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悦与北京男篮解约:童话般的浪漫 山西十大古堡(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4:32:08

童话般的浪漫 山西十大古堡(组图)

http://travel.sina.com.cn  2010年07月02日16:40  《旅行家》

  中国人对于古堡的印象多来自国外,特别是欧洲的古堡,那些依傍在山水间的高大石头建筑不仅是明信片上的常客,更是欧式“古典浪漫”的最佳代言。然而很少人留意,在中国内地也有着数量繁多的古堡,而国内古堡存量最大、分布最密集、品质最高的地区就在山西。


皇城相府鸟瞰图

  山西古建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研究,大院、石窟、寺庙、壁画……种种美轮美奂的中式建筑之美被一一发现、热炒,进而开发为商业味道浓厚的旅游景点。相比之下,山西古堡这种半民用半军用的特殊建筑形式,却如遗珠般依然默默矗立在乡野间,历经岁月雕琢,展现着难得一见的“天然去雕饰”之美。

梁村南乾堡的堡门和门前的古树

  胡汉混居,战事频繁,坞壁卫家

  唐代以前,黄河流域就是古堡的世界。那时不称堡,称坞壁。两汉多士族,魏晋多门阀,大户人家均需建坞壁来自卫和彰显家族势力。士族、门阀势力在武则天时代被大大削弱,民间建坞壁在大一统社会中一直有建土围子之嫌,所以后来官方的城池增多而民间的坞壁变少。坞壁一称也逐步改称堡、寨。官府或反官府的各种人建的堡、寨均有实际军事用途,但普遍缺乏建筑美,也容易遭毁坏、废弃,一般民居则忌讳自行设防。然而在乱世时或天高皇帝远官府无力治理的地区,官府又不介意甚至鼓励民间自行建堡,中国现存古堡较多的地区有北方农牧交界线沿线和南方闽粤赣诸省沿海和山区等,这些地区的古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并长久作为民居得到使用、维护、美化而存留下来的。

  山西存世古堡众多,有几个原因。首先,历史上山西多战事,而山西地形多山,局部封闭,当地居民利用地势筑堡可以有效地自保,不似开敞的平原地区,小堡垒在乱世时没什么用。其次,山西胡汉混居的特点显著。人类历史有一个特征:纯农耕人爱筑大城,而游牧或半农半牧人爱筑城堡。其中原因很复杂,但农耕人口多而游牧人口少是最明显的一个因素。我们可以将城堡理解为小城,因为它小,加上游牧人四海为家惯了,即使定居了心也不甘静默,心和眼都需要远眺。当堡垒需要发展的时候其建筑就倾向在高度上而不是在水平面上求发展,堡垒因此增强了立体感,造型上避免了大城池的平淡。山西地处农牧二区间的通道上,战乱和游牧民族聚居导致此地古堡多并好看。另外,许多山西古堡建于明末乱世,至清代,官府容忍这些民间堡垒继续存在并壮大,不知与满族统治者具有的游牧天性是否有关。再次,明清晋商崛起,使民间建高质量大堡的能力增强。著名的晋商大院本都是堡,如乔家大院所在的村至今仍称乔家堡村,王家大院本名恒贞堡。可能因为其主人更追求家族形象正统、主流,这些堡府第的气息更重。

  汾河沁水看古堡

  目前山西各地都留有古堡,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有雁北、晋中、晋南。雁北的古堡多是与长城防线结合的纯军事或半军事戍堡,那里可见壮阔、苍茫的北国风光,缺点是多为废墟、遗迹,旅行线路漫长险峻。晋中、晋南的古堡多为民居用古堡,保护较好,分布相对更集中,并与众多古城、大院交织在一起。

  在古代,河流在社会生活中作用远比今日巨大,农田灌溉、水路运输均依赖河流,陆路也常伴河而生,所以河流沿线的古代生活是最生动的。山西汾河沁水的两河流域,曾是中国最早的农垦地带,人口混杂,城市兴旺,也因此保存下大量古堡式民居建筑群,其中有些已广为人知,如介休的张壁古堡和阳城皇城相府,而更多的古堡和古堡群则至今都极少有人问津,甚至无典可查、无据可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最终只能被历史的黄沙所掩埋,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它们暂时还被“养于深闺”。

