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做微波天线的公司:《人生百字铭》之第九集 交 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7:28:38

《人生百字铭》之第九集 交 友

默认分类 2008-10-17 09:43:51 阅读146 评论18   字号: 订阅

 

                                                            81交友贵知心    82交友要审慎

                                                            83交必慎其与    84结交须择善

                                                            85取友必须端    86以同道为朋

                                                            87交友重真诚    88莫信直中直

                                                            89相处应谦逊    90自处宜超然

                                                        81交友贵知心

    始交不慎,后必成仇①。人休不择就交②。人之相交,贵相知心③。兰艾不同香,自然难为和④。外和不由衷,虽固终必离⑤。损友敬而远,益友宜相亲⑥。君子交友义,不必常相从⑦。人生结交在始终,莫以升沉中路分⑧。结交有味贫何害,薄酒虽村饮亦豪⑨。淡交最久远,转老更相亲⑩。

    注  释

①引自清朝申居郧《西岩赘语》。

②引自明朝吕坤《呻吟语》。休:不要。

③引自汉朝李陵《答苏武书》。相:相互。贵:重要。

④引自唐朝陈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兰艾:两种香味不同的草本植物——兰花和艾草。

⑤引自晋朝傅玄《何当行》诗。外合:出于身外利益一致的结合。由衷:出自本心。

⑥引自《逊志斋集·朋友》。损友:对自己有害的朋友。益友:有益的朋友。

⑦引自三国时期郭遂叔《赠嵇康五首》诗。义:情谊。

⑧引自唐朝贺兰进明《行路难》诗。升沉:地位的提高或降低。中路:半途。

⑨引自宋朝刘过《同许从道登圆翠阁》诗。村:朴实无华。

⑩源自唐朝白居易《赠皇甫宾客》诗:“始信淡交宜久远,与君转老转相亲。”淡交:君子间的交往,象水一样的清淡而源远流长。

                                                          82交友要审慎

    审人所以交,慎己所以交,方为全交之道。我先贫贱而后富贵,则旧交不可弃,而新者或以势利相依。我先富贵而后贫贱,则旧交不可恃,而新者或以道义相合。友先贫贱而后富贵,我当察其情,恐其防而疏我;友先富贵而后贫贱,我当加以敬,恐其疑而疏我。

    注  释

除第一句为笔者所加外,余皆源自意大利人利玛窦《交友杂记》。“友先贫贱而后富贵”以下句子,清朝《史典·愿体集》中亦有,但又不完全相同。“恐其防而疏我”,利玛窦原文为:“恐我欲亲友而友欲疏我也”。史典原文为:“恐我欲亲而友欲疏也”。“恐其疑而疏我”,利玛窦原文为:“恐友防我疏我”,史典原文为:“恐友防我疏而我遂处其疏也”。

                                                           83交必慎其与

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①。社会如染缸,入其中,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②”。天下虽云大,同声有几人③?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④。求友须在良,得良终相善;求友若非良,非良中道变⑤。倘与邪佞人交,则如雪入墨池,虽溶为水,其色愈污⑥。是以“必慎其所与处者也”⑦。

注 释

①引自荀况《荀子大略》。匹夫:平民百姓。

②引自晋朝傅玄《傅鹑瓢集太子少傅箴》。朱:朱砂,红色颜料。赤:红。

③引自刘得仁《送顾非熊作尉盱眙》。天下:世界。

④引自曹雪芹《红楼梦》。意为万两黄金容易到手,知心的朋友却是一个也难找到。

⑤引自孟郊《求友》。终:久长,永远。善:友好,亲密。

⑥引自许棐《樵谈》。佞,用花言巧语吹捧。邪佞人:奸邪谄媚之人。

⑦引自孔丘《孔子·家语》。

                                                         84结交须择善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①。切戒不择就交②。结交须择善,非识莫与心③。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④?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⑤。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⑥。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⑦。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⑧。志同道合,“四海之内皆兄弟也⑨”。

注 释

①引自《易经·系辞上》。

②源自明朝吕坤《呻吟语》:“人休不择就交”。

③引自唐朝王梵志《结交须结善》诗。结交:与原来不相识的人交往并建立友谊。莫与心:不要袒露自己的心迹。

④引自宋朝释道元《五灯会元》。

⑤引自《战国策?楚策》。华:华美。渝:变心。

⑥引自《文中子?礼乐篇》。

⑦引自《论语·颜渊篇》。

⑧引自唐朝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指国境内的广大地方。天涯:天边,极远的地方。若:好像。比邻:近邻。

⑨引自《论语?颜渊篇》。四海:指天下、全国、全世界。

                                                         85取友必须端

取友必须端,休将戏谑看①。孔子云: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②。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供,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③。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④。倘所结皆良友,则辅仁之道弘矣⑤。

