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管乐器:阴阳宅风水之符镇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4:40:17
                               阴阳宅风水之符镇法


     《阳宅十书》上讲:"修宅造门,非甚有力之家难以卒办。纵有力者,非迟延岁月亦难遂成。若宅兆既凶又岁月难待,惟符镇一法可保平安。"从功能上分,符镇有两种,一是方位符镇,如"石敢当","山海经"、"对兽"(如狮子、华表)、风水镜、屏风和影壁、宝葫芦、太极图、八卦符、文字符镇及各类植物。一般设在宅中凶位,如大门口、道路、房角、屋脊宜冲的方位以及宅前屋后不合理法之处。也有安放在吉位的,为增强吉位的效应。

     另一种是时间符镇。在动土修造时,若遇凶日,则可设立文字图案符镇,以求逢凶化吉。

     1)风水镜在乾清宫迎面有约五米高的水晶大镜,恰与大门两边的左右门遥遥相对;再向东、西望去,也各有一面大镜,这四面大镜,古称风水镜。

     在"养心斋"最西边有一间小屋,那是雍政看书休息的地方。这间房只有五平方米左右,与故宫的三大殿的宏伟气派,在比例尺寸上形成鲜明对比。屋小气聚,有利身体。小屋的门开在后面即北方位,观众可以从东绕到后面,从玻璃窗中就可清楚地看见一出后门,便有一木制影壁,或曰屏风,其正中挂了一面镜子,当然远不及乾清宫"四大门神"个大。这,也是所谓风水镜。

     其实,不仅在许多古建筑中可以见到风水镜,在民间的小家院落也时有可见,如门前或窗前挂的小圆镜,同样是所谓风水镜。还有古代将士铠甲上的"护心镜"以及寺庙塑像肩、肘等处的镜子也都是所谓的风水镜。

     每人都有自己的"吉向",前人们认为如门窗与吉向不符,又无法改门,也可用平面反光镜改向(折射)原理。但若将屋外吉气"吸入",最好还是用凹面镜。当然,也有取代"反光镜"的。现在,在港、台地区或海外都可能遇到所谓"斗风水"的麻烦。一些人不用"反光镜"而采取同样功效措施:大窗玻璃贴上金铂、银铂纸,或换为水银玻璃。若是作生意的铺面房门,可用明亮的铝板或马口铁皮包上,用小钉子钉成S形曲线或八卦图形以及吉祥图案。

     室内的梳妆镜以及衣柜镜又该怎样摆放?由于天人相应,所以人体之气与宇宙之气是一个本源,表现的内容也基本相同。就是说,也有电磁波的不可见光的成份。如果一面镜子经常正对写字台或睡床,那么,主人的气就会被反射掉一部分,影响身体健康,尤其夜间阳气弱,最怕镜子对着床。知道了这个道理,梳妆台的镜子,衣柜上的镜子乃至挂在墙壁上的镜子,都不要对着写字台或睡床。如果实在摆不开,可以平时不管它,写字和睡觉时,挂上厚布帘,如果其上再有八封图或符的图案,则更好了。

     2)屏风和影壁过去的四合院和古代建筑,为什么大门内外都有个"影避墙"?影壁墙是针对冲煞而设置的。风水学中,无论河流还是马路,都忌讳直来直去。《水龙经》云,"直来直去损人丁",一语道破天机。如无"影壁墙",气流则直来直去,有了影壁墙,气流要绕着影壁而行、注意,这一绕,轨迹成了"S"形,由于气流减慢,气则不散,符合"曲则有情"的原理。北京故宫中,毫无例外地每一院每一宫都设有影壁墙,不同的是,有的为砖砌,有的为木制,有的为玉石。除了影壁可使进气的气流呈S形路线,而且由于气流减速接近了人体气血运行速度,二者流速相等,人就产生舒适感,于健康和事业都大有稗益。以上两种效果,即气流之符号。气气相符,才是影壁存在的价值。

