杰夫说:“如果谈及针对斯大林和其他一些领导人的态度,在90年代有不少人崇拜他,但没有人谈及斯大林主义的复兴。而现在突然开始谈及这个事情。的确,历史人物可能被奉若神明和成为崇拜的对象。有的时候年轻人在这样做,特别是那些'左倾’的年轻人。但归根结底这是他们的事情。尽管对于世界上大多数人而言,斯大林这个人物显然无法引起他们的良好情绪。但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斯大林主义正在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能说我们在恢复其象征,准备使用某些招贴画,以及还要做些什么。这我们现在不做,将来也不会做。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现在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我作为俄罗斯联邦总统的评价就是如此。所以在这里,要把国家的评价和个人的评价分开。” 从俄罗斯几个民调机构做得调研来看,也没有什么重评斯大林的迹象。这里不详细引用数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列瓦达中心和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等就相关问题进行的调研数据。 10月30日,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首次在自己的博客中谈到斯大林大清洗。梅德韦杰夫明确表示,大清洗不容宽恕,历史应该恢复其本来面目!为斯大林大清洗遇难者纪念日。星期五,梅德韦杰夫出了一期视频博客,纪念在斯大林大清洗中遇难的人们。梅德韦杰夫认为,纪念二战胜利,以及反省斯大林大清洗,有助于恢复历史的公正。他说:“让我们好好想想吧,数百万人因恐怖手段而丧生,而他们的罪名均是谎言——数百万人...... 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可以听到这样的说辞,那些众多的牺牲品是为了某种国家的最高目的。我坚信,无论国家需要什么样式的发展,无论他的成就如何,狂妄的自尊自大不能以人的痛苦和伤亡为代价。任何东西都不能高于人的生命价值。因此,镇压是有罪的。” 梅德韦杰夫认为,对民族悲剧的回忆是神圣的,它的意义不亚于对胜利的回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年轻人不仅掌握历史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能够共同体会和感受俄罗斯历史上这次巨大的浩劫。 梅德韦杰夫说,我们不得不承认,俄罗斯年青一代对这段往事所知甚少。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18至24岁公民中,有90%的人不知道那些在大清洗中受难的知名人士。他们的姓名、事业正在被遗忘。梅德韦杰夫说,大清洗规模之大简直令人无法想象,高峰时在1937至1938年,几乎整个国家的人民都受到伤害,整个阶层地遭到镇压和消灭,数百万人因此而丧生。 
斯大林二十年代的文章,与其说是他对列宁主义的宣传,还不如说是他打着列宁主义的旗号同各种反对派进行论战。这对斯大林来说,真是如鱼得水。正是同反对派的这种斗争,也就是对昨天还与他共事的那些同行们进行的坚定不移的、耸人听闻的批判,把斯大林造就成了'理论家'。他在党代会、群众集会和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报告都是严厉的,坚决的。他多次严正声明,他要同各种反对派毫不妥协地将论战进行到底。"由于斯大林教条主义地、粗俗地看待列宁主义及对列宁主义理论的科学研究,因此他绝对不允许存在不同的理论观点,也绝对不允许对任何实践问题在理论上作出不同的解释。这就是斯大林在二十年代的理论活动中为什么力图揭露、驳倒、"击溃"某些理论观点的原因。这些观点与他对列宁主义所作的削足适履的解释是不吻合的。这种拙劣而片面的、非辩证的、充满敌意的......  斯大林原来名字叫约瑟夫·久加什维里,1879年出生于哥里镇的一间小屋里。约瑟夫·久加什维里是在参加革命活动后才将自己的名字改成斯大林(意为“钢人”)的。现在这间小屋保护得很好,房内家具均保持着当年原样,已成为一处朝圣之地。斯大林尚在人世时,政府就在斯大林诞生的小屋旁建造了一座歌颂这位“钢人”的博物馆。苏联解体后,曾有人建议拆除这座博物馆,但最终依然留存下来。 

