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号航班百度云网盘:略论“和谐”的企业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2:59:50

略论“和谐”的企业文化

在构建和谐勘察设计企业中的作用

 

“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目标。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目标,这是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理念的一次重大提升和飞跃。而作为社会重要经济支撑的企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

构建和谐企业就是企业在一定的价值观念的支配下处理、改善内外部各种相互关系的过程。研究企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与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对于指导和推进勘察设计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和谐”的文化(悠久源长)源流

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古今中外,追求社会平等、安定、和谐,是人们共同的愿望。从和谐社会思想产生到现在,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和谐、和平、和睦、和气。《易经》上“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和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讲的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张载《正蒙·太和篇》中“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讲的是刚柔相济、辩证统一;孔子讲“和为贵”、墨子提出“兼相爱”、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康有为《大同书》中“人人相亲、人人平等”,描述的是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在西方,“和谐”思想也源远流长。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把“和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观”;柏拉图的“公正即和谐”;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社会”。和谐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重要财富。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武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地提出了未来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和谐更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从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政治局面的描述,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从江泽民同志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关于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要求,无不昭示着“和谐”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和谐”企业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对于企业而言,以“和谐”为核心内容和目标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将“和谐”思想运用在各项管理和经营实践中的现代管理方法,是更高境界的企业管理文化。因此,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仍然是构筑“和谐”企业文化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对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疏理、审视,在建设和谐企业过程中无疑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1、“和谐”企业文化应当是“尊重规律、协调有序”的文化。

《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天是一种“和谐”。这些都是在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因此“和谐”实质上意味着一种秩序。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经细胞,存在于社会,受制于自然。作为道德范畴的和谐企业,它要承担社会责任:在企业外,要主动承担对自然环境、对社会各利益相关者的义务,处理好与社会、与自然环境、与员工、与政府、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同仁堂以“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企业精神,海尔以“敬业报国、追求卓越”为理念。在勘察设计行业,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致力于江苏水利的长治久安、致力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的使命。这些都是企业对其存在于社会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是企业对其肩负的责任的定位。在企业内,企业要构造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遵循企业运行规则,维护良好的秩序。

2、“和谐”企业文化应当是“宽和友爱、公平正气”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思想和语言,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了仁、义、礼、恭、宽、信、智、勇、忠、恕等一系列美德,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宽和处世,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有序的社会秩序、和谐的社会关系,认为只有 “同心同德”、“和衷共济”,才能做到“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从而“天下同归而殊途”。

在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各种分配方式同在的今天,对企业而言,“以和为贵”的具体体现是:领导班子团结有力,干部群众关系融洽,职工群众士气旺盛。而这一目标的达到是建立在理解、尊重、信任和沟通的基础上的。从物质文化上,企业要努力寻求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最佳结合点,顾全大局、公平竞争、合理分配、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促进单位的稳定发展。从精神文化上,企业要建立健全民主法制,坚持以正确的理想、信念为主题,倡导公平正义,诚信友爱,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从解疑释惑、调适心理、理顺情绪入手,将全体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上来。

3、“和谐”企业文化应当是“求同存异、活力创新”的文化。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相辅相成,体现了矛盾发展的协调统一,也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这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更是企业赖以发展的真谛。

在以市场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内外部环境,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职责,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充满活力,就必须针对实际情况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探索创新的规律,建设灵活有效的企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和创造性,激活创新的动力。和谐是一个永恒运动,不断变化、不断升华的过程。企业通过开拓创新,不断地克服新矛盾,协调新关系,解决新问题,从而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蓬勃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三、“和谐”企业文化在构建和谐勘察设计企业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能否推动企业的发展,取决于企业文化的科学与否。“和谐”企业文化与勘察设计企业发展不仅表现为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现实性,也表现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与勘察设计企业科学发展方向上的前瞻性,也就说“和谐”企业文化在适应勘察设计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推动企业改革、发展方向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强调对规律的认知和把握,“和谐”企业文化有助于勘察设计企业员工认清形势、更新观念,从而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坚实的基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两者是辩证的统一。因此,改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勘察设计企业的必然选择。勘察设计转型过程是一个充满文化冲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内部结构、管理机制、思想观念等都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和差异,特别是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很难改变,转制过程中也就无可避免地充满着市场观念与计划观念、竞争意识与垄断优越感、等级观念与平均主义、效率观念与形式主义等面的激烈碰撞。

培育“和谐”的企业文化,首先培育的是对自然规律、市场规律的认知、尊重,培育的是企业发展与社会、自然环境、利益相关者等关系的正确感知和把握,使职工认清勘察设计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和形势,帮助职工认清自身利益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明确企业的任务和自身的责任。培育“和谐”企业文化,就是引导职工解放思想,理解企业改革、管理的各项工作,营造协调、有序的改革环境。

2、着力推动团结友爱、公平正气氛围的形成,“和谐”企业文化有助于勘察设计企业培育共同价值观,从而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勘察设计企业如何实现发展的的问题上,一些企业往往更关注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的理顺,企业经济效益的多少,而忽略了无形的价值观念对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影响力。企业价值观决定着人们的办事方式、价值判断、工作态度等,以共同的向上的价值观所形成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来自人内在的力量,它决定了企业的能力,决定了企业能否有效运作。

“和谐”的企业文化,关注的是“同心同德”、是“和衷共济”,提倡的是宽和处世,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有序的社会秩序、和谐的社会关系。可以说,“和谐”企业文化更多地地依赖员工之间的配合与协作,让员工有一种归属感、使命感,有一种工作的内在动力,从而推动企业员工精神的和谐,把企业中人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巨大无比的精神合力,为勘察设计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3、坚持实事求是,立足不断创新,“和谐”企业文化有助于勘察设计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从而为构建和谐企业注入不竭的活力。

一个勘察设计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又将企业推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运用这种方法,将企业的理念、思维渗透到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各项管理中去,从而以文化力推动企业朝着不同方向发展。

由于计划经济的惯性作用,一些勘察设计企业长期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理念,反映在思维方式上,是由企业到顾客的逻辑思维;反映在经营方向上,是企业自身利益为重;反映在生产组织上,是盲目生产,不顾需求;反映在企业流程上,是先生产再找市场……这样的企业文化显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

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因此,讲求各种关系协调、讲求实事求是、讲求因地制宜的“和谐”企业文化为企业改进生产、经营和管理提供了依据。通过有的放矢的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培育“和谐”的企业文化理念,使决策思维、企业流程、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发生转变,使无形理念有形化,体现了“和谐”企业文化与勘察设计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吻合性、同步性和可操作性。

实践证明,“和谐”的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勘察设计企业的动力源。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就应当深入理解和剖析“和谐”的文化内涵,将“和谐”的文化理念,深入到企业内部运行机制中去,为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组织结构调整等提供依据和支撑,全面推进和谐的勘察设计企业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