     至于屏风,顾名思义,屏乃屏蔽,风乃空气之流动,屏风是挡住气流的家具,功同影壁,可谓活动式,可拆式的影壁,为人造实体符。

     《史记_孟尝君传》中说:"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使,主记君所与客语。"可见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屏风了,而这时期正是以"气化论"为核心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成书的时期,屏风作为同时代的产物不可能没有气的互相渗透。《苟子_大略》也说:"天子外屏,诸侯内屏。"人们为什么不可以将记录人员和大臣们视为主人的"冲煞",而将屏风视为避邪的工具呢?今天的经理、企业家、女强人在豪华的会客大厅中接待客人时,也可以巧妙地使用屏风,将会客厅割成聚气的若干小气场,可以灵活改"门,调整生气来路,使自己处于"生气"、"延年"、"天医"的好气场之此外,还有假墙与假门,但被装修成墙壁的门,往往是有问题的,例如门对门犯了忌,或某门的房间呈三角形,在开门时,对相对的屋子构成冲煞等等。这种情况可用与墙壁相同的颜色的壁纸贴上即可。主要作用还是心理的,但也有物理作用。

     画假门,情同挂画。一张山青水秀的国画常可使人心旷神怡,久之情操得到陶冶。本应开门窗之处限于某种原因而不能,则可将门窗之外的远山近水画到墙壁上,虽无直接物理作用,但却可通过心理调节而达到生理治疗的目的。凡练气功者,从"意到气到"的中医机理,对此并不费解。如若带气书字作画,乃具符之效果,此时,物理作用突出,而心理作用则为辅了。

     3)植物植物,在中国风水学中也被看作是一种趋吉化煞的方法。

     在中国的南方,每个村子附近,均保留着一小块青葱林木,多是樟、松、柏、楠等长青树。它们神圣不可侵犯,人们自觉地不去动那里的一草一木,因为它是切关全村风水命脉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风水树,叫水口树。

     有些草木被人赋予吉祥的涵意。"桔"与"吉"谐音,盆栽柑桔便成为春节时家庭的摆设。小巧的吉祥草终年青翠,泥中水中均易繁衍,象征着"吉祥如意",所以叫它瑞草。椿树易长而长寿,有的地方盛行摸椿风俗,除夕晚上,让小孩摸树后绕着转几圈,渴望快长快高。有的地方在正月初一早上,让小孩抱着椿树念:"椿树椿树你为王,你长粗我长大";槐树则被认为代表"禄",古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坐其下,面对三槐者为三公,后世人便于庭院植槐;自古视为祥兆,吉祥图常见鹿口或鹤嘴衔灵芝,用作祝寿礼品。梅花的五片花瓣被认为是五个吉祥神,于是有了"梅开五福"图。

     被认为有镇妖祛邪作用的草木就更多了。桃树传为五行之精,能制百鬼,故而过年以桃符悬门上;也有以柳条插门户驱邪的;端午节用蔓蒲、艾叶挂门旁,或用艾做成"艾虎"佩带身上,也是为了驱毒辟邪;银杏树因在夜间开花,人不得见,传为有阴灵,故而术家的符印要用银杏木刻制;柏树刚直不阿,被尊为百木之长,传能驱妖孽,坟墓旁多种植柏树;还有茱萸,重阳登高时佩戴,认为可避灾祸。

     尤为受到尊崇的是无患子。这种落叶乔木,五六月间开白花,结实如枇杷稍大,生青熟黄,其中有一核,坚梗如株,俗名鬼见愁,佛教称为菩提子,用以串联作念珠,有它"无患"。

     葫芦被认为是能驱邪的植物,常被人们种植在房前屋后。现代物理测试证明"宝葫芦"形状的器皿能屏蔽各种波和辐射的干扰。由此,就不难理解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为什么用"宝葫芦"装酒了!"宝葫芦"能保存酒的味道不变。

     也有属于凶兆的植物。例如桉树,这种可长到二十多层楼房高的树中"巨人",不知怎的,以往中青年人不敢栽种,说是树大人必亡;要植此树只得请老人,反正等到树大时,植树者寿数也差不多了。

