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感动落泪表情:专家学者解读磁山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3:07:22

专家学者解读磁山文化

    粟的发祥地、黍的起源地,最早饲养家鸡和种植核桃……上世纪70年代邯郸武安磁山文化遗址的发现曾震动了考古界。近日,在武安举行的“专家解读万年磁山文化论坛”上,来自中科院、北京师范大学、河南省社科院、河北省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对磁山文化的特点、考古年代、重要意义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吕厚远指出,早在距今1万年前左右,磁山人就开始种植黍。吕厚远课题组用现代植物和考古样品的分子生物学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根据对磁山文化遗址5个窖穴46个灰化样品和1个磁山博物馆馆藏灰化样品植硅体的系统分析,以及不同实验室9个碳14年代学测定,指出距今约1万年到8700年前,磁山文化遗址保存的早期农作物是黍;粟则在距今约8700年到7500年期间少量出现。据专家介绍,这一发现填补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目前世界农业史的相关看法。

    本次论坛活动是武安“中华磁山文化节”的重要内容,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揭牌仪式同时举行。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武安市磁山村东南,紧邻洺河与太行山脉。它的发现把“仰韶文化”的考古年代上溯了四千余年,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落成的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陈列了石磨盘、石磨棒、动物骨器、早期农产品等丰富的考古发现,向人们展示了我国北方新石器早期文化的农业成果。文化节由邯郸市委、市政府主办,武安市委、市政府、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承办,旨在进一步弘扬邯郸历史文化,挖掘磁山文化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内涵,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浔邑)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19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