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地面起砂简单办法:JT叔叔说庄子(转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7:19:11
兒童莊子班內容(謄稿草稿)(一)導言

這不是成人班的內容,是我比較早的一個班,學生大部分是小學生。

有善心人士幫我打成文字,我還沒校對,所以會有些錯字或是不通順的句子吧。

不過,當作好玩,看看笑笑就好了。

中醫講稿校對進度緩如龜爬的這些日子,讀者若嫌無聊,就請將就將就……

各位同學:我們今天第一次上莊子。我一定要跟各位先講一件事情,請問:如果是外國的研究的人,他會說莊子是中國的什麼東西啊?他會說:莊子是中國的哲學,對不對?那哲學是什麼東西,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呀?哲學就是我們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的東西。就是說,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真相,好比方說,我們看著天空,不知道這個天空上面有沒有上帝,我們不知道,我們就會開始假設很多理論、掰很多很多事情來猜宇宙的真相,這就是哲學。所以哲學就是一門我不知道的學問,越不知道越有哲學。可是我們中國人的哲學,不是外國人定義的這種哲學,其實莊子不是一種哲學,它是一本練功秘笈,它是一本道家的秘笈。你們有沒有看過周星馳演的一部戲叫《功夫》啊?他小時候拿到一本如來神掌秘笈,後來他又是練武奇才,後來他就可以發出一種讓大樓倒塌的掌力,莊子比較像是那種東西。如果你小時候拿到一本莊子的話,有一天你長大以後可能會變成一個很厲害的人,所以莊子根本不是哲學,它每一招每一式都可以練的。

對我來講,練莊子真的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就好像練如來神掌一樣,只是我們練莊子不是用掌風去殺人,練莊子有時在很小的動作之間,你就可以解決掉很多事情。在座有些小朋友是因為父母的勸導才來這裡上課,所以我至少要給你們父母一個交代。什麼叫作給父母一個交代呢?就是莊子這是一門國文課,上這個課你們至少可以把《莊子》內七篇都讀懂,讀懂之後又有什麼好處呢?其實中國人古時候寫的東西,很少有任何一部著作的表現力可以像莊子那麼好。你知道什麼是表現力嗎?像我們寫作文為的是什麼?就是希望我們表現力很清楚,我們心裡想什事情,有什麼感覺,我們寫成一篇文章,別人看了都能夠理解,都能夠感動,都能看得懂,這樣我們就可以跟很多人做成朋友呀!不然大家都會覺得你在講什麼?我聽不懂耶!你是外國人呀!你講國語好不好?這樣你的表現力就非常糟糕啦!對不對?

學了莊子,你看到中國古時候最好的表現力是怎樣表達的,這些東西就會變成你的營養,你的心裡頭可能到了很久很久以後你還會記得有一本書它能夠把故事寫得那麼好,你就會覺得說,我還可以更進一步一點,學莊子什麼時候會覺得有用呢?等到一天你結婚了,跟你太太吵架了,你太太在那邊大駡「你都不懂我」,你也大駡說「你也不懂我」,那時候你就想到莊子,你會想「好!我再把話講清楚一點,這樣你就懂了」。這樣子對你的人生是有用的,這是文學的表現力。

我今天才曉得你們這些學生來路還不簡單,有些人是學過讀經教育的,讀經教育是很會背書的人對不對?沒有啊?媽媽都搖頭。(跟讀經教育不同)都沒有?那我們這節課是大解放,我們這個課就不要求背書,不要求背書、也可能不要求學生交作文練習,這樣的話媽媽們會不會認為這樣的要求很痛苦呢?因為小孩子有沒有進步一點都看不出來,只是回家更會頂嘴。其實期待那種日期有功的國文教學,我真的不會耶!也就是教六個禮拜就會看得到小孩子作文突飛猛進嗎?這是不可能的。我覺得這種日積月累的功夫,讓你們日後去參詳,但我可以分享的就是,我先把莊子這整本書的練功的方法先告訴你們,你這一輩子,將來如果有心想要練多少那是你們自己的事,反正如來神掌一到九式全都教齊,回家以後你們再慢慢決定你們要練什麼東西。

莊子這本根本不是哲學的哲學在中國算是哪一「家」?有沒有人知道?道家。在台大的師長,那些老老師他們就說,天下有很多家,有法家、有儒家,但是只有一個家不能叫「家」,就是道家。他說:因為啊!道家是一種超級精英主義。你知道什麼叫作精英主義嗎?就是儒家它是一種「平人主義」,什麼是「平人主義」?「平人主義」就是一般平均值的人,儒家的標準就是教你做一般平均值的好人,一般值的好人是怎樣呢?像一般平均值以下的人,家裡面爸爸就喝酒不然就打媽媽,這叫平均值以下的人。儒家叫你要在家兄友弟恭、父慈子孝,做一個平均值的好人。可是莊子或者是老子這種很奇怪的傢伙,他們不是叫人做平均值的好人,他們要人做真人!啊呀喂呀!這東西就可怕了。你知道什麼叫真人嗎?就是他們假設說,在上帝剛創造人類的時候,那時候的人類機能之完美的,可以活幾千歲都不會老,人人都會如來神掌;可是後來人類越來越多煩惱,都沒有空去練如來神掌,人類的潛能都沒有了,然後就變成平人了。

莊子就是希望人能夠回到真人的狀態,真人就是真正的上帝原版的人,我們現在都是盜版的人,內容都己經損毀了,盜版以後畫質會變差嘛對不對?所以老老師就說:道家不能叫作,「家」,因為中國人的定義是三個人才能成「家」,道家一個老子、一個莊子,就沒了,之後的人全部都沒有辦法練成那個境界,所以事情就結束了,所以道家到今天稱為道家其實是謊言,只有兩個人不叫「家」,像孔子還有那麼多門徒,莊子的徒弟是誰?不知道喔!好像都是跟著他吃吃喝喝的人,他到底教了他徒弟什麼東西,都不知道。

那,我再問你們一個問題,你知不知道「道家」的「道」是什麼當西啊?我們在學「道家」,那什麼是「道」啊?「道」是什麼?好像很難哦!你要聽高拐的版本還是普通的版本?

「都聽。」

高拐的版本是說,這個宇宙是有運行法則的;這個上帝是有把宇宙定下一些規則的;你要照著這些生命的規則去活,你的心靈才會進步,這是高拐的版本。所以「道」就是宇宙的法則,就是道路,你要往這條路才能夠進步。普通的版本,實際上是我的版本,就是道家就是叫人講道理的「家」。你們有沒有聽過一般家常在講話的時候說:「ㄟ!你要講一點道理呀!」有沒有聽過?那講道理、講道理,你們有沒有人去學過英文的?美國人叫你要講道理會說什麼?就是要你要:「Be reasonable.」有沒有聽過啊?就是,英文的reasonable有沒有人聽過?好,那就當作我講錯了啊!就當它不存在,不知道的事情都不存在。那,你這個人要講一些道理,這就是道家的在實際上實踐的精髓。很多人都說中國人是無神論,因為道家沒有講上帝,也沒有講人死後靈魂到哪裡去,這些形而上的東西都沒講,可是你將莊子讀完後你會發現人類一定有靈魂,一定有前世,一定有來世,這宇宙一定有上帝。他因為我們都還沒有開天眼的人,很多東西我們看不到,看不到的東西,他不會叫我們一定要承認,因為什麼東西都要清清楚楚我們才能承認,很多事情無法驗證的我們就不要承認,可是莊子在教我們在講道理的過程裡面,你會發現根據這些邏輯的推演,到最後你會決定人一定是有靈魂的,宇宙一定是有上帝的。變成這樣的一個結果。

所有他沒有講的事情,在他有講的事情裡面,會因這個道理而有很多很多推演的結果出來,這些結果照我們的邏輯思考會知道,這些都沒有錯,這是像數學一樣的東西。所以,他把整個宇宙很多別的家派,像耶穌基督走在水上面,摩西要分紅海,佛陀要說出天外還有三十三天,這都是非常高拐的論述。但是呢!莊子就沒有,他就覺得說,如果我們能在這個世界把我們的頭腦練到一個非常清醒、非常有條理的頭腦,那這些所有高拐的事件,我們都會知道他是怎樣一回事,但是我不需要去看到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他是這樣的一種訓練。那就是道家的「道」這個字。

另外一點,就是中國人對道家最大的誤解,就是說道家是很消極的一家。你們有沒有小朋友不懂「消極」的意思?「消極」的意思就是指一個人每天很懶、都不做事啊!什麼事情都--,叫你去吃飯,你就懶洋洋的回應--啊!我吃過了!--都沒有衝勁。所以大家就覺得,很多中國人就覺得道家是在教人做廢人。什麼都不要做,老子講「無為」,無就是沒有,為就是做,無為就是什事都不做,只要呼吸就好了;甚至呼吸都很累了。我看過一本漫畫書叫《封神演義》,他畫的老子因為連呼吸都懶,所以要用人工呼吸器、插管子,你們有沒有看過那個漫畫?所以老子到後來人們就認為,天下第一懶惰的就是老子。那我們學道家幹做什麼呢!要懶惰還不簡單!死人是最懶惰的,回家喝老鼠藥就好了,都不用練喔哦!其實道家他的真正在追尋的東西,我覺得是一種--,不是我覺得啦!莊子是這樣寫,你們以後讀過莊子你們也會知道--是一種對生命的熱愛。因為,你知道什麼叫作「對生命的熱愛」嗎?這一定是很玄奧的字對不對?對你們來講,應該電動玩具比較可愛,生命比較沒那麼可愛。

「差不多啊?」

一個人如果愛自己的話,一定會希望自己每天都活得很快樂。如果一個人是全心全意讓自己過得很快樂的話,是不是就會,別人駡你讓不高興,你也不會不高興,然後繼續快樂,這才是真心要快樂的人對不對?當你做到每天都全心全意活得很快樂的時候,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你媽媽不管怎麼駡你,你都笑瞇瞇的。她就推不動你。她就會說:天哪!這孩子真是太消極了!怎麼打都打不動!這樣懂嗎?所以,這是教莊子的一個弔詭,大概教到一半,就會有媽媽把孩子抱了就跑走因為不能再聽了,可是我希望連媽媽都能聽下來最好,到時候如果媽媽都能夠全程聽完,這樣也不錯!因為,我覺得莊子很有用耶!你如果不要把莊子拿來用,你會覺得他非常之消極,如果你要把他拿來用的話,你會覺得他非常積極。我們要知道,一件簡單的事要做到,需要花的力氣比較小;要做比較難的事情,比較累吧!那你想想看,現在我們被人家亂搞一下,要不高興很容易吧?可是,人家不管怎樣搞我,我都一點也不會生氣,還很快樂,這很難吧?能做到比較難的事情,為什麼會比較消極呢?這樣懂嗎?

