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不治疗的后果:《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第14期摘录(徐小周博文摘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1:57:54
      凌晨到中午这是“阳中之阳”,在上升;然后中午到下午,尽管很热,但是太阳在往下走,这是“阳中之阴”。“黄昏”往“半夜”这是“阴中之阴”,过了“半夜”以后呢,阳气开始萌动,黎明前的黑暗,尽管很阴,但是“阴中之阳”。

  有些道家人士是早上三点钟起来练功。三点是立春,人家睡的也早,黄昏以后就是人定。到那会儿,人就睡了。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

  黄色,位置处在中央的,是跟人的脾对应的关系,中间的居于高处,叫“央”,经常说夜未央,就是夜没到那个极点,极黑。所以有些人,比如你是中央警卫局的警卫员,你在“中”,但你不在“央”吧,你不在那个权利最高层。

  脾在中央,俞在脊,你趴在那儿,你的脊柱的这个地方就是最高的地方,又是中又是央。所以我们说,这个人脾吸收不好,小孩子,面黄肌瘦,疳积、食积,怎么办?捏脊。

    在背上提背筋。提那个后背最高处,就能促进脾胃的消化。

    “毒药攻邪”,就是你用这些有毒的药的话,你是身上有邪气才用。意思就是说身上没有邪气不要整天乱吃药,那么平时吃什么呢?“五谷为养”。所以这种最好的食物就是五谷——植物。但五谷里面也有各种颜色,相比之下又容易被脾吸收的什么东西?

    黄色的,粟嘛!“沧海一粟”,就是小米。还有入心的那个“黍”,就是那个黄黏米,黄色,最容易消化吸收。所以呢,我们经常说这个“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全副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小米是最好的粮食,比你那吃牛肉罐头要厉害得多。所以黄色的东西,能够调动人的脾的消化吸收功能,

  黄帝之前那个神农氏叫炎帝,他在哪儿起家?南方。

  南方火,红色。所以火生土。炎帝之后是黄帝,黄帝哪儿发家的?就在中原地区。

  神农叫炎帝也叫赤帝,他是南方起家代表我们长江流域的文明,黄帝出生在轩辕丘嘛,有人考证在新郑,河南郑州,有人考证在这个黄河流域陕西或者是山西这一带。但是他其实代表一种黄河流域的文明,所以他叫黄帝,

    以前这个皇帝啊为什么选这种黄色的衣服。我们古代思想认为居中的掌握权力的人是可以统驭四方,你再加个夹角就是统驭八方的。所以皇帝用那个颜色就是黄色,其它人都不许用的。

  但是在中国古代的时候,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主色调的。秦朝的时候,就以黑色为主。

  秦朝是黑色,玄衣嘛!其实从秦朝的治国历史来讲,它还属于一种法家治国、酷吏治国,就是偏于那种暴政。但是秦朝你说它存续了多少年?十几年嘛!我去秦始皇陵参观的时候,那个导游就说你看这风水,什么脚踏什么河,背靠什么山,左青龙右白虎。我说你这风水选这么好怎么你的儿子扶苏被杀了,子婴最后又被杀了,你活了个什么劲?你这风水选的好吗?所以这个东西,风水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你搞那种暴政,失去民心的话,最后你就是埋在哪儿你也得完蛋,所以秦朝这个制度我是不大认同。我是特别敬佩中国汉朝初建立时候那个“休生养息,无为而治”那个,就是黄老之术。

    《黄帝内经》就在汉朝初年成的书。经过一个大动乱以后,这些靠口传心授,把过去老师传授的东西记在心里的这些人们,才再安静下来把它写成书,没有那个修生养息的年代,恐怕现在《黄帝内经》我们都读不到。

  小米粥。《伤寒论》说了,你吃完什么药以后,最后喝完桂枝汤,叫糜粥。“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然后说这个人得完病以后,“糜粥自养”,不要吃肉,免得叫“热遗食复”。很多人病了以后就想吃点儿什么?清淡的爽口的容易消化的。这时候熬点粥或者做碗面条都挺好,另外我们中药用的几个非常好的健脾药,就是让脾的吸收功能增强,让人变得强壮的药,都是黄色的。比如黄芪!黄芪你知道哪儿出的最好吗?皇天后土。黄土高原上的黄芪是最好的。山西北面浑源县出的黄芪叫北芪,也叫箭芪,那儿的黄芪是效果最好的。这个黄芪,它就是补脾胃,升血压,甚至治疗这种胃下垂、胀气、脱垂效果特别好。但是现在呢,就没法儿说。现在为了提高产量,搞了一种叫速生黄芪,哼。一年就能长成。

  一般的是长几年呀?