     把植物与吉凶祸福相联系,是我国建筑风水中的传统民俗。其中的道理正逐步被现代科学所揭示。

     4)咒符在中国风水学中,被视为一种补救措施。这方面内容,争议颇大,如同中医的"祝由科",其主要原因是现代研究太少。关于符咒,刘晓明在《中国符咒文化》一书中,这样评价:"一旦将符咒置身于现代科学理论的显微镜下,我们就发现它远远不像我们当初设想的那样简单,这不仅是因为符咒作为一个鲜为人迹涉及的领域而荆棘丛生,举手投足尽是障碍需要疏通;而且,符咒竞包含那样多的文化内涵,以及同样多的理性缺憾。

     符咒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符录;一是咒语。但是,在具体应用中常常是符中有咒,咒中有符。这方面内容,因本书篇幅所限,恕不能详细介绍。

     怎样学风水?

     古人是怎样学习风水术呢?《风水讲义》介绍"学习地理秘诀"云:初学地理,先将正五行、三合五行、双山五行一一记清。四局中生旺墓养,四大水口,全不相混,某是木局之生旺,某是火局之生旺,某某是水局、金局之生旺,再将罗盘层层记熟,层层讲究明白。会使会用。知龙之生旺死绝,之阴阳之气,砂之贵贱,得位失位,水之吉凶。进神退神,一一辨别清楚。每到一地,首看龙之生旺死绝,水口在某字上;生山生水,临官有峰无峰。二十四字用线牵开(二十四字即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在罗经外盘,以之分配生养、休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等九宫),按龙法入首二十四图,依法立向,或生或旺,或墓或养,或自生自旺,则葬后鲜有不发者也。

     怎样学相地?

     古人相地、首先是要会用罗盘。《儒林外史》第36日记载,有个姓郑的人家请风水先生去看葬坟,"虞博士带了罗盘,去用心用意的替他看了地。"清末修光绪崇陵,也是先用罗盘测定一块祥瑞的土地,做出标志。

     最简单的罗盘上都有干支,如

     西方是申酉戌,北方是亥子丑。如果盘上的指针跳个不停,说明不吉。

     相地要善于格物致知。宋谢和卿《神宝经》云:"学者当精于格物,审于致知,一理才通,皎若秋空之月,万疑顿释,涣若春冶之冰,体用充周,显微洞贯,存之在我,应之在彼,妙夺神功,知窥天巧,地学只是产个理字。"

     在风水术中、看龙脉是一门复杂学问。怎样看龙脉呢?首先是看来龙之祖出。因为祖山奠定了凶吉的根源。由远而近,祖山分别是太祖、太宗、少祖、少宗、父母之山、祖山好,才有好,也才有好运。

     看了祖山,再看来龙。以土为龙之肉,以石为龙之骨,以草为龙之毛。龙有须有逆,逆为贵。龙欲其聚。不欲其散。龙欲其止,不欲其行。龙有十几种?如游蛇龙、平冈龙、嵯峨龙、兴射龙、孤秀龙等。

     龙脉有好有坏。凡是主山起伏逶迤、星峰秀丽、枝肉随身、山势巍峨,就是发福的山。凡是懒散怯弱、死硬臃肿、粗恶直长、散乱尖利的龙脉都不好。还要看支山,支出要如仓如库,如旗如鼓,如天马贵人、笛印文笔、金箱宝剑,就属贵格。支山的作用是迎送、朝拱主山,使主山更加威形浩荡。

     风水先生又用八卦解释龙脉,并且与人生祸福附会在一起。说乾山主贵人高寿;坎山主忠寿贤良;艮生主人丁兴旺;震山主生男生女;巽山主出贤婿;坤山主妇女高寿;兑山主科甲高中;离目主督目之灾。

     风水先生用"气"解释山,说气不和山不植、气未止山走趋,气未会山而孤,气不来脉断续,气不行出垒石"。又有所谓的五不葬山。一是石山不可葬,因气以土行。二是断山不可葬,因气以脉来。三是童山不可葬,因气以生和。四是导山不可葬。因气以势止。五是独山不可葬,因气以龙会。这五出又可变通、如石山有土、童山干燥,皆是可葬之山。