也就是說,你能夠做到那麼難的事情,其實你已經很積極了。代表你每天每分每秒都能有很愛自己的心,希望自己的心要平靜,不要難過、要快樂。一定是每天都很積極愛自已的心的人才能做到這樣不心亂。所以道家的核心就是在說,如果你的心是一顆不會亂的心,那你的心就會很強,而這個很強的心每天都會很快樂,每天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每天做很多很多的事也會覺得一點都不累,覺得一點都沒有在努力,因為會覺得我做這些事都很快樂、都很有意義。所以,不要以為道家說的心很平靜,是人那種人就像死人一樣,不是這樣的。因為心很平靜我們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可以活得非常充實,因為你知道,像我非常怕心不平靜,比如說,有一天下課有一個不識相的學生來說,老師你教得很好啊……,講一大堆讚美我的話,害我一直在高興,回到家我要準備明天的課,我就一直在想那些讚美我的話,讓我很高興就沒辦法靜下心來做事情。這樣心就會很亂,事情就不能做好。假如你們今天上課非常不乖,把我惹得回家一直在哭,那這樣我也會做不好事情。所以,你要把人生過得很好,要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很完善,一定是心要很平靜。不然如果你剛被媽媽抓起來揍一頓,那你看卡通你就會覺得不是那麼好看,因為心裡頭還不是那麼平靜。

你要享受人生,你的心就不能不平靜,所以這是一個基本功。莊子就是在教我們怎麼練這基本功。所以,我們的主要課程是內七篇,莊子他有分內篇、外篇和雜篇。第一個章節到第七章節我們稱為內篇的七個篇章。中國人有一個非常奇怪的價值觀,就是一本書如果分為內經、外經,那一定內經比較精釆。莊子分為內篇、外篇和雜篇,在學術價值上我們就會認為內篇一定比較重要,外篇就是一些其他的招數。我們的課程主要是要教內篇的七篇。那我大概跟你們介紹一下內篇的七篇。內篇的第一篇叫作〈逍遙遊〉。〈逍遙遊〉是什麼意思啊?你們有沒有聽過「逍遙」兩個字?你們可不可以告訴我「逍遙」是什麼意思啊?小朋友。「很自在、很快樂的意思。」這真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現在中國人認為愛怎樣就怎樣就叫做逍遙。唉呀老天爺呀!我學莊子到今天為止,沒有一天覺得莊子可以教人愛怎樣就怎樣的。就是莊子是一種讓人最不自由的學問;他會說,你這樣做你的心就會亂,那樣做你的心就會壞,所以你什麼事都不能做這樣,一點自由都沒有,你要自由,來學莊子你找錯人了,它是全世界最不自由的學問,這樣懂嗎?生氣也不行,難過也不行,連人家說你好你高興也不行,一點自由都沒有,這叫逍遙。剛好跟你們大家想的都不一樣,以為逍遙就是自由,其實一點都不自由,逍遙是全世界最不自由的活動。那逍遙到底是什麼?逍遙在莊子的第一篇就是在定義什麼是逍遙,逍遙就是一個人沒有等待。什麼叫沒有等待?就像一個人在談戀愛,他在火車站急得要死,滿頭大汗,因為他的女朋友還沒出現,一直要到那位姍姍來遲的依人帶著笑容出現在他面前,他才覺得人生充滿幸福,這是有等待的,他的幸福是那位女孩如果不來,他就沒有幸福,這樣懂嗎?莊子要你練到的是,任何當人認為說我要得到才能幸福的東西,我都不用得到我就能幸福,這叫無待。這樣懂嗎?這樣講的話,你的人生對你來講很多東西都和你沒什關係,對不對?我跟你們講,我高中有一位朋友,他在高中的時候立下一個志願,他說我的人生就是要買一個某某牌子的汽車,然後要買一座洋房,然後洋房要有遊泳池。然後他就開始讀律師,考律師,活得非常辛苦,展開他接下來奮鬥的三十年,他其實為的是什麼?他為了汽車、洋房,當然有人的幸福就是在汽車洋房,我們也不能說什麼,但其實人的很多奮鬥是掛在某一個東西上面,懂不懂?我想你們一定很懂的,像新款的遊戲出了,大家一定也有那種感覺,那也沒辦法,對不對?因為大家都沒有練莊子,我們都是平人,我們是一般正常水平平均值的人,那都沒辦法。

但莊子認為我們人要有一個標竿,就是要怎樣做到人生中沒有等待。其實我現在又想講英文了,其實講英文你們小孩子又會跟我講說,我沒有學過,我不懂。反正你們也會學到。莊子的無待心也就是逍遙,有一個英文剛好意思是一樣的,中國人說的逍遙、逍遙,逍遙就是免除於一切的等待,英文有一個字叫collected,外國人說如果一個人練到精神的最高境界,外國人的心稱為mind,mind已經已經到達了搜集起來的狀態,什麼叫搜集起來的狀態?就是他的心的運作完全歸他管,不歸你管。這樣懂嗎?就是你要他生氣,他也不會生氣。因為我的心是歸我管不歸你管,就是當你的心都被你收起來了,都是你的自主權的範圍了,那外國人覺得這樣的心是很高段的。其實外國人的collected就是我們中國人說的逍遙,就是搜集起來的心。那我們要到達逍遙是不是很容易?其實一點都不容易。所以我才會常常:「說莊子、道家很消極!?你去練練看啊!你練成給我看呀,很消極?不可能的,他非常難,到達逍遙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因為你知道嗎?人要進步不可以靠「空」來進步。什麼叫空?你們知道,很多人修道都往一個很偏狹的方向修,就像我有一個學生的家長,他的爸媽都是信佛的,佛家都講要空對不對?但因為我們大家都知道人要進步的理想就是人要消遙,沒有執著,對不對?我們執著於新遊戲的光碟片,大人執著於升官發財,大家都有很多的執著。那個執著我們都知道要把他放下,可是現在的宗教之徒,我覺得他們做了一個不太正確的事情,他們告訴你說這個執著不好,所以我們要放下執著,對不對?這樣講也對。可是大家一聽到放下,就有一個很消極的感覺出來,就像我有一個學生的家長他就是這個樣子,有一天那學生跟我上莊子的課,他就跟我抱怨說,我覺得我爸爸、媽媽每一天都在家裡等死。什麼叫等死?因為他爸媽都是信佛的,那種信佛的會怎樣你知道嗎?就是小孩子不合他的意,他明明很氣,對不對?他就覺得說,我們有一個家常話叫「擺爛」你們聽過嗎?在家裡就開始「擺爛」,就是,反正過幾年我死了,你也死了,哦!四大皆空,不要生氣。就那邊「擺爛」,一天到晚在那邊為了消除我執,一切東西都沒看在眼裡。就是用空來修練他的心境,但用「空」來修練他的心境,人會非常的不快樂,至少沒什麼快樂可以講,對不對?我覺得莊子的修練到最後,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這字你們聽來都會覺噁心,但是我還是要講這個字。莊子的修練是用這個字來修練的--我覺得是愛。什麼是愛啊?就是,我們都說「是非」「是非」對不對?我們要進步自己的心靈,這是一個「是」,是一個對的事情;我們說執著於很多事情是一件不對的事情,是一個「非」的事情,如果我們一天到晚只是把那個「非」認為他是錯的,其實人生一點快樂都沒有。

所以,我覺得莊子的修練是這樣的,他要你的人生要愛上一個東西。我講簡單一點,如果你是一個愛自己的人,一定會希望自己每天過得很快樂,因為我很愛我自己,所以我覺得那些不快樂的事情我都可以把它丟掉,這樣可以更快樂,因為你有一個很正面的動力,所以才會有力量把那些不好的東西丟掉,你這樣懂嗎?你一定要這樣練莊子,因為你練了莊子可以很快樂很快樂,所以你才愛練他。就像東西好吃才吃,如果你把一個人的味覺全部切掉,他一點都感覺不到東西的美味,那他可能看到東西就會覺得這東西有農藥,那東西有色素。那人生就會變得很不好玩,對不對?所以一定要好吃才去吃,然後愈吃愈精,然後說:這家餐廳有味精,吃了會渴,我不要吃。他就是美食家,一天到晚都在享受美食。所以千萬不要變成一種虐待,我們修練莊子一定要讓我們一天比一天更愛我們自己。

其實愛自己得重要喔!不要跟我講說,這不是很自私嗎?其實人都要能愛自己才能愛別人,這話你們聽過嗎?如果你知道怎樣讓自己快樂,你才會知道怎樣讓別人快樂啊!就像我們家的老奶奶,她一輩子都不是很愛自己,她一輩子都為兒女犧牲奉獻,她一輩子都活在那種忍耐裡面,她每天都在忍耐痛苦,為別人奉獻,她在教我的時候就會說:孫子呀,你要記得,做人最要緊的就是:退一步風平浪靜,忍一時海闊天空,要我繼續忍耐。我就覺得,奶奶呀!你已經忍耐那麼久,每天都活得那麼痛苦,你要把那痛苦繼續教給我嗎?是不是呀!自己都不能讓自己更快樂的,他教給別人的愛都是更痛苦的愛,這很麻煩。我常講一句話去告誡天下的父母,我現在交給你們之後,你回家講之後不得了,腥風血雨,但現在告訴你們會腥風血雨,你們回家就不要講。我常講天下父母一句話,我說,阿姨!你都五十幾歲了,可是你現在過得也沒有很幸福,這代表你對幸福這件事情根本都不在行,但你一天到晚跟你小孩講說,你怎樣才會幸福,那不就好像找一個不會教英文的來教英文嗎?自己都不幸福了還一天到晚在講你們要怎樣才會幸福,這種不會講英文的來教英文,這種家教你敢要嗎?既然不敢要,那這種父母的話你能聽嗎?當然不能聽啦!所以,身為家長最重要的是讓自己過得幸福,這樣小孩才會覺得,媽媽為什麼活得比我快樂?那讓我來知道媽媽為什麼可以活得那麼快樂?這樣才有尊嚴,不教之教。可是媽媽都活得比你痛苦的話,你會覺得說,她在幹嘛啊!她看我過得比她快樂,她在嫉妒是不是,要拖低我的快樂水平,好讓她心理平衡是不是?你就會有另外一種聲音出來了對不對?所以身為家長最重要就是要活得很快樂。不然孩子絶對不會服你,這是肺腑之言,這樣媽媽聽了會不會臉色大變啊?不會喔,都聽得進去喔?好可憐啊!在這邊被老師削。對不起哦!我教大人、小孩都同一套,你們如果希望我教一套幼兒才接受的莊子版本,對不起!這我不會。我是覺得小孩子比較接近上帝,所以小孩子更要講真傳。

第二篇的莊子叫作〈齊物論〉。什麼叫「齊物論」?差不多論,也可以這麼說,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差不多的,所以你一定要把差不多的東西看成差不多,那「齊物論」最簡單的觀點就是說,人為什麼會吵架?你們知道人為什麼會吵架?意見不一樣。那人為什麼會意見不一樣?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可是你知道嗎?如果人有不一樣的意見還能夠吵架,代表了一個更實的事實在背後,代表這倆個人都不曉得真正的真相是什麼,如果你也曉得太陽從東邊出來,我也曉得太陽從東邊出來,這怎麼吵呀!如果有一個人硬要吵太陽從西邊出來,抓瘋人院,關起來!對不對?就不用再吵了。所以,大家都曉得是事實的事實是沒辦法吵架的,對不對?就像你今年13歲,我硬要說14歲,就這樣大吵,那我被抓去瘋人院。對不對?所以凡是事實都是沒辦法吵的;能夠吵的,是大家都不知道其實事實是怎樣。是我覺得是這樣,你覺得是那樣,然後就亂吵一通。因為大家都知道事實的事實是沒辦法吵架的,誰吵誰進瘋人院。那人為什會吵呢?爸爸媽媽吵架是,爸爸,我覺得:老婆你不體貼我。老婆也覺得,老公我覺得你不體我。那個「你覺得」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所以會吵架是因為沒有事實才吵架,這樣懂嗎?可是有一些事情就很奇怪了,人呀!一般來講,如果我今天吃完早飯才來,你問我:「譚老師,你吃過早飯沒有?」我說:「吃過了。」我講的是很安穩的,因為我的確吃過的嘛!但如果我們要去一個地方,比如到富錦街來。有人問我:「你要搭幾號公車到富錦街來呀?」我就說:「我好像記得是幾路幾路…。」我說:「好像記得…。」那這時我的表情感覺好像不像我說我吃過飯沒那麼穩,對不對?感覺就有一點懷疑,因為我不太有把握,對不對?所以,你越沒有把握的事,應該越客氣,對不對?可是一般人可以吵架的內容,通常都不是我確實知道、也不是我記得好像是…,而是我覺得應該是這樣…,那應該更客氣,對不對?可是人通常不是這樣,反而會因為這個我覺得…,跟我覺得…,碰在一起反而會變得更不客氣。那莊子就是要告訴我們,其實這個東西有一個祕密。就是人很不喜歡感覺到「我不知道」這件事。一旦要人承認我「不知道」這件事,其實人都會很難過。因為人都會不喜歡「我不知道」,所以即使是「我覺得…」,他也要硬說「我知道」,可是這接下來就有一個難題了,就是如果只是「你覺得」硬要把它說成「你知道」,你的頭腦就會變得很頑固,你就聽不到很多不一樣的意見,說不定那些很不一樣的意見,會讓你聽到更接近真象的事情,可是你都聽不到了,這樣懂嗎?

於是,一個不喜歡面對「我不知道」這種感覺的人,會變得越來越頑固,越來越頑固,然後每次什麼事情他都認為他知道,但等他講完話時,你會覺得這人像白癡,對不對?你們有沒有看過這種人?都覺得自己什麼都懂,裝得什麼都會。可是其實他都很笨,現有有越來越多這種小孩了,什麼都知道,可是我覺得這種小孩一點都不可愛啊!小孩要白癡才可愛嘛!《莊子》在〈齊物論〉裡面發展了一整套的修練方法。要把人練成一個不太有自己意見的人,這種不太有自己意見的人,遇到任何不同的聲音,他都可以欣賞、可以聽。這樣我跟你們講,如果你是一個很喜歡「我什麼都很懂、很知道」的人,你跟人家一見面,跟人家意見不同,你就會馬上講一大堆話去壓人家,去把人家踢開,說我的才對,你的不對。可是這樣的人其實是損失慘重的,我們道家是喜歡在跟每一個人接觸裡面自己都可以得到一點進步。如果你每次都講自己的,不聽別人講的,那你就沒有進步的機會了。如果你遇到別人的時候,不管他的意見是不是跟你一樣,你都覺得很好玩,帶著很快樂的心情把他聽進來,其實你就會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你的心就會越來越開闊,越來越開闊的感覺其實是非常重要的,那是一種很健康的感覺,這樣明白嗎?我曾經教我上一班的學生說,如果你們真的練成「齊物論」之後,當有人跟你意見不一樣的時候,你的內心的修為就會進步,你可以藉著別人不同的意見,讓你的心靈更進步,但一般人都不行。一般人聽到不同的意見,都會在內心說他講錯了,或根本就跟人家吵起來了。這樣他就一直不能進步,這是很可惜的。因為齊物論最大的宗旨是,到達有一天,你跟人家在講話的時候,因為你對人已經沒有那種「你對,我錯」的觀念,所以你就會很安祥的在那邊感覺說,我跟你講話的時候,我是帶著什麼樣的立場、什麼樣的感覺,而我也同時也能感覺到,你呢!正在跟我講話的對方,是帶著什麼樣的感覺、什麼樣的立場?當你有那種感覺時,你就會覺得你很難分出來,到底我是我,還是我是別人?因為倆方的立場、感覺你都懂。這時候你就到達〈齊物論〉的最後一段的境界,叫做莊周變成蝴蝶,他們叫作「物化」,終有一天練〈齊物論〉你會練到你不太清楚你到底是你自己還是別人。那這樣子的話,佛家說的什麼:人要沒有我執,要無我,那個「無我」,在莊子的世界是有一步一步很穩的修練,能走到「無我」的境界。那完全不是空談,相反的如果你用一個很抽象化的宗教名詞說,我們要無我、要無私,其實那些都沒什麼意思,為了要表現我們是無私,拼命的去做好事情,這樣就會無我嗎?其實很難說。那有時候是頭腦的一個代償反應,你會知道我很自私,所以拼命的做好事,免得別人看到我很自私。對不對?那很麻煩,那這種矛盾的東西我們都不要講。莊子裡面最好玩的東西是,教你解除矛盾。有一些很清楚的修練法則,你一步一步的練上來,你就會越來越接近那些所有宗教要你達到的境界,可是那些宗教要你達到的境界,他們的修練法都已經失傳了。我覺得當我們中國人真好,因為莊子從來不告訴你他是什麼教,也不會告訴你修練我的東西,你就會到達佛陀講的境界、或耶穌講的境界,都不會講;可是他裡面就有各種各種的武功招式,如果你一招一招練,你就會漸漸到達那種境界。他是很穩的。

然後到了《養生主》。我在教大學生的時候,我最喜歡第三篇的《養生主》。《養生主》是什麼呢?就是養好你的生命的主人。

請問人的生命的主人是什麼呀?

「自己呀!」

「對啦!也是啦!」

莊子給一個觀點,其實人是有靈魂的。其實我們人最要緊的是我們的靈魂,你要做點什麼事情,能夠讓自己的靈魂變得更強呢?這就很值得考慮,所以《養生主》裡面在教人要做一個達人。有沒有聽過達人?就是那個日本電視節目什麼「拉麵達人」呀?最近有一個草莓蛋糕達人對不對?手機達人。什麼叫達人?看過卡通漫畫達人,就是他看到有牆壁的縫,然後有一隻怪獸從那個縫走過去,他馬上就可以告訴你這是第幾代的什麼電影公司、誰誰誰設計的怪獸。就很厲害了,對不對?

那達人是什麼呢?我們中國人說是「成藝達道之人」。那「成藝達道」是什麼東西呢?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多半會有一個工作,對不對?多半會有一個專業技能,就像將來有一天你的父母會把你逼去念大學,其實不用逼啦,現在大學太多了,你不去唸都有人求你去唸,現在大學一點都不值錢,對不對?你就會學到一些專業技能,比如有些人很會電腦,他就可以去電腦公司上班。那有些人什麼都不會,但他從小就喜歡把青蛙踩死,那他去當殺豬的就剛剛好,對不對?這是每一個人有他的個性跟志向我們不能勉強。可是基於他的個性跟志向,他會有些「藝」的範圍,什麼叫「藝」?「藝」就是我們說的「專業技術」。比如畫家很會畫畫,這就是他的「藝」。將來你們要做什麼?有沒有人告訴我?有沒有人將來要當漫畫家?要當建築師?「他要當機長。」如果有一天我當了機長,我不就會了很多開飛機的技術了。可是有些人會覺得說:唉呀!我的心靈有更高的理想,我希望我的人生、我的心靈能夠更進步,每天都活著更接近上帝一點,說上帝不好,就說做個「有道之士」、當「真人」,可是我現在是當機長啊,我在開飛機耶!可是這是兩件事情好像很衝突,我應該回家打坐對不對?就是回家當廢人比較有效。那莊子就說:「喔!不對哦!不是回家當廢人比較有效,不是的、不是的!」莊子他說你在做任何專業技術的同時,你能夠突破你的專業技術的極限,把你的專業技術當成一種你很愛的東西,把他練到最高境界。就比如那個機長可以練到一面睡覺一面用手指頭開飛機,飛機都不會掉,那這樣子的機長他就有一種很偉大的功力了,對不對?他就從「平人」變成「真人」的境界。(「真人」是不睡覺的啊?)佛教界講說我們人要慈悲為懷,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要亂殺東西。可是莊子的《養生主》最重要的故事就是「庖丁解牛」。庖丁就是殺豬、殺牛的人,他拿著菜刀殺那隻牛,他就拼盡全力去殺牛,他殺牛的技術,能殺到一種類似安樂死的技術。當他殺完牛之後,那隻牛還是沒事沒事,然後他回頭一看:ㄟ!我的身體怎麼都碎掉了?他殺到那個境界的時候,他就覺得他成為達人了,殺牛達人!