  三年以上才能用。就跟现在吃鸡肉一样,它就几十天就出栏儿了,你吃的时候嚼得跟柴禾一样。这个黄芪呀,我们原来一开,你看古书上,1两,30克,这就大量了,就怕给人血压升得太高,气提得太强。现在开30克,泥牛入海无消息——没一点儿反应,开60克,还没反应,最后开100多克才有那么点儿效果,就说明现在药材质量下降了。

    补中益气汤,里面主要药是黄芪。另外一个特别好的补脾胃药叫什么?党参,黄色的、甜的。山西长治。上党出产的这个参,补脾胃效果特别好,叫党参。你看啊,《伤寒论》里面经常会用到人参,你比如说理中丸,人参多少两,然后,白术,然后这个干姜、炙甘草。人参指哪儿的?人参是不是我们现在吃的这个东北人参、吉林参、高丽参?

    绝对不是。

  现在我们读《伤寒论》啊,一开什么人参多少两,就用那个红参啊、高丽参啊、或者生晒参啊,错了。你知道吗?在三国,就是张仲景生活的那个年代,那会儿辽东跟我们中原是没有关系的,那会儿那个地方不属于我们中原地区统治,所以记住啊,《伤寒论》里面的人参都是——党参。味道是甜的。如果你现在用伤寒论的经方给人按桂枝加人参汤,来一个加那个东北人参,错了,你用错药了。

    真正人参的味道是苦的,是入肾的,是补肾的。

    补脾胃之气是什么?后天之气,用党参。真正要救命的时候用人参。但是,现在人参都是人工栽培种植的。

  你看那个野山参的话价格比黄金都贵。

    脾又对应的是胃,然后脾又主肌肉。下面它又说脾又“开窍于口”,是吧,它一系列的。这个口是指口腔内部。唇也包括一部分,因为我以前讲过人的任脉从小肚子起来以后环绕口唇,所以口唇的颜色很性感。口唇的这种滋润程度也代表着一个人的生育的功能,这是经脉上的联系。但是口腔内部就是口腔粘膜,这些口腔唾液的分泌这都跟脾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有些人这个口腔内壁溃疡是不是就是所谓的这个胃或者是脾胃之间这种出现什么问题呢?

  肯定是火,但是虚火还是实火那就要判断一下。你看有些人口腔起溃疡吧,吃一顿辣椒就好了,口腔溃疡就好了,这说明什么,这个人吃凉的东西激住了,然后那个火就浮到表面上了。一吃辣椒开了胃了,下去了就好了。但有些人是口腔溃疡就是处于一种湿气加上热气,就反复不好的那种口腔溃疡,一般都有什么,吸收了太多的我们叫湿毒,就是一种富营养化的东西太多了,你要给他袪湿气。所以口腔表现出来的问题,你归究去脾,找脾。我们现在人说口腔异味,是吧,你说的这种口腔的溃疡,还有人长了……小孩儿长鹅口疮,就是一种真菌的感染。还有的呢就是口腔吧,他老咬自个儿的嘴。这就是肿了,湿气、水湿太过。可不是因为他想吃肉了,是因为他吃肉太多了。

  “开窍于口,藏精于脾”