     看罢了山。又要看地形,即所谓看入首。风水先生认为,龙之入首有五格(直横回飞潜),直龙是撞背来,顶对来脉结,气势很大,发福极快。横龙是从侧落。回龙是曲翻身。飞龙是结上聚。潜龙是落平洋。另有所谓的闪龙入首格,即龙脉躲闪,这是要考考风水先生是否善于识别。如果入首不佳,一切都是徒劳。

     龙脉大致如此。风水先生看罢形胜!就用罗盘测方位。看入首在某字上,系四局中乙辛丁癸。何龙生旺之地。坐其生旺,避其八煞,依法定向结。

     风水先生认为看龙脉决非易事,盖龙脉绵豆,远者百里千里,近者数十里二三里。自起祖发脉,以至到头入督。其间有太祖、少祖、穿帐、过峡、顿跌、束气等处。既怕风吹脉露,又恐穿田脉隐。所以,看龙脉是风水今最难的事情。

     看风水吉地,要靠悟性。《青襄海角经。惰性》云:"据星点是矣、有离星出脉者何以知之?据脉点是矣,有离脉出气者何以知之?若此者,非常法所能拟议,须于无中看有,去处求留,散中求聚,游神于此牡牡骊黄之外。是为得之,术家所以有道眼法眼之说也。又曰水底必须道眼,石中贵得名师,岂真有一道神光下烛九垓,若是之,异于人哉!盖其仰视后龙之势,俯察入首之情:旁观从佐,遍览朝迎。知其势之所趋,情之所至,不于此而必于彼也。此古人神解之妙,有独特独见不可以示人者。今人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遂目、古人所为如神如鬼而莫之及。亦可一笑矣。

     可见,风水先生是反对教条、反对生搬硬套的。主张综观地形"知其势之所趋,情至所至"、达到"神解之妙",这才算得上"如鬼如神"的风水先生。谢和卿在《神宝经》也赞成这种观点,他说:"窝宜深更宜浅,天机切要心明。乳情宜下又宜高,秘诀全凭眼力。"一切咸水理论都要通过服力付诸实践,有眼力就有了悟性。有了悟性,就能相好地。

     相地要十分细致,毫厘之谬,如隔万山;尺寸之违,便同千里。稍有疏忽,就把点坏了。

     看地不能只看表面,高明的相地师能洞穿地下三尺,透视吉凶。《古今图书集成_堪舆_名流》记河南人毕宗义留心术数,有棿慰醇 座新坟,环视后说;"这个地很凶,葬后有祸。"墓主人追问他:并让他与原地师相质,原地蹄说:"这地是卧牛形,来山去水,无万合局",怎么能说有凶呢?"毕答;"此地虽好。但牡牛好抵触,土下王尺有异物可证,"墓主人掘土以验.果有二块大石。众人皆叹服。

     阴阳宅风水之观水

     水指水源、水流。观水实际是考察地上地下水源和水流的形态及水质。中国风水学认为:山不能无水,无水则气散,无水则地不养万物。水能"载气纳气",这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大山脉能"迎气生气",山环能"聚气藏气";水能"载气纳气"。由此,中国风水学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山主富贵""水主财"的共识。

     中国风水学有谓"地理之道,山水而已"。水被视为"地之血脉,之外气",山之骨肉皮毛即石土草木,"皆血脉之贯通也"。"觅龙点,全赖水证。龙非水送,无以明其来;非水界,无以观其止。""风水之法,得水为上"。"未看山时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吉地不可无水"。水法主要是论证水的功用利害与其形势、质量、以及水与生态环境即所谓"地气","生气"之间的关系。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得出"山管人丁水管财"的概率性规律。"水深处民多富,浅处民多贫;聚处民多稠,散处民多离"。用现代观点分析中国风水学注重水法的主要因素可概括如下四个方面:

     1)水的"聚气性"作用现代科学已证实:水是吸收各种波动能的极性分子。而宇宙间所有的射线(声、噪音、电磁波、微波、光、辐射)都具有"波粒两重性"。中国风水理论认为:"水飞走则生气散,水融注则内气聚"。最典型莫过水抱处的选址,即古时奥内之宅,认为:"大江大河一二十里而来不见回头环顾,中间虽有屈曲,决不结。直至环转回顾之处,方是龙脉止聚"。选址于河曲则以水流三面环绕缠护为吉,谓之"金城环抱"。并且,水的流速与人的血脉流速相近对人有宜。

     2)水的"交通"、"设险"作用如《平洋全书》说:"依山者甚多,亦须水可通舟揖,而后可建,不然只是堡塞之处"。水除具有交通载体外,亦兼有设险之利。

     3)水的利害作用现代地球物理证实,河流因地球自转形成的偏向力,即科里奥力的作用,加之河床岩性差异与地表起伏等原因,即使原为平直的河道,最后也会形成河曲。如河水东流,往往向南形成河曲,北岸凸而南岸凹,水流挟带泥沙在河曲,凸岸堆积成滩,而在凹岸则不断淘蚀挖涤,导致坍岸。显然,选址在河曲凸岸一侧,即水环抱三面的岸上,远比选在凹岸,即河流反弓的一侧要有利。中国风水学,如《管子_度地》中,就有对此规律精辟的阐述?:"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满则后推前,地下则平行,地高即控,杜曲则捣毁,杜曲激则跃,跃则倚,倚则环,环则中,中测涵,涵则塞,塞则移,移则控,控则水妄行,水妄行则伤人。"这是中国风水学对于河曲现象深入分析而形成的理论总结,现代地理学家认为"可与今日自然地理学有关河道变迁规律的研究相媲美"。

     对于水的利害,中国风水学对水的分析和利用具有科学内涵。具体利用的原则是:对于地球北半球来说,按照阴阳学说,水北为阳,水南为阴,也就是当人面对水流去的方向时,左为阳,右为阴。城市选址应在水北为利。如:洛阳、咸阳、辽阳、沈阳等。如果在水南岸,如有特殊地理地质环境的,如水曲环抱,凭高山峻岭,河口海岸,如:置庆、南京、武汉、上海、天津等。可不考虑水的南北岸的限制,也宜建城市郡州。由此,可看出中国风水学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思想。

     4)水的景观审美作用中国风水学有"仁者乐山,智者喜水"之说。中国风水学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寄托天地人合一的理想。因此,中国风水学家自诩为"山水之士",中国风水学对山水的选则,糜不"以人之意逆山水之意,以人之情逆山水之情"。清李渔"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宋郭熙《山水训》有"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文人墨客以山水诗、山水画来抒发其钟情山水,中国风水学家则重于实践,以其理论观照山水美加以人工裁成而经营城市宫宅陵墓等建筑,达到自然美与人文美的有机结合,赋予中国传统建筑深沉售永的气质。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中国风水学功不可没,以其为传统美学与建筑实践之中介这一意义来评价,显然不为过分。

     利用自然江河湖泊,加之宅前屋后人工河,诸如:故宫金水河;民宅前半月形水池等构成中国风水学中有关水之美景胜境。中国风水学将水流人候选区域的地方称之为"天门",流出的地方称之为"地户"。"天门"、"地户"均称之为"水口"。天门宜开,则财源滚滚,地户宜收,则财气不散。又将"坐下而出"的水流称为"元辰","入而聚"的水流称为"交合",元辰之水不宜直流,交合之水要分明。

     观水也包括如下两方面内容:

     ①水的品质,水质清明,味觉甘甜为吉;水质浊暗,味觉苦涩为凶。这方面,现代科技已有了先进的测试手段和技术指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风水学在几千年前就已经不仅重视观测地上水,而且重视察验地下水。在这方面做出了较深人的研究。