  No.1 平遥堡村 平遥大院东向东

  对于许多平遥古城周边的乡民来讲,平遥这个大堡垒只是将他们一直居住的小堡垒放大了十几倍而已。对于旅行者来讲,如果嫌平遥已不自然,又想在了解古代城市后还想了解这里古代的乡村,便可去古城东南5公里处的岳壁镇。

  走入乡野后,晨曦中的田园平凡而诱人,村落都分布在起伏的黄土地的高台地上,被树林簇拥着。看得出所有的老村从前都是堡村,有防御性的外围墙。岳中村的堡墙轮廓完整,局部还残留雉堞。内部格局也很完整,丁字型主街上分布着几座小神庙,横竖街交叉处是村内李氏家族的宗祠。这是堡村一种典型格局。

  岳中村东南2公里的梁村,是由6个独立的堡挤在一起形成的大村,每个堡都有高大的堡门,门前的巨树标志着古堡的久远历史,堡门为2层,上层供保护神像。门内主巷道两侧也多为2层高的院墙,一般在离堡门很远的地方才开院门,且院门很少,这有增强防御性的考虑,也有古代里坊制度的遗痕,恐怕还有风水上的讲究。

  虽然没有乔家等那些著名大院豪华,但堡村内也不乏精美的院落,只是每个院落分属于各个中产阶级家庭,互不贯通,故没有富商大院那种侯门深深深几许的感觉。然堡村有自己独特的美感,除了自然古朴以外,它们有古堡特有的一种静穆,厚重单纯的砖墙因风雨侵蚀而表情丰富,封闭压抑的空间因战火消融而珍存住了灵气,这都使它们虽身在世界遗产的屋檐下,而可以像人们对古堡一般性的印象那样高昂着头,因为它们就是古堡,即使没有高高的塔楼,没有漂亮的碉楼。

  意犹未尽的旅行者还可以继续向东南走去赵壁村、段村等,赵壁古堡位于一座土丘上,入口处的神庙一直盖至土丘顶,为古堡构筑出抑扬顿挫的造型。段村的堡很多,有几座堡中有6层楼高的碉楼,使古堡形象更具标志性。 No.2介休张壁 麻雀小城藏暗道

  赵壁、张壁这些地名中的“壁”字都是坞壁的遗痕。山西这片黄土地不很肥沃,又处在关中、漠北至中原的通道上,战事很多,本会是个穷地方。然而与此同时,土地贫瘠加之地少人多就逼着人想别的办法挣钱,而战争的通道也是经商的通道,加上人的精明勤奋,所以古代山西的商业、手工业异常发达,不仅富商众多,中产阶级也不少。为了生命财产安全,古人修起堡垒,一有兵匪,坚壁清野,虽不能安枕无忧,但也只能这样尽力而为。


雪中的静谧

  据记载,张壁起于隋末,当时群雄并起,李渊从山西打入关中,刘武周则从朔方南下掏了李渊老巢。李世民急忙回救,先在新绛一带的柏壁击退刘军,又在介休歼灭刘军主力。据说当年刘军还有一支部队藏在张壁,战争过后,这批人就在张壁住了下来。

  我们现在看到的张壁是否就是隋末的张壁已不得而知,但这段故事许是真的,因为刘武周不仅是个失败者,他还投奔突厥,在很多人的固有观念中这属于叛国投敌,张壁人要不是真的与他有点特殊关系,谁愿跟他有瓜葛,还建了座华丽的可汗祠祭奠他,称他“生为夷狄君,殁为夷狄神”。

  张壁古堡远看很低平,近看才知它三面都有深沟,只有南门前地势较平,也有小河流过。南门右侧一座高台上布满建筑,其一半突出堡外,像是南门的瓮城,一半嵌在堡内,台上的建筑是关帝庙、魁星阁、可汗祠。南门内是堡内主街,向北对着另一座高台,上面的建筑有真武庙、吕祖堂、二郎庙等,两座高台上都有戏台,主街上还有祠堂和其它寺庙,中国古代城镇的构造中心往往由神灵空间统筹,但像张壁这样强烈、隆重的神灵轴线还不多见。