  “开窍于口”呢,我们看到一个人望闻问切的时候,我们要看他的口唇的厚薄,口唇厚的人一般他的肌肉也比较丰满,口唇薄的人一般肌肉比较消瘦。也代表他的一种脾胃的功能。

  有些人的面相是在变的。年轻的时候呢口唇是比较厚的,哎呀,老了吧开始变得很薄了。

  年轻的时候比较憨厚,秃嘴笨舌的。到老了以后变得伶牙俐齿。

  “开窍于口”就是一个唾液的问题,你看啊,有些人吃饭就得吃一口饭喝一口汤,口腔里面没有唾液。所有的水液责之于肾,但是到了口腔就有一个分管人的问题,那就是脾的问题,这是一种表现,我们说脾胃的阴血或者阴液不足,还有一种是什么,就是说话痰声漉漉,或者唾沫星子乱蹦,一说激动了,口水都能跑到别人身上。睡觉的时候呢,流口水、湿枕头,这种人呢唾液又过多。所以这都是脾的问题。

  你看那个“活”,三点水一个舌,如果一个人,口干舌燥,口下没水,就说明他的津液生化得不太足了,我们说树,树没有水叫枯了,是吧?人要没有水呢,就很难活了。我们治疗一些现在说的这些干燥综合征呢,一方面看看是局部问题、全身问题,就是说我嘴干,那么我说责之于脾胃,如果这个人嘴也干、眼也干、鼻子也干,或者是生殖器官也干,那就说明根上有问题了,这个根在那儿,就是肾经嘛,辩证论治嘛。

    眼睛干燥首先是肝的问题,肝也有自己的阴液,不能上乘。如果是程度较轻的话,我们一般在眼睛周围有几个穴位,眉毛开头,叫攒竹穴,眼角,就是眼的外眦,这叫瞳子髎,这是胆经的穴;有的时候呢,我们会扎一下睛明穴,就是眼睛内角,这是膀胱经的第一个穴。

    挤按睛明穴。做眼保健操嘛!这个针刺的力量更强,程度更深。程度轻的人,马上眼睛就能得到缓解。第二个方法呢,眼睛干呢,我们说金能生水,也就是说肺它有一种推动人的体液分布到各部位的功能,肺并能帮助肾去运化水液,你可以实践一下,你打个哈欠,眼睛湿湿的,润润的,金生水,这都是小办法都可以缓解。如果这些招都没有用,那就从根上找问题,肝的妈妈是谁呢?木的妈妈是水嘛!又得补肾了,所以我们平常中药店有什么“杞菊地黄丸”。“杞”是枸杞,“菊”是菊花,里面有地黄,这些都是帮助你湿润眼睛的。但是能挣的不如会花的。您老人家整天盯那打游戏,看着股票,然后呢熬着夜,通着宵,您那漏着,我这再给您补,没用。

    真正养阴就是借天地之力量,晚上早睡,秋冬收藏。

  “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

  藏精于脾呢,就是说我们说的这个脾的这个脏是给这些脾的这个系统提供所有的能量,供它们活动的这个物质基础。基地。但是很多人就是经常跟我说“哎,我的脾切了,我不也活的好好的吗?”

    问这个问题的这个人呢,犯俩错误:第一,他简单的把解剖学的那个有形的物质器官和我们中医的脾的概念对上了,意思就是我这有个心,你那就必须得对应就得有个心,我脾切了,你那脾就崩溃了。大家记住啊,人不光是有一个肉身,有一个肉质的器官,它还有背后的东西。背后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推动这个器官工作的,我们说神经啊,血管在支撑它,那谁又支撑这些神经血管呢?它的背后是什么?肯定是我们就是中枢的某个区域,在控制说:哎,现在几点了,我要给脾供血了,那信号就过去了。它即便没有那个脏,是不是说它就不给它供血了呢?你伤了它的物质的有形的东西,你伤了它那个无形的东西了吗。

  现在医学有个病,名字叫“幻肢痛”。他本来截肢了,比如说左胳膊没了,他能明确告诉你“大夫,我左大拇指疼。”你扎哪?你怎么治?况且人有代偿功能,当人眼睛瞎了以后呢,他的嗅觉、听觉会变得更敏锐。就是说我这个脏腑不能工作,但是其它有代偿。所以切了脾了不等于把脾所有东西都切了。就像你刚才举这个例子,我把我手切了,截了,但是指挥手的那一套工作的东西都还在,那个神还在。所以这个脾是藏精的。不见得你切了它,那个精就没了。