     ②水的形态,水流的形态可归纳为如下四种情况:随龙:指水流顺山势而来,即不破伤山脉,也不被山脉所伤,并认为随龙之水贵有分支。

     拱揖:指水流从左右相从而至,不喧宾夺主,认为拱揖之水贵在前面。

     绕城:指水流前后循环合抱,环绕而过,认为绕城之水贵有情。

     腰带:指水流如弯弓状从左右流过,认为腰带之水贵有环湾。

     阴阳宅风水之点

     中国风水学论,来自人体脉络位的比拟。认为:地理脉络与人体脉络具有相同的规律。认为"者,山水相交,阴阳融凝,情之所钟处也。"

     就城市的山川格局而论,风水学理论以龙脉的聚结,即山水的聚结来进行考察,有大中小三种"聚居":"大聚为都会,中聚为大郡,小聚为乡村,阳宅及富贵阴地。"又引申为龙脉止聚、砂山缠护、川淑萦回,"冲阳和阴,土厚水深,郁草茂林"之一区域点。故又有称"区"、"明堂"、"堂局",为它们的核心之点。

     明堂,"明,取义于临而忌塞;堂,则取义中立忌偏"。"形来势止,前亲后倚","宾主相登,左右相称"的围合格局。由山水聚结大中小而论明堂的宽平,堂局大小,进而决定建置城市,乃至建筑群体的规模。"堂局最广阔舒畅者,为藩镇省城,次者为大郡大洲……方圆四五十里,小者亦二三十里……最小者亦必数里"。然后,在体国经野、辨方正位之后,依营国制度规划城市并以营造制度而经营之,这实际上就是现代城市环境容量的规划。

     明堂源自"祭把之所",故有明堂"以洁净为德",且"惟贵乎宽平"。在位确定后,在规划布局中一般将城镇主街路十字相交处定在位上,即所谓"天心十道"处。对于京都以朝殿为正,州郡以公厅为正,宅舍以中堂为正。在陵墓规划中,以葬口为。

     在规划完成之后,一般在位处开挖"金井"以"相土尝水法"验证地理地质情况。的选择,关键在?quot;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即:"内气萌生,言暖而生万物也;外气成形,言山川融解而成形象也。生气萌于内,形象成于外,实相乘也。"

     对于现代城市或建筑物选址和规划,即场所设立,应考虑中国风水学的龙、砂、水的重叠、关拦、内敛向心的围合调场作用,以达到倚周围山川拱抱阻彻风砂,迎纳阳光,阴阳和合,形成良好生态小气候,同时给人以龙、砂、水种种景观意象,皆集中于,赋予紫禁城建筑群的外部空间设计意匠,颇为当代学者注重,细心探究有不少重要发现,如建筑高度同广场尺度(视距)构成呈1/10关系等,成功地运用于天安门广场建筑群的规划设计中。这种尺度构成,实际正是中国古代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理论即"形势"说的基本规律之一。

     人最丰富的心理感受和得到游目骋怀的心性寄托。

     风水学认为、"不虚立,必有所倚","以龙证","以砂证","以水证",‘因形拟","全其天工,依其环护","务全其自然之势,期无违于环护之妙而之耳",乃至"如画工丹青妙手,须是几处浓,几处淡,彼此掩映,方成佳景"。龙、砂、、水的选择必须综合权衡方可达到至善至美。

     是指具体基址,是一个选定了的范围较大的区域中的一个点。点也就是指定建筑基址。中国风水学认为"要的",就是要选中那个最佳位置。

     风水学峦头法认为"有龙必有"。"龙真亦真,龙假亦假。"在绵豆的龙脉中,远者百里千里,近者十里二三里,寻龙于浩远之间,选场实非易事。正如《葬经》所云"三年寻龙,十年点。"阳宅、村镇、城池大格局选址中,其常以"区"、"堂局"、"明堂"代名之。这里"区"、"堂局"、"明堂",以今天的观念解释,实为内敛围合的场所。

     "明堂"宜宽平,以山水大聚结、中聚结为宜。依"堂局"条件大小而选定和规划城市规模。选定明堂及位,营建中以南向为正,居中为尊,后对来龙,前面案山,朝山,左右山水环抱有情,规划纵横轴线,城郭自成。中国现存古城无不是上述风水理论的翻版。

