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施工队黄页:买保险进入公司组合时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8:18:40
买保险进入公司组合时代(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 03:29 每日经济新闻
时下,各大保险公司为吸引眼球推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保险套餐”。有将家庭成员的保险产品捆绑销售的,有将健康险和寿险捆绑销售的,有将投连险和万能险捆绑销售的,但不管如何组合,终究只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产品。
精明的消费者懂得货比三家的道理,单一公司代理人设计的保险方案往往不能令他满意。如同购买家电,A公司生产的冰箱好,不见得彩电也好。保险产品也是如此。只有将多家公司的优势产品组合起来,消费者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随着同时销售多家保险公司产品的保险代理公司、保险超市等新销售渠道的出现,上海人买保险将逐渐进入组合保险公司的时代。
单一保险公司产品有局限
各家保险公司都拥有自己的系列产品,但很多公司的产品体系并不完善。
以最能体现“低保费、高保障”特点的定期寿险产品为例:市场上至少有3家保险公司并没有开发这一险种;部分公司有可作为附加险销售的定期寿险,但不能作为主险单独销售;既有可作为主险,又有可作为附加险销售的定期寿险产品的保险公司非常少见。
又以重大疾病险为例:部分公司有返还型的长期重大疾病险,但没有纯保障型的产品;纯保障型产品或许能作为附加险销售,但又不能作为主险单独销售。
这些例子不一而足。如果一个消费者恰好需要购买定期寿险+消费型重大疾病险的组合,多半就要需要寻找两家以上的公司进行组合。
除了单一保险公司在产品种类方面有所欠缺外,即便是同一类保险产品,也有优劣之分。
以万能险为例,考量一款产品是否值得购买,年收益率和初始费用是重要的考察指标。
以下是部分保险公司银行销售万能险的主要参数:(见下表)
单一的保险代理人,往往很清楚自己公司产品的优势和劣势,但“王婆卖瓜”,只能“自卖自夸”。理性的消费者应当认识到这一点,自己研究各公司产品的异同,购买对自己真正有利的产品。
“保险超市”提供投保新模式
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上海已出现了多家专业寿险中介公司。与以往保险代理公司仅代理销售1-2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不同的是,新出现的代理公司往往代理销售10家以上保险公司的产品,并将不同公司的优势产品加以组合,推荐给客户。消费者也可以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以免被单一代理人误导。
上海合泰保险代理公司是第一家将“超市”模式引入保险销售的公司。该公司目前在数个地铁站设有门店,消费者可以先挑选其感兴趣的保险产品类型,然后由专业人员针对其情况推荐2-3个该类产品,了解其承保范围和各种条款。
盛平保险代理、丰盛保险代理、国瀚保险代理等公司虽然没有采用超市门店的形式进行销售,但强调每一个销售人员即是流动“超市”。在这些公司,消费者可以看到各类保险产品的比较表,消费者不难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购买了多家公司产品后可得到保险代理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双重服务;需要理赔时,也可由保险代理公司打理。
选公司更要选条款
家住浦东的杜女士,最近通过保险代理公司购买了一套保险组合。在她的组合中,包括安联大众保险公司的万能险、中保康联保险公司的终生医疗保险和海康保险公司的意外保险。
杜女士表示,选择哪家公司的产品主要取决于产品本身的条款,而非保险公司。她认为,很多人担心一些小的保险公司万一倒闭会导致自己血本无归,其实没有必要。因为按规定,即便保险公司倒闭了,也会有新的公司接盘,保单也会延续。即使无人接盘,也会有监管机构的风险准备金来应付。
盛平保险代理公司董事长梁晋诚指出,投保人在选择保险产品时,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条款上,而不要一味听从保险代理人的怂恿。因为保险条款的差异对投保人的影响是最大的。一旦发生理赔,赔不赔和怎样赔都严格按照条款进行。
他说:“比如在重大疾病险中,有一些疾病如肝炎,投保人认为各家公司都会保的,但事实上保险公司通常不把慢性肝炎列入保障之内,公司代理人因为自身利益,也不会刻意指出,于是客户稀里糊涂地签了保单,被拒赔时自然后悔不已。”
研究保险合同,还应包括如何以最少的价格买到最大的保障。
例如大多保障功能很强的医疗险不能作为主险购买,要附加在主险后。那么,自然是主险保单越便宜越好了。
如果有公司把定期寿险、意外险作为主险,保费必然很低廉。
海外:经纪人为客户挑保险公司
在保险业发达的西方国家,往往不是由保险代理人向客户直接推销保险产品,而是客户委托保险经纪人制订保险规划,挑选保险公司,购买保单。
保险经纪人将从客户利益出发,受客户委托,为客户与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
保险经纪人在海外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在英国,有800多家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却超过3200家,保险经纪人8万多名;保险公司90%以上的保费收入是通过经纪人招揽的。在德国,独立保险经纪人有被保险人“同盟者”之称,由经纪人带来的保险业务远高于银行代销和保险公司直销渠道。
但在上海出现的保险代理公司或保险超市,仍属代理人范畴,佣金还是从保险公司获取。
随着市场的发展,这些销售人员将转变成为保险经纪人,真正代表客户与保险公司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