    脾胃出现了问题,表现在哪呢?舌本,树根和树本是不一样的。树根是什么?土以下的那个东西。树本是树桩子,树干。你说本,根本的本就是根。真正我们舌头,它有舌根,这个舌根是属肾的。这个舌的主体是属脾的。

  你说吃那个鸭脖的时候它有鸭舌头嘛。你看那个舌,它分两段是吧,后面还有一个根,连在后面的那个叫舌根。前面那个有肉的是舌体。它真正的就是那个主干,舌尖是属心的,舌的两边是属肝胆。

  品葡萄酒,就是说舌尖对什么敏感,两边对什么敏感,然后把舌头一卷,来回让酒在舌头上滚动又是什么感觉,味道都不一样,都跟我们的五脏是相对应的。舌本呢,就是舌头的主体,就是当脾胃有问题的时候呢,就是会在舌头的主体,就是主干上出现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什么?

    胖大舌,一看舌头肿的。水汪汪的。两边两排牙齿印,什么意思啊?就是说正常人老天给你配的舌头是正好唇齿相依,就井水不犯河水,牙咬不着你,你能舔到牙。但是这个舌头就是脾胃里面湿气,食积太重了以后,这个舌头就肿了,肿了以后怎么办?你牙一合就咬到这个舌头上了。

    舌头肿了,我们一看这种人湿气太重。然后我们看舌头呢,中医望舌诊就是看舌苔。有好多人早上起来一看舌头上厚厚一层舌苔,有些人就刮。刮完以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说你有本事把牙刷伸到肚里去刮一刮。它这是个外在表现,内在的原因是什么?脾,富营养化,吸收了太多不该吸收的东西。

    舌头要看这么几面。一个看舌头的颜色,第二看舌头的大小。一个是形,一个是色。还要看态,就是它怎么动。你知道吗,好多人伸出舌头来是颤的。都认为狗伸出舌头在颤,其实好多内心不安定的人伸出舌头都是颤的。

    散心火呢。还有呢小孩多动症有个特点叫弄舌。人说挤眉弄眼,他没事就在那吐舌头,就跟那蛇吐信子一样,其实就是心里面毒火太重。吃鸡肉太多了,吃得风火相扇。就要看舌的形状、颜色、动态。有时候还要看下舌底下的静脉血管是不是怒张的、紫色的。我们舌头下边还有两个穴位,叫经外奇穴。一个叫金津。另外一个叫玉液。我们治疗一些人没有唾液或者有些精神情志方面的问题就扎这儿。

    我特别反感人嚼口香糖。首先不礼貌。中国人吃饭也是个很庄重很庄严的事情。这些人没事老在那嚼一个口香糖。

    腮帮子一鼓一鼓的。这个东西也是从美国流来这种文化,很多人盲目跟风。这个有两个问题,一个我们的咬肌啊,就是下颌关节这儿有个穴位叫颊车。很多人得一种病叫下颌关节紊乱,就是当他咬一个大的东西、吃一个大的东西时。昨天我还来一个病人说:徐大夫,我又卡住了。吃一颗大葡萄时一伸,咔,合不上了,就是下颌关节啊。他这个紊乱怎么造成的?就是老这么嚼东西。你不给它休息时间。我们一天吃三顿饭啊,该干活干活,该休息休息,他整个天天就让人在那嚼着。还有很多胃病的人表现嚼不动。有个老太太是我妹同学的妈妈。那个人是个经络敏感人。我给她扎针,针尖往哪走,气感怎么走,她没学过医,她给我描述得清清楚楚。她就跟我说,当她胃病犯时,她就觉得腮帮子酸,就颊车穴这儿。颊车穴是胃经的第六个穴,这儿气就不足。所以老嚼那口香糖,我个人认为都是在伤自己。

    另外,现在所谓的牙膏和口香糖我总是在怀疑它们有破坏胃粘膜的作用。牙膏是不是得有清洁作用?对吧?你清洁是牙齿,你怎么能保证你不吞个一、两口牙膏进到你胃里?所以我最早研究胃病突然发现胃病都跟这个刷牙有关系。很多人把牙膏吃到肚子里得了胃病。没清洁牙清洁了自个儿的胃粘膜。还有那口香糖,口香糖里面有什么东西?

