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做包茎手术价格:品味我们的城市中国 廿五、灵秀者有如桂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6:27:04
品味我们的城市中国 
  •   廿五、灵秀者有如桂林
      
       点评桂林比较难,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写成一篇关于桂林山水的游记,因为桂林的山水实在太美了,前人已有各种版本的描绘,笔者无意再去争锋,所以在这里对漓江风物尽量少谈。
       有人会说,桂林就是个山水城,但除了山水城,其实也就什么也不是。对此话笔者是抱肯定前半句,否定后半句的态度。漓江景致毕竟要到城外去看,桂林不是一座公园,而是一座城市,桂林不能单只为漓江山水而活着!在这里,除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还有更多精彩的东西,口号是一个品牌,但不是这座城市的全部。
       但很多地方在打文化旅游牌时,常常忽略去宣传城市本身而仅对城市一个局部过分投入,造成喧宾夺主,比如前面所说的无锡的“太湖”品牌淹没了无锡自身城市品牌。未来的旅游发展是多样化的,靠单一的山水旅游肯定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而且类似漓江、张家界、九寨沟的大景区近期常常被人诟病,高价门票问题、过度商业问题、恐怖交通问题、景区拥堵问题、黑心食宿问题……不一而足。游客们的注意力也越来越集中到精品的、少有人关注的、清静的项目上,过去走马观花团购时旅游的样式今后会越来越少。
       桂林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但肇始应该不在秦始皇置桂林、象和南海三郡之时,据通说当时的郡治并不在今天的桂林,而在贵港的桂平一带,且和桂林市并不相邻。桂平是个小城市,给外地人的印象几乎只有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的点滴,其他也没什么好说的。桂林在梳理自己文化名城脉络时比较谦虚,不过也得益于历史考证还算完整清晰,否则又来个类似“夜郎之争”的举动就有伤和气了。
       历代城池依山傍水,城高壕深,著名的要算在当年太平军围攻桂林达1月之久的大小24仗下城未破。固然太平军急于进军湖广,但仍可见桂林城池的坚固。桂林自古偏于一隅,是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朝廷对这里的封疆大吏也是深怀戒备,喜好封王的明朝就有个叫朱守谦的不肖子孙被封到这里,呼名为靖江王,但终被明太祖召还京师废掉并禁锢中都凤阳(有记载说朱守谦是欺压百姓获罪,而朱守谦的父亲,也是被朱元璋处死的且曾苦守过南昌的朱文正),虽说陵墓修得很漂亮(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皇陵),但换来这种结局终归是梦一场。
       不过朱守谦在桂林历史上只是沧海一粟,相信绝大多数本地人已经不记得那一回事了,也自然,不过留下的墓和王城倒是成为城市的一大资源,和桂海碑林、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等项目结合起来就是桂林文化城的形象。
       桂海碑林的招牌是“北有西安碑林,南有桂海碑林”,但这其中也有不小的苦衷,那大多是历代谪贬之人的即兴之作,那时的边陲之地桂林并不是众人向往的乐土。桂林真正进入人们视线不知是不是得益于南宋的本地某任政法委书记王正功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而你现在去桂林街头王正功是谁,或许大部分人不知道,应该说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太有名让王正功变得太不有名,历史总是这样喜好让世人选择性失忆,就像一些我们往往熟记某些唐诗佳句却忘记作者一样,非常正常。幸好这句话保留了下来,成为桂林最大名片,当然这几年又申请了个“印象•刘三姐”,又加深了桂林山水轻逸灵秀的感觉。
       和古代相对的默默无闻相比,近代桂林可谓是风起云涌,这次的关键词轮到了一时叱咤风云的“桂系”,在今天,我们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在桂系内斗、混战、割据这些字眼上,比如开往淞沪前线、广西全民抗战等,彭德怀元帅就曾说过,“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广西人的战斗力可见一斑,而桂林长期最为广西首城的经历也是它常挂在嘴里的无限荣光。
      桂林对南宁也是自有一套想法,论知名度和文化度,桂林都在上面,经济这东西嘛跟着地位走,要是桂林把首府一路坐下来,大家还是能扳扳手腕一决高低的。
       而从广西全区边防、经济各方面来看,南宁的位置的确更佳,有利于均衡发展,清末粤督岑春煊、广西巡抚林绍年就曾动议迁省会到南宁,民国初年也有广西省会从桂林迁往南宁的风波,而随着几十年的潜移默化,桂林不做大哥好多年,近看区内唯一铁路局也从经营多年的柳州迁到了南宁,更要命的是,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总部机关也从桂林迁回了南宁,所以即使现在还有一些外地人以为广西首府在桂林,桂林也只能安心打理好自己区域内部的事了,能量有限啊。桂林与南宁市经济总量差距越来越大,柳州却在后面虎视眈眈,拍马追赶。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一步发展,区政府更只会顾着南宁和北部湾经济圈开发,大部分资金也许都会投向那边,这对桂林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要么就安心做个配合美景适合人居的安静城市,现实中桂林正是走的这一遭。今年荣获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一个象征,也吹响了争取“联合国人居奖”的号角,其实,得不得奖并不重要,只要居民生活、游人感觉不错、尚好就行了,中国的老百姓还是最讲求实惠和好用的。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间里,漓江面临的问题和国内大多数河流一样,工业污染严重,经过二十多年治理,现在的漓江很养眼,来之不易,“两江四湖”更是绚美异常,需要我们的加倍爱护和珍惜。桂林不等同于丽江的清雅,又和苏杭一类的江南不同,它不醉人,只是迷人,就似漓江上那曾薄薄的轻纱,看不真切,仿若在梦里,这里没有纸醉金迷,你感受不到大都市喧嚣和烦噪,一切都融于了自然的天生纯朴。
       如前面所说,桂林是一个城市,不是漂亮的只供人玩味的纯粹风景区,其综合实力不能不让人考量。桂林人口不多,但游客却不少,导致交通却处理得并不是很好,地形决定了城市道路的曲折,还好这里的山并不是那种峻岭,之间也有些距离,缓冲了山区城市以往给人们带来的压抑。桂林光靠旅游也是不行的,但大搞工又怕污染环境,使用着的人民币20元券背面图案就是桂林山水,这是桂林人常挂在嘴边的自豪,要是环境被破坏了,那岂不是会大丢脸面,所以,环境和经济,永远是这座城市不兼容的两难。
       在全国范围看,广西高校并不多,也没有特别著名的学府,但从内部看,桂林的高校在广西却可以是算多的,不论是开风气之先,还是传播一方文化,桂林都很有历史优势,城市品位一下子也就上去了。
       桂林好小吃多,虽说桂林人对糕点也是情有独钟,但最有名的还是要首推米粉,全国各大中城市美食街几乎都有“桂林米粉”的印记,而桂林辖下荔浦的芋头扣肉更是远近闻名,曾被选为朝廷贡品。桂林人爱吃,也会吃,在品赏美景的同时加上美食助兴,自然能刺激众客们的味蕾。
       过去有首歌叫《我想去桂林》:“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歌词中无不洋溢着对桂林的向往和遗憾,往往,时间和钱之间的矛盾常常成为人们心中永久的痛,桂林作为一座城市,发展压力下允许的的时间和钱似乎都不是很宽裕,桂林人却适得其乐,而游客们到这里后也会和这里的山、水、城、人相融合,感觉生活永远都是那么悠闲和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