  一般来讲,坐北朝南的中国北方古建筑群体都是南低北高,但张壁是北低南高,人从古堡正面进入堡内后越走越低的感觉很强烈,不知这与张壁地下乾坤的吸力有无关系。张壁虽有高墙深壑,但其更重要的防御系统是地道,这里要是展开地道战,精彩程度应不逊于电影。张壁的地道有3层,是个庞大的立体网络,地面上用各种隐蔽方式连通每座庙宇民居,亦有出口通向堡外,地道总长近万米,最深处20余米。

  有建筑学家认为,游牧人建城或建堡爱采圆形,是源于他们围羊圈的习惯;农耕人建城或建堡爱采方形,是源于阡陌的形态。我们看到张壁是圆形的,我们也知道刘武周的军队中有不少游牧的突厥人。不知这两个现象之间有无逻辑关系,我们无能力考证,只是觉得旅行时想想此类人文历史话题挺有趣。据说张壁南门内左侧的西场巷某处有一个狼头雕像正对着可汗祠,突厥的军旗就是狼头旗,可惜因时间仓促,没找到这具狼头。

百尺楼是梁家堡的标志建筑

  No.3灵石梁家堡 山地古堡竞风流

  与临近著名的王家大院方方正正的造型不同,灵石夏门镇的梁家堡依山就势而建,设计灵活,没有成规。

  汾河流经夏门时西岸有一小段临河是峭壁的山岗,梁家堡便建于其上。为了让古堡顶端与汾河水仍有亲密接触,梁家在河边依峭壁直上直下地建了座40多米高的百尺楼,楼底层为安全只开一小门,楼梯段各层的开窗越高越多,越高越大,直至顶层变成敞廊,以将山河风光收进堡内。这座凌河孓立的宽大砖楼也成为梁家堡的标志。

梁家堡里仍然居住着少数人家

  古堡的正门在南面,经过两层楼的关帝庙进入头道堡门,拾阶而上,眼前景物步移景异。从河边看古堡是幅凝固的画面,堡内则是流动的影像。一会儿一座飞虹般的小桥掠过头顶,一会儿一座高墙横在眼前,而一转角又柳暗花明,你永远猜不到下一步的影像是什么。因为古堡损毁比较严重,下一步可能是惊喜,也可能又是怅然,然而不论如何,这是座中国罕见的、地地道道的山地古堡,不仅仅因为它有高大壁垒,它的美也不仅来自古老,而是它自身确实漂亮,煤灰和破败都掩盖不住的漂亮。

  夏门梁家与静升王家不同,王家多富商,梁家多官,据说明清两朝梁家出了近两百名大小官员。可能是因为官气在梁家不稀罕,也可能是梁家的官员们还留有读书人偏爱的闲情逸致,所以梁家不像王家,建设家园不追求衙门状、府第状,于是梁家为我们留下了这座古堡。它在今天本该是个极浪漫的地方,但空气中的煤灰实在太多了,心情不可能不受到一点儿影响。

  梁家堡周围的一些地名与隋末那段历史也有关系,如秦王岭、龙头岗、老生寨等。据说李世民撺掇他爹在太原起兵后,在此与隋将宋老生发生过激战。然与张壁不同,没有记载与传说将这座古堡与隋末战事联系起来,梁家堡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与山西大多数古堡一样,与明末战事密切相关。No.4 汾西师家沟 窑洞重重多几许

  与夏门古堡一样,师家沟也是一座山地堡村,也是主要由窑洞形房舍层层叠叠构成的。不同点除了师家沟不临河外,还有师家沟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而非明末乱世,故它的防御性稍弱,即使如此,村外围也是高大封闭的,村口有高大的窑壁堵住爬上堡村所在的山坡的路,想进村要穿过一条20米长的隧道,据说村内各院落间还有暗道、地洞相通。