    有橡胶,你不会吞进橡胶。有什么甜味剂,有什么什么剂。至少它有防腐剂。一卖一、二年,你怎么保证它不坏呢?是吧?那个防腐剂会不会伤到你的胃呢?所以这些外来东西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学做贵族:“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不吃东西时我们就安安静静的。所以我看好多人一边走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干活一边吃着东西,你说你们都在伤神吧,你的神顾得上吗?!你到底该干什么?吃饭正正经经吃饭,全神贯注,哎呀,这个东西怎么做的?怎么吃更好?怎么吃更香?很认真。这都是大事。我们现在活着不知为什么,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还在那拼命工作。

  还有些人啊,喜欢在舌头上做那个舌钉。他搞一个钉儿,高级点的,再镶个钻石在上面。一伸舌头“咵”,眼前一亮。

    这都是一种自残、自虐、不健康的心理,我都是反对的。我看到很多人耳朵上打一眼还不够,打一排眼——自虐,自虐也有他背后的心理,也有他生理的问题。所以舌头这个东西啊,我发现啊,就是好多人失去了那种嗅觉,有的人是失去了味觉,也出在这个脾,吃什么东西,食不甘味,味同嚼蜡,吃什么都一个味,你说这些人活着有意思吗?所以对这个舌头一定要注意保护,怎么保护啊?我的观点是,不要受那种特别辛辣的,或者是寒热的刺激。现在科学研究味蕾,舌头不是有味蕾吗,什么叫味蕾,不就是活跃的小细胞吗,你这么先“咵”一道冰,然后再“咵”,冰火两重天,然后再一道热水,然后再一道辛辣,然后,最后全伤到了。所以你看真正会保护舌头的,都是些什么人?品酒师,是吧,品酒员,那些人对舌头保护都非常好。  

  “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

    其味甘的意思就是说,甜的味,甘甜的味道是最容易被脾胃吸收消化的,同时呢,多吃甘甜的味道呢,也能增强脾胃的功能。这个甘还包括一个味道,叫淡。“嚼得菜根”,什么叫嚼得菜根,一般人都要什么啊,加点辛辣的,刺激,咸鲜美味的,是吧?但是呢,五色令人盲,这种五味,滋味太厚了,我们叫“甘脆肥脓,腐肠之药”,说你吃了这么多东西,味道这么重,说明什么,说明你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差了,你才加这么多刺激。就跟一男人性能力不强,非要吃春药一样。真正一个脾胃功能强的人,就是什么,能在这种甘淡的饮食当中,品出滋味来。

    红叶老师不讲过嘛,真正吃饭的人是吃什么?就是一碗小米饭,干饭,或者白米饭。如果这个粮食,就是这个五谷好,主食好,都可以不用菜,直接拌点酱油汤,拌点豆豉,都能下饭了,而且那个人吃得津津有味。我们现在什么啊,大鱼大肉,然后荤腥,最后不吃主食,够了——颠倒。如果你有一副好的肠胃,或者有一副好的脾胃,你能从一些很薄的滋味里面,或者别人看起来,都没什么滋味的东西,你品出滋味来,这时候你吃饭,别人看你很将就,其实你消化、吸收非常好。那帮病人,必须给弄点辣的,没辣的怎么办,不下饭,没味口,这些人都跟……我刚才说的,跟吃了春药去干活的一样,所以真正的味道,真正养人的味道——甘淡。

    你们老在外面吃饭的人,你把那个饭,你打包回家,第二天早晨起来你尝一下,你都咽不下去——味道太重了。太齁了,太咸了,可是你头天晚上吃为什么不觉得?