     阴宅以葬口为。坟墓以金井为正。对于阴宅,依之形势和地质,选宅有十五忌:相恶,峻急,单寒,臃肿,虚耗,凹缺,瘦削,突露,破面,痤头,散漫,幽冷,尖细,荡软,顽硬。

     的区域确定后,具体的点还要辨土石。中国风水学峦头法总结出两种测量位点土石的方法:

     1)尺度测量法在选定的建筑基址中心,挖一个一尺二寸见方的坑,将挖出来的土捣细过筛,再将细土填入坑内,"不要压实,而以与地面平衡为准,过一夜,次日晨去观看,松土拱起,则地气旺,地吉,若下凹,则说明地气衰,不宜。

     2)重量测量法秤量单位体积土的重量,从建筑基址中取一块土样,体积一立方寸,秤之,重九两以上为吉地,七两居中,三四两为不吉。或用斗量捣细的土,一斗重十斤以上为上吉,八九斤居中,六七斤下等。

     阴阳宅风水之罗盘原理

     自然界中,许多物质具有吸引铁、镍、钻等物质的属性,这叫作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称为磁极。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条,在磁场的作用下静止时,方向大致指向南北。指北的一端称北(N)极,指南的一端称南(s)极。我们生活所依存的地球是一个磁性天体,如同任何磁体一样,它也有性质相反的两个磁极。其中一极接近于地球的南极,叫南磁极,位于南极洲的维多利亚土地上,即东经156_16′及南纬72_25′的位置上。另一极接近地球的北极;叫北磁极,位于北美洲加拿大的布地亚半岛上,即西经96_45′48″及北纬70_5′17″的位置上。地球的两极具有巨大吸引力的磁场,只要我们准备一根可以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作用下,受到同性相斥、异性相引的自然法则制约,必然会自动停止在南北方向依据这个原理,在航海和飞行事业中,人们创造了一种磁罗盘,这是一种用指南针指示方位的仪器,由磁针、刻度盘、磁误差校正装置等组成,用以指示方向。

     需要说明的,太阳光线的强弱、地理状况的特殊分布,往往会使罗盘上的指针失常,或是指偏,或是跳动。早在本世纪初,在俄罗斯平原南部库尔斯克城附近的游历者发现,所有的罗盘在那里都失灵了。科学家们经过勘探,发现了巨大的矿床,它的引力大于地球的北磁极,紧紧地吸引着罗盘的指针。据说,在瑞典、巴西、美国、印度的东北部都发生过类似情况,有时甚至使指针跳个不停,南北方向完全颠倒。

     我国先哲在寻找矿石的过程中,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对磁有了初步认识。《管子_地数篇》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这是古籍中对磁石的最早记载。东汉高诱在《吕氏春秋_精通篇》的注释中说:"石,铁之母也。以有慈石,故能引其子;石之不慈者,亦不能引也。"

     为什么磁石能吸引铁呢?宋代的陈显微和俞璞都作过探讨,他们认为是"神与气合",是"阴阳相感,阻碍相通之理"。这是一种朴素而模糊的解释。从科学的角度看,铁是一种强磁体、铜、金等金属和非金属都是弱磁体。只有铁被磁石的磁场作用后,才会感应出很大的附加磁场,被磁石吸引。

     我们的先哲还很早就观察到磁偏角。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指南针的北端是指在"丙位",即零度和15度之间,偏在地球北极的西面。南宋曾三异在《因话录》记载"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于午丙壬间缝针。"此处的地螺即罗盘,子午正针指的是由磁针确定的地磁南北极方向,子午丙壬间缝针指的是以日影确定的地理南北极方向。这两个方向之间形成磁偏角。曾三异又说:"天地南北之正,当用于午。或谓江南地编,难用子午之正,故丙壬参之。"这就是说,当地碾子午线和地理子午线一致的地方,就用子午正针。在江南偏海一带,地磁子午线和地理子午线有一夹角,不能用子午正针,而应参用丙壬缝针。到了明代,《明史_天文志》记载"偏角有不同;在京师则偏东五度四十分。"这说明当时已对磁偏角有了比较准确的认识,观察到指南针的南端在北京偏东。

