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怀旧头像:借貸(三}Y! BLOG 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23:12:45
借貸(三}Y! BLOG Blog

分类: 理财艺术 | 修改 | 删除 | 2010-08-02 18:30:01

关注我!每天都有新笑话,开心快乐每一天!

借貸(三)......21 ? ? Y! BLOG Blog 介紹
銀行業是與借貸息息相關的行業,以資金配置情況看,銀行與股票巿場的孖展客無異: 銀行情況:股東資金 + 客戶存款 = 資產 孖展客狀況:本金 + 借貸款項 = 資產 1. 銀行與孖展客同樣借入大量資金,一般國際銀行的一級資本率不足 10% ,總資本亦不足 15% ,而股票巿場孖展客的按金比率是 25 至 50% ,銀行可說是非常大的孖展客。 ( 當然外匯或期貨巿場孖展客的借貸比率更大 ) 2. 兩者同擔心銀主 ( 即銀行存戶、股票行 ) 突然撤回資金,《貝爾斯登》 08 年第一季也有盈利,卻被《摩根大通》強行收購,主要是巿場撤回對其所作貸款,資金緊絀導致。 07 年終時《滙豐》的整體存款為 10,960 億美元,同比增長 22% ,這是驚喜數字,特別是在 (07 年 ) 資金緊絀的巿場環境,很多大基金及投資銀行都要積極籌集資本。 3. 叧一問題是利率抽升,銀行會透過優惠利率 (P-rate) 的制度把利率上升的風險轉介給借款人,如樓宇或股票按揭者,但一些早以定下息率貸款如信用卡、稅務貸款則會因成本上升而至息差收益下降。反觀孖展客則不能轉移利率上升的影響。 4. 銀行與孖展客只要善用借貸買入資產,都能享有息差收益,銀行的息差是主要收入,佔約 50% 或以上,若孖展客只著重資產升值,可能放棄股息收入的機會,這是各人策略問題。 5. 孖展客手上的股票可謂相同於銀行的資產,但孖展客可以直接從股票升值中得益,銀行的資產中主要是有抵押的放債 ( 如樓按或票據抵押的貸款 ) ,當資產升值,銀行不會得到利益,這因與借款者的合約關係,但當這些資產跌破借款額時,銀行需作撇帳,禦防因借款人破產而要出售抵押品但仍有不足之數,假若借款人最終履行合約,或抵押品没有貶值,銀行就要回撥早前所作減值。 6. 銀行一些直接投資,如股票、債劵等,也要因巿價下跌而作減值,但相比房產按揭,數目細很多,此又與投資銀行的情況不同。 7. 去年 (07 年 ) 《滙豐》純利 192 億美元,而撥備是 171 億,可見撥備對盈利影響是非常大,假若 07 年的撥備全數回撥,或 08 年不再需要為相同資產再作撥備,可預期日後盈利大升。 8. 大型銀行把一些債項資產包裝,再賣給其他基金及小型銀行,導致近年銀團貸款減少,卻出現更多如 SIV 的票據買賣。銀行出售 SIV ,既可即時套現,又可把部份資產剝離銀行帳目,避免日後要為這些資產下跌而作減值,增加風險。 9. 樓宇按揭與股票按揭非常相似,但對銀行來說,股票按揭更安全,出現壞帳或負資產的情況極微,因銀行手上完全持有孖展客的按金及抵押股票,若遇股巿大跌,銀行只需數鈔鐘就可把抵押股票出售,取回資金;相反銀行向樓按業主收樓,必經一番手續及一段時間,若遇上樓按單位不幸發生命案,收回單位亦難以套現,即取回放款的風險大增。 10. 對於一些流通量細,或波動較大的股份,銀行可以減低按揭成數來平衡風險。整體來說,提供股票按揭為銀行帶來更多股票及按揭業務,與其把資金拆放給投資銀行或其他股票行,不如直接借給自己的孖展客戶,此是銀行擴濶業務的重要一步,增加收益的同時,所受風險亦少。 11. 樓按及股票都是全資產支持的貸款,對借貸雙方都是較安全,但有些貸款是無資產抵押,如信用卡、稅務貸款等,這些是以借款人的未來收入為參考,一般收取較高利息,款額亦少,用此等貸款作投資是較危險。 ( 有趣問題,稍後詳談 ) 12. 信貸陷阱:很多借貸都以資產「巿價」來作評估,履定貸款數目,這是非常危險,無論是對借款人或放債銀行,因為「巿價」不能反映資產的真實價值,往往不是偏高,就是偏低,更常見是二者緊接出現,如 97 至 03 年的香港樓價就是一例,借貸雙方必須要很有經驗才可處理得宜。 13. 孖展比率【炒股十八年 (26) 】提到:「 1. 下跌風險:當手上股票非常優質 … 巿場已經歷巨大跌幅,再下跌空間應不會太大 … 。」 14. 大話西遊【炒股十八年 (62) 】提到: 「若技術分析是有效 … 那麼金融大鱷很容易聯想到「羊群」聚集之處 .. 只要連破幾個阻力位,或支持位,羊群便會陣腳大亂,大鱷就會很容易捕捉到小肥羊過冬。」 15. 以上 12 、 13 提到的都是借貸者需特別注意,用之引證《滙豐》 07 及 08 年初的股價走勢是十分恰當, 07 年《滙豐》在 财 以上顯示強大支持,但 08 年 1 月中被里昂及高盛藉《花旗》撥備大增之際,大力唱淡,當中涉及沽空,期指、場內 ( 窩輪、期權 ) 及場外 (ELN 、 Accumulator) 等衡生工具組成的投資組合,情況如 97 、 98 年索羅斯狙擊港股、港滙手法。 ( 單邊狂沽 ) 16. 此是重要案例,見到大鱷處心積慮對付「羊群」,亦見到優質股票反彈之急,《滙豐》用約兩個半個反彈上 财( 約 25% 升幅 ) ,特別在人心虛怯之時,可算是極短時間。 17. 借貸還涉及很多問題,如跨國企業把借款由高利率、強貨幣之處遷往低利率、弱貨幣之地,情況就如把工廠搬往成本較低地區,《通用電器》、《 Sony 》《西門子》在全球有投資,它們在德國、日本或美國借貸是同樣方便,聰明的財務官 (CFO) 必有計算。 借貸還涉及很多問題,難以盡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