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都集团怎么样:小学音、体美考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4:47:59
小学音体美也要考评

东区小学生今夏将接受五门术科考评

来源于:中山商报 2008年5月18日 第 999 期 A9版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学音乐要会唱
    歌,学书法要掌握写字技巧,学画画要能勾勒画面,学科学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上体育课要掌握运动项目技巧……今夏,东区各小学的学生将迎来一场场新的考核。日前,记者从东区教办获悉,该处已制定出《东区2008年小学术科考评方案》,目前已经开始试行,六门术科即科学、体育、音乐、美术、书法、信息技术中,科学已考评完毕,而信息技术因部分学校教学资源有限,故延迟到明年开始考核。
    小学术科为何要制定新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将如何操作?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东区教办、市教研室相关负责人。

 起因: 学习不到位方式需改变

   在新的考核方式出台前,小学术科考试是何种形式呢?东区教办小学教研员李振舟介绍说,中学的术科如体育等有中考来作考评,但小学术科却一直没有一套完整的考评方案,过去小学术科考试由各校自行组织评分。为了尽量减少学生的压力,教育部门一直主张等级评分,因此各小学对体、音、美都不够重视,这与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不相符。
    “有一些学校将重点放在语数英三科上,不管学生有没有学完当年应掌握的术科内容,就将术科课让给语数英。几年下来,小学生连术科的基本内容都没掌握,因此术科考评方式必须改变,以引导学校重视素质教育。”李振舟介绍说,新的考评方式是各学校先自行考评,学生成绩按平时表现加期末测评记分,然后由教办进行抽考,其标准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和课程标准来制定的,题目不难,只是考核学生所应上的课程是否落实。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的课程落实程度,东区教办将在一定时间对该区各小学的术科进行抽考,抽考的成绩将与期末教学质量奖挂钩。
 

 内容:将实践运用作为重要标准

  音乐:以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为准,按抽考时应有的教学进度,分两部分进行考核—— —听唱歌曲(占总成绩的60%)、音乐听赏与乐理知识(即笔试占总成绩的40%);各校抽取一个年级,大校考两个班,小校考一个班;听唱歌曲部分,被抽考的学生每3人为一组。主考人员从考核范围中随机抽取一首歌曲,播放伴奏音乐,学生按要求演唱,评委给每位学生评分;笔试部分,全区小学在统一的时间里发放笔试试卷,学生在20分钟内完成考卷;听唱歌曲部分,评委按学生演唱歌曲的质量评分,演唱姿势,歌唱节奏、音调和表情都将成为考核内容。
    体育:以全国中小学生体育能力测试标准为依据,研究小组将在小学一至六年级随意抽查一个年级两个班;大校每校测试半天,两所小校合起来测试半天;考评内容包括跑、跳、投,考评项目的运动技巧将按比例纳入考评分数中。
    科学:主要考核学生实际观察、实验和动手动脑能力;考核年级为五六年级,其中五年级是实验操作考核,六年级是科学知识竞赛内容,即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内容占80%,课外拓展占20%。
    美术:本学期考核主要以绘画为主,学生要根据不同年级要求学会用点线(面)变化组合画面,按照教学要求,学生还要学会剪贴图形,会用泥胶塑造出简单的物体,考评分数比例为构图恰当40%、色彩丰富40%、有创意20%。
    书法:各小学3—6年级学生都要参加考评,时间为40分钟,内容是从3—6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要求练写的字中抽5个字,每个字写3个。评分标准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内容(10分);字体工整,卷面整洁(20分);字体规范,没有错别字(30分);结构合理,大小合适(30分);字体美观、有力度(10分)。
  

 看法:术科也有了小测试

   术科考评改革后,学生觉得自己在体、音、美等方面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也有了新的烦恼,那就是体、音、美等术科也有了小测试。日前,记者采访了读四年级的小辉,据他介绍,原来学术科都比较轻松,可现在老师为了让他们将基础知识记得更牢、做得更好,常会做一些小测试。不过,小辉也承认在新的考评方式的激励下,同学们学习的热情更高了。“现在每节音乐课,老师都让我们认真听赏音乐,背唱歌曲,记乐理知识,我们慢慢记住了不少世界名曲、民族音乐的音乐主题。我的音乐成绩就这样慢慢提高了。”小辉说,除音乐课外,美术课、体育课等,同学们课间的认真劲也比原来提高了不少。老师们也有了动力
    “过去,术科考试不参与期末评比,学生对术科的学习只是出于兴趣爱好,如今东区在全市率先创新性地推行音乐教学考核,作为一线教师和实践者的我们,感受颇深、感想颇多。”在东区柏苑小学教音乐的何老师介绍说,新的考核方式出台后虽然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一定压力,但这同时也是一种动力。
    何老师说,自从她将新的考评方式告诉学生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掌握的知识也更多了。她认为这种新形式与素质教育相适应,与新课程理念协调一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担忧:加重师生负担“异化”应试科目

   东区各小学实施术科考评新方案,相关部门对此有何担忧?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市教研室副主任陈春艳,在他看来,小学阶段的每一个科目,其实都有其各自的独特功能,但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学校碰到不少阻力,只重视语、数、英等应考科目,而忽视了体音美等术科。目前,在中山就有如下几个缺憾:一是无专业教师,或者说配备不齐全,尤其是科学和书法;二是时间不落实,有时还被挪作他用;三是考评措施不力,虚化了术科功能;四是教研相对薄弱。这些缺憾与素质教育不符,改革术科管理模式势在必行,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难题,至今尚无一套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
    “现在东区、小榄等镇区率先在全市推出术科考评方案,这是件大好事。”陈春艳介绍说,术科考评难度较大,工作量也较多,所以一定要讲求效度,它的历程必须是先由教办推动,然后逐步变为学校的自觉行为。
    在采访中,陈春艳和东区水云轩小学副校长郑咏娜都提到他们的担忧,即在具体的实施操作中,有可能造成老师和学生负担的加重,将术科考试“异化”成另一种应试科目,而成为学校、老师和学生身上的一道枷锁。对此担忧,李振舟提醒各学校,术科考评只是考察学生是否掌握课程基本内容,术科老师只要在规定课时完成课程任务,考评就会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