俯瞰师家沟,可见到院落属于阶梯式四重檐形状,为楼上楼、院中院的布局。

  到师家沟首先看到一座雕刻精美的大石牌坊,清咸丰年间之物,诰封师氏家族的几位夫人,属贞节牌坊。从字迹看几位夫人的丈夫的头衔都是“儒林郎”之类拿钱捐来的虚衔,可得知师家主要是商人。牌坊后的坡道是后来开的,从前村堡正门有座石柱大门,现只残留石柱。师家沟最精彩之处在其窑洞,石柱门内三面四层的窑洞院蔚为壮观,另外还有几座高大的窑洞院,院中正房充分展现出窑洞的精彩。

  从师家沟对面的山坡上可俯瞰其全貌,一排排阶梯式的窑洞铺满整个山坡,那气势不逊于意大利的世界遗产马泰拉古镇,只是马泰拉的窑洞历史更久远。

  马泰拉的窑洞是石头的,石头建筑的寿命自然长。中国土木建筑的传统影响了古建筑的寿命,山西古建筑之所以数量多、质量好,有一个原因是山西产煤,便易于烧砖,砖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大大提高了建筑寿命。师家沟的窑洞都包砖券,加之施工质量高,清代建的窑洞今天看上去竟然是一副四五成新的样子,窑洞中的生活似乎一切如旧。

  No.5翼城西阎村 罕见塔门文昌阁

  西阎村藏在中条山深处一座汾河流域与沁河流域的分水岭上,村口是名为“凤翼门”的堡门,穿过门下层的拱券,主街尽头一座高塔引人注目,走近一看,那是一座奇特的塔门,塔门细高,塔下还有穿越形的门洞。欧洲古堡和教堂中有塔门,但并不常见,我在藏传佛教的寺庙和穆斯林的清真寺中也见过几例,在汉地这似乎是第一次见到。塔应是文昌阁,门是开在主街上的一道巷门或称坊门。底层券门兼任塔座,塔身共5层,下4层都是砖体,从下至上的形状分别是四边形、八角形、圆形、六角抹边形,顶层是木结构的六角亭,为了一座文昌阁的样子如此费尽心思,无外乎是希望村里能多出些考得功名的人,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中国人很早就懂。

  塔门内的巷子里有座庙宇,庙门是所谓“民国式”的,门匾上则刻着“红旗食堂”4字,看来是“大跃进”遗物。村内还有数座大院,因为在山区,取石方便,不少房子是石墙,增强了这座山村的沧桑感。

  离开时注意到村口有座碑亭,亭中石碑上刻的是抗战时参军的西阎村子弟的名单,有近百人。抗战时的中条山之战中国军队伤亡巨大,这些新兵中的不少人恐怕刚穿上军装就阵亡了。稍可欣慰的是,家乡还留下这么一块石碑刻下了他们的名字。

  抗战八年,山西几乎一直是前线,那些民间的古堡有时用于打鬼子,有时被鬼子占据当炮楼,能留下来实属不易。

.pb{}.pb textarea{font-size:14px; margin:10px; font-family:"宋体"; background:#FFFFEE; color:#000066}.pb_t{line-height:30px; font-size:14px; color:#000; text-align:center;}/* 分页 */.pagebox{overflow:hidden; zoom:1; font-size:12px; font-family:"宋体",sans-serif;}.pagebox span{float:left; margin-right:2px; overflow:hidden; 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ff;}.pagebox span a{display:block; overflow:hidden; zoom:1; _float:left;}.pagebox span.pagebox_pre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pagebox span.pagebox_pre{color:#3568b9; 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visited,.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text-align:center; width:53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active,.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active{color:#363636; border:1px #2e6ab1 solid;}.pagebox span.pagebox_num_nonce{padding:0 8px; height:23px; line-height:23px; color:#fff; cursor:default; 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pagebox span.pagebox_num{color:#3568b9; 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padding:0 8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active{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pagebox span.pagebox_num_ellipsis{color:#393733; width:22px; background:none; line-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next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