    那会儿你在一种油和腻的状态下,你必须靠这些东西来刺激你的肠胃,你能吃下去!可当你睡了一觉,平和之后你才知道,我怎么吃味道这么重的东西,所以老是在家吃饭的人,我个人认为健康长寿。老吃这些甘淡、平淡的人,省自己的元气!人吃饭就是拿自己的元气去化谷气嘛!你吃那么多没用的东西,然后吃了以后又排出去的东西,你还不如吃点适量的。而且古代有一个养人的饭叫陈仓米。我们现在火力旺,有劲的话,吃新米。可有些人脾胃弱,吃了以后受不了,怎么办呢?吃陈仓米,就是放置了很多年的米。那个米呀,就是现在说那种风化了,或者是蛋白质消解了,那个米,味道就特别甘淡,对这些脾胃有毛病的人,刚刚大病初愈的人,熬上一点陈仓米喝,慢慢就恢复了。

  孔子讲过“不得其酱不食”呀。发酵!我们待会最后讲到肾的时候,会讲到这个问题。发酵以后的东西,能够微生物发酵,或利用自身的酶发酵以后能够帮助你去分解这个动物和植物蛋白,又省了你的元气。

    所以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吃臭豆腐,好多韩国人和日本人喜欢吃纳豆,我们闻一下就觉得受不了,人家吃的津津有味。为什么?神需要!身体的本身知道它。最早我觉得也不是说我们靠什么科学研究发现纳豆,是动物的本能,发现这个东西变成这样以后尽管闻着不好闻,吃进去以后化的功能,不是消的功能,化的功能提高了!

  消是物理变化,一块猪肉嚼成小块猪肉,最后变成了乳糜状的,它还是猪肉。化呢?经过你的酶,猪肉、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再重新组合变成人肉。这是化。

  有人是消不良,有人是化不良。一定是分清楚,消是胃的问题,化是小肠和三焦的问题。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中医的理论,哲学!“物无美恶,过则为灾!”那么说吃甜的,甘淡东西对脾胃好,那我就吃甜的呗!吃成个啥结果?

  土伤水,土克水,所吃甜的东西,首先表现出来牙不好!肾主骨、生髓,然后,牙是骨之余!所以你看小孩子吃糖多了……龋齿,其实就是把肾给伤了!

    吃甜多了以后,小便就哗哗哗的……固不住水!肾的这种闭藏功能就不行了,如果再吃甜的多了,女人就会出现白带异常增多,有人说真菌感染、霉菌感染啊!不是!它是湿气!就是说有营养的东西太多了,它要从那儿往出走。男人会表现出来在阴囊周围就出现这种粘汗,有的人阴囊周围出现湿疹。我看到很多人在那儿坐,一会揉揉这儿,一会动一动腿,唉,我一看,是不是裆下有湿?

  所以甜的东西吃多了,对脾胃好,对肾不好,对生殖功能也不好。还有人吃了这种营养过多以后会出现肥胖,肥胖的人就,女性肥胖就导致一个问题——闭经,不来例假了。老百姓有句俗话说什么?“母鸡肥了不下蛋”。

  母乳喂养,当母亲去生产这个甘甜的乳汁的时候,她那会儿是没有月经的。当她一回奶,停止给孩子哺乳了,月经就来了。

  那土呢是克水的,但是本来木克土嘛,但如果土再强的话,会不会反侮其木呢?

  那就更复杂了,但是我们就说一个最基本的关系。千万别认为一说这个对什么好……一定是我们治的那个病是什么?说是说正好他是什么土不足,正好肾水还挺足,我们给他补,补到一定程度,不吃了。所以我现在很反感有些人一给人开药就是半年一年吃去吧。唉,你这个药到底是有效还是没效?有效那他症状就变了,那再吃你的药就不对了。那你要是没效我吃你半年药干嘛呀?所以大家一定要尊贵点儿,找大夫去看,望闻问切开出一副对我合适的药,吃上顶多三五个星期,然后就停药换药。

  脾有几个穴位啊,最有代表性就是脾经上有一个叫太白穴。这个太白穴在哪儿呢,就是我们经常痛风出现的地方。就是大脚趾的内侧,大脚趾的那个跖趾关节的后面,那个穴位叫太白穴。

  太白穴后面有个叫公孙,这两个穴位在足底按摩的时候,一个是代表人的甲状腺;另外一个代表人的胃。按摩这两个地方,能够促进人的脾胃的消化和吸收。特别是那个公孙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