     对磁偏角,风水先生"气"的角度进行解释,说磁针属金,虽经火炼,终不能胜南离真火之气,故不能指其正位而偏于左,这是五行之气造成的现象。

     阴阳宅风水之指南针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的先哲就已发明了指南针,当时叫司南。司栻南由一个用磁铁做成的勺和一个栻组成。勺象汤匙,底部呈圆形,可以在平滑的盘上自由旋转,当勺静止时,勺柄就会指向南方。拭是方形盘,用铜质或木质材料制成,盘的四周刻有天干、地支和八卦。八于是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十二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加上四维乾坤巽艮,共有二十四向,作为司南的定向。中间有个圆形的天盘,盘面很光滑,相当于后世罗盘的天池,勺在上面可以转动。这个模型,早在本世纪40年代末,我国学者王振铎已复制出来。

     翻检古籍,公元前3世纪就有了关于司南的记载,《韩非子_有度》云:"立司南以端朝夕。"《鬼谷子_谋》云:"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到了东汉,主充在《论衡一里应篇》云:"司南之构,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张衡作《东京赋》,将司南改称为指南。

     据说,先哲很早就利用指南针的原理创制了指南车。《太_平御览》卷15引《志林》:"黄帝与蚩尤战于琢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奇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虽尤。"又传闻3千年前的周成王时,南方的越裳氏到京城朝拜,周成王送给他们指南车,作为辨别方向的工具。这些传说都是很久很久的事情了,无法考察证实。

     史书记载东汉张衡创制过指南车和记里鼓车等机械,可借已失传。张衡是一个具有超人的聪明才智的科学家,他发明过很复杂的地动仪和浑天仪,这些仪器都与方位有关,并且比指南车复杂。可以推测,对于张衡来说,创制指南车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三国曹魏时,散骑常侍高堂隆和骁骑将军秦朗都认为,古代并没有指南车,书上所记不足信。给事中马钧与他们争辩,并且试制出了指南车。可惜又失传了。

     直到宋代,燕肃和吴德仁等人又试制出指南车,《宋史_舆服志》把制造方法和内部结构记载下来,才使这一技术得以保存。但是,指南车一直没有推广开来,用途也很有限。

     宋代用得最多的还是指南针,并且有许多记载。朱或于1119年在广州看见中国的海船上的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他把这写进了《萍洲可谈》,这是世界上关于航海使用指南针的最早记录。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也记载了航行用指南针:"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宋代的学者分别介绍了当时流行的几种指南针。曾公亮主编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介绍了指南鱼。指南鱼是用薄铁皮制成色形,然后用地磁场磁化法,使之具有磁性,当它浮在水面时,就可自动指南。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介绍了指南针,说:"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南宋的陈元规在《事林广记》介绍了木刻的指南鱼和指南龟,在鱼和龟的腹中装上磁石,用以指南。

     宋代指南针的装置方法,大致有四种形式。一是将针搁在指甲上。二是把针搁在碗沿上。三是以针横贯灯心草浮在水面。四是以独股的茧丝用少许蜡粘于针腰悬挂在无风的地方。到了后世,指南针的装置方法又有创新,归纳起来不过是两类,一是水罗盘,一是旱罗盘。旱罗盘有固定的支点,将针甩钉子支在磁心的重心处,针可以自由转动,并有很大的稳定性。水罗盘是针浮在水面,摇摆性大,逐渐被淘汰。

     指南针在我国古代的航海事业中起过重要作用。元代的《海道经》和《大元海运记》里都有罗盘针路的记载。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依靠指南针才得以顺利航行。

     相比之下,西方要比我们落后。十三世纪,英国、荷兰、意大利才先后使用罗盘航海。,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时才发现磁针的偏角。西方人用指南针打开了世界的海上通道,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