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有什么后遗症吗:[原创]手袋看图出格之——技巧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1:42:04

手袋看图出格之——技巧篇

看图出格有技巧吗?如果你细心留意,一些小技巧还是有的,首先我们先熟悉下一般女式时款手袋的大致结构组成:

一.前后幅合车  这种分为:
1.前后大身一件过
2.前后幅各一件的

二.前后幅合围   这种分为:
1.上三边埋围 与前后幅四边埋围,  上三边指的是前后幅左、上及右边埋反一围条,这种通常做内包边的较多,如果是洗水袋类型需要最后上五金的,也可以料与料埋反,里与里埋反,里布留道缝最后封口就行了。
2.下三边埋围,下三边埋围就是左、下及右三边埋反围条,这种主要多见套袋口及袋口包外边做法

三.T字底打角型  这种分为:
1.前后幅合车打角
2.前后驳接袋底再打角
3.只有前幅或后幅打角,另外一幅一件不打角合车只定周长。

四.合袋底   这种分为:
1.埋反合圆底,椭圆底,三角底(指底两头的三角或是椭圆角状延伸至侧身位)
2.圆底,椭圆底,三角底搭车大身或被大身搭车

五.侧围合前后幅   这种分为:
1.像有些旅行袋一样两个侧围直接埋反大身,一般可以做包内边,也可以做料埋料,里布上下口都做车反打角。
2.袋口拉链已延伸至侧围上,这种类型的侧围上口通常都比较尖细(当然世事无绝对的),里布一般做套袋口做法。
(以上是我以前开培训班时教徒弟们的一个手袋结构汇总,如果哪位高手还知道其他些结构组成,也请发出来让大家了解下。只是可惜啊,我的电脑早被我分区N多次了,里面的教程如核算成本、出格注意事项,及做版师该注意的一些问题等等之类的全都没有了,那是我辛苦了近半个月才弄出来的,不然发出来给新人们看看该多好?)

了解了女式手袋的基本结构后,看图出格是不是在心里会更明朗些了呢?看图出格,一般都有正面或侧面图,有图形标示的就参照图形来制作纸格,少有图形涉及的位置如后幅及内袋,如果没有特殊做法,这些位都是不会去用图表达出来的,这样的地方可以朝着节约成本的方向走,做得简洁一点,后幅的做法,尺寸不是很大的可以一件过,加个拉链窗或者是不加,看你们的风格如何而定。

内袋的做法,一般是前里布上有个双插袋,小的那边装手机,大的那边装些其它的东西;后里布上加个拉链窗吊袋。小贴士:本文系包包网会员原创。包网汇聚了众多高忠诚度高质量行业用户群所产生的超强人气、交易氛围和互动原创内容,已成中国首屈一指的箱包皮具行业聚焦平台。请谷歌一下包包网,也可登陆包(英语复数形式)一六三点卡母。转载时请保留此版权信息。

还有手挽,有些图前面为突显一个手袋的风格,它的手挽是较特殊的,比如是连到前幅底部的,或者是前幅有皮条连着五金来挂手挽的,如果你们的设计师或者你们客户允许(如果你能做主就直接上吧),后幅的手挽可以不要那样做,可以试试直接车在后幅上?你只是多做了件后幅手挽纸格而已,却节省了许多成本,但是两条手挽的中高一定要做一致。

前些时候 ,我去本厂车间闲逛,发现了一款在生产的旧款包在成品完成后的内贴处有些不自然,如图一:

图片细节看不清?单击图片以幻灯片形式进行浏览:

是不是怪怪的?那是因为内贴的侧容位太多了,以至于感觉内贴皱皱的,因为这是一旧款包,已投产N多遍了,于是我找到设计师商量,是不是可以修改下?效果绝对可以改善。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于是把车间里的这款纸格全部收回,把内贴车反位改小,下图是修改后成品的效果。如图二:

图片细节看不清?单击图片以幻灯片形式进行浏览:

其实这种现象就算是新手只要有个有经验的师傅在旁指点下,一般都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就怕是没有人跟新手讲,从而就会造成上面出现的状况,下面是我的一些经验,仅供新手师傅们参考:

一、套袋口类型 内贴比外身少的数据:请注意以下是直接套袋口车线,侧袋口无侧耳仔夹住侧袋口打钉的,袋口也不用打鸡眼穿绳条的。

1.内贴纸格上边长度要比外身纸格的长度每边少0.5分至1分位,视物料的厚度而定(那是因为外径的周长永远都比内径大,把以内贴要做短点),一般常用的PU料我都是每边放短0.75分位;如图一点一:

图片细节看不清?单击图片以幻灯片形式进行浏览:

2.内贴的侧车合位置在6分----1寸的高度时,内贴纸格(即前内贴或后内贴)比外身纸格(即前幅或后幅)每边要修斜2分半左右;
如图一点二:

图片细节看不清?单击图片以幻灯片形式进行浏览:

3.内贴的侧车合位置在1寸2分----1寸半的高度时,内贴纸格比身纸格每边要修斜3分位左右;

4.内贴的侧车合位置在1寸六分----2寸半的高度时,内贴纸格比外身纸格每边要修斜半寸至5分位左右;

5.在内贴修斜后,里布的上口(即与内贴的车反位处)与下边(即常见的车反打角处)千万不能一刀切下,那样的话内袋的容量就是外身不符了,做法最好如图一点三:

图片细节看不清?单击图片以幻灯片形式进行浏览:

   
6. 如果是袋口要打鸡眼穿绳或者是侧耳仔要夹住侧袋口打钉的,内贴侧车合位置每边修斜0.75分至1分25左右(视物料的薄厚)。这种做法如果修得多了,内贴的周长就不够了,鸡眼位置有可能偏或者侧耳仔打钉时不太好对位,从而造成袋口不自然。

7.袋口做下沉式拉链做法时:

7-1.内贴在6分高度时(指完成后的高度,下同)拉链的折头飞尾位置距离侧车反位置为6分至一寸左右;

7-2.内贴高度在1寸至1寸2分时拉链的折头飞尾位置距离侧车反位置为1寸至一寸两分左右;如图一点四:

图片细节看不清?单击图片以幻灯片形式进行浏览:

7-3.内贴高度在1寸半至2寸时拉链的折头飞尾位置距离侧车反位置为1寸2分或1寸半左右;

7-4.如果遇有侧袋口有侧耳仔类型的,先把侧耳仔需占据在内贴上位置量算出来,再从此位往后移3分位左右,就是拉链折头飞尾的位置。

二.袋口转角处及袋底打角位成90度

做包时经常会遇到上小下大,或者是上大下小的套袋口做法的款式,有些师傅在做前后幅及内贴的纸格时,上口就是一刀就划过,这样做拉介刀的姿势是很潇洒,但是,做出成品袋来的效果却值得商榷。

以前我做尼龙袋,刚转型做时款袋的时候我也一刀拉,但发现我做的跟别人不一样时,我就问,嘿嘿,因为我为人较谦虚哈!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很简单,但是我也看到了很多新手们因为没有师傅讲解其中的原理所以压根就不知道,而且还碰到过一位做了四五年的所谓“大师傅”(这是他跟我吹嘘他以前的丰功伟绩)也不知道原理。不会还要跟我吹,被我心里好一阵鄙视。

我们都知道,袋口部分永远都会有个宽度,不管有没有侧围横头之类的裁片组合,最小的都有半寸左右,如果你不信,你可以拿着一个完成后的套袋口的成品袋(这里指的是没有侧耳仔的那种),把你的食指往侧袋口内一放,嘿嘿,是不是差不多?这就是宽度!袋口直接车拉链的也有。宽度的转角点与侧边线是成90度直角的,而且在选择转角点时还得加多1分左右的容位,因为物料有厚度。比如一只包它只是前后两片合车的,那么它的袋口侧宽大致在5分左右吧,那么转角点就是在距合缝止口线2分半+1分容位也即是3分半位左右,好吧,上几张张图吧。如图二点一至图二点五:

图片细节看不清?单击图片以幻灯片形式进行浏览:


图片细节看不清?单击图片以幻灯片形式进行浏览:


图片细节看不清?单击图片以幻灯片形式进行浏览:


图片细节看不清?单击图片以幻灯片形式进行浏览:


图片细节看不清?单击图片以幻灯片形式进行浏览:

图二点一应该好明白,图二点二呢,我来解释下吧,因为图二点一内贴纸格的下边是一刀拉直的,但因为有些款式的侧边要求内斜很多位,还一刀拉的话基本内贴的侧边在合车里布后没有多少位了(见纸格上的两条红线),而且这种状况一刀过会让内袋成型后的内贴下口位非常的不顺,所以必须得补做个假90度位出来,(假90度即在75度与85度之间),于是又怕图一点一误导了些新手朋友,所以把这种大致形状也发出来吧。呵呵,我也怕被人画个圈圈诅咒呢,那样会让我打喷嚏的........
图二点三,是错误的内贴纸格做法,因为侧边上口没有修成90度直角线,所以如果两件内贴一合车,就会出现图二点四的现象,侧面袋口就会高前后正面水平线。
图二点五,因为我们是袋底车反打角,众所周知,一般的车反位翻袋后都会有点凹位收进去,即外边都会向内车反位那收缩,这是物体惯性原因,所以我们把收进去的那部分位在纸格上补上0.25分至半分位,也就是蓝色圆珠笔线外的位置。
当然你这底角处也可以跟上口一样直接用钢尺成90度角切过,但如果我们能能够做得更好,为什么不去做呢?这也不会浪费很多时间的对吧?

