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打桩基础还是钻桩:宋山木耍流氓为啥中国“美髯”又刮胡子又刮脸(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2:24:47

2010-06-21 10:12:09

浏览 8235 次 | 评论 1 条








因“天上人间日总会”一举成名的晓久农庄,委托设计了个做“假日农民”的促销宣传画。为了体现农庄的“休闲”定位,上面特意画了个长髯鬱然,美哉丰姿的“美髯”。开印之前,他们想让老秦写句广告词。不料夲博秦全耀却做起了打油诗:“假日农民”成“美髯”,让人想起“强奸犯”。多似当初宋山木,“假日农民”“假日”奸?

见诗后,他们方才大悟,后悔不该忽视了宋山木的“美髯”。对此,老秦笑道:不晚,不晚。该刮胡子刮胡子,该刮脸刮脸。

今年5月3日晚,山木培训集团总裁宋山木因涉嫌对身处月经期“假日”的女下属进行强暴后不久被刑拘的消息传出后,一时间让中国白领的面貌大为改观:留胡须不再是美男,“美髯公”,一夜之间似乎成了贬义词。

此前,《三国》里的关羽美髯,《水浒》里的朱仝美髯,享誉中华的培训英雄宋山木也美髯。古有庄子把“美髯”视为一种极品男人的标志,今有时尚男士把胡须作为体现自己阳刚气质的“航标”,以此来表现风度,张扬自我。美髯自古多英雄,英雄岂能不美髯?

不得不承认,宋山木事发后,“美髯”不但不再像从前那么赶时髦,甚至都快成了“流氓犯”的代言词。很多白领和老板也因此怕被人联想受牵连而不得不纷纷变脸。

曾几何时,凡中国的广告界盛会,几乎是“美髯”英雄群英会。“美髯”简直成了中国广告界精英成功人士的标志。上周,有人告之,“美髯”们己经开始重新“装修门面”。“美髯”们不再当“胡子”,个个争当“小白脸”。为此,老秦又打油一首:山木成了流氓犯,中国从此少“美髯”。“美髯”英雄今何去,又刮胡子又刮脸。


1535年7月6日,《乌托邦》一书作者世界空想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托马斯·摩尔被英国国王享利八世砍头时说:我的胡子没有犯罪,请勿切断。怪了,老秦不解,胡子到了外国是胡子,为啥一到中国就涉嫌“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