像原苏联各地数百万老百姓一样,现年67岁的斯大林孙子久加什维里对其祖父十分崇拜。在格鲁吉亚人中,以“斯大林儿子的儿子”而出名的久加什维里说:“他是位天才。”久加什维里是名前苏军上校军官。他的家位于第比利斯边上一幢破旧公寓楼里,房内到处张贴着斯大林画像,久加什维里说:“我的祖父尽一切努力保护这个自沙皇时期遗留下来的帝国 。” 久加什维里坚持认为,当年如果没有斯大林的英明领导,苏联早就四分五裂了,他充满感情地说:“他实现了这个国家工业化,并增强了国家实力,而当他离开人世时,带走的仅是一件衬衫和两件外套,与今日在瑞士银行开设了秘密账户的那些当权者相比,他看来有点像是耶稣基督式的一位人物。” 

据西方历史学家估计,在斯大林统治时期,被迫害致死的人数在一千万至两千万,其中许多人惨死在强制性劳改营和1932年至1933年乌克兰大饥荒时期,另有人称死亡数目还要高。“所有这一切全都是谎言”, 斯大林的另一位孙子叶夫根尼毫不退缩地说,“直到三十年代后期,我的祖父都被那些托洛茨基犹太分子包围着,这些人巧妙地操纵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正是他们这些人将人们赶往古拉格集中营,只有在斯大林叫人处决了这些人后这种行为才被制止。”

在格鲁吉亚,想找人对上述这种说法进行反驳并不容易。当然,在斯大林的故乡,并非所有人都这样看待斯大林。在离哥里镇附近,一名父亲死在西伯利亚流放地的神父对斯大林处决格鲁吉亚知识分子和宗教领导人的做法予以谴责。这位名叫谢拉菲姆的神父说:“我们不应忘记他是个独裁者。” 
 一个杀人犯,不能因为他曾经做过好事就否认他是一个杀人犯。一个独裁者,不能因为他对人民有功劳就否认他是一个独裁者。 因为有功,所以才赋予他以国家领袖之重任,不能把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一笔勾销;而他辜负了人民的期望,欠下人民累累的血债,也不能因为他有功,血债就可以一笔勾销。  斯大林的历史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时代的复杂的辩证法。坦诚地面对历史,面对真理,不能不承认斯大林对争取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无可辩驳的贡献,也不能不承认他毫无根据地迫害千千万万无辜者的政治错误和罪行。斯大林拥有无限权力,不受民主监督,至高无上,为所欲为。列宁指出的斯大林“凶狠”的特点,在政治家身上起了极坏的作用。 不能因为功大于过,就让一个杀人犯逍遥法外;不能因为功大于过,就让一个独裁者逃避清算。 在历史的天平上,人民的生命以及公平和正义永远比领袖的名誉要重要的多。 把对人民的犯罪行为用一句功大于过而轻轻一笔带过,就是纵容对人民的残忍和犯罪,是不可原谅的。斯大林是一个具有个人魅力的人,也是一个无比凶狠残暴的人。 一句话评价斯大林,他领导苏联人民保卫了苏联,又把苏联建成一个肆意践踏民主的专制独裁国家。 没有斯大林,苏联人民未必就无法战胜希特勒;有了斯大林,苏联人民被一位暴君统治了整整29年(1924——1953)。 列宁对斯大林有着清醒的认识:“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便是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议同志们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位置上调开。另外指定一个人担任总书记,这个人在各方面同斯大林一样,只是有一点强过他,就是更耐心,更忠顺,更和蔼,更关心同志,少任性等等。” 对于个人,仅仅是一个缺点,对于国家和人民,就是一个历史的悲剧。我们所应该获得的教训,就是一定要避免让个人的缺点演变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悲剧。 一个领袖,宁愿他不伟大,一定要民主,绝对不可以个人独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