三.手挽中高(这里1跟2讲的是挎上肩膀的那种,另外这里所指的单肩包指的是单条肩带的手袋)

1.做春夏款的包,双肩包中高有9寸足够了;单肩包可以做到10--11寸左右,(当然,这要还得跟你袋子的大小及风格来定,有些小包包是不必要这么多的,而有些大包可能比这个数据更大,总之东西是死的,人才是活的,这只是一个供参考的数据而已)

2.做秋冬款,因为穿的衣服较厚点,所以双肩包的中高在9寸半至11寸,单肩包11寸至12寸左右。

3.挂勾扣的长背带总长度一般在48寸至53寸左右,中高在21"-23"左右,袋身大,长背带就短,反之则长,(做53寸是因为有些物料它本身的原因不能下直纹,如果是织带的话你也可以放长点,但最好不要超过60寸,因为根据人体工程学,这尺寸已接近极限了)

四.拉链窗
我们经常讲,5#拉链车线完成后的宽度是半寸宽,#3拉链车完成后的宽度是3分宽,做刀模5#拉窗的叉刀口是3分半,3#拉窗的叉刀口开2分半,这个数据一般是做普通尼龙牙拉链用的多。

如果要做高档点,做金属牙拉链的最好效果是:5#拉链完成后的宽度为3分半,叉刀口开3分就行了;

3#拉链完成后的宽度为2分半,叉刀口开2分25位宽,这个可不能开口太小了,不然的话不太好折边了。

五.包棉芯手挽的各种尺寸
1.包车6mm棉芯手挽需要1寸1分宽(这是手挽料托杂胶或其它托称后的厚度在1.0-1.3mm内的规格,如果是在1.3-1.8左右的为1寸两分宽)

2.包车7mm棉芯手挽需要1寸2分宽(这是手挽料托杂胶或其它托称后的厚度在1.0-1.3mm内的规格,如果是在1.3-1.8左右的为1寸三分宽)

3.包车8mm棉芯手挽需要1寸3分宽(这是手挽料托杂胶或其它托称后的厚度在1.0-1.3mm内的规格,如果是在1.3-1.8左右的为1寸半宽)

4.包车9mm棉芯手挽需要1寸半   (这是手挽料托杂胶或其它托称后的厚度在1.0-1.3mm内的规格,如果是在1.3-1.8左右的为1寸5分宽)

5.包车10mm棉芯手芯需要1寸5分宽(这是手挽料托杂胶或其它托称后的厚度在1.0-1.3mm内的规格,如果是在1.3-1.8左右的为1寸6分宽)
   (这位置这里眼看得花啦花啦了吧?哈哈哈哈)

六.洗水袋的收缩问题

我第一次做洗水袋时就没注意这样的问题,第一个款以为是偶然,第二个款还是照样,结果被老板一顿好说......... 做洗水袋,直纹的那边洗完水后会收缩的,一般一只包外身都会缩小2分至半寸(这由洗水的力度而定,我一般在直纹方向放2分就足够了,但是要在前后幅纸格上面注明纹路,),如果你做的客户对尺寸的要求很高的话,请加上缩水量,反之,嘿嘿,不用我说,你明白的对吧?

七.钉的位置可以最后才订

我们在制作纸格时,经常会碰到钉啊鸡眼及其它五金类的定位,对于很有经验的师傅来说,这可能是手到擒来,但是对于新手师傅来说,这些东西可能是似是而非,朦朦胧胧,一针定下去,以为这位置就是在这里,结果差了那么一两分位,可就是这么一点点,却可以影响到整个袋子的效果,所以我经常告诫我所认识的新手师傅们,这些位置如果可以最后再定,你就可以等到那个局部出来后你再去定正确位,但是你要提前跟制作的人讲明,你还要去跟踪这件事。这样没有人会笑你不行,我们讲究的是最后的结果,对吗?

还有很多,只是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写,哪位大侠大师有时间再来加点?