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管的作用和原理:中国第四波创业浪潮隐藏四大机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0:07:20

中国第四波创业浪潮隐藏四大机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9日 23:49  《中关村》

  Opportunities Come with the Fourth Wave of Chinese Start-ups

  第一波浪潮的主要创业者是社会相对边缘的人;第二波是从体制内“下海”的人;第三波创业者中草根居多;第四波不但拥有技术,而且往往是IT精英。

  People who had started the first wave of Chinese private sector, are those outsiders of the old planned economy.People of the second wave came from the planned economy system and chose to go to the private economy. The third wave is mostly grassroots. The fourth wave, not only do they have the know-how, but also often is the IT elite。

  文 李开复(微博)

  四波创业

  从改革开放开始至今,中国的创业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倒爷”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波创业者。“倒爷”就是以地方差价赚钱的人,他们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以低价商品买进、高价卖出的人。这些“倒爷”引领了当时的中国创业浪潮。他们是社会的一些边缘人。只有找不到工作的,甚至是无处生存的人,才考虑以“倒爷”作为职业。在这批“倒爷”中,后来只有少数人得到成功,慢慢地成为企业家,比如柳传志、张瑞敏……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也许放弃了优厚的机会,也许因为找不到更好的机会,在社会边缘挣扎努力,直到今天才得到社会的尊重。这就是当时中国的创业情况,“倒爷”扮演着开拓者的角色。

  10年以后,到上世纪90年代,发生了第二波创业浪潮。当时的中国,全民“下海”。据说有10万个在国企或政府机构任职的工作人员,看到了经商者的成功,便放弃了原有的工作,选择“下海”创业。这些人员的素质和所受的教育程度都比较高,他们创业的企业经营业务范围很广泛。当时大家的创业想法并不清晰。最终,他们赢得巨大利益的集中在房地产和外贸领域。代表人物是潘石屹(微博)、史玉柱(微博)……这批创业者得到了很大的价值回报,因为他们与第一批的创业者不同,他们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知识层次,并且他们渐渐地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

  中国第三批创业者,选择了互联网。

  当时,美国验证了互联网在未来有着很大的潜在价值。但是,到底有多大,谁也不清楚。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这批中国创业者看到了这个机会,他们认为:美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到。他们中的佼佼者,快速地积累了巨大财富。其中,4个公司的市值加起来接近1500亿美元。如果只评估固定时间内,用同样资本创造最大的价值的话,第三波创业者的成功远远大于第二波和第一波。比如,腾讯的马化腾创造的价值和投入的成本,与潘石屹相比,马化腾得到了更大的回报。

  第三次创业浪潮,让人们变得离不开互联网。它通过风险投资和股票股权可以让整个公司参与创业过程,公司一旦上市,参与公司创业的前一百人,甚至是前一千人可以成为富翁。上市是由风险投资支撑,创业者拥有巨大的股权。这让很多人成为百万、千万富翁,前一百个员工可以成为千万甚至是上亿的富翁,前十名员工所得到的价值就更不用说了。

  这种创业模式是由风险投资和股权激励,加上创业者本身的不同资本,而拥有相当大的股权。这样的模式与前期的创业有很大不同。前期的传统企业是资本运作,拿一百万、一千万借钱买地,希望盖房子挣得更多的钱,可能花了两千万、五千万甚至八千万,赚取一个亿。然而,互联网行业则不同,无论是百度还是腾讯,最初的投入可能只是百万或千万元,而今天的价值却是一千亿的美元!投资少,回报多,风险投资逐渐参与,创业者和他的伙伴拥有大量的股权,并被股权激励,这就是第三轮的创业模式。

  今天,中国第四波创业浪潮已经到来。我们到底能创什么业?我觉得,要抓准开发方向。以美国为例,过去的4年,美国在软件上又研发了一些社交的平台,或者是商务的平台。苹果大概有1.3亿用户,安卓现在有1亿多用户,facebook有7亿用户,Twitter有3亿用户,如果能在这些平台中的一两家建立一种好的应用程序,就可以获得非常迅速的巨大成功。尽管表面上看,他们的成功是移动互联所带来的,但实际上却是社交带来的创业机会。

  在美国有很多的公司是纯粹地做社交的,在非常迅速的时间上得到了上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用户,他们充分利用了移动设备随时随地的特征。