注 释

①引自冯梦龙《喻世明言》。戏谑:儿戏,不庄重。交朋友必须详审、谨慎,不要把它当成儿戏。

②引自孔丘《论语·季氏篇》。友直:正直。友谅:诚实。友多闻:见闻广博。友便辟:虚伪应酬,谄媚奉承。便:习惯于,善于。辟:邪僻,不老实。友善柔:假意随和,当面恭维而背后诋毁。友便佞:花言巧语,阿谀逢迎。佞:用花言巧语取媚于人。交友当交益友,不交损友。

③引自苏浚《鸡鸣偶记》。

④引自孟郊《审交》。谤言:诽谤的言论。如果结交的不是跟自己同类的人,则中途就会发生分歧,分道扬镳。

⑤源自葛洪《抱朴子·交际》,原文为“良友结则辅仁之道弘矣”。倘所结交的都是好人,就可以互相帮助,提高各自的修养。

                                                          86以同道为朋

交友之美,在于得贤①。交砥互砺,日迈月征②,非以鸠合为务者也③。君子以同道为朋,不以同利为友④。非善不喜,非仁不亲⑤。有义则合,无义则离⑥。近贤则聪,近愚则聩⑦。亲贤如就芝兰,避恶如远蛇蝎⑧。交之道,犹素之白,染之以朱则赤,染之以蓝则青⑨。故交友不可不慎也⑩。

注 释

①引自三国刘廙《戒弟纬书》。

②引自清朝汤斌《汤潜庵语录》。交砥互砺:指对对方的过失,以合宜的方式相互纠正和监督。日迈月征:今天都会超过昨天,德性修养每月都有新的境界。

③源自三国刘廙《戒弟纬书》:“吾观魏讽,不修德行,而专以鸠合为务,华而不实,此直搅世沽名者也”。鸠合为务:指不区分人们的德性与趣味,专门拉帮结伙。

④源自宋朝欧阳修《朋党论》:“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⑤引自汉朝蔡邕《后汉书》卷四十三《朱穆列传》。

⑥引自汉朝蔡邕《后汉书》卷四十三《朱穆列传》。

⑦引自唐朝皮日休《皮日休文集·耳箴》。聩:耳聋,不清醒。

⑧源自宋朝邵雍《戒子孙》。“避恶如远蛇蝎”,原文为“避恶如就蛇蝎”。

⑨引自《谯子》。素:没有染色的丝绸。

⑩源自先秦《墨子·所染》:“故染不可不慎也。”

                                                      87交友重真诚

    交友者,识人不可不真,疑心不可不去,小嫌不可不略①。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吴越皆可同胞;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骨肉皆成敌国。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②。凡交友,须带愚意③。若无些愚意在,终到不得十分至处 ④。

    注  释

①引自清朝魏禧《魏叔子日录》。

②引自清朝《史典·愿体集》。吴越:古时吴国和越国,互为敌国。

③笔者据下意撰。

④引自清朝魏禧《魏叔子日录》。

                                                          88莫信直中直

    凡应人接物,胸中要有分晓,外面须存浑厚①。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③。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④。处世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⑤。纵与人相争,只可就事论事⑥。小人故宜远,然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故当亲,然亦不可曲为附合⑦。

    注  释

①引自清朝申涵光《荆园小语》。浑厚:质朴老实。

②引自《醒世姻缘传》。

③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

④引自元代杂剧《赵氏孤儿》。

⑤引自清朝金缨《格言联壁》。

⑥引自清朝申涵光《荆园小语》。

⑦引自清朝《史典·愿体集》。

 

                                                          89相处应谦逊

    与人相处之道,首要的是谦逊。宁让人,勿使人让我;宁容人,勿使人容我;宁吃人亏,勿使人吃我亏;宁受人气,勿使人受我气。人有恩于我,则终身不忘;人有怨于我,则即时丢过。人之胜于我,则敬重之,不可有傲忌之心;人之不如我,则谦待之,不可有轻贱之意。

    注  释

      本文系根据明朝杨继盛《杨椒山遗嘱》写。其原文是:“与人相处之道,第一要谦下诚实,同干事则勿避劳苦,同饮食则勿贪甘美,同行走则勿择好路,同睡寝则勿占床席。宁让人,勿使人让我;宁容人,勿使人容我;宁吃人亏,勿使人吃我亏;宁受人气,勿使人受我气。人有恩于我,则终身不忘;人有怨于我,则即时丢过。见人之善,则对人称扬不已;闻人之过,则绝口不对人言。人有向你说某人感你之恩,则云他有恩于我,我无恩于他,则感恩者闻之,其感亦深。有人向你说某人恼你谤你,则云他与我平日最相好,岂有恼我谤我之理?则恼我谤我者闻之,其怨即解。人之胜似你,则敬重之,不可有傲忌之心;人之不如你,则谦待之,不可有轻贱之意。人与人相交,久而益密,则行之帮家,可无怨矣。”

                                                       90自处宜超然

 人生在世,身要严重,意要安定,色要温雅,气要和平,语要简切,心要慈祥,志要果毅,机要缜密①。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②。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③。

 注  释

      ①引自明朝吕坤《呻吟语》。缜密:周密,精细。

      ②引自明朝吕坤《呻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