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助袁霞是第几集:用《感应篇》检点自己是否发了菩提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22:08:01

  這一生之中給你種個善因,阿賴耶識裡給你種一個種子,這是佛菩薩對得起眾生了。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見到阿彌陀佛的形像,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古德告訴我們,這是善中之善,沒有比這個更善的。這一生縱然不能得度,久遠劫之後,必定還是這個種子起現行,能成就自己的道業。但是要等待多久,那就很難講了。如果在這一生要想得度,信願行必須要具足。可是我們仔細觀察,仔細反省檢點自己,信願行三方面具不具足?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佛的教誨相應不相應?念念相應,行行相應,這一生決定得度。偶爾相應,這一生就很難得度,但是得人天福報是肯定的。真正依教修行,《無量壽經》講得好,「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菩提心沒發,一向專念做到了,你得天人恭敬,得人天福報,不能往生。往生,諸位要記住,一定要發菩提心,菩提心是真正覺悟,徹底覺悟;菩提心一發,《太上感應篇》裡面所講的這些過失都沒有了。

  所以這個小冊子對我們來說,非常有用,我們常常讀誦,常常檢點,如果還犯這裡面的過失,自己立刻就要警覺到,我沒有發菩提心。我修淨土,沒有菩提心,你看看歷代祖師大德告訴我們的,不要說祖師大德了,四十八願裡就講得很清楚,你得天人恭敬,你不能往生。換句話說,你得人天福報,脫離六道輪迴、十法界,做不到!所以我們有沒有真正發菩提心,可以從《感應篇》裡面的善與惡,善能夠奉行,惡能夠改過,這樣的人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決定有分。如果斷惡修善,又能離一切相,念念不離清淨心,這個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在實報莊嚴土。所以經上講,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抵得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你們想想看這個話什麼意思?細細想來,娑婆世界修行比極樂世界還殊勝,問題就是你會不會。你要會,比極樂世界殊勝;不會,那就遠遠不如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有進無退,進步得非常緩慢;娑婆世界是大進大退,會的人大幅度的進步,不會的人是大幅度的退轉,這是大進大退,極樂世界是有進無退,但是很緩慢。我們明白這些道理,知道事實真相,要會!利用這個短短的機緣,要大幅度的精進。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恭录自净空法师讲《太上感应篇》19-12-157)
(欢迎转载! 请勿妄加评论,因果自负!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