變成達人以後,他就覺得宇宙間的一切道理他都想通了。一旦你在專業技術裡突破你的極限以後,你的心靈會有一個很大的成長,也不用回家打坐了,每天殺牛就好了。這其實就是「一把菜刀通往天上」,這是一種很厲害的境界。所以莊子就叫你說,你做什麼事都好,就算你是做什麼再低下的行業都沒有關係,只要你能在那個行業裡面練到達人的境界,你就可以擁有超過一般人的神力,你就會進入「真人」的領域。所以練莊子的人就不用回家打坐,也不用唸咒,有些人在家裡面每天拿佛珠在算唸咒唸幾遍。還有一些人要到教堂去跟上帝說一點話,那些東西我都不反對,但莊子是說,你要真正接近上帝,你就讓你變成你的專業領域裡面的神。這樣你就很接上帝了,這個專業領域是善是惡都沒有關係。賭神當然很不好,但賭到那種境界也是超人了。

《養生主》有一些話跟你們小孩講其實不是很適合,其實《養生主》最後一章的收尾收得非常奇怪,他其實是讓你在這個世界上藉由你的專業技術到達更高的境界這件事情,他在最後這邊告訴你,怎樣才死得乾淨。他覺得說,人生在最後最重要的專業技術的完成是在你死的時候,能對世界沒有一點遺憾。就是你不要以為你這輩子殺了很多牛,你全家都掛著殺牛冠軍的奬牌,當你死的時候要跟這些奬牌說再會很難過,這樣就會死不掉。死不掉就是你死了之後你的靈魂走不掉還一直留在那個房間裡面看奬牌,都不願意回老家。那這樣子就很慘,所以他要你把這個世界,每一樣要做的事情都能完全燃燒,然後你死了之後能夠能死得乾乾淨淨、漂漂亮亮。所以教你怎麼去死。《養生主》是教你怎麼去死。因為莊子的要求很高,所以一般人會覺得他講的話很奇怪。他說,如果你是以殺牛為業的人,你要把你的牛殺到那個境界,你才會在死的時候沒有遺憾。否則你會覺得說,我殺牛殺了一輩子,可是沒有得到什麼,這樣懂嗎?這樣就很可憐。所以最重要就是能夠好死,可是呢,告訴你人要好死之外,他的下一篇,第四篇《人間世》是教你在這個世界上應該怎麼活。

你不要說莊子很消極唷!其實《人間世》有教各種各樣你在工作的場合面對像大白鯊一樣的上司你要怎麼對付他?然後在家裡如果遇到那種很暴君的老公時,你要怎麼修理他?就是所有那些面對超級難題的事情,你都能夠學會用一些方式原則,把他處理得很好。如何跟人相處這件事其實是修練裡面很重要的一環,因為你說我們殺牛要殺到,一隻牛在你的刀光之下全部變成碎塊那種境界,當然是很難,可是,那個難並沒有比你跟你的先生、或跟你的父母住在一起而倆邊不吵架那麼難。這樣懂我的意思嗎?人跟人要不磨擦,是要比殺牛殺到那個境界並不會比較容易。所以要學會很多很多很可怕的招數來應付這個世界。其實《人間世》篇裡面最高的修為稱之為「氣聽法」。可是「氣聽法」在人世間已經失傳了,我就是教你們你們也不會,我也還沒練成,但是如果你們媽媽有興趣,想要為你自己設一個很高的人生標竿,想要知道什麼叫「氣聽法」的話,我最近看了一些電影,有一部電影裡面有一個角色,那個角色就是莊子《人間世》篇練成「氣聽法」的人會有的狀況。那部電影叫做《黑道比酷》,是一部美國亂七八糟的喜劇片。就是講一個人在混黑道,什麼事都能逢凶化吉,其實那個人就是練成氣聽法的人,所以那部電影的英文片名叫「Be Cool」,就是要很冷靜心不要亂,所以當你什麼事情都不會心亂的時候,你做什事情都會好像有上帝在幫助你,所以那些壞人都自己打自己最後都死光了,最後只有他還活著,然後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事,其實那個東西就叫「氣聽法」。所以將來你們想要練莊子,不知道「氣聽法」練成應該是什麼樣子,你們就可以去看一部電影叫《黑道比酷》的三流喜劇片,那個男主角就是氣聽法的成功範例。

到了第五篇《德充符》。我覺得《德充符》其實是讓我覺得是一個很有魅力的篇章。什麼是「很有魅力的篇章」?怎麼講呢!《德充符》在分析一件事情,就是,《德充符》在講你要怎樣活才會有群眾魅力?你有沒有聽過什麼叫做「群眾魅力」呀?現在日本有很多人很有群眾魅力,就像某某明星開個演唱會,一下幾千人都在大叫「我愛你呀!」這聽過吧!或者是他們有一些達人,比如他們有一個很有群眾魅力的理髮師,他在那邊剪頭髮,就有人在那邊「ㄨㄚ!」很感動,對不對?其實你們現在這縻小,其實你只要你隔壁的那個同學愛你就好,你也不需那麼多人愛你,你們對「愛」有那麼飢渴嗎?你們有人希望全世界都愛我的嗎?媽媽也可以舉手,沒有嗎?你們對愛都沒有那麼飢渴呀!那沒意思!

什麼叫群眾魅力?《德充符》他裡面的故事是,他的意思是講說,你的道德一直充滿、充滿到超過你肉身的範圍,然後人家只看到你的道德,不看到你的肉身,所以,他裡邊就講一堆醜八怪,那些醜八怪什麼話都不講,可啊!那個魯國的小學生去上學校,有一半的小學生去敲孔子補習班家的門,有一半的小學生去敲那個醜八怪的門,那孔子就覺得很火,我已經做了那麼多廣告,拜託!招牌還寫「至聖先師」耶!你們怎麼才來這幾個人呢?怎麼都跑到那個人那邊去呢?在搞什麼東西!孔子就覺得很莫名其妙,怎麼這樣子?他就開始研究這個企業的敵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長得這麼醜、什麼都不教,大家都跑到他家去上課?於是孔子就開始分析那個人為什麼那麼厲害?為什麼那麼有群眾魅力?就在那邊討論這個問題。他就講到一個祕密,其實,人要有群眾魅力,必須那個人本身對他的肉體沒有什麼執著。這句話聽起來你們都不懂,對不對?什麼叫「對肉體沒有什麼執著」?一個對肉體沒有什麼執著的人,人家跟他相處的時候,就比較不會感覺他的肉體,而感覺他的靈魂。當你跟一個人相處,沒有感覺他的肉體,只感覺他的靈魂的人,你就會覺得那個人很迷人,因為那種感覺就像你在人世間看到一個跟人不一樣的東西,那種群眾魅力就曾經發生在有一個人叫作「耶穌」,對不對?他身上沒有掛證照說,我是一個開悟成道的人,就是耶穌剛開始出來的時候。根本沒有人知道他是什麼人,只知道他是木匠家的小孩子,什麼跑到哪裡去,離家出走好多年,然後突然回來。像這樣的人,不像我們現在,陳水扁掛一個牌子寫「總統」,像馬英九掛一個牌子寫「市長」,他什麼都沒有,可是那個耶穌看到一個漁夫在那邊很認真的打魚、在那邊養家活口,他就跟他說:「你跟我走吧!」那個漁夫就說:「好好好,我跟你走。」然後就跑掉了。這樣懂嗎?就是他要任何人愛上他,人家都可以愛上他。然後全部的人都能忘掉家庭的負擔,跟他跑掉了。那就是耶穌12個弟子裡有一個弟子是這樣跟他跑掉的。

那,這個故事就是說,當一個人能夠不執著於肉身時,他跟人的交流會變成另一個境界的交流。可是,現在就出現一個問題了,我們什麼宗教都在教人不可以執著於肉身,他說你的人是你的靈魂,求我們的永生永世呀!不要執著這裡的一生一世,都這樣講呀!你看同學都快睡著了,因為我現在在講一些打高空、講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話,對你們來講,什麼叫不執著於肉身,我現在把你的手戳一個洞,你說不痛了,這是不可能的。就是這個不執著於肉身這件事,你做得到嗎?其實照理說,人是做不到的;所以很多很多的宗教都是在打高空,說你要放棄肉身的執著。然後大家就說:「怎麼放?」「怎麼放?」然後大家還是拖著自己的肉身跑來跑去,都放不下,對不對?那這樣子怎麼會有群眾魅力呢?就是想飛也飛不高嘛!對啦!因為沒有翅膀。像莊子的《人間世》篇就在講一個沒有翅膀也能夠飛的事情。那,怎麼辦呢?每一個宗教都在講空話,那怎麼辦?結果莊子就在《德充符》裡面講到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人怎樣有可以超越肉身的執著。

他說啊!你把肉身當這塊肉看話,你就很難超越他,你要把你的肉身看得更廣一點。什麼叫更廣一點呢?就是所謂的肉體執著這件事情,不只是我在這邊有一個肉體,我怕餓、我怕冷、我怕痛。不是的,而是老子先生有講一句話,叫作,我這個人的最大麻煩就是有我這個身體。這句話聽過沒有?「吾之大患為吾有身」。什麼叫「我這個人的最大麻煩就是有我這個身體」呢?就是一個人一旦有身體,伴隨這個身體的其實同時也有了很多的東西。比如說你在這裡當媽媽,你當了媽媽的角色,代表你有一個兒子在那邊。而你在一個公司上班,因為你有了這個肉身活在這個地球上,變成你是一個公司裡的職員,這樣能夠明白嗎?然後當我們是以肉身人的觀點去活世界的時候,其實我們就會去計較一些事情。就是說,這個事情我不喜歡他,因為他會對我肉身的安全造成傷害,這樣懂嗎?所以我現在不會喜歡沒有房子住,因為沒有房子住會感冒,我們也不喜歡家裡的爸爸失業,因為沒有錢,這樣我們就不能養活自己對不對?所以我們的所有所有在人世間的平人,在人世間他對於喜歡跟不喜歡,都是來自於他有這個肉體考量居多。我們大部份的喜歡跟不喜歡都是來自於我們有這個肉身的考量。其實這些人的喜歡跟不喜歡,都是來自肉體的執著,也就是一個人的恐懼的總合。什麼叫恐懼的總合?人其實都有一個面,我們平人都有一個面,不相信我們有靈魂,不相信說,如果你把我殺死,我還有另一個我活在別的地方。並沒有在相信這些事情。但因為不相信,我們就會把我們的肉體的所有他需要照顧這個肉體的東西,都看成喜歡跟不喜歡的種種因素,但總結來講就是一個人的「得失心」。所以,莊子就把人的肉體的執著,不把他直接處理這個肉體執著,而是說,因為你執著了這個肉體,以致於你的人生裡面漫延了各式各樣的得失心。就像有些人因為別人都認為他是好人所以他會活得比較好,如果有人當面講了一句壞話污辱他,他就會很不高興。因為他希望人家都覺得他是好人,他才能好好活。如果有一個人講出破壞我風評的話,那非常糟糕,所以想把他滅口,不能直接殺,但是會不太高興,因為他有所失,丟了面子。所以,這些得失心如果能夠消除得很乾淨的話,那這個人就會達到肉體執著很稀薄的地步,肉體執著很稀薄的人就會大家都很愛他,沒有任何的理由就會愛他,那就是群眾魅力的來源。這是一個非常難練的過程,要每分每秒都修練,但我跟你們講,其實我對莊子我只是告訴你們這車票要這樣買,要不要去搭那班車,你們家的事,所以沒有關係,如果有一天你覺得當平人活得很膩了,那你就想想莊子裡邊有哪些修練法。

第五章《德充符》講到個人魅力的問題。第六章的《大宗師》。《大宗師》是什麼呀?就是一代大師。一代大師要怎麼當呢?我想我們這個課,說不定上完《德充符》我們就可以放學了。後面的那個當然有很多可以討論,但我覺得有點很艱澀,我覺得好像在讀什麼哲學論文一樣,我們小朋友可以不要上那麼多啦。如果上完《德充符》,人生夠用了,我們《大宗師》就不用上了,看你們自己哦!但我會盡力把這個課教好。因為《大宗師》幾個月前我才把他教過一遍,裡面很多片段我都記得很清楚,什麼這一招很厲害喔!用什修練法人可以進步很快……。可是整體他在講什麼,我覺得我有點迷惑耶,因為他在告訴你說,一個開悟成道的人他是怎麼樣活的?面對什事情會是什麼反應?那因為我不是開悟成道的人,所以看完那些反應回家都忘光了,因為我做不到呀!所以就,沒辦法變成我自己的一部份,所以那有一點像是,我們將來把《大宗師》篇用電腦檔案做成一個是非題的表,你是不是這樣?你是不是那樣?…如果你都是,你全部都打勾,代表你已經開悟成道了,所以基本上沒有人會全部都打勾的啦!所以到時候我們再來看一下。

最後第七篇《應帝王》,《應帝王》是說,要我們怎樣當一個國王。你們有沒有想過,要怎麼樣當一個很講理的國王?這些事情其實本來是不重要啦!一直到台灣出了一個陳水扁,大家忽然覺得當一個好國王很重要。究竟要怎麼樣當一個好國王?如果有很多很多人他們的幸福都要交到你手上的時候,你要怎樣幫他們解決他們的問題,這是第七篇的問題。那你們現在拜託哦!你們現在當一個好孩子都不容易了,還當什麼好國王?所以大家就當作讀中文讀一讀就好了,大家也不用用功了,將來長大再說。

文章引用自:

分类:JT文摘

兒童莊子班內容(謄稿草稿)(二)逍遙遊(1)

真的就是兒童班。
真的就是草稿。
你現在要我很縝密地把它修到好,沒時間也沒心情。

我們今天要開始上一下正課,開始要上《逍遙遊》啦!我們今天因為只剩下一堂課,所以《逍遙遊》根本還講不到重點,所以我希望你們大家忍一忍,下次跟下下次還是來上課,就是試聽期我們給三個禮拜,至少聽到一點重點再說。不然我們《逍遙遊》剛好上到一半,上到最沒有重點的那一半,就是你們現在回去的話,對莊子、對道家會產生莫大的誤解,因為他講完這段之後是要顚覆他的,這樣懂不懂?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我們來唸一唸: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第一句有沒有人看不懂呀!「北冥有魚」,就是北冥有一條魚嘛!這!不像古文耶!怎麼辦?那老師就無用武之地了?還是有啦!就是要跟你講什麼叫「北冥」對不對?就是,莊子的世界認為,地球的北邊有一個大池塘,其實,地球北邊有一個大池塘,我們現在知道它就是北極海對不對?北極是沒有陸地的,是一個大池塘,還有很多亂七八糟的書寫說,北極裏有個洞,裡面有飛碟會飛出來,這我們都不知道,那是什麼我們不知道的古文明,我們不管他。北冥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鯤。「鯤」是什麼意思啊?「鯤」就是小小隻的意思。你知道「昆蟲」「昆蟲」,「昆蟲」的「昆」就是很多很小隻的叫做「昆」。所以北冥有一條魚,那條魚其實很大,其實,幾千里很長耶!像我們的長江幾千里,長江有幾里長?黃河幾里長?不知道。黃河也不過2000多公里長,古時候這樣幾千里一算,喔!不得了,那條魚的大小差不多比澳洲大陸小一點吧,有這麼大的魚!
你想想看,因為地球有這麼大,然後他那邊有這麼大的一條魚,差不多那麼大,哦!可能更大,可能有幾千里,然後他這條魚有個名字叫「小不點」,哦!這樣子叫「小不點」,那們人算是什麼點?這是一個很可怕的說法,對不對?莊子一開始就在講說,其實我們人是活在相對的世界,我們覺得這個魚是一個很大的魚,他為什麼叫作「小不點」呢?你有沒有聽過一個故事,叫做《小王子》?小王子住在一個小小的星球上,他那邊有一朶玫瑰花,房子就這麼大,小王子一個人站在那個星球,就有這麼大一隻,你們會不會覺得小王子好渺小?他的星球好小對不對?你們不會覺得小王子很巨大吧?不會吧!你們會不會覺得他的生活很狹窄?但是你要知道,對這條魚來講,他也是一樣,因為他太大,他覺得他是另一個小王子,他站在這個地球上他覺得什麼都沒有,不是什麼都沒有,是因為他什麼都看不到,任何東西看起來都和細菌一樣大,都看不到,所以他就覺得我好小喔!他看到宇宙外面,你看這邊是一個銀河系,銀河好大!我就在宇宙上面站在一粒沙上只有我一個,那這種東西當然叫自己叫作小不點啦!這樣懂不懂?這是一個比較的世界,你跟更小的東西比,你太大;跟更大的東西比,你太小;所以一條很大的魚他叫小不點,因為很抱歉,對這種魚來說,整個地球的其他東西,對他來講他都看不到,一條幾千里長的魚,他的眼睛也有幾公里長,幾公里長的眼睛,大象走在他前面他覺得好像有灰塵飄過,對不對?他什麼都不知道。他會覺得,宇宙這麼大我那麼小,所以我是小不點,所以這是一個很奇怪的說法,大家聽得懂嗎?這是一種很奇怪的邏輯,對不對?你們的頭腦能夠承受「邏輯」這種東西嗎?聽說兒童是沒有邏輯的。
所以,這個「小不點」有多大?不知道幾千里。然後有一天,他「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那個鳥叫作「大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其實「背」這個字,古時候到底是不是「背後」的意思?很難說。因為像日本人現在講一個人的身高,他們的漢字也是寫「背」,因為日本的漢字是我們中國古時候過去的,所以「背」就有可能是「身長」的意思,所以他有一天就變成了一隻鳥,有一天這魚就變成一隻鳥起飛了。然後,這個鳥「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怒」其實不是生氣,是奮力一飛,他的翅膀好像天上垂下來的雲,因為這鳥一拍翅膀,這翅膀就ㄆㄧㄚ覆蓋在地球上,這邊半球的人都覺得天陰掉了,所以他的翅膀就像垂天之雲,從天上垂下來的雲,那不得了,明天過後要來了,破壞力之驚人,然後呢!這個鳥啊「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徒」就是搬家,我們說動物遷徙的「徒」。那什麼叫「海運」呢?就是「是鳥也」,「是」就是「此」、「這個」,這隻鳥如果遇到海運他就要搬家,他就可以搬家到這裏去了--南冥,地球的南邊的大池塘。那,請問一下,這鳥為什麼要等海運?你知道這海運是什麼嗎?「運」,古時候說「海在動」指什麼?颱風。就是有一天地球不是有個地方會有熱空氣對不對?這樣對流,熱空氣越來越上升,就產生空氣的流動,然後就產生颱風,這聽過嗎?這鳥站在這邊,大氣層只有這麼厚,所以他在大氣層外面拍翅膀,能夠飛起來嗎?飛不起來嘛!完全沒有抗風力,所以他要等到北極像刮颱風的那一天,那邊有一個像媽媽樂洗衣機在轉的東西把他推起來,他才能跳--到這裏來。對他來講只是一跳而已,可是這一跳,要等到地球刮颱風的時候,才有力氣把他這樣推起來,他才能跳到這邊來,所以這超級巨大的鳥,他的生活好像沒有比小王子更自由對不對?有點可憐,對不對?
「老師,他沒有房子喔?」
「他沒有房子,這也是一個問題,就當作北極海是他的鳥窩,地球是他的房子好了?」那「南冥者,天池也。」「南冥」是另外一個很大的池塘,可能是在山上的一個大池塘所以叫「天池」,這我們不知道,因為莊子講的那個地球,不知道是什時代的地球,我們現在地球的地表都改變過了,所以不知道。像從前有一個亞特蘭提斯大陸,現在都沉掉,現在都不曉得了。
再來他就再把這個話重新講一次,他說:「齊諧者,志怪者也。」這你們把它唸一下: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其遠而無所至極邪?」那個「邪」是一個問號的意思,是在問事情。那這個,從前有一本書叫作《齊諧》。《齊諧》就像我們現在的《壹週刊》,專門在報導各種怪事,這樣懂嗎?那春秋時代的《壹週刊》就寫這個地球上的各種怪事情,那《齊諧》這本書呢,「志怪者也」,專門記載各種怪事情的書。「志怪」就是記載怪東西的書。書裡面就這樣寫。因為莊子就覺得說,可能當初那個大鯨魚變成大鳥跳過來的事情,己經年代久遠,我這樣講人家會說我在說謊話,所以我要拿一本很權威的、叫作《壹週刊》上面報導的事情一定是真的。那當然,《壹週刊》報導的事情是不是真的?不知道。周杰倫現在跟誰分手了沒?我也搞不清楚,對不對?所以那個證明非常薄弱。他就說鵬這個東西啊!就是這個大鵬鳥,其實「鵬」這個字就是後來「鳳凰」的「鳳」的古字,我們後來叫作「鳳凰」的那個東西就是大鳥的意思。鵬鳥搬家到南冥這事,水擊三千里,就是他這樣想要拍翅膀,那飆起來的水花就「ㄆㄨㄚ」,如果這鵬拍一下翅膀這水花濺起來,大概就有台灣的路程了。「水擊三千里」,我們台灣才幾里長?四百而已,那就沈了,「明天過後」!然後呢!「摶扶搖而直上者九萬里」,也就是說啊!這鳥要起飛啦,「摶」就是拍擊,或者說和什麼東西扣在一起用力,那為什要扣呢?「扶搖」是什麼呢?「扶搖」就是地球表面的颶風暴風,也就說他要起飛了,他要用翅膀用力拍一下那個暴風,才有辦法把他托起來,所以他就藉著摶扶搖的力道,這邊都已經颱風往上衝,然後他就用力一拍翅膀,就可以上來九萬里。那其實如果地球這麼大的話,九萬里大概有這麼高,所以這鳥飛到這樣子,差不多到月亮的高度,所以就拍一下翅膀就飛這麼高。
然後呢!「去以六月息者也」,那「六月息者」是什麼呢?有人說他是乘著六月的颱風,有人說他這樣拍翅膀起來飛到南冥去,對他來講是一瞬間的事。如果我是鳥這樣拍著翅膀只是一個呼吸而己;我們媽媽去做韻律操還不是這樣踢腿呼吸而己對不對?他的一個呼吸拍一下翅膀飛到南極,其實己經過了六個月。因為他的翅膀要拍幾千里的話,他拍一下就要六個月。就是拍一下、飛起來,跑到南極就要六個月,幾乎是跟星球的運轉一樣慢。其實我們地球的運轉在宇宙中己經是超音速了,如果我們再快一點,就會產生音爆就會粉碎了。所以他看起來很慢,其實很快。就像你要走到九萬里的高度,你也要走差不多也六個月。「去以六月息者也」就說他這樣飛起來到南極要六個月。可是他飛到這個高度時回頭往下看,他就看到一些他從前不知道的事情。因為他從前是一條魚,魚生活在海平面下的動物對不對?所以他每天在那邊看的是海溝,可是當他飛到那麼高,他就覺得,當他從地面上起飛、起飛,要升到九萬里高的時候,他就看到地球上有些東西在動耶!有一些馬在跑來跑去耶!有一些塵埃在動來動去耶!他會看到我們一般人不覺得的事情。就像我們在地球上就覺得我就是我、狗就是狗、一匹馬就是一匹馬。可是當他從九萬里高空,一個呼吸就有六個月,你知道那動作有多慢對不對?所以當他一個呼吸就有六個月的那種東西,他看到底下的東西,就會覺得好像地球表面如果有一群馬在跑,小馬六個月長成大馬,從地球這裡跑到那裡,他會覺得好像一群灰塵從這邊「ㄆㄨㄆㄨㄆㄨ」跑到那邊就消失了。他多看兩分鐘,馬的一生就過完了。他就覺得有一群東西從地表細細的像灰塵一樣冒出來,之後又沒有了。所以他就覺得--,我們看到馬會覺得看到一匹雄偉的駿馬,他看到的東西是,有一堆灰塵慢慢冒出來,又慢慢絶種了。生命在地球上冒出一點渣渣發芽、然後沒有長好就消失了。所以對他來講,眼光就變成這樣子。
所以,當一隻鳥起飛到九萬里,他看到的世界跟我們是不一樣的,因為他活得太慢了。所以在上帝的眼中,我們人類到底有多不值錢,我們都不敢問這個問題。因為他活得太久了,我們只不過是宇宙的渣子。人渣、人渣,這句話講得真沒有錯。
他飛得那麼高之後,他就會問下一個問題了,他說:「天之蒼蒼,其正色邪?」他說,我從前在海裡看天空,我隔壁的大鯨魚--大鯨魚在他旁邊應該只有這麼大啦!大家都說:「天空藍藍的,好漂亮!」我飛到大氣層外一看,怎麼天空是黑的呀?我從前一直以為天空是藍的耶!怎麼現在天空是黑的?那不得了喔!如果我再繼續飛的話,不知道會看見什麼顏色?他就覺得很恐慌,原來知道的都不是真的。
然後「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巳矣。」那宇宙的邊邊在哪裡?到底宇宙有沒有邊邊?以這麼大的一隻鳥,他其實不會在意底下的有一匹馬有沒有生病?對他來說都是灰塵,沒有感覺。對他來說,他都飛這麼高了,飛多少下之後會撞到牆?他比較會關心這種事情。他關心宇宙有沒有邊邊的問題,像我們這些人怎麼會關心宇宙有沒有邊邊的問題?我們只要關心我們的房間有沒有大一點就好了。所以,「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巳矣。」他往下面一看啊!看到的世界就是這樣的世界。所以你知道嗎?那樣子生命週期巨大的動物,他看到的地球和我們坐在家裡看電視看到的地球好像不一樣耶!所以,你不要以為我們都住在地球大家都要相愛,其實不是耶!大家看地球的角度都是不一樣的,就像身高一百九十五公分的人,他看到全世界都是矮冬瓜;你們會覺得全世界的人都很高,所以大家看到的都不一樣。所以他舉一個大鵬鳥的例子,就讓你覺得說,我們看到的世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的話,其實就變成另外一個樣子。那這世界到底是什麼?這是第一段的小小的意思。可是他要講的其實不是世界觀的問題,他在講另外一件事,所以,下面一段他又講另外的一件事。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他說,我說這個鳥的故事啊!你不要以為我在和你看Discovery頻道喔!我是在講別的事情啦!他就說啊!其實人一輩子要做的事情越大,你要有越多的時間去準備,所以,愛迪生在發明電燈泡變成大富翁以前,大家都覺得他是無所無所事事的廢人,因為他需要很多的實驗期,所以你不能隨隨便便要求一個人說,三天之內給我長成一棵大樹一樣,我一直覺得是低能兒才會長得這麼快喔!我們人是要累積的功力的,就像有一天你要寫出很美的文章,你需要讀很多的書,要做很多的練習。如果你要寫出能夠流傳萬世的好文章,你可能需要讀更多更多的書、做更多的練習。這是一個相對性的結果。什麼叫相對性的結果?我們來看一下,他說:「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如果有一灘水在那邊,他堆積的水的深度不太深的話,「厚」就是「厚度」嘛!「則其負大舟也無力。」他要載一個大船也載不起來,就像我們在浴缸裡放水,然後說:「來!把鐵達尼號開進來!」能嗎?不行的,一定要比鐵達尼號更大的海才能夠放下它對不對?所以他就舉一個例子說:「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坳堂」就是,你知道古時的地板不像我們現在這麼好,有時是泥巴的。泥巴就會出現一個狀態,就是什麼呢?就是你有時候走過一個房間,這樣走過來、走過去,一定最常走到房間中間。房間中間比較常被走到。走久了,古時候的泥巴地板,中間就會比較凹。因為你的腳把泥巴蹭起來一點,所以你的房屋正中間的地板會有一點凹,那一點點孤度,如果你打翻一杯水,那水就會流到那凹的地方。小孩子看到有一灘水在房間的正中央,你知道小孩子最偉大的地方就是他什麼時候都可以玩,那小孩子就到外面去拔一根很小的草,然後放在上面,然後推--那草就會動,然後說:「這是我的鐵達尼號!我是世界之王!」然後就玩得很高興。可是呢!如果有一個更貪心的小孩會說:「那船不夠看!看我的!」然後他就從媽媽的廚房偷了一個茶杯,然後說:「來來!我的船比你那根草更大!」然後放下去。然後那茶杯就不會漂,因為那水太淺了,載不動茶杯。
之後他就說:「則芥為之舟。」拿一片小草就可以當船玩,可是呢!「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可是拿茶杯放下去他就好像被黏住一樣,不會漂了。因為他太淺了。原因是,水太淺而船太大。所以莊子講這個故事是這樣,很多人讀到這裡就說:「啊!我懂了!莊子叫我們要做大鵬鳥,從現在開始到我們四十歲之間都要不停的用功,等我將來四十歲之後我才能做一個出人頭地的人。」如果你讀到這樣子,對你的人生也會有幫助啦!就是說,如果你要開的是大船,你就要準備很大的海。就像大鵬鳥,他如果沒有一個颱風在那邊幫他拖的話,他就飛不起來,所以他就要一直等、一直等,等到北極刮颱風的那一天。我們出生到現在北極還沒刮過颱風耶!颱風是從赤道刮下來的。所以他就一直等一直等,要等很久,反正他一個呼吸要六個月。所以呢!「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如果那個颱風沒有累積到一個大颱風,一次這樣子大爆炸一樣,那麼大的翅膀怎麼托得起來呀?根本風力就不夠。那個鳥說不定飛到二千公里就墬落了,地球就一個洞,那怎麼可以呢?

见后一篇

 所以,「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這個風要等到它起來,風把它托起來,飛到九萬里這麼高的時候,他才能笑嘻嘻的說:「哈!哈!哈!大氣層在我下面了。」等到他脫離了大氣層,「而後乃今培風」,「培風」就好像是乘風。因為他終於飛到大氣層上面啦!他覺得自己好像一隻船一樣,他從前是一條叫作「魚」的東西,他的世界都是海,他浮在海面就覺得自己像船一樣,可是他現在是叫作「鳥」的東西,他浮在大氣層上面,覺得自己像船一樣,於是這時候可以在大氣層上面轉個身,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一直到飛到九萬里他才覺得他沒有夭閼,什麼叫沒有夭閼?「門」裏面在一個「於」,我們說打架有淤血的「淤」的意思,就是不會被塞到。就是說,他要飛到那麼高,才終於覺得,啊!終於能夠把翅膀伸開了,我的背後就是宇宙,我的底下就是地球,沒有東西把我塞住,我可以自由的活動一下筋骨。因為之前被埋在北極海裡面不知道幾萬年,都沒有動過,他覺得現在終於可以伸個懶腰,可以散個步,其實他的散步一步就是南極了。等他覺得伸個懶腰,終於我自由了,好!我們往南極飛,然後往南極進發,飛往南極。他就變成像人造衛星一樣,到這裡(南極)再墜落。墜落的場面太可怕了,這個地方莊子就不寫,所以我們就不要看。可是呢!當我們春秋時代的《壹週刊》報導了這個故事以後,就有一些不相干的生物,聽到鵬鳥的做法,就像我們有一天聽到阿姆斯壯他踏上月球,他就覺得很高興,他就說:「這是我的一小步,可是人類的一大步。」可是對我們人類來講,他已經踏上月球二、三十年了,我們覺得那一步也沒有一點點感覺呀!就好像有人去踩過一腳回來,可是我們都沒有去過,所以,我們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是不是?於是呢,就會有些人看了這報導而有不一樣感覺的聲音開始出現。那就是「蜩與學鳩笑之曰」,這個我們大家來唸一唸: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當大鵬鳥踏上地球生物最偉大的一步的時候,聽到了報導的小知了跟小麻雀啊!就在那邊嘲笑他。他們怎麼嘲笑呢?
他們說:「天啊!怎麼有人這麼浪費我們國家資源啊!花那麼大的力氣做這麼無聊的事情。你看哦!這人!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就是「奢華無比」!什麼六個月一個呼吸!飛那麼高!浪費燃料!他說:「你們看!你們看!我做的事情跟他是一樣偉大的,他說:「我決起而飛,」小麻雀和小知了是不太會飛的蟲,你們有沒有看過知了撞樹掉下來?小麻雀和小知了是不太會飛的東西,他說:「我用力一飛啪!啪!啪!從草地上就飛起來了,然後呢!「搶榆枋」,這個「搶」就好像標槍一樣衝到榆枋,「榆枋」就是一種隨便的樹,就好像我們那邊有一棵樹,就隨便給它去一個名字好了,不用管品種了。就說,有一個小麻雀,因為大鵬鳥不知道睡了幾萬年,才從鯨魚變成鳥,他要突變,才能從魚變成鳥,他要起來還要這樣子六個月才飛到南極去,可是小麻雀就覺得,我的話,這樣啪!啪!啪!就起來,我的目標就是前面的那一棵樹,然後往那邊撲過去,而且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而且有的時候,我飛得不夠準,剛好停不下來,就「控於地而已矣,」我們說「控制」,是手從上往下這樣子,麻雀就像手這樣「砰!」就是整隻麻雀這樣摔到地面,他就說:「如果我沒飛到那棵樹,我砸到地上也沒死。」對不對?從三公尺掉下來,我這鳥也摔不死。然後呢!「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他說啊!如果想要享受飛行的樂趣,我們這邊有非常節儉的版本,每天這樣起飛、降落,可以飛好幾次玩,怎麼會有那麼奢華的版本?要飛到九萬里高空,還要飛到南極去,其實你還不是就拍兩下翅膀而已!應該像我這樣拍,這樣最經濟。他覺得你很無聊,所以,當鵬鳥飛到九萬里那麼高,看到馬都覺得是灰塵,看到麻雀都看不到了啦!麻雀是細菌了啦!可是這細菌竟然會嘲笑鵬鳥說:「實在太無聊了!做這麼無聊的事情做什麼?」
然後,莊子就說,其實是這樣子的,我們每一個人要做的事情,格局都不一樣,格局越大的事情,我們需要的資源就越多。什麼叫資源越多?你要開一個電燈泡,一個月只要花五塊錢的電力;可是你如果你每天要開冷氣,你這個月電費單寄來的時候,最少七千塊起跳。就是,你要開越大的東西,你要花的能量就越高,什麼東西都是有代價的,聽說現在小孩子都很會講「代價」,聽說有一本漫畫叫什麼《鋼之練金術師》說要「等價交換」,大家都曉得這個東西?你們有沒有看?他就說如果你要去「莽蒼」,「莽蒼」是什麼呢?就是城外面的郊野。什麼是「城外面的郊野」?就像如果我們住在台北,我們去陽明山走一圈,就叫莽蒼;或者去內湖公園走一走、看看風景。可是如果你去內湖公園玩的話,「三餐而反」,去陽明山那麼遠,你去那邊之後,在那邊吃個便當、再吃個便當,就覺得可以回家了,最後一個便當回家吃就好了,因為很不好玩。然後他說:吃了三頓飯回家,肚子還飽飽呢!就你玩不到什麼玩,那你就在那邊買個便當就好了,事情很容易。可是呢,他說:「適百里者,」古時的人用走路的,所以走得比較慢,「適」就是去到哪裡的意思,如果你要去到一百里外的話,一百里有多遠哪?就是我們現在從台北走到桃園。如果你要做台北走到桃園的萬人大健行的話,現在台北好像很流行喔!冬天都要跑馬拉松。他叫你的媽媽幫你,在半夜的時候做御飯團,在那邊搗米。「舂糧」就是在那邊--半夜幫你捏好御飯團,因為古時候沒有保温,所以要先把米搗好,做御飯團,然後放在背包裡面。然後媽媽就說:天哪!你走到桃園,大概要走三天吧!所以要幫你帶好便當。連夜在那邊幫你趕便當,然後背一個背包的御飯團,這樣走在路上三天才有東西可以吃。
所以,你要走到桃園去,就比去陽明山還要麻煩一點。他就說:「適千里者,三月聚糧。」如果你要去走一千里遠的話,中國大陸、萬里長城這樣子,我要從上海健行到北京,差不多一千里。這樣的話,就要花三個月存錢哪!這個地方要住旅館、那個地方要去澡堂、那個地方要買什麼……,什麼東西都要存好。就像我們要去美國玩一下,不是也要在三個月前向公司先請好假?確定孩子是在放暑假、老闆肯放人,全家一起去。就有好多好多要準備的事情,還要存錢,不然飛機票都買不起。
所以,你要去的地方越遠,價錢就越高。所以莊子在教什麼?莊子是在教,旅行是要花錢的,對不對?是在教這個嗎?其實他是在教,當我們花了很多很多的錢,去環遊世界一週的時候,其實我們的人生真的有可能、只是有可能唷!有可能比那個一輩子只到陽明去打個轉的人,看到得更多、更有趣。就是如果,你存了很多錢、看到很多事情,這樣你的人生會比較豐富一點。其實人生豐富,我們台灣人是很豐富,一天到晚出國玩。像很多美國人,一輩子除了美國以外,都不知其他什麼東西喔!因為美國人覺得自己很偉大,我是全世界最優良的國家,其他國家都是蠻族,都不要管他。所以有人在畫地圖,說什麼日本的女生,日本的女中學生,她心目中的世界地圖是這樣--這裡是日本、這裡是夏威夷、這裡是外國,--這是日本女生心目中的世界。然後呢,如果是美國愛達華州的農夫,他的世界地圖是--這個是美國,這個是壞人叫做蘇俄,其他都叫作蠻族。--每個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如果美國的農夫能多去幾個國家玩的話,他的世界地圖就會比較接近大鵬鳥看到的,就是--這邊是非洲、這邊是澳洲……--,可是他如果一直不去玩的話,他的世界就停留在原來的狀態,你就會覺得這個農夫看起來有點笨對不對?美國的種玉米的那位先生好像有點笨,因為他沒有看到全世界。所以我們會覺得說,如果你能夠活得豐富,能夠活得多采多姿,能夠做比較大的事情,你就去做,這樣你看到的世界會比較豐富。像大鵬鳥體驗到的人生,就不是小麻雀能體驗到的。小麻雀覺得人生最偉大的事情就是我今天撞那個樹三次裡面有一次可以爬到樹上去,那是人生最偉大的。(他也不是人生,他是鳥生啦!)所以每個人對自己的期望值都不一樣,所以這個期望值的問題是很好笑的,怎麼樣會很好笑?因為我們常會覺得自己很優秀,我們也會常覺得自己不優秀,可是那是因為你一直都假設你身邊的人都是跟你一樣的人,才會有這種比例。其實人跟人是很不一樣的。你如果離開台灣這個地方,你就會看到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什麼叫完全不一樣的世界?就是,好比說,有一個調查,他去給加拿大、就是美洲的人跟韓國的人,就是東方人的中學生做一個心理學的普查。你知道現在外國心理學很習慣講一個東西,就是什麼叫作「自我價值」,有沒有聽過?就是「我每天要覺得自己是好人,我才活得下去!」這實在是很瘋狂,為什麼要覺得自己是好人才活得下去?但他們就喜歡這樣。每個人要覺得自己優秀,所以心理才健康,這是外國人的想法。一定要自我價值很夠,英文叫作self-esteem。就是,我要覺得我很優秀,每天早上起來對著鏡子說:「文藝修,你是一個很好的人,大家都喜歡你。」這樣就覺得自己活得比較健康。這是美國人最流行的嘛!他們就覺得說,覺得自己好就比較健康。這其實是有問題的。就有另一位心理學家做了一個普查,他就到東方,比方說韓國,去問他們的中學生說,你覺得你的數學好不好?韓國的學生每一個人都填:「我覺得我的數學很爛!」然後他就去問美國的學生,每一個美國學生都覺得自己數學很好。可是到底是那邊的數學比較好你懂嗎?當然韓國比美國好很多啊!因為他們數學每一個人都很爛,所以他們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數學很好。因為他們國中高中的能力只要差不多做到超級市場能找錢就很偉大了,可是韓國、日本這邊都已經在做代數、微積分了。因為代數、微積分很難,所以每個人都覺得很難、所以都覺得自己數學很爛。可是美國他們每天都在做一加一等於八,所以美國人的數學就像小麻雀跟知了在那邊抱樹的等級的數學,所以他就覺得「我好厲害!」你知道嗎?他就說:「你看!我每次算三加二等於五都對,我太厲害了!」韓國人就說:「糟糕了微積分,這開次方我都開錯,唉呀!真的!我很爛!」懂不懂?到底誰比較好?
「他們期末考也考這樣喔?」
「對呀!美國的期末考都考很容易的呀!」我小時候都有很多父母把小孩子丟到美國去讀書,他就說,因為我小孩在台灣大家都覺得他數學很爛,可是他到美國去,他數學全班第一名。這樣我就覺得好有面子喔!所以小孩的數學不用變好,只要放到一個數學更爛的地方他就顯得很好。所以現在父母的詭計也是層出不窮喔!