  怎样的公司能够做到既有移动设备,又有社交平台?耳熟能详最好的例子就是新浪的微博和腾讯的微信,都是非常成功的产品。新浪微博接近2亿用户,2年创造了40亿元,这样的成功几乎是奇迹。腾讯微信的周成长率是20%,以此推算,它的用户很快地发展到几个亿。

  中国和美国相比,美国一部分先行者给我们带来了灵感。但是,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比如,美国公司用了4年,才能达到拥有千万级别的用户。然而,在中国有的公司只需2年就能达到拥有千万级别用户。为什么?这是因为中国用户的基数非常巨大。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4亿,中国的移动用户是3亿,用户拥有量是美国的2倍多。我们非常有幸在中国有创业的机会。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初步的移动加社交所带来的巨大威力。

  四大机遇

  第一,中国移动互联网正在非常快速地成长。

  中国互联网用户是4个亿,潜在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可能是8—9亿。互联网用户平均在线时间是2-3个小时,而移动用户要达到10个小时以上。

  显而易见,未来5—7年内,移动互联网的利润将成长14倍。具体地说,同学A在做移动互联网的创业,同学B在网游领域创业,同学A在即将成长14倍领域创业,而同学B在不成长也不下滑的领域创业。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我们一定会选择投资同学A,因为他有14倍的创业成功机会。

  创业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抓住爆发式成长的机会,并投资到爆发式成长的领域。根据投资“友盟”的一个数据显示,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创业比美国更好。

  第二,一个SOLOMO机会,即social(社交)、local(位置)、mobile(移动)。

  在移动基础上加上社交信息,再加上服务信息,如果有一个移动终端,可以玩PC游戏,还可以邀请10个好友一起玩,每个人再邀请10个好友参加,这就是病毒式的传播。同时,大家都能知道你做所有事情的地理位置。这在PC上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大部分PC是固定的,但手机不同,知道手机地理位置,就知道你的地理位置,这在游戏、交友、商务方面有着巨大的价值。比如,你希望约朋友一起去吃饭,你的手机通讯录中有200个好友,如果有SOLOMO功能,只要打开一个软件,你会知道哪个好友离你最近,可以一起吃饭,这种模式可以增进朋友之间的友谊。假如大家的信息都是开放的,用户也可以看到最近的朋友中有多少来自故乡或者有多少是异性,然后也可以知道,年龄段或者毕业院校,找到自己的校友、同乡等等。如果有SOLOMO,用户可以在社交方面有巨大的选择,无论是与熟人的交往还是陌生人的交往。玩游戏也是一样,如果跟你玩同一个游戏的人在你附近,很多过去不可能的都会变成可能。

  电子商务又是另外一个巨大的机遇,可以想像,如果你走到某一个商场,突然有一个广告出现在手机里,你的第一个反应肯定是广告好烦,但每一个广告都是有针对性的,如果广告信息正是你需要的,非但不会烦,还会很开心。为什么Google上面很少有人报告Google广告很烦,这就是它的广告是根据搜索词匹配的。同理,如果用SOLOMO,可以根据地理位置和个人习惯匹配广告。这样手机里弹出的广告,与个人信息的相关度就会很高。比如,我的手机弹出这样一个广告:“李开复,你是不是忘记了结婚纪念日是明天?珠宝店打折,8.5折,1小时失效。”或者“去年您买给太太的项链,我们有一对相配的耳环,8.8折。”这样的广告,我肯定会很开心。

  这样的广告,是基于你的地理位置所选择的。这样的电子商务,现在已经有了雏形,订餐饮、酒店、买机票、衣服,都可以用移动网络来搜索,根据你的地理位置提供比较相关的商品给你。

  SOLOMO本身带来一个巨大的机会,因为它一方面可以帮助用户找到离他地理位置最近的地方;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服务商,也就是酒店、餐馆、电影院把附近有时间或者有需要的人找来。这跟团购不一样,大家上团购网都想找一家打2折的餐厅吃饭,但是可能有2个后果。第一,商家不高兴,第二,消费与团购的许诺不同,客户不开心。这就是团购今天的问题,没有提供给商家和用户足够好的平等付费关系。商家赔钱卖东西给客人,却不确定能吸引多少回头客,而且没有办法把未来各种信息有针对性的发给用户。所以,今天团购面临各种制约,每个月可能有上百家团购倒闭。未来SOLOMO做的,可能没有那么大折扣,但如果已经在饭店附近的人肚子饿了,8折已经是很大的优惠了,这样很自然的达到了一个商家利益和用户利益的平衡。