所以呢!到底覺得自己數學很好這件事有沒有什麼意義?其實是沒有意義,對不對?所以你每天告訴鏡子裡的人:「文藝修,你是一個好人!」有什麼意義?你跟很多比你更好的人比,你很壞呀!可是你跟那些作奸犯科的人比,你很好啊!在這個比較的世界裡,覺得自己好不好一點意義也沒有,所以莊子就告訴你,地上的兩隻小鳥覺得自己很好,這是什麼意思?我不懂。我真的不懂耶!你們讀了莊子到現在,有沒有覺得自己不懂?這好壞這種事,真的不知道該怎麼算。就像我從前我們公司,我們老闆的女兒,因為我那時候上班的公司是一個家族企業,所以她的表弟常在公司裡玩來玩去。然後這個小女孩讀五年級,她的表弟讀四年級。她每次看她的表弟在玩就一直罵:「志志啊!笨死了!笨死了!數學都不會,國語也不會,白癡!白癡!」就一直罵她表弟。我就勸勉她,跟她講了一番話。當然我碰了一鼻子灰啦!我就跟她講說:「妳要知道,所有的驕傲其實是一種嫉妒,因為呢!妳都在讀書,媽媽都逼妳讀書,可是妳的表弟一天到晚都在玩。妳看他一天到晚都在玩,妳怎麼能平衡對不對?所以妳才會那麼氣他,一天到晚在罵他。不然妳想想看,妳每次都考前幾名,妳表弟都考最後幾名,就是有像妳表弟這種人一天到晚在玩、然後考最後幾名,才能襯托妳前幾名的偉大,所以妳應該很感謝那些功課妳差的人才對,怎麼會反而看不起他呢?應該鼓勵他:太好了!你繼續玩,這樣我才能保持前幾名。對不對?」所以我說應該感謝,妳現在會看不起他是因為妳嫉妒,不然照理說,所有優秀的人都會很感謝那些不優秀的人,這樣他才能優秀嘛!對不對?
結果那個小女孩很厲害喔!她馬上眼睛一瞪、回我一句話:「如果他跟我同班我就感謝他!」因為她的表弟是別班,所以沒有用。她只能嫉妒她的表弟一天到晚在玩,沒有辦法被襯托。所以沒有用。所以人與人的比較就是這麼一回事。
「後來怎樣?」
「後來她就繼續看不起她的表弟呀!每次看到他就罵他白癡。」
所以相對的世界,我們會面臨這種價值觀的崩壞。當然我問你們這些小孩不準啦!我要問一問後面的媽媽,當妳面臨這種價值觀的崩壞時,妳覺得妳的人生是更開闊,還是更狹窄?
這種價值觀的崩壞是好、還是不好?我不知道,但是事實是如此,我們應該可以明白,對不對?從韓國學生跟美國學生,誰的數學比較好這件事我們就可以明白,這是一個比較的世界。我們不是在一個絕對的座標上努力,我們是在一個相對的座標上努力,這樣能明白嗎?我們每一個人在相對上要變得更偉大,可是不是絕對上的更偉大。莊子就是要告訴我們,大部分的平人都是活在這樣的座標軸上在努力的。他又講說,相對的座標軸又有一個什麼樣的現象呢?那我們來看「小知不及大知」,「知」唸成「智」好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莊子就說,在我們這個相對世界的座標上,小智當然不及大智,當然你要唸「知」也可以啦!就像鵬鳥看到的宇宙是比較大的知道,麻雀看到的宇宙就是前面一棵樹、底下一攤草,他的宇宙是比較小的。他就說,如果在相對的世界,你能夠當鵬鳥的話你就不要當麻雀,因為當鵬鳥比較過癮啊!可以飛,而且牠踩一腳不知道死多少螞蟻對不對?所以能夠當殺人的人,就不要當被殺的人。「小年不及大年」,如果你可以活得久一點,你就不要活太短,因為你活得久一點可以看到更多的東西對不對?如果你活一百二十歲,你就可以比別人多二十年可以玩新發明的產品、新款的遊戲。那時候的電視說不定又進展到更好玩的境界,所以能活久一點就活久一點,這是相對的世界。可是,就算你活到一百二十歲,你跟二十二世紀出生的人比起來,你能玩到的電玩又沒有他們的好玩。雖然盡量活得久一點是好,可是這是相對的嘛!所以我們小時候喜歡看的漫畫叫作「多啦A夢」,都覺得二十二世紀的小孩子好幸福喔!有那麼多玩具可以玩,我們現在都沒有。看了都很怨嘆!
他就說,「奚以知其然也?」「然」就是事情是這樣,「奚」是「如何」。他說你如何能夠說我這樣講是對的呢?他就舉個例子給你講了。他說有一個東西叫作「朝菌」,你知道嗎?我們家那邊就有一種香菇,下雨天就會冒出一個香菇,等到你下午去看,那個香菇就掉了。有這種香菇喔!長得很快、死得也很快。他說這種一天之內,早上長、下午就死掉的香菇,不知道「晦朔」,「晦朔」就是月缺月圓的週期。就是,如果你是只能活一天的香菇,你怎麼可能去作一首詩說什麼「月有陰晴圓缺」之類的對不對?對一天就死的香菇來講,他永遠不會知道這件事。他連月亮都看不到啊!拜託!他白天就死了。
「對啊!早上起來,下午就死掉的香菇。下雨天有時候院子角落會長。」
「可以吃嗎?」
「我不知道耶!你吃吃看再告訴我。我最喜歡把學生當白老鼠了。」
所以他就不會知道什麼叫作「月有陰晴圓缺」了對不對?他知道的好少,跟我們比他知道得好少。「蟪蛄不知春秋」,「蟪蛄」是「寒蟬」,有一種只活一個季節的知了,知了都活不到一個季節,一般知了都只唱十三天的歌就會死掉。他說,那種唱十幾天的歌就死掉的知了,他不會知道什麼東西叫作春天到秋天,這樣能懂嗎?因為春天到秋天要六個月,唱十幾天的歌就死掉的知了,他不會知道的。如果你跟那個知了說:「唉呀!春夏秋冬!我們冬天要去北海道賞雪耶!」他就會說:「你在講哪一國的話,講國語好不好?」他就很無知對不對?跟我們這種可以活超過一年的人類來講,知了就顯得實在太可憐、太無知了。跟我們這種可以活超過一年的人類來比,那種早上就死掉的香菇當然更可憐、更無知對不對?可是呢他說,古時候在楚國的南邊有一種生物叫作「冥靈」,「冥靈」是什麼呢?就是一種深海巨龜,他是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他過完五百年之後說,我過完我的童年了,我要上國中了;然後再過了五百年他說:我現在變成大人了,我可以結婚了。然後有一種大樹叫作「大椿」,「椿」其實是一種茶花樹。大魚叫作小不點,「春」是季節裡最年輕的季節,所以這個樹叫作「嫩嫩樹」。反正大魚就叫「小不點」,最老的樹就叫作「嫩嫩樹」。這棵最老的樹在八千歲的時候說:我現在脫離嬰兒期了,我現在變成少年樹了。又過了八千年說:我現在長成大樹了。對你們來講八千歲好像天文數字對不對?八十歲都不得了了,八千歲是一百倍耶!他覺得他活了兩個八千歲--應該說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夏、八千歲為秋,所以他一共活了兩萬四千年,然後他覺得說:「我現在終於長成大人了!」在這種活得比較久的東西叫作「大年」。
可是在人類世界有一個「彭祖」,彭祖是古時候很有名的一個人,他為什麼有名?因為他活了八百歲。人類都幫他鼓掌、慶生、點了不知道多少根蠟燭,電視都來採訪說:「彭先生,請問你有什麼秘訣可以活那麼久?告訴我們大家!告訴我們大家!」彭祖就說:「平常要多吃靈芝啊!芝麻啊!養生藥膳什麼的!」彭祖有留下什麼彭家族譜記載彭祖都吃什麼東西,他都吃桂、芝,就是肉桂跟靈芝。現在彭祖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年,我們現在還在看彭家族譜,然後說:小孩子啊!你們要多吃桂跟芝啊!就像現在媽媽都叫小孩子要多吃魚肉補腦什麼的。那就是說,大家都訪問他,實在太厲害了,「眾人匹之」,「匹」就是「匹配」,大家都想要跟他一樣。所以每一個人都很努力,不要說接近彭祖活八百歲,我們如果能活到一百歲就算賺到了,就趕快打聽他的養生秘笈,最好是出版社幫他出什麼《不老秘方》然後大家人手一本,就像如來神掌秘笈一樣。然後大家都可以活很久,大家都很努力在做這件事情。他說:「不亦悲乎!」人類都好可憐喔!有一棵樹活了兩萬四千歲他才覺得自己長大了,人類竟然為了活那一百二十歲拼盡全力,然後覺得自己可以活一百二十歲就很高興,然後說:你看我活得比你久!你知道人活到九十三歲會說什麼嗎?我有一個老師就活到九十三歲,他動不動就說:我那什麼什麼朋友去年已去世了;我那什麼什麼朋友前年已經走了。我也該走了,待了太久了!他這樣講耶!活了九十三歲的人就已經在講這種話了!這種人會覺得他已經活得太久了!人世間我已經看破了!那活了兩萬四千歲的樹會覺得說:我現在才在過我的中年而已呢!我還有老年沒看過耶!人類的見解是何等的渺小!我們跟香菇比、跟知了比,我們人類是多麼的寬廣啊!人生多麼的豐富啊!可是跟大鵬鳥比、跟大樹比,又覺得我們好可憐唷!什麼都不曉得。那個大樹可能有看過侏羅紀的恐龍耶!我們都沒有看過。對不對?我們還要去建什麼侏羅紀公園,然後從蚊子裡面抽血來造恐龍,他們都不必,都看過,慢慢觀賞。
所以,在這個相對的世界,有很多事情,要說自己偉大嘛!好像也不對。要說自己可憐嗎?好像也不對。所以到最後我們會得到一個結論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如果你要覺得自己很幸福,你只要想到說,非洲那個地方的小孩,一輩子沒有吃過麥當勞耶!我們現在每天有麥當勞可以吃、有可樂可以喝,這樣你就會覺得自己很幸福。但如果你要覺得自己不幸福呢!你可以說:我怎麼不是身為連戰的小孩?連戰的小孩每天有一大堆的錢,然後追個女朋友就可以送她禮物,什麼東西都買得到,對不對?他電動玩具一定比我多。這樣就會覺得自己很不幸,我怎麼不是連家的小孩?
所以,你要覺得自己不幸,你就想一些比你幸福的人,你要覺得自己很幸福,你就想一些比你不幸的人。所以從這件事情告訴你,覺得自己幸不幸福,是自己決定的呀!看你去跟誰比嘛!所以你們最好每一班每天就去盯著一個人,盯一個功課比你爛很多的人,那每天都會覺得:我好聰明喔!每天就會覺得很高興,對不對?所以這是相對的問題。
各位千萬不要以為聽到這裡莊子就已經講完,莊子這裡是在講相對世界的好與壞,逍遙遊是在講絕對世界的好與壞,他要教你做一個絕對境界的人,不要活在相對的境界。所以前面講這麼多,還一種廢話喔!他的邏輯還能往上面翻一層,那才是值得聽的東西,所以今天都是在打底喔!
我們從前在上日文課的時候做翻譯練習,我們都會說我們是踩著同學的屍體前進,因為同學先翻一遍,然後我再翻一遍就可以翻得比他好。所以,我們今天上的課都是屍體,都是肥料,我們下次上課才算開始進入正題,所以我們今天花兩個小時講廢話喔!你媽一定心在淌血喔!付了學費聽兩小時的廢話!要記得下禮拜還要繼續來聽喔!反正三個禮拜的試聽期嘛!那你們聽了莊子會不會覺得莊子是一部很可怕的書啊?
「不會啊!」「不錯啊!」
「還不錯啊!那有三年級的小朋友你聽得懂嗎?」
「聽得懂!」
「好!果然我講的話夠白癡哦!這樣太好了!」
  评论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