  SOLOMO就是能够把用户的需求和商家的需求对接起来,使两者都得到利益。如果让我说有什么类似于SOLOMO,最接近的可能是Google,基于你的搜索的信息传播给你有针对性的广告,帮助商家和消费者都获得利益,两者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我认为SOLOMO是创业者未来最好的机会,虽然SOLOMO的概念是美国人提出的,但是最适合中国。比如,在美国郊区,一个人用腾讯微信,即使他有很多朋友,但可能一个在5公里之外,一个在15公里之外,根本没机会约在一起见面。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北京、上海或者纽约这种人口密集的大型城市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说SOLOMO更适合中国。

  第三,创业成本降至史上最低,回报是一部分,成本是另外一部分。

  第二、第三期的创业者都需要有一定的成本,如果是传统行业,则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比如说工厂、硬件、物流都需要巨大的费用。而移动互联网、云服务可以减少成本,云销售和渠道可以让我们不用雇销售人员等等,那么这些成本降低以后,可以减少渠道的费用。

  其实,在互联网创业成本很低的时候,对投资者来说很简单,只要20万美元、30万美元,任何一个投资人,第二天都可以开出这笔钱给你。对你来说,你不要太多钱,出让20-30万美元中的5%—10%,这样你手中还有80%的股份。第二次融资的时候,可以抬高股份的价钱。对于投资者来说,就只付出了20-30万美元。将创业成本降到了历史的新低和最低,无论对投资还是创业者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第四,天使投资变成了非常大的新的趋势。

  过去,一个天使基金需要几百万或者上千万美元,投资一个项目就需要一二百万美元。但是,今天给创业人的第一批投资只需要一二十万美元。这让能做天使投资的人多了,能做创业的人也多了,改变了创业格局。

  尽管存在巨大机遇,但不要以为自己进入移动互联网是惟一创业者。因为你看到的机遇许多人也都看到了,周围有很多创业者,你的想法可能有几十个、几百个人同时在做。

  更重要的是,你还要有很强执行力的团队,将你的想法实施得很好,大家做同一个创意时,你可以更快,大家在做第一个版本的时候,你已经在做第二个版本。点点网就是很好的例子,它的胜出不是创意好,而是执行力好。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大家都想到用互联网做实时语音聊天的时候,已有10来个公司做这个项目,做得比较好、比较快的是米聊(微博)和腾讯微信。后来,当大家得知这个项目一定能成功的时候,别人再进来就比较难了。如果,一年前有人拿这个商业计划希望我们投资,我们可能有兴趣,今天就没有什么兴趣,这是随着时间改变的。一旦很多人跳进来,而且有先发者优势,你再想做几乎没有机会了。有好团队、好方向、好执行力的时候,该做的时间就是现在,等半年有可能就做不下去了。

  同时,当你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需要的资金量会发生变化。开始创业时也许只需要20万美元,但是一旦做到一定规模,将出现很多竞争对手。这时,技术、产品、执行力都很重要,资金推广更为重要。所以,你可以看到,优酷需要1.2亿美元的融资,他们利用这个钱希望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品牌认可度,还有产品基础的优势。

  我的经验告诉我,一个典型的成功创业团队,刚开始10个人都是技术型的,这个团队不见得都是天才,因为最开始竞争优势是产品能够更好、大家能更快把点子执行出来。看美国成功的案例,几乎每个团队大概都是有行业累积的10人团队。如果这个团队深度研究某一个行业,长期地论证,创业成功的机会就很大。但是须知,成功真的来之不易,爱迪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天,成功是要用非常深度的积累和勤奋努力换来的。

  今天的创业机会很多,但是一定要能够解决好上述四个问题。

  链接:

  李开复(1961年12月3日生)是一位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1998年,李开复加盟微软(微博)公司,并随后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2005年7月20日加入谷歌公司,并担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一职。2009年9月4日,宣